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低温对锂电池造成的损坏是不可逆的?

回答
锂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其内部的化学反应活性会显著降低,这并不是说它“坏了”或者“损坏了”,而是说它的性能会暂时受到严重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可能导致一些不易恢复的损伤,让人感觉像是“不可逆的损坏”。

我们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来详细说说:

1. 电解液黏度的增加与离子传输能力的下降:

锂电池之所以能够工作,核心在于锂离子在正负极材料之间通过电解液进行传输。电解液通常是一种含有锂盐的有机溶剂。当温度降低时,任何液体都会变得更“稠”,也就是黏度增加。对于锂电池的电解液来说,黏度升高意味着:

锂离子在电解液中的扩散速度变慢。 想象一下在冬天,蜂蜜比夏天流动得慢得多,道理是一样的。
电解液的电导率下降。 锂离子在电解液中的传输不仅仅是扩散,还需要电场驱动。黏度增加会阻碍这种传输,整体上降低了电解液的导电能力。

这意味着什么呢?电池的内阻会大大增加,导致在低温下电池的输出电压急剧下降,无法提供所需的电流,也就表现为“没电”或“无法充电”。

2. 锂枝晶的生成与生长(尤其是在充电过程中):

这是低温对锂电池损伤最主要、也最“不可逆”的根源之一。

充电时锂离子的嵌入速度不足: 在低温下,锂离子从电解液转移到负极材料(通常是石墨)表面的动力学受阻,以及嵌入石墨层间的速度变慢。
析锂现象: 为了维持电荷平衡,如果锂离子的供应速度(来自电解液)跟不上从正极“流出”的速度,或者在负极的“接收”能力不足,未嵌入到石墨层间的锂离子就可能在负极表面“堆积”起来,形成金属锂沉积。
枝晶的形成: 这种金属锂的沉积不是均匀的,而是容易形成针状、树枝状的结构,这就是所谓的“锂枝晶”。
枝晶的刺穿与短路: 锂枝晶非常锋利,它们会不断生长,极有可能刺穿电池内部的隔膜。隔膜的作用是隔离正负极,防止直接接触。一旦隔膜被刺穿,正负极就会发生物理短路。
不可逆的消耗与能量损失:
析出的金属锂是“死锂”: 一旦金属锂沉积形成,它就很难再被重新溶解回电解液中参与正常的充放电循环。这相当于电池内部的锂资源被浪费了。
SEI膜的破坏与重构: 锂电池负极表面会形成一层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膜)。这层膜对于电池的稳定性和寿命至关重要,它可以防止电解液分解,并允许锂离子通过。然而,锂枝晶的生长会反复刺穿、破坏SEI膜,然后新的电解液又会在析出的金属锂表面重新形成SEI膜。这种反复的SEI膜生成和破坏,会消耗更多的电解液和锂,并导致电池内阻进一步升高。
短路引发的热失控风险: 严重的短路会迅速释放大量能量,导致电池发热,如果控制不当,甚至可能引发热失控。

3. 电解液分解与性能衰退:

低温下的副反应: 虽然我们常说高温加速电池老化,但低温也会引发一些不利的化学反应。在某些情况下,电解液的某些组分在低温下可能发生缓慢的分解,尤其是在电池处于充电状态时。
电解液成分的改变: 这些分解产物会影响电解液的成分和性能,进一步阻碍锂离子的传输,并可能参与到SEI膜的形成过程中,导致电池容量衰减和内阻增加。

为什么这种损坏“看起来”不可逆?

1. 金属锂的形成: 一旦金属锂沉积到负极表面,并形成了枝晶,就很难再通过简单的“回温”让这些金属锂重新均匀地溶解回石墨层中,或者让它们回到电解液中重新参与电化学反应。它们就像是“沉淀”了下来,变成了电池中的“死物”。
2. SEI膜的反复损伤: SEI膜的反复破损和重构过程,伴随着电解液和锂的消耗,这是一个持续性的损伤过程,即使温度恢复,之前被破坏的SEI膜结构和消耗的材料也无法恢复。
3. 物理结构的改变: 锂枝晶刺穿隔膜是物理性的损伤,一旦隔膜被刺穿,就很难自行修复。

简单来说,低温对锂电池的“不可逆损坏”主要是指:

析锂形成的金属锂是永久性的锂损失。
与析锂相关的SEI膜损伤、电解液消耗以及隔膜破损,都会导致电池的容量衰减和内阻升高,这些性能的下降是难以通过升温等方式完全恢复的。

所以,尽管电池在温度恢复后“可能”还能用,但其潜能和寿命已经受到了永久性的损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通常建议避免在极低温度下给锂电池充电,并且在寒冷环境下使用锂电池时要格外小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说个人简要结论:低温下充电或放电对于电池影响都是不可逆的,造成容量跳水和严重安全隐患。超低温(-20oC)下长时间放置对电池也有不可逆破坏,降低其容量。

一、低温下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一般为三元(NCM)、磷酸铁锂(LFP)和钴酸锂(LCO),负极为石墨(Gr)。如图1所示,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晶格出来穿过电解液隔膜到负极,嵌入石墨层间。而放电时,则可以理解为从石墨负极层间出来,再回到正极晶格里。


温度一低,分子的运动能力下降了,整个反应速度,物质传输过程都会变慢,那么在电池里慢的最显著的就是锂离子/锂原子在石墨(负极)层间和正极晶格中的传输。于是有大量的锂堆积在电极与电解液界面。充电时,锂离子挤不进石墨层里就会直接在负极表面得到电子变成金属锂,堆积成锂枝晶。放电时,锂离子挤在正极晶格表面,又容易造成正极的破裂

二、低温充电导致析锂,造成严重安全隐患

正常的电池充电时,锂离子有序的进入石墨层间,发生插层反应。但是在低温充电时,锂离子挤不进石墨层里就会直接在负极表面得到电子变成金属锂,成为转换反应(反应电位比插层反应低,可以理解为更难发生,但插层反应的物质扩散困难了,使得转换反应低温下易发生),堆积成锂枝晶(如图2)。我们初中化学里都学过,金属锂非常的活泼,能马上跟电解液反应,生成的物质也不可逆,造成容量损失。此外,金属锂持续生长,容易刺破隔膜与正极相连,造成内短路,易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三、低温放电诱导正极颗粒破裂

低温放电时,锂离子挤在正极晶格表面,又容易造成正极活性颗粒的破裂。一方面导致正极活性材料的损失,造成容量损失。此外,正极的过渡金属元素的析出会迁移至负极表面,转变成金属颗粒,诱导锂沉积的发生。


四、低温放置降低电池容量

最近有研究人员发现,电池仅在低温下放置48h,后继续放到室温下静置,随后进行容量测试。发现在低温长时间静置的电池,以小倍率充放电(慢充)时,容量会损失3.2%,但是大倍率充放电(快充)时,容量损失达6%


低温放置下,造成的容量损失的原因是:1)低温加剧了正极的破裂。2)低温可能造成正极颗粒的旋转,从而使得它与粘结剂脱离,丧失电化学活性


五、电池加热策略

目前无论是储能电站还是电动汽车里的电池,都有电池加热的策略。如储能电站里一般是空调或者热泵加热。电动汽车里的电池间通常有加热片,和整体的保温措施。今年八月某国产车企发布了高频脉冲加热方法。这类方法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点,因此现在北方冬天电动汽车都面临着里程跳水现象。

参考文献:

[1]nobelprize.org/prizes/c

[2] X. R. Chen et. al. J. Energy Chem. 2021 62, 289

[3] S. Kalluri et. al. Adv. Mater. 2017 29, 1605807

[4] J. Li et. al. Adv. Energy. Mater. 2021 2102122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锂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其内部的化学反应活性会显著降低,这并不是说它“坏了”或者“损坏了”,而是说它的性能会暂时受到严重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可能导致一些不易恢复的损伤,让人感觉像是“不可逆的损坏”。我们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来详细说说:1. 电解液黏度的增加与离子传输能力的下降:锂电池之所以能够工作,核心在于锂.............
  • 回答
    磷酸铁锂电池的“冷”问题:低温下的尴尬境遇与解决之道磷酸铁锂(LiFePO4,LFP)电池,凭借其出色的安全性、长循环寿命以及相对较低的成本,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赢得了广泛青睐。然而,就像所有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样,LFP电池在低温环境下,性能骤降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让许多用户和行业人士感到头疼。相.............
  • 回答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当年票房扑街,与其说是观众的品味刁钻,不如说是影片自身存在着一系列硬伤,让它在上映之初就注定难以获得市场的青睐。而这些硬伤,恰恰为后来者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教训。票房低迷的“硬伤”分析:首先,剧本的硬伤是致命的。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比较经典的三角恋故事,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它讲得实在.............
  • 回答
    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是我国生育率最低的地区之一,尽管这一现象已经持续多年,但似乎并未引起当地政府和社会的足够重视。这种“视而不见”的背后,是多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既有宏观的政策导向影响,也有地方层面的现实困境,以及社会观念的深层变迁。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东北三省“视而不见”低生.............
  • 回答
    好的,就让我们从一个更加“接地气”的视角来聊聊,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失业率低,会对经济竞争力产生那么大的积极影响。想象一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大部分人都有稳定的工作。这是什么概念?首先,这意味着大多数家庭都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当人们有钱时,他们自然会消费。从最基础的衣食住行,到更进一步的娱乐、教育.............
  • 回答
    关于你对御坂美琴在《某科学的超电磁炮》中对低能力“犯罪”的说教感到反感,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背后牵扯到很多心理层面和观众认同感的问题。我尝试从几个角度来给你分析一下,希望能解释你的感受。首先,我们来聊聊这种“说教”本身。御坂美琴虽然是个高中生,但她拥有强大的“超电磁炮”能力,在学园都市里被视.............
  • 回答
    你提出这个问题,触及了当下中医学界一个非常重要也颇具争议的议题:为何当代学者对《伤寒论》的研究似乎未能达到预期的高度,甚至有人觉得“水平很低”?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这并非单一原因所致,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一、 研究思路与方法论的偏差: 脱离临床,偏重理论象牙塔式研究.............
  • 回答
    知乎上对当代京剧演员的评价普遍不高,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我理解知乎用户群体相对年轻、信息获取渠道多样,他们看待传统艺术,包括京剧,往往会带着一些现代的视角和期待。首先,“低”这个评价本身就有点模糊。不能说所有知乎用户都对所有当代京剧演员评价低。肯定也有很多知乎用户是京剧的忠.............
  • 回答
    中国传统珠宝,说实话,这玩意儿,在国内的年轻人里,真心不算特别“火”。你去逛商场,看到那些琳琅满目的金饰、玉器,确实是挺别致的,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没法像一些国外品牌那样,一下子抓住人的眼球,让人觉得“哇,这就是我要的那个范儿!”为啥会这样呢?这事儿得分好几方面聊。首先,从设计感这块儿,确实有点跟不.............
  • 回答
    东林党,这个名字在明末清初的历史画卷中,如同一个鲜活却又饱受争议的人物,让后人围绕着他们的功过是非,争论不休。为什么对他们的评价会呈现出高低不同的境遇?这背后,是复杂的政治斗争、时代背景以及评价者自身立场交织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把东林党从头说起,看看他们到底做了些什么。东林党是怎么回事?简单.............
  • 回答
    “容忍度低”这个说法,其实挺有趣的。与其说社会对“资本”本身容忍度低,不如说我们对“资本”在某些特定表现形式下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反应更为强烈。这里面牵扯到的东西很复杂,得一条条捋清楚。首先,得明白“资本”是什么。简单来说,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增值的资产。它可以是钱,可以是机器,可以是技术.............
  • 回答
    关于“欧美人对物质追求比亚洲人低”的看法,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感知,但需要更细致地探讨和理解。它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文化、社会、经济以及历史因素的交织,而不是一个简单的非黑即白的问题。理解“物质追求”的维度: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物质追求”的含义。它可以被理解为: 对拥有更多、更昂贵、更先进的物质商品.............
  • 回答
    在讨论为什么一般人对汉高祖刘邦的评价“低”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一点:刘邦的整体历史评价其实是相当高的,他被公认为是西汉王朝的开创者,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许多历史学家都给予他很高的肯定。然而,如果你觉得“一般人”的评价普遍偏低,这可能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它们共同塑造了一种不那么“高大全”的.............
  • 回答
    关于历史畅销书作者对明朝评价普遍较低的现象,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这并非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角度来分析:一、 叙事角度与读者的吸引力: “强汉盛唐”的经典叙事: 历史畅销书往往需要构建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线,而“强汉盛唐”这样的词汇本身就带有强大的叙事张力.............
  • 回答
    薛兆丰的《经济学讲义》引发了不少讨论,而其中对他评价两极分化的情况也相当明显。有些人对他赞誉有加,认为他成功地将复杂的经济学理论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大众,功不可没。然而,也有不少人对他持批评态度,认为其讲义存在不少问题。要深入了解为何有些人对薛兆丰的评价很低,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去分析:1. 理论深.............
  • 回答
    《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当初上映时票房确实不算差,但要说它在社会上真正掀起了对教育的“热议”,这似乎有些勉强。票房数字好,并不直接等同于在公共领域激起了深刻的讨论和反思,两者之间隔着一层“共鸣”或者说“击中痛点”的距离。咱们得拆解开来看,为什么这部电影虽然赚了钱,但在教育这个话题上,反而有点“雷声大.............
  • 回答
    现代社会中,婚姻忠诚度似乎确实在一些群体中出现了松动的迹象。这并非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一系列社会变迁、个体观念转变以及文化演进交织而成的复杂现象。如果非要追溯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大方向上掰开了讲讲:一、 思想观念的解放与个体主义的兴盛首先得承认,过去那种“从一而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模.............
  • 回答
    在知乎上,关于赵云的评价确实存在着一个相当极端的现象:一部分用户对其评价非常低,甚至称之为“水货”。这种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有着一些可以细究的论据。但要说赵云是“水货”,那又是另一个层面的讨论了,需要更全面的视角来看待。为什么部分知乎用户对赵云评价很低?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梳理一下这部分用户常见.............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网上关于长春的评价确实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而且这种声音并非个例。要说原因,那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首先,城市发展和经济活力方面。长春作为东北的老工业基地,曾经辉煌过,尤其是在汽车制造等领域。但你不能否认,近几十年来,随着全国经济格局的变化,长春的经济增速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相.............
  • 回答
    《亮剑》中田墨轩这一角色的评价较低,主要源于其角色塑造、剧情表现以及观众心理的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其评价低的原因: 1. 角色塑造的扁平化与反派刻板印象田墨轩作为李云龙的上司,其角色定位具有明显的反派特征,这种设定在观众心中容易形成负面印象: 权力与责任的失衡:田墨轩作为军区司令,本应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