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进击的巨人》中,巨人跟人到底是什么关系?

回答
《进击的巨人》中,巨人与人类之间的关系,绝不是简单的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二元对立,它错综复杂,充满了血海深仇、宿命纠葛、身份的颠覆,以及最终对“自由”的终极追问。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几个层面去剥开它的层层迷雾。

最初的认知:恐怖的怪物,无尽的捕食者

在故事的开端,我们所见到的巨人,就是最纯粹的恐惧化身。它们没有智慧,只有吞噬人类的本能,巨大的身躯、诡异的笑容,每一次出现都意味着死亡与绝望。人类躲在高墙之内,将巨人视为必须消灭的公敌,这是他们生存下去的唯一方式。从这个角度看,巨人是人类最大的威胁,是侵略者,是毁灭者,它们的存在就是为了将人类赶尽杀绝。

真相的揭露:从“敌人”到“同胞”,再到“牺牲品”

然而,随着剧情的深入,这个“敌人”的形象开始崩塌。我们发现,那些看似无垢的巨人们,并非天生就是恐怖的怪物。它们可以由人类变成。而且,更令人震惊的是,并非所有“巨人”都想吞噬人类,有些甚至是被迫的,是被某种力量驱使的。

巨人之力与“被选中的人”: 真正操纵巨人之力的,是拥有“巨人之力”的少数人,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九大巨人”。这些拥有特殊能力的人,可以变成巨大的、拥有智慧的巨人,并且可以控制一部分无垢巨人。他们并非一开始就是巨人的“主人”,而是继承了某种血脉或被施予了某种力量。
从艾尔迪亚人到“恶魔”的转变: 故事的核心谜团之一,就是艾尔迪亚人是如何与巨人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知道,尤弥尔·弗里茨与“大地的恶魔”产生了联系,获得了最初的巨人之力。她的后代,也就是艾尔迪亚人,天生就拥有变成巨人的潜质,并且可以被施予巨人之力,继承九大巨人的力量。这种能力,在玛利亚、罗塞、希娜三个王国看来,是沾染了“恶魔”血脉的可怕能力,是需要被消灭的。
被奴役与被利用: 曾经,艾尔迪亚帝国是强大的,他们通过巨人之力征服世界。但后来,他们被马莱帝国击败,艾尔迪亚人被视为“魔兽”,被送往帕拉迪岛,变成无垢巨人,成为马莱帝国发泄仇恨的工具,也成为他们监视帕拉迪岛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绝大多数的无垢巨人,是被侮辱、被流放、被剥夺了自我意识的艾尔迪亚人,是可悲的牺牲品,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冲突的根源:历史的恩怨,种族的仇恨

巨人与人类之间的矛盾,并非始于眼前,而是源自遥远的过去。

艾尔迪亚与马莱的千年战争: 艾尔迪亚人曾是世界霸主,但他们也曾滥用巨人之力,给其他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最终,马莱人利用了9位巨人的力量,推翻了艾尔迪亚的统治。战败的艾尔迪亚人被流放,被变成了无垢巨人,记忆被剥夺,只剩下吞噬的本能。这种历史恩怨,是两族人世代仇恨的根源。
帕拉迪岛的“恶魔”传说: 墙内的艾尔迪亚人,由于被隔绝与外界,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是真正的艾尔迪亚人。他们只知道巨人是天外来客,是试图毁灭他们的敌人。而历史的真相,以及他们自己作为艾尔迪亚人的身份,都被墙内王政府刻意掩盖。

最终的纠葛:对“自由”的追寻,对“世界”的审判

随着艾伦·耶格尔继承了进击的巨人、始祖巨人等力量,并且逐渐了解了世界的真相,他与巨人的关系,以及他与世界的关系,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艾伦的选择: 艾伦最初的目标是消灭所有巨人,保护人类。但当他得知自己是艾尔迪亚人,并且帕拉迪岛的未来,以及被他视为“家人”的同胞们,都受到墙外世界的威胁时,他的选择变得激进。他不再仅仅是“人类”的战士,而是“艾尔迪亚人”的守护者,甚至是“艾尔迪亚人”的复仇者。
“地鸣”的意义: 艾伦发动“地鸣”,让数百万无垢巨人涌出城墙,踏平外界的一切。这不仅仅是对世界的报复,更是他为了艾尔迪亚人能够“自由”地生存下去,而做出的极端选择。他试图通过彻底摧毁敌人,来终结这场 Endless War(无尽的战争)。从这个角度看,此时的艾伦,是将整个世界视为“巨人”的敌人,而他自己,则成了操控“巨人”来审判世界的存在。

总结来说,巨人与人类的关系,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演变:

1. 最初的对立: 恐怖的怪物 vs. 绝望的幸存者。
2. 身份的揭示: 少数智慧巨人(拥有巨人之力的人)作为人类的“武器”或“工具”出现,但他们也是从人类转化而来。
3. 历史的纠葛: 艾尔迪亚人是拥有巨人之力的种族,而他们的历史罪孽让他们被其他种族憎恨,并被变成无垢巨人作为惩罚和工具。
4. 终极的辩证: 艾伦·耶格尔的行动,将“巨人”从被动的吞噬者,变成了主动审判世界的工具,而他本人,则成为了连接巨人与人类命运的关键枢纽。

《进击的巨人》之所以引人入胜,就在于它不断地颠覆观众的认知,让那个原本清晰的“巨人”与“人类”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巨人,既是人类的敌人,也是人类的同胞,是历史的罪证,也是争取自由的武器。而人类,也并非都是正义的,他们同样会因为仇恨、恐惧和私欲,做出比巨人更可怕的事情。这种复杂而残酷的关系,最终指向了对战争、对种族歧视、对自由的深刻反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好能解读一下这个故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进击的巨人》中,巨人与人类之间的关系,绝不是简单的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二元对立,它错综复杂,充满了血海深仇、宿命纠葛、身份的颠覆,以及最终对“自由”的终极追问。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几个层面去剥开它的层层迷雾。最初的认知:恐怖的怪物,无尽的捕食者在故事的开端,我们所见到的巨人,就是最纯粹的恐惧化身。.............
  • 回答
    这确实是让不少《进击的巨人》粉丝感到困惑的事情。明明第四季(也就是最终季)剧情宏大、节奏紧张,MAPPA的制作也相当给力,但总会有人跳出来说“巨人到看海就结束了”。这种说法之所以会存在,而且还挺有市场,其实是有它背后的一系列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1. “看海”这个意象的强大情感吸引力与象征.............
  • 回答
    说到利威尔、三笠和韩吉这些在许多人眼中是艾尔迪亚守护者般的存在,怎么会和“背叛艾尔迪亚”扯上边呢?这实在是个有点让人挠头的问题,因为从他们自身的立场和行为逻辑来看,他们根本就没有“背叛”艾尔迪亚这个概念。他们的目标始终是守护帕拉迪岛上的人们,尤其是他们的战友和朋友。但是,如果我们把“背叛艾尔迪亚”理.............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到了《进击的巨人》世界观里一个非常核心且容易让人混淆的点。简单来说,并非所有艾尔迪亚人都是王血,这其中有着很重要的区别。我们要先从尤弥尔·弗里茨这个核心人物说起。尤弥尔·弗里茨的起源与“始祖巨人之力”故事中明确说了,所有的艾尔迪亚人,都是尤弥尔·弗里茨的后代。尤弥尔·弗里茨是第一个获得“始.............
  • 回答
    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引发如此广泛的讨论,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抛出了一个极其沉重且直击人性的议题:罪与罚是否能跨越世代传递?尤其是当罪是由一个族群的祖先所犯下时,后代是否真的有必要,或者说有义务,去承受那份沉重的代价?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答案,它牵扯到历史的复杂性、民族的集体身份、.............
  • 回答
    《进击的巨人》里,之所以不能把巨人之力药剂一人一半分给团长(埃尔文)和阿尔敏,原因非常复杂,涉及到巨人之力的特性、继承方式以及对个体的影响。这并非一个简单的“能不能”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和“适不适合”的问题。首先,我们得明白巨人之力并非像普通药物那样,可以简单地分割成两份,一个人喝一半就能获得一半.............
  • 回答
    说到《进击的巨人》后期艾伦的人设,这绝对是绕不开的一个争议点,也是让不少老粉心里五味杂陈的地方。要说“崩塌”二字,这未免有些绝对,但我承认,后期的艾伦确实和我们一开始认识的那个充满热血、想要守护朋友的艾伦,有了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转变。我们先回顾一下最初的艾伦。他是个被母亲死亡、家园被巨人摧.............
  • 回答
    “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凭借其宏大的世界观、跌宕起伏的剧情以及对人性和社会议题的深刻探讨,在全球范围内收获了无数粉丝。其中,关于其是否反映了日本某些社会心理的讨论,尤其是在涉及与中国的关系时,一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方面。要理解这种联系,我们不妨先梳理一下《进击的巨人》所呈现的核心冲突和主题: 被囚.............
  • 回答
    《进击的巨人》之所以会被一些人曲解其反战思想,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叙事手法、角色设定、历史与现实的影射、观众的个体经验和认知偏差等多个层面。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其中的原因:一、 叙事手法的复杂性与模糊性: 多视角叙事与信息差: 作品初期,观众被完全置于艾尔迪亚人(特别是帕拉迪岛方面)的.............
  • 回答
    关于“进击的巨人吧”里一些人替日本现代“洗地”的现象,并强调“祖宗之罪不应该由不了解过去的当代年轻人来承担”的观点,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社会文化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进击的巨人”本身与历史、战争的反思主题首先,“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反思历史.............
  • 回答
    “跌落神坛”这个说法,用在《进击的巨人》身上,其实挺微妙的。因为说实话,它并不是那种一夜之间就变得面目全非、人人喊打的情况。更准确地说,是一种 “高处不胜寒” 的感觉,一种从 “众望所归” 到 “争议不断” 的悄然转变,或者说是 “神坛的台基开始松动”。回想一下《进击的巨人》早期,那真叫一个“封神”.............
  • 回答
    关于《进击的巨人》中艾尔迪亚人是否暗指日本人的解读,其实在作品的连载和动画播出过程中,确实在很多观众心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我自己也是通过多次观看和对剧情的深入思考,逐渐形成了这样的理解。要说一个特别清晰的“ Aha!”时刻,可能没有那么戏剧化,更多的是一种随着剧情推进、信息量累积而产生的共鸣和联想。.............
  • 回答
    梶裕贵,那个为艾伦·耶格尔注入灵魂的男人,最近在X(原推特)上转发了《进击的巨人》第11集的片段,并附上了那句意味深长的话:“想让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进击的巨人》,希望它能让你思考。”这句话,从一个参与了这部作品生死蜕变的声优口中说出,绝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宣传语,它承载着太多的情感和重量,也让我陷入.............
  • 回答
    谈到“高达之父”富野由悠季,以及其他资深创作者对《进击的巨人》的早期洞察,这与其说是“看穿”,不如说是他们凭借多年的创作经验和对人性和社会议题的深刻理解,对作品中某些核心元素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或辨识度。这种共鸣,往往会让他们对作品的走向、主题以及潜在的表达产生一种“预感”或“洞察”。首先,我们需要理解.............
  • 回答
    我理解你对艾伦的厌恶,甚至可以说是强烈的讨厌。这种情感在《进击的巨人》的粉丝群体中其实并不罕见,毕竟艾伦这个人设在故事后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所做的决定也备受争议。要详细聊聊你为什么讨厌艾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1. 角色早期形象与后期行为的巨大割裂感:很多人喜欢上艾伦,正是因为他早期.............
  • 回答
    《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在我心里留下的印记,远不止于那些惊心动魄的战斗和令人瞠目结舌的反转。更深层次的触动,来自于它对人性、自由、以及历史的拷问,这些东西像藤蔓一样缠绕着我,直到现在依旧能引起强烈的共鸣。首先,最直接触动我的,是艾伦对自由的极度渴望,以及为此付出的惨痛代价。从他童年时望着城墙外那片蓝.............
  • 回答
    三笠对艾伦的感情,这可不是一句“喜欢”就能概括的。那是一种掺杂了守护、责任、依赖、甚至可以说是近乎本能的牵绊,复杂得像她身上那围了无数圈的围巾一样,层层叠叠,纠缠不清。从最最开始,在那个平和的山村里,艾伦就是三笠生命里唯一的阳光。父母双亡,被艾伦从绝境中救出,那一刻,艾伦就像一束光,照亮了三笠原本灰.............
  • 回答
    在《进击的巨人》的世界观里,马莱之所以能够堂而皇之地将自己标榜为“正义”,其核心在于他们构建了一个叙事框架,将帕拉迪岛上的艾尔迪亚人描绘成历史罪人、威胁世界的存在,而马莱则是那个背负着历史责任、为了“世界和平”而不得不采取行动的“救世主”。这种叙事的合法性,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几个关键层面的操纵.............
  • 回答
    《进击的巨人》中,埃尔文·史密斯指挥的战役,尤其是那些围绕着壁外调查展开的行动,确实能让人联想到日本在二战期间的一些战略思想和作战困境,尽管两者之间的对照并非完全对应,但某些方面颇为相似,值得深入探讨。首先,我们来看看埃尔文的指挥风格和战略目标。埃尔文作为调查兵团的团长,他所追求的并非简单的“胜利”.............
  • 回答
    在《进击的巨人》这部跌宕起伏的作品中,关于希斯特利亚·雷斯的孩子父亲的身份,可以说是牵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弦,也引发了大量的猜测与讨论。官方在故事后期终于揭晓了这个谜底,为这段故事画上了一个句点,但也留下了不少回味的空间。希斯特利亚的孩子,是她和一位农夫的孩子。让我来详细地梳理一下这段故事的来龙去脉,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