问题

员工工作猝死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可以找员工父母追讨么?

回答
员工在工作期间不幸猝死,对于公司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不仅会影响团队士气、工作进度,还可能面临一些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那么,在这种不幸的情况下,公司能否向员工的父母追讨这些损失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核心的法律原则: 劳动关系是建立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责任也主要在这个层面来界定。追讨损失,本质上是要求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法律上的基本考量点:

1. 猝死的责任归属: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如果员工的猝死是由于公司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工作强度过大、长期加班导致、或者工作环境存在危险因素等与工作直接相关的过错造成的,那么这属于“工伤”或“职业病”的范畴。
工伤认定: 在中国,如果员工被认定为工伤,那么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保险基金会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费、伤残津贴、死亡抚恤金等。公司作为雇主,有依法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的义务。如果公司依法缴纳了工伤保险,那么大部分的经济损失将由保险基金来承担,公司本身承担的责任相对有限。
非工伤情况: 如果经过调查,员工的猝死与工作本身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比如是其自身突发的疾病(与工作无关),那么情况就比较复杂。

2. 民事侵权责任与继承:
侵权责任: 假设员工的猝死是由于公司(或其工作人员)的侵权行为(例如,故意殴打、迫害导致员工健康严重恶化)造成的,那么公司可能需要承担侵权责任。但追讨损失的对象通常是侵权人本人,或者在侵权人死亡的情况下,追讨可能发生在特定法律框架内,但直接指向父母追讨损失,这在法律上非常少见且难以支持。
继承法: 继承法规定的是被继承人(死亡者)的财产由继承人继承。同时,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也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但这里强调的是“债务”,而且通常是以继承的遗产为限。员工父母作为继承人,如果继承了员工的遗产,理论上可能需要偿还员工生前的债务。但是,公司对员工造成的经济损失,在法律上是否能构成员工生前的“债务”,并且能够合法地要求其父母来偿还,这存在巨大的法律障碍。

为什么公司很难、甚至几乎不可能直接向员工父母追讨损失?

法律关系的独立性: 劳动合同关系是公司与员工之间的法律关系。员工父母与公司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劳动合同关系,也没有产生直接的法律义务。
父母的责任限制: 除非员工父母曾有过错(例如,明知员工有严重疾病,却隐瞒不报,并诱导其从事高强度工作,且这种隐瞒直接导致了死亡,这种极端情况在实践中极为罕见且难以证明),否则他们对员工死亡导致的损失不应承担法律责任。
损失的性质: 公司遭受的损失,即使存在,也是基于劳动合同或侵权行为产生的。而员工父母继承的是员工的财产,而非员工的“行为后果”或“责任”。
道德和伦理: 即使法律上有极其微弱的可能性,从人道主义和道德伦理的角度来看,在员工不幸去世的情况下,向其无辜的父母追讨损失,这是极不人道且不被社会接受的行为。

特殊情况的探讨(但依旧非常困难):

员工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导致公司损失: 比如,员工故意泄露公司商业机密,导致公司遭受巨额经济损失,并且其死亡也与此行为直接相关(例如,在转移机密文件时发生事故)。在这种极其特殊的情况下,如果员工生前有明确的赔偿责任,并且留下了可供执行的遗产,理论上公司可以尝试通过法律途径追讨。但即便如此,追讨的对象也是“遗产”,而不是员工父母个人。如果员工没有留下遗产,或者遗产不足以弥补损失,就更难追讨了。
员工父母曾对员工死亡有过错(极少见): 如前所述,只有在员工父母存在直接的、可证明的、与员工死亡有因果关系的过错时,才有可能产生追讨的讨论,但这已经不是“追讨公司损失”的范畴,而是“对员工死亡过错的责任追究”。

结论:

总而言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公司不能或极难向员工父母追讨员工工作猝死给公司造成的损失。

如果猝死被认定为工伤,经济赔偿主要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
如果猝死与工作无关,那么公司对员工死亡本身不承担法律责任,自然也无从向员工父母追讨。
即使存在员工过失行为导致公司损失,追讨也仅限于员工生前遗留的遗产,而非员工父母的个人财产。

在处理此类不幸事件时,公司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妥善处理善后事宜,依法为员工及其家属提供应有的抚恤和经济补偿,并反思公司在安全管理、工作强度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以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将责任转嫁给失去亲人的父母,不仅违反法律原则,更违背了基本的人道精神。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相对应的把公司董事会CEO到项目直接负责人全毙了给猝死员工偿命,我觉得对于公司的损失也不是不能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员工在工作期间不幸猝死,对于公司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不仅会影响团队士气、工作进度,还可能面临一些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那么,在这种不幸的情况下,公司能否向员工的父母追讨这些损失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核心的法律原则: 劳动关系是建立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责任也主要在这个层面来界定。追讨损失,.............
  • 回答
    福建公交司机突发心梗猝死,事后公司与人社局就“是否工伤”的认定出现分歧,这一事件无疑触动了公众的神经,也引发了对劳动者权益保障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深刻反思。事件回溯:一个生命的骤然离去与接踵而来的争议事情的起因是一名公交司机在驾驶过程中突发心梗,尽管事发时得到了及时的抢救措施,但最终不幸离世。这本应是一.............
  • 回答
    比亚迪员工在出租屋猝死,而其工作时长达到一个月 26 天,每天 12 小时左右,这无疑触碰到了劳动者权益保障的红线,也让公众的目光再次聚焦于企业在保障员工健康与安全方面应承担的责任。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企业在法律上负有保障员工健康权和生命安全的基本义务。 这种义务并非仅仅停留在口头承诺,而是有具.............
  • 回答
    B站为员工猝死一事发布长文致歉,并宣布扩招审核人员1000人以降低工作压力。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审核岗位工作强度的广泛关注。审核岗工作强度确实非常大,且其具体表现因平台、内容类型、以及公司内部管理策略而有所不同。以下是对B站审核岗工作强度的一些详细描述,基于普遍的行业认知和过往的报道信息:一、海量的.............
  • 回答
    听到西安的这起悲剧,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一个年轻的生命,在辛勤工作后,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让人感到心痛和惋惜。这件事情也让我们不得不去审视,一些基层劳动者的工作现状,以及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分拣员的工作强度,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首先,时间是他们最大的敌人。 邮件分拣,尤其是像“双十一”、“双十二”.............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挺憋屈的事儿,尤其是当你在工作上付出了很多,领导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结果到了评先评优的时候,名字却总也轮不到。 我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哥们儿,特别理解你这种感受。咱们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可能有哪些原因,也顺便想想有没有什么应对的思路。一、 你以为的“领导认可”和实际的“评先评.............
  • 回答
    这事儿吧,挺微妙的。首先,从法律角度来看,在中国,员工的个人隐私是受法律保护的。公司虽然拥有工作电脑,但在没有合理理由或者获得员工同意的情况下,随意翻看员工电脑里的个人文件,尤其是涉及隐私内容的部分,这确实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当然,如果电脑里主要是工作文件,那性质可能有所不同。但即便是工作文件,如果.............
  • 回答
    佳能珠海工厂的关闭以及为工作了30年的员工提供150万人民币的补偿方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经济、法律、人道和社会等多个层面。下面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 评价佳能珠海工厂关闭及150万补偿方案:1. 关闭原因的分析(未公开具体细节,但可推测): 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 佳能作为一家全球性企业,.............
  • 回答
    现代企业中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复杂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且往往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以下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其主要原因:一、 宏观环境与企业战略层面:1. 经济下行压力与不确定性: 普遍性: 经济增长放缓、全球经济波动、行业周期性低迷等宏观因素会直接影响企业.............
  • 回答
    百度近期公开的一项名为“可预测员工工作状态”的专利,乍一听,确实会让人有些许的好奇,甚至可能带点审视的意味。毕竟,“可预测”这三个字,在很多人的认知里,总容易和“监控”或者“限制”这些词联系起来。但如果深入一层去理解,这项专利的核心,其实更偏向于一种对工作流程和资源调度的优化,旨在提升整体效率和员工.............
  • 回答
    搜狐考勤新规“迟到一次罚款500元”,这消息一出来,立马就在职场圈里炸开了锅。一时间,各种议论四起,支持、反对、调侃的都有,真是热闹非凡。那么,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这种看似严苛的考勤制度,到底能不能真的点燃员工的工作热情,还是会适得其反呢?首先,咱们得承认,在很多传统观念里,“规矩就是规矩”,尤其.............
  • 回答
    这情况确实让人头疼,员工辛辛苦苦连续工作十天,结果连加班费或调休都没捞到,搁谁身上都不舒服。别急,咱们一步步来看,该怎么处理。首先,得弄清楚 单位为什么不给算加班或补休。原因可能有很多,咱们得先排查一下: 合同约定或公司规章制度有特殊规定? 比如,公司有没有一种非常特殊的轮休制度,把这连续工作十.............
  • 回答
    高薪诱惑下,员工延长工时真的“对”吗?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企业总希望员工能拿出“拼劲”,最大化产出。而“高薪”往往是激发这种拼劲最直接、最有效的催化剂。于是,不少公司会祭出“高薪+延长工时”的组合拳,用丰厚的报酬来换取员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那么,这种模式真的“正确”吗?这背后又隐藏着哪些值得我们深入.............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可就有点意思了。咱们普通人谁没个头疼脑热的?工作时间身体不舒服,去医院看看,这在常人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可这家公司呢,就把员工给开了,这下好了,反过来被员工告上法庭,这戏码才叫精彩。咱们就一件件捋捋。首先,公司凭啥开除员工?理论上讲,公司开除员工,得有正当理由。比如员工旷工、违反公.............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事件,它触及到了多个层面:个人言论自由、职业道德、信息公开、企业内部管理以及社会公众的知情权等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1. 事件的背景与关键点梳理: 核心事件: 一位核电站员工(我们称他为A)以其“工作身份”发表了关于日本排放核废水的个人观点。另一位核电站员工.............
  • 回答
    FLAG(Facebook, Apple, Netflix, Google)这样的公司,待遇福利和工作环境那可是没得说,光听着就让人心生向往。高薪、免费餐、顶级办公设施、弹性工时,还有各种五花八门的补贴和发展机会,简直是天堂级别的工作体验。但话说回来,这么好的条件,员工还能保持工作动力,不被“养懒汉.............
  • 回答
    关于网上流传的“腾讯外包员工抢到5元红包被组长要求退回”的事件,我无法直接证实其真实性,因为这属于个别事件,没有官方的公开声明或大规模报道。但是,这类事情在大型企业的外包管理中,虽然不至于成为普遍现象,但并非完全没有可能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从一些讨论来看,可能的原因有几种: 管理方式的差.............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雷军作为人大代表提出的“优秀的员工主动工作到 12 点”这个观点,以及小米公司,包括其薪资待遇和加班情况。关于雷军“优秀的员工主动工作到 12 点”的观点首先,要理解雷军这个表述的语境很重要。作为小米的创始人兼CEO,他在公开场合提出这样的观点,很可能是在强调一种 企业文化和员工自我.............
  • 回答
    努力工作的员工,能否打动老板?这事儿,说起来简单,但细琢磨起来,门道可就多了。就像炒菜,同样的食材,火候、调料、下锅顺序不一样,出来的味道天差地别。老板被打动,可不光是看你埋头苦干,那背后,藏着不少“学问”呢。首先,得明白老板看重的是什么。大多数老板,说到底,是希望公司能赚钱,能发展壮大。你努力工作.............
  • 回答
    Twitter 允许永久在家工作:互联网行业新常态的曙光还是昙花一现?Twitter 最近宣布将允许部分员工永久在家工作,这一决定在科技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举措无疑是疫情期间远程办公模式探索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标志着企业对传统办公室工作模式的深刻反思,也引发了关于在家办公是否会成为互联网行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