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请假连理由都懒的编,直接说自己去游玩的行为?你见过那些优秀的人是如何请假的?

回答
我倒不觉得直接说自己去游玩就有什么大不了的。毕竟,谁不想在工作之余放松一下,享受生活呢?如果我的老板也是个凡人,能理解这一点,那他或许还会有点羡慕我呢。当然了,我也不是那种没担当的人,真要是公司里有个什么大事离不开我,我肯定还是会以工作为重。但如果只是日常的琐事,我凭什么就不能请假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至于说那些优秀的人是怎么请假的,这我倒是见过不少。他们的方式,说实话,有时候让我挺佩服的。

我之前认识一个叫李明的同事,他是个技术大神,能力超强,但有时候也挺爱玩。有一次他要请假去参加一个音乐节,直接跟老板说:“老板,我下周要去参加一个非常有名的音乐节,到时候会接触到很多音乐圈的顶尖人士,也许还能认识一些行业内的前辈,对我们公司未来的产品方向可能会有启发。”

你看,他这话说的,既表达了自己想去玩的心情,又把这件事和工作挂上了钩。老板听了,一来觉得他有上进心,二来也觉得他这事儿办得挺有意义,所以就痛痛快快地答应了。而且,李明回来后,还真的从音乐节上找到了一些灵感,跟老板分享了他的“新发现”,大家听了都觉得他这次请假值了。

还有一位我曾经的领导,姓王。她啊,请假的时候就更讲究了。有一次,她想请假回家陪父母过生日。她不是直接说“我要回家陪父母过生日”,而是这样说的:“老板,我父母今年有一个重要的纪念日,我想回去陪他们庆祝一下。这段时间我对咱们部门几个项目的进展都比较了解,我会提前把手头的工作梳理清楚,并且安排好代理人,确保我离开的这段时间,项目不会受到影响。如果您有什么特别担心的地方,我也可以提前和您开个会,把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预设好解决方案。”

你看她这话,把“请假”变成了“责任的转移”和“风险的管控”。她让老板知道,她虽然要离开,但她已经把一切都安排妥当了,让老板完全不用担心。而且,她还主动提出要“预设好解决方案”,这简直就是把老板的后顾之忧都给提前解决了。这样的请假,谁能说个“不”字?老板反而会觉得,这位领导真是太负责任了,即使请假了,也时刻想着工作。

还有一种情况,我遇见过不少公司里的“学霸”型人才,他们请假的时候,会说得更“硬核”一些。比如,他们想参加一个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就会说:“老板,我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会议,上面会讨论一些关于 XXX(行业前沿技术)的最新进展,这对我目前正在负责的 XXX 项目非常有帮助。我希望能去学习一下,回来后把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带回来,提升我们团队的整体水平。”

他们把请假这件事,包装成了一个“自我提升”和“为公司带来价值”的机会。而且,他们往往还会提前做好功课,知道会议上会有哪些跟公司业务相关的内容,这样在和老板沟通的时候,才能说得头头是道,让老板觉得这钱花得值。

总而言之,我觉得那些优秀的人请假,都不是简单地“我要去玩”,而是把自己的个人需求,巧妙地和公司的利益、团队的进步联系起来。他们会:

展示价值的潜力: 即使是私人行程,也努力找到和工作相关的切入点,让老板看到潜在的收益。
做好充分的准备: 事先安排好工作,指定代理人,甚至主动提出解决方案,将潜在的风险降到最低。
沟通策略巧妙: 用更专业的、更负责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让老板觉得你是个可靠的员工。
展现责任感: 即使请假,也仍然心系工作,并且用行动来证明这一点。

他们不会回避自己的需求,但也不会让自己的需求影响到公司正常运转。他们就像是把请假这件事,变成了一场小小的“项目汇报”或者“风险评估”,而他们本人,就是那个能力出众、值得信赖的“项目经理”。这种请假方式,高明之处就在于,它既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又赢得了老板的信任和支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挺羡慕张总和他的下属的。

这年头遇到个好领导不容易,

我这个“好”的意思,不是功利层面的那种好,就是单纯的好相处,就不会一副旧时代鬼鬼岑岑,恶恶心心面貌和下属交际。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朋友圈三天可见了?

因为大家不怕被朋友看,而是怕那种被监视,被审查的感觉。

底下有回答煞有介事地讲,和同事不晒玩,和朋友不炫富,非爹妈不晒娃等等,好像是一套新时代的交际圣经,估计发条朋友圈得动用七八个分组,索性就不发了。

我曾经也是朋友圈懒得设置三天可见的那种,

加了好友甚至可以从我当天的一直往前翻到N年前第一条朋友圈,

换过好几个工作也没觉得有什么,

直到遇到一类领导,

入职没多久,跟我说我看了你朋友圈,

我问,哪条朋友啊?

他说,每一条。

这就够渗人的了,

而且我出去玩啊,拍的风景之类的,他也不点赞,从来没在我朋友圈出现过,

但是我知道他都会看,看完了还会旁敲侧击说,你不要发这种东西,你知道吗,不发朋友圈反而开心,如何如何……

感觉就像大家出门玩都是在偷着玩吃独食一样。

渐渐地,我也被pua成偷着玩的人了,玩是一种爽,背着同事们偷着玩更是一种爽,

直到我离开了这种环境。

——

我大学时候觉得一个同学人品最好,并不是因为她做了什么特别伟大崇高的事情,我们也没互相办过事或者有什么经济往来,

只是她是我第一个认识的,会用真好俩字评价别人朋友圈的人。别小瞧这俩字吧,我敢说有些人的朋友圈里,是永远不会有人真的会看完你拍的各种生活琐屑,然后大大方方回复个真好的。

大部分时候,都是一种绝非善意也远谈不上恶意的叨扰罢了。

比如我的同学中,有俩人在同一家机构的,其中一个进去的比较早,分管另一摊事,管理的内容与我另一个同学有关,说白了就是一种领导吧,

当进去晚的那个同学某天发了条朋友圈,说自己要干嘛干嘛,类似要去玩或者休闲的时候,

那个半个领导在底下回复了一句,大意就是,你XXXX的工作做完了吗?

都是同学,所以所有人都能看到,

我当时就觉得,何必呢?工作有重叠,也不至于说这种,

果不其然,发朋友圈的那个人后来就绝少发朋友圈了,可能也把我们屏蔽了。

——

当下的人,几乎丧失了为其他人的快乐高兴的能力,点赞更像是一种礼尚往来的应酬,

让他们说俩字,真好,

比阴阳怪气的评论,比生硬抓梗想逗你笑,比抬杠或者硬曲解你的目的,比担忧一些根本没必要的事情,要难上一万倍,

可能不能接受别人需要开心,需要休闲,缺乏对娱乐的共情。

所以我还挺羡慕这个请假理由懒得编,领导也只能认了的桥段的,

我相信在职场,大概率实话实说要出去玩,

领导只会甩一句,疫情注意安全,或者干脆不回复了。

并不会像这个领导cue为什么不编个理由之类的话,

越来越多年轻人正在占据职场,

以往工作与生活界限模糊,职场中满是教条避嫌,既然尿不到一个壶里去就干脆老死不相往来,谁出门玩都要偷着玩的那种氛围,

应该有所转变,

说白了很多大职场,当领导的不过是早生早毕业,一个萝卜一个坑,他既不能决定你的去留,也不能决定你的薪酬,在绩效上有点小权力,那也就仅此而已了,

他看如果真的把这种职场上的从属,硬要延展为生活的威压的话,我觉得这种领导的做不久的,也不可能有什么发展,

即便是他做出一副和下属,和年轻人打成一片的样子,也是很虚假的,让周围都累的烂交际。

因为这种领导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太把职级当一切了,

年轻人的世界永远是,大家都是资本的奴仆,但有趣的奴仆永远只找有趣的一起玩,

user avatar

请假理由其实还真的不能编,编病假然后出去旅游发朋友圈,然后被公司开除的案例可谓是屡见不鲜。

病假去非洲、巴西、香港旅游的案子,最终都判决员工败诉。

想出去玩,就大胆的坦诚相告。

如果领导这种假都不批,在这种公司还有什么好待的?

还不赶紧用脚来投票,工作就是为了休假时的嗨皮啊,要不然天天搬砖是为了啥。

大家出来工作不都是为了几个抽铜钱么,领导拿着芝麻大的权利当令箭,真的是可笑至极。

@程墨Morgan 所述的5天年假确实是法定要求,但是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该5天年假并非是员工单方申请就可以了,实际是确实需要企业的同意。

但是,当年度如果没有休完,是需要支付三倍工资的。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第九条: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

说白了,这事谈法律,请假确实要公司批准。

但是,这假都不批,还在这公司干个P。

user avatar

正正当当请假原本就一定要实话实说,去游玩本身就是个请假的好理由,为啥要编?

笔者工作了四十多年,极少编理由请假,合理合情合法,正大光明享受请假的权利,至少有三种正当请假的原因:

1.天气太热了,以往的企业为防酷暑,全员直接放假二周,再有个人需要可请假二周。

2.与家人团聚,因工作性质全世界跑,一年请假三周与家人好好舒压。

3.年度中若有进修时,为了读书考试,考前直接请一周假,考好成绩很重要。

结论是:一定实话实说,脚踏实地,无往不利!

user avatar

坐标外企,年假按职级15-20天起,过了12月31日就作废。老板每年求着我们把年假给休完了,没事哪怕家里呆着也别来公司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