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剩余价值是否可以被认为是资本家维持资本主义社会的“报酬”?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触及到了资本主义运作的核心机制。很多人对“剩余价值”的理解可能停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层面,但如果我们将视角放宽一些,从一个更广阔的经济学和历史学角度去审视,剩余价值确实可以被看作是资本家维持和驱动资本主义社会运转的一种“报酬”或回报。当然,这个“报酬”的性质和正当性,以及它如何“维持”了整个社会,需要详细地拆解和阐述。

首先,我们要明确“剩余价值”是什么。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剩余价值是指工人通过劳动创造的价值,但这个价值的一部分没有被支付给工人作为工资,而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简单来说,就是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其价值超过了维持工人自身生存和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价值(工资)。这部分超出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那么,这笔剩余价值如何成为了资本家“维持资本主义社会”的报酬呢?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1. 资本的积累与再生产的动力:
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驱动力是资本的不断积累和增殖。资本家将剩余价值转化为新的资本,用于扩大生产规模、更新技术设备、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等等。没有这笔剩余价值,资本家就没有动力去冒险投资,去承担生产过程中的风险,也就无法实现资本的循环和增殖。换句话说,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进行再投资的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经济持续运转的“燃料”。如果资本家拿不到这笔剩余价值,他们可能就不会雇佣工人,就不会组织生产,整个资本主义的齿轮就会停摆。从这个意义上说,剩余价值是驱动资本家去“维持”和发展这个经济体系的直接经济回报。

2. 风险的承担者与组织的激励:
资本家之所以能获得剩余价值,一种解释是他们承担了主要的经济风险。在生产过程中,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技术变革的风险、竞争的压力、甚至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都可能导致投资失败,血本无归。资本家投入自己的资本(或者借入的资本),如果生产失败,他们需要承担偿还债务的责任。而剩余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这种风险承担的回报。如果没有这种潜在的高回报(由剩余价值构成),谁愿意承担这么大的风险去组织生产?同时,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扮演了组织者、管理者、创新者的角色。他们需要协调劳动力、资本、技术、市场等各种要素,进行决策和管理。剩余价值也可以被看作是对这种组织和管理才能的一种报酬,是对他们承担决策责任的补偿。

3. 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引擎:
虽然剩余价值的分配存在争议,但它确实是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剩余价值转化为的投资,用于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最终可以带来更丰富的商品和服务,提高全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虽然这个过程可能伴随着不平等,但从宏观上看,它确实驱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剩余价值可以被视为资本家作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报酬”。他们通过占有剩余价值,获得了继续投资、创新和扩张的资源,从而带动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

4. 维持社会阶层结构与权力分配:
从更深层次看,剩余价值的获取和积累,也直接关联到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阶层结构和权力分配。资本家通过控制生产资料和剩余价值的分配,巩固了自己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影响力。这使得他们有能力去影响政治、文化和社会规范,以符合其利益的方式“维持”这个社会制度。在这个意义上,剩余价值不仅是经济上的“报酬”,也是维持资本家阶级统治地位和意识形态主导权的重要经济基础。他们通过掌握生产和分配的权力,从而能够塑造社会规则,确保资本主义的逻辑能够持续下去。

然而,我们必须强调的是,将剩余价值视为资本家“报酬”的这种说法,并非没有争议,尤其是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视角来看:

价值的来源是劳动: 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的唯一来源是劳动。资本家没有直接参与劳动过程,他们仅仅是占有了生产资料。因此,从根本上说,剩余价值是劳动者创造的,而不应被视为资本家“应得”的报酬。
剥削的本质: 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在马克思看来,就是对劳动力的剥削。资本家以高于其价值的商品价格出售劳动产品,而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低于其所创造的价值。这种不对等的关系是剩余价值的根本来源。
“报酬”的内涵: 如果我们将“报酬”理解为公平交换或劳动所得,那么剩余价值就不是一种“报酬”。它更像是一种通过占有生产资料而获得的权力带来的经济收益。

但如果我们跳出纯粹的意识形态批判,仅仅从维持和驱动一个经济体系运作的角度来审视,那么将剩余价值看作资本家维持资本主义社会的“报酬”,是有其道理的。

吸引力与动力: 剩余价值的存在是资本主义吸引个体投入和参与的关键。它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即通过资本运作和生产经营,实现财富的快速增长。如果没有这种可能性,如果没有剩余价值的“诱惑”,资本家可能就不会积极地扮演他们在这个社会中的角色。
制度的稳定与扩张: 资本家通过获得和积累剩余价值,不断扩大再生产,投资于创新,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变迁。在一定时期内,这种增长和变迁使得资本主义制度显得具有生命力和适应性,从而能够持续地“维持”下去,甚至扩张到全球。

所以,更准确地说,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在资本主义体系中获得的一种超额利润,这笔超额利润不仅是他们承担风险、组织生产的经济回报,更是他们进行再投资、驱动经济增长的资金来源,也是维持其阶级地位和社会影响力的经济基础。从这个多维度的角度来看,它确实可以被理解为资本家“维持”和驱动资本主义社会运转的一种关键“报酬”。

当然,这种“报酬”的性质、公平性以及它对社会整体的影响,是需要进一步讨论和反思的。但作为理解资本主义运作机制的一个角度,剩余价值确实扮演了这样一个重要角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熵增定律是一个物理学定律,详细的只要涉及数理化都会介绍,很简单的东西,不是什么天下通用的万能理论,而且在没有论证的情况下也不能证明这个定律在社会科学方面是适用的。

2、维持特定的状态,则必须有外在能量的输入,这句话不说社科了,物理老师都得气活过来(指匀速直线运动)

我觉得你要表达的是:对于一个事物存在但肯定的部分和否定的部分,该事物的存在是它的肯定部分起效,而阻碍该事物永远存在的是它的否定部分。所以要维持一个事物的存在,它就需要存在肯定的部分,因为资本主义的存在,所以它一定是存在肯定的方面。

这句话没错,但这是句废话。论证肯定方面的存在而不谈否定方面是没有意义的。

3、对于所谓的“秩序和报酬”,讲道理吧,道德学意义上的肯定和否定一万个人一万句理。不要陷入资本家的收入“合不合乎道德”(该不该得到报酬)这个问题里面,资本家作为一个群体退出历史舞台的必然性不因其是否符合道德影响。

4、综上,你的问题本质还是在道德层面上的,但道德批判这种玩意对客观事实的影响不大。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科学不因个人意志而改变。

user avatar

你把“资本家”换成“奴隶主”,甚至换成“强奸犯”,都一样成立嘛。

好一个铁血秩序党,只要提供了“秩序”,不管这个“秩序”是啥,一律都是好的。

我要是有机会把你塞进夹边沟,请你也一定要好好歌颂夹边沟的伟大秩序,然后神态安详地饿死在里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触及到了资本主义运作的核心机制。很多人对“剩余价值”的理解可能停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层面,但如果我们将视角放宽一些,从一个更广阔的经济学和历史学角度去审视,剩余价值确实可以被看作是资本家维持和驱动资本主义社会运转的一种“报酬”或回报。当然,这个“报酬”的性质和正当性,以及它.............
  • 回答
    关于剩余价值的合理性,以及它是否可以被视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贡献的报酬,这是一个极具争议且深刻的问题,触及了经济学的核心,也与社会公平、劳动价值息息相关。要详细阐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离掉生硬的理论术语,回归到生产活动的本质。首先,我们得理解“剩余价值”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剩余.............
  • 回答
    您提出的关于剩余价值的反驳,我来帮您梳理一下,并指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请放心,我会用最朴实、最实在的语言来解释,绝不会出现那些生硬的AI痕迹。首先,我们来审视一下您提出的这个反驳:“马克思说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资本家什么都没做,就是坐在那里收钱。但事实是,资本家承担了巨大的风险,他们投入了大量的.............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争议性且复杂的问题,牵扯到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以及政治哲学等多个层面。简单地说,这个问题触及了“如何看待财富分配”以及“如何构建更公平的社会”的核心。让我们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看其中的深层含义和潜在影响。首先,我们得明确几个关键概念: “剥削”和“剩余价值”: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剥削剩余价值”这个概念,并且试着以一种更贴近实际、不那么刻板的方式来探讨它。首先得明白,马克思当年提出“剩余价值”这个概念,主要是在分析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模式下,工人付出劳动后,除了获得维持自身生存和再生产所必需的工资(也就是劳动力的价值)之外,剩余的、由工人创造但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
  • 回答
    酿酒过程中,我们利用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这个过程是否算“剥削”了酵母菌的剩余价值?这个问题,如果抛开那些生硬的科学术语,用更贴近生活的语言去聊,其实挺有意思的。我觉得与其说是“剥削”,不如说是一种“互利共生”,只不过在其中人类扮演了更主动、更具目的性的角色。我们先来看看酵母菌在酿酒这个“工作”里扮演.............
  • 回答
    在咱们日常日子里,假设你在街边看到一个小摊卖烤串,摊主辛辛苦苦烤了一下午,卖了100块钱的串。算算成本,煤炭、羊肉、调料、炭签子等等,一共花了60块钱。那么,这60块钱就是摊主付出的“劳动成本”。剩下那40块钱,就是摊主赚的“纯利润”了。那“剩余价值”呢?它跟这个例子有点像,但涉及到更深层的经济原理.............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劳动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涉及到“剥削”这个概念的定义以及风险与回报的关系。理解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剩余价值”的来源,以及“风险承担”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角色。首先,我们得弄清楚“剩余价值”是什么。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剩余价值是指工人在一个工作日中创造的价值,超过.............
  • 回答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由卡尔·马克思在其著作《资本论》中提出。关于其“正确性”,这是一个在学术界和经济学界存在广泛争议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因为对其的评价往往取决于你所持有的经济学视角、理论框架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解读。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剩余价值理论的内容、.............
  • 回答
    关于“剩余价值论是错误的”这件事,在国外是否已成为“常识”,这个问题其实比较复杂,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理解。简单地说,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它已经成了“常识”,但其在学术界和政治经济学领域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和修正,并且在主流经济学中不再是核心理论。为了讲得更详细,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展开:1. 剩余价值论的起源.............
  • 回答
    如果劳动/剩余价值论是错误的,那么贫富差距的根源将需要从其他经济学理论和现实世界的复杂因素中去寻找。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可能的贫富差距原因:核心前提:否定劳动/剩余价值论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劳动/剩余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完全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利润(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
  • 回答
    理解为什么有人会如此坚定地相信“剩余价值理论是真理”,这需要我们深入到理论本身的逻辑、它所提出的社会图景,以及它在历史和现实中激发的强大共鸣。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信徒”与“怀疑者”的对立,而是一个关于经济运作方式、社会公平与权力结构的深刻认知。首先,让我们拆解一下“剩余价值理论”的核心。简单来说,马克.............
  • 回答
    有人之所以对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持否定态度,认为它们是谬误,原因复杂且由来已久,涉及到经济学、哲学以及历史实践等多个层面。要详细阐述,我们需要逐一剖析这些质疑点,并避免使用过于刻板、生硬的AI式表述。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两个理论的提出者是谁,以及它们在当时的背景下有什么意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
  • 回答
    “剩余价值论是扯淡”这个说法在经济学界并非主流观点,但确实存在一些经济学者和从业者对此持保留或批评态度。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剩余价值论的核心,以及批评者们通常提出的论点。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剩余价值论的核心内容。剩余价值论是卡尔·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重要基石。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
  • 回答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运行的秘密。简单来说,剩余价值理论解释了资本家为何能够获得利润,以及利润的来源是什么。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剩余价值理论的各个方面:一、理论的基石:劳动价值论要理解剩余价值理论,首先必须理解其基石——劳动价值论.............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直击了剩余价值理论的一个关键点:既然利润是剥削的剩余价值,那亏损又是什么呢?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回溯一下剩余价值理论的核心。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商品价值是由包含在其中的劳动时间决定的。而资本家之所以能获得利润,是因为他们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劳动力的价值),低于工人通过劳.............
  • 回答
    古拉格,这个在苏联历史上留下的沉重印记,其运作模式远非简单的监禁那么简单。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被设计成能够自行运转,甚至为国家输送“价值”。要理解它如何实现“收支平衡”并创造“剩余价值”,我们需要深入其运作机制的方方面面。首先,古拉格的“收支平衡”并非现代意义上的财务核算。它的“收支”更多是资.............
  • 回答
    理解利润和剩余价值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深入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去。简单来说,它们在量上是相等的,但这个“量”的背后,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和分析视角。更重要的是,不能仅仅将两者划等号,需要理解它们之间的生成逻辑和所蕴含的社会经济关系。我们先来谈谈“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剩余价值理论和劳动价值论,这两者可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而且关系非常密切。要讲清楚它们,咱们得从根本上剖析一下。一、 劳动价值论:一切价值的源泉首先,咱们得说说劳动价值论。这理论的核心观点很简单,但影响深远: 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它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啥意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