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清文宗咸丰皇帝?

回答
提起咸丰皇帝,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他就像一块被历史洪流裹挟着,却又无力掀起波澜的石头。我们常提到他即位时,大清早已是风雨飘摇,内忧外患,而他虽然试图力挽狂澜,终究没能改变大厦倾颓的命运。然而,如果仅仅将他标签化为“末代昏君”,未免过于简化。要评价咸丰,我们得把他放到那个特定的历史情境下去细细品味。

首先,我们得承认咸丰皇帝继承了一个何等艰难的摊子。在他即位之前,道光皇帝的统治末期,吏治腐败已非一日之寒,白银的短缺更是让国库捉襟见肘。外患方面,鸦片战争的惨败,打开了国门,西方列强虎视眈眈,中国的藩篱已被撕裂。更要命的是,国内的太平天国运动如同烈火烹油一般蔓延开来,直接威胁到清朝的统治根基。可以说,咸丰从踏上皇位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面对一个火烧眉毛的烂摊子。

咸丰皇帝并非一个完全昏庸无能的君主。至少,他本人是有改革的意愿和抱负的。我们不能忽视他在位期间所做的一些努力。比如,他登基不久就重用肃顺等人,试图推行一系列整顿吏治、改革财政的措施。他能够认识到八旗制度的弊端,也曾试图加以纠正。在应对太平天国运动时,他也并非束手无策,而是启用了一些有能力的汉族官员,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给了他们调动军队的权力,依靠这些地方实力派才得以勉强镇压住席卷全国的农民起义。

然而,咸丰的改革却始终被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所掣肘,让他难以施展拳脚。

最大的困境之一,是他的权力基础本就不够稳固,且缺乏足够的支持。 咸丰在登基之初,就面临着来自顾命大臣的巨大压力。虽然他最终成功铲除了异己,但这种权力斗争本身就消耗了大量的精力,也使得他在初期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更关键的是,他所依赖的汉族官僚集团,虽然有能力,但其崛起本身也分散了中央集权的权力。当曾国藩等人掌握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后,尽管他们表面上忠诚,但清廷内部的猜忌和制衡也让咸丰难以完全信任他们,更难以让他们放手施展。

其次,他所处的时代,是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但他对新事物和新思潮的接受程度,以及他对西方列强的认识,仍然带有浓厚的旧时代烙印。 虽然他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实际上是被迫接受的。在与西方列强的交往中,他更多的是以一种抗拒和防御的心态去面对。虽然他曾经试图学习西方的一些军事技术,但这种学习往往是浅尝辄止,未能触及到更深层次的体制和思想变革。他对列强的真实意图判断不清,也无法真正理解到近代国家之间的关系逻辑。

再者,他的个人性格和执政风格也存在一些问题。 有史料记载,咸丰皇帝颇为好色,且沉溺于酒色之中,这无疑会影响他的理政能力和精力。虽然他有着改革的意愿,但面对如此棘手的局面,他往往显得有些焦躁和缺乏耐心,有时也会做出一些缺乏长远考虑的决定。他晚年身体状况不佳,也进一步削弱了他的执政能力。

另外,他对权力的掌控方式,也间接造成了后来的困境。 他重用肃顺,虽然肃顺能力不俗,但其专断和跋扈的行事风格也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满。而他死后留下的顾命大臣制度,也成为了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夺取权力的导火索,最终导致了清廷内部的进一步动荡。

从具体的执政表现来看,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更细致的评价。

在经济方面, 他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他曾试图通过发行“咸丰宝卷”来筹集军饷,但效果甚微。他对国库亏空问题的处理,更多的是在旧有体系内修修补补,未能找到根本的解决之道。
在军事方面, 虽然他依靠曾国藩等汉臣镇压了太平天国,但在面对西方侵略时,清军的战斗力依旧不堪一击。他未能有效整合全国的军事力量,也未能建立起一支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军队。
在外交方面, 他是签订了大量不平等条约的皇帝,这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但他作为统治者,也只能在当时的力量对比下做出选择。

总的来说,咸丰皇帝是一个生活在时代巨变中的君主。他有着改革的愿望,但缺乏相应的条件和能力去实现。他既不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开创者,也不是一个彻底的昏君。他更像是一个被历史潮流推到了风口浪尖,却又无力掌控方向的舵手。

评价咸丰,不能脱离他所处的那个黑暗、动荡的时代。他身处内忧外患的夹缝中,试图在旧制度的框架下寻找出路,却屡屡受挫。他的努力虽然未能挽救大清的颓势,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他所启用的一些汉臣,为后来的洋务运动奠定了人才基础。

或许,对他最公正的评价是:他是一位在风雨飘摇之世,尽力而为,却终究无力回天的皇帝。他的悲剧,是那个时代中国无数人的悲剧,也是一个王朝走向衰亡的缩影。他留给后人的,除了不平等条约,还有对改革和自强的一种模糊的探索,尽管这条路充满坎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传统封建时代皇帝,咸丰中人之才。

作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期的皇帝,很不合格。


作为传统封建皇帝来说,面对国内日益尖锐的农民矛盾问题,并没有好的解决方法。面对天平天国这一规模浩大的农民运动,解决方式基本可以。既能让曾国藩等人相对放手去干,又能基本把控曾不至于变成军阀。这一点来说,已经比大部分王朝中后期的帝王强了。但是,凡事就怕货币或,比较他死去后慈禧、恭亲王使用曾国藩的措施看,咸丰显然眼光和心胸远不够格。曾国藩努力这么久,却在咸丰死后官职上才突飞猛进,之后为大清更卖命,这也说明在用人及解决国内民变上,咸丰的水平是不如媳妇和弟弟的。

在对外问题上,咸丰的答卷一塌糊涂。这个倒是不能全怪他。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书上没有,也没人能告诉答案,所以打得这么惨也是无奈。对于中国这种老大帝国来说,想像日本那样一接触外国就能立刻内部学习是很难的,过于繁荣的历史这时候也是一种包袱,不被真正打疼是没法彻底改的。所以不仅咸丰,整个大清国都无法承担起自己变革到位的任务。不过,同样就怕货比货。之后慈禧、奕䜣等人的洋务运动,可以说是站在咸丰挨打的历史教训上得的,但是单单对比1861时候的思想和举措,就能发现奕䜣甚至慈禧,此时已经比咸丰更深刻认识到目前的洋务情况了。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咸丰依然是不如媳妇和弟弟的。


所以只能说,咸丰是个相对比较平庸,但是放在封建时代勉强可以守成的皇帝。如果没有近代这种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个人能力应该也能勉强处理国内矛盾——当然,处理的可能事倍功半。再摊上从未有过的西方入侵问题,就更是全无章法,一塌糊涂了。

这是中国一个时代的悲剧,也是咸丰本人的悲剧。

user avatar

咸丰皇帝,清文宗(1831~1861),爱新觉罗.奕,道光皇帝的第四个儿子。1850~1861年在位。即位不久,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在位期间,签订丧权辱国的《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1861年病死热河。这位清朝的第九代皇帝,自幼体弱多病,面如黄土,素有咯血的痼疾。幸得御医指点迷津,说鹿血可治此病。于是在宫中养鹿一百多头,随用随取,极为便利。鹿血也因此成了他苟延残喘、须臾不能离开的救命良药。可见,咸丰除了是一个病秧子之外,懦弱无能是他一生的写照。

咸丰身材不高,比较瘦。继位之前,他还算是一个有德行的人,但是当了皇帝之后,他恶习就显露出来了。他一生做错了太多的事情,就连死了也害得我们家跟着受牵连。1861年的时候,英法联军通过通州,已经攻到了北京,他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咸丰却表现得又怕又惊,毫无办法。最后只好带着慈安、慈禧以及肃顺等一班人马,连夜逃离京城,赶到承德,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热河避祸。虽然害怕成这样,但国难当头之时,咸丰依旧终日纵情于声色之中,以致于咳血突发。没想到,这次咳血之后不久,咸丰就死了。死就死了,还给历史留下一个笑话,“‘龙’非得到热河‘洗澡’,最后终于烫死了。”

user avatar

咸丰帝奕詝,有人称他是苦命天子,当了十一年的皇帝,竟然没有过上一天太平的日子;又有人称他是风流天子,尽管内忧外患不断,他却仍然沉湎于醇酒妇人而自乐。其实,风流只不过是苦命的一种变态的寄托。御极之初,他何尝不想力挽颓风,重振祖业?可是,现实却十分无情,面对无情的现实,他又十分无奈,于是,不知不觉地便走上了逃遁避匿的道路。自乐无异于自戕,酒色戕身使他只活了三十一岁便一命呜呼,他的遗孀慈禧却窃柄弄权几近半个世纪,难怪旧史家感慨地称:“向使假年御宇,安有后来之伏患哉!”

咸丰帝,道光帝的第四个儿子。他的二哥、三哥在襁褓中便都死去,二十四岁的大哥在他出生的那一年也突然病故。年近半百的道光帝连失三子,不胜悲痛。恰恰就在此时,最受他宠爱的全贵妃钮祜禄氏生下了奕詝。母以子贵,全贵妃很快成了全皇贵妃,进而成了皇后。子以母荣,奕詝的皇储地位似乎也成了无可争议的事。可惜,红颜薄命,钮祜禄氏在奕詝九岁时就去世了。奕詝于是由静贵妃抚养长大。在奕詝之后,道光帝又接连得到了五个儿子。其中最具天分也最为道光帝钟爱的,恰恰是由静贵妃生下的第六子奕䜣。于是,在奕詝和奕䜣之间便展开了微妙的立储之争。

奕詝资质平平,奕䜣却聪颖过人,如果仅仅让他们两人公平竞争,奕詝多半要败下阵来。可是奕詝的师傅杜受田却远较奕䜣的师傅卓秉恬工于心计,他吃准了道光帝老成持重而又优柔寡断的特点,授意奕詝避短藏拙,示仁示孝,逐渐赢得了道光帝的好感,进而取得了帝位角逐的胜利。据记载,有一次道光帝命诸皇子校猎南苑,借以考较各人的武艺。届时,奕䜣大显身手,收获最多;奕詝则不发一枪一矢,结果一无所获。道光帝询问其原因,奕詝答以“不忍伤害生灵以干天和,也不欲以弓马一日之长与诸弟竞争”。结果,道光帝认为:“皇四子仁义。”又有一次,道光帝病重,召奕詝和奕䜣入对。奕䜣在父皇面前夸夸其谈,尽力显示自己的才识;奕詝则干脆伏地流涕,不发一言。结果,道光帝又认为:“皇四子忠孝。”既忠孝又仁义,自然是嗣君的合适人选。于是,当道光帝驾崩时,奕詝如愿以偿地继承了皇位,改年号为“咸丰”。

咸丰帝生于圆明园湛静斋,登基后改名为基福堂,可是这块风水宝地既没有给他带来宁静,也没有给他带来福分。当他弱冠即位之时,面临的是几千年未有的变局和几千年未有的强敌,接手的却是国库空虚,军伍废弛,吏治腐败,天灾不断,民众起义此起彼伏,西方列强虎视眈眈这样一副烂摊子。面对内忧外患,年轻气盛的咸丰帝颇思有所作为。御极之初,他便接连下发三道谕旨,求言求贤,不多久群臣献纳即达百余章,与道光年间“万马齐喑”的局面恰成鲜明对照。紧接着,他又采取果断措施,亲笔书写谕旨,分别以“保位贪荣,妨贤病国”和“畏葸无能”,“抑民以媚外”等罪名,罢免道光年间把持内政外交的权臣穆彰阿和耆英,使朝野人心为之一振。同时,他又依靠祁寯藻、杜受田、文庆、肃顺等人赞画枢务,遵循治乱世用重典的古训加强法纪,整顿吏治,采用推广捐例、借债筹饷、加征赋税、削减薪俸、发行官票宝钞、铸造大钱铁钱等措施,开源节流,缓和财政危机。可是,尽管他宵衣旰食,日理万机,局势不但不见起色,反而越来越坏。

首先是来自农民起义的巨大冲击。咸丰帝登基后,接到的第一份奏报便是广西巡抚关于李沅发起义军从湖南进入广西的消息,他采取的紧急措施是先将剿“匪”不力的湖南提督文俊、湖南巡抚冯德馨革职查办,再调集湖、鄂、桂、黔四省军队入桂围剿,四个月后总算抓住了“匪首”李沅发,平定了叛乱。可是,他刚想喘一口气,更大的风暴又降临了。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宣布起义,建立太平天国。咸丰帝接报后,初调在镇压李沅发起义中立下大功的湖南提督向荣和云南提督张必禄率兵入桂,复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兼广西巡抚入桂督师。可是,林则徐刚走到广东潮州便病殁途中,张必禄进入桂平不久也死于军营。咸丰帝急忙改令前两江总督李星沅为钦差大臣接办广西军务,前漕运总督周天爵署理广西巡抚,从两广、两湖、云贵、安徽、四川等地调集万余军队,企图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扼杀在萌芽之中。可是,李星沅、周天爵、向荣三人花在相互间勾心斗角上的功夫,远比花在对付太平军上的功夫要多,各路清军在战场上连吃败仗,太平军声势却日益壮大。

咸丰帝不得不特简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赛尚阿为钦差大臣,并特赐“遏必隆神锋握胜刀”,让其节制广西全省文武官吏,统带都统巴德清、副都统达洪阿、广州副都统乌兰泰等八旗兵丁以及各省调集的绿营军队,会集广西。可是,他再一次失望了,太平军不但没有被剿灭于广西境内,反而从广西突围,向两湖进军。咸丰帝剩下的招数只能是频频换将,先是将赛尚阿革职拿问,代之以在广东有效地抵制了英人的入城要求并成功地镇压了天地会起义的两广总督徐广缙,复将徐广缙逮京审判,同时任命自太平军起义以来已六次被他惩处但尚称能战的向荣,前不久刚被他借故发配到吉林但素以办事干练著称的琦善,以及两江总督陆建瀛三人为钦差大臣,分别从两湖、河南、两江三个方向围追堵截太平军。可是太平军却以破竹之势从武昌沿江东下,于咸丰三年(1853)二月一举攻占南京,改称天京,建立起与清王朝南北对峙的农民政权。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咸丰帝急催各地清军驰赴大江两岸,由钦差大臣向荣在天京城东建立了江南大营,钦差大臣琦善在扬州城外建立了江北大营,企图阻止太平军继续进军。与此同时他采取了两项非常措施,一是命令各地在籍官员举办团练,抗击太平军;一是开征厘金,以筹措军费。太平天国却很快分兵发动了北伐和西征。在北方战场,咸丰帝先后改换琦善、讷尔经额、胜保三个钦差大臣,委任惠亲王绵愉、蒙古科尔沁王爷僧格林沁挂帅出征,调集包括京城健锐营、火器营等御林精兵在内的十余万军队,花费了两年时间,总算歼灭了孤军深入的太平天国北伐军。在长江沿线,太平天国西征军克安庆、围南昌、占九江、陷庐州、破汉口,清安徽巡抚江忠源、湖广总督吴文镕等先后战死,仍未能阻挡太平军西进的步伐。危急之际,曾国藩统带的湘军异军突起,与太平军在天京上游展开了争夺战。当曾国藩在西线告捷时,咸丰帝曾喜出望外地说:“不意曾国藩一书生,乃能建如此奇功!”并准备让其署理湖北巡抚。可是在旁的军机大臣祁寯藻却提醒他:“曾国藩以侍郎在籍,不过是匹夫一个,登高一呼,从之者万余,恐怕很难说是国家之福。”咸丰帝于是迟迟不敢对曾国藩等汉族地主武装委以重任。到咸丰六年夏,太平军先后攻破了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就在这时,太平天国内部发生了天京变乱。咸丰帝一度似乎有了喘息之机。可是,外患又接踵而至。

咸丰登基之初,在广州民众坚决反对英人入城并迫使英方答应暂时搁置入城之议这一胜利鼓舞下,对西方列强采取了与道光年间一味妥协求和迥然不同的强硬政策,并先后任用同样以对外强硬著称的徐广缙和叶名琛主持对外交涉事务。咸丰四年夏,英国驻华公使包令联合法、美两国公使,向清政府提出修 约要求,在广州遭叶名琛断然拒绝,赴上海与两江总督怡良交涉也不得要领,遂于当年八月联樯北上,直抵白河口,分别提出了各自的修约要求。咸丰帝下令除减免上海欠税等项可在南返广州后酌情查办外,其余各项要求概不考虑。包令等因武装干涉的时机尚不成熟,不得不扬帆南返,第一次修约交涉遂不了了之。

咸丰六年二月,美国驻华公使伯驾联络英、法等国,再次挑起修约交涉。像上次一样,在广州叶名琛拒而不见,在上海怡良又将皮球踢回广州,伯驾欲联合英、法公使一同北上,英国和法国政府已决意用武力解决问题。九月,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悍然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次年八月,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也加入了侵略者的行列。美国和俄国则打着“中立”的旗号和调停的幌子,从中推波助澜。咸丰帝寄希望于久任海疆的叶名琛能够施展驾驭“夷人”之法。叶名琛却既固执,又无能,在英法联军的坚船利炮面前,抱定“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宗旨。结果,英法联军于咸丰七年十一月攻陷了广州,俘虏了叶名琛。咸丰八年二月,英、法、美、俄四国分别照会清政府,限定在二月底之前派出全权代表赴上海谈判,咸丰帝仍断然拒绝。三月,英、法公使率舰队抵达白河口外,再次照会清政府派遣全权大臣前来会谈。咸丰帝仍幻想采取“用俄通美,以制英法”的策略,阻止英法联军的军事行动。四月初八日,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直逼天津,咸丰帝至此时方急令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驰赴天津,分别与俄、美、英、法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此前,黑龙江将军奕山在俄军的武力胁迫下,与俄国方面签订了《瑷珲条约》。

《天津条约》订立后,中外代表在上海举行税则谈判。咸丰帝仍希冀以免关税、驰烟禁为条件,换取西方各国同意取消公使驻京等项权益,为英法等国所拒绝。咸丰九年五月,英法公使以进京换约为由,率领舰队再抵大沽口外,咸丰帝命令僧格林沁在海口严密布防,奋勇还击,大败英法军队。咸丰帝在胜利的鼓舞下,对外重趋强硬,于七月初三日颁布谕旨,宣布所有去年在天津所订条约,均作为罢论。与此同时,肃顺在与俄国使节伊格那提耶夫在北京会谈时,也断然拒绝承认《瑷珲条约》。

咸丰十年闰三月,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随后进军苏、常,咸丰帝至此方无可奈何地任命曾国藩署理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江苏布政使薛焕等建议乞援英法,代为攻剿,为咸丰帝断然拒绝。六月十一日,英法联军再度兵临大沽口外,在僧格林沁疏于设防的北塘登陆,进而于七月初五日攻占大沽炮台,长驱直入天津。咸丰帝先后派直隶总督恒福、大学士桂良、怡亲王载垣等与联军议和,均为英法方面所拒绝。八月初七日,英法联军在北京郊外八里桥大败清军,咸丰帝急授恭亲王奕䜣为钦差大臣,留京督办和局,自己则于翌日凌晨仓皇北逃热河。九月十一、十二两日,奕䜣被迫在英法联军占领下的北京城分别与他们的外交代表签订了屈辱的《北京条约》。

英法联军从北京撤军后,奕䜣等一再奏请回銮,咸丰帝仍疑惧未消,迟迟不愿回京,与此同时却越来越消极颓废,倦怠于政事,沉湎于酒色,身心严重受损,最终于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六日在热河行宫一病不起。临终前遗命以载淳为皇太子,以载垣等八人赞襄政务,又将“御赏”和“同道堂”两枚印章分别赐予皇后和慈禧,将一片残破的江山丢给了六岁的儿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提起咸丰皇帝,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他就像一块被历史洪流裹挟着,却又无力掀起波澜的石头。我们常提到他即位时,大清早已是风雨飘摇,内忧外患,而他虽然试图力挽狂澜,终究没能改变大厦倾颓的命运。然而,如果仅仅将他标签化为“末代昏君”,未免过于简化。要评价咸丰,我们得把他放到那个特定的历史情境下去细细品味。首.............
  • 回答
    江苏文科状元因历史B+无缘清北,这件事在网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也让不少人对江苏的高考制度产生了疑问。状元无缘清北?历史B+的“魔咒”每年高考季,关于状元的去向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今年江苏发生的这件事,更是把“唯分数论”和综合评价的矛盾推到了风口浪尖。这位文科状元,其他科目的成绩想必都是顶尖的,按理说.............
  • 回答
    沈阳北陵公园,作为清太宗皇太极的陵寝,本身就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近年来,在北陵公园里看到有人身着汉服游览,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也引发了不少讨论。首先,我们可以从文化传承与个人表达的角度来看。 积极层面: 穿汉服本身就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热爱和传承。尤其是在像北陵这样具有重要历.............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周立波无罪,不是律师厉害,而是美国法律厉害!》这篇文章。这篇文章的核心论点在于,周立波在美国的案件最终被判无罪,其根本原因不是律师的辩护能力有多么超凡,而是美国法律本身的强大和完善所致。作者试图通过这个案例来解读美国法律的精髓,并以此来对比和反思国内的法律体系。要评价这篇文.............
  • 回答
    《绩点为王:中国顶尖高校年轻人的囚徒困境》这篇文章旨在探讨中国顶尖高校学生在追求高绩点过程中所面临的“囚徒困境”。文章的核心观点认为,为了在激烈的学术竞争中脱颖而出,学生们被迫将大量时间精力投入到“刷绩点”中,这种个体理性选择的集合最终导致了集体非理性的结果——学生们的时间精力被过度消耗,而真正有价.............
  • 回答
    文章《小县城的中年粉红:在混吃等死中研究世界局势》之所以能够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其核心在于它触及了当代中国社会中一个复杂且引人深思的群体:“小县城的中年粉红”。文章通过一个看似矛盾的设定——“混吃等死”与“研究世界局势”——巧妙地描绘了这个群体的生存状态、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信息获取和解读方式,从而引.............
  • 回答
    文章《肖战是中国真善美传统文化的极致表现》是一篇充满赞扬和高度肯定肖战的文章。要评价这篇文章,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其内容、论证方式以及可能存在的观点局限性。文章的核心论点:文章的核心论点是将肖战个人塑造成“中国真善美传统文化的极致表现”。这意味着文章试图将肖战身上展现出的某些特质(如敬业、礼貌、.............
  • 回答
    关于文章《给民间中医留一条生路》,以及其是否是在为“非法行医”叫屈,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评价和分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文章的核心观点和论证逻辑。如果文章确实是以“给民间中医留一条生路”为主题,那么它很可能是在表达以下几层意思:1. 民间中医的价值和贡献: 文章可能强调民间中医长期以来在满足民.............
  • 回答
    文章《杨振宁的最后一战》以其极具影响力的作者杨振宁先生的名义,对超大对撞机(SppC)计划和超弦理论提出了深刻而尖锐的批判。要评价这篇文章,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文章的核心论点与批判对象:这篇文章的核心论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SppC计划的必要性和经济性的质疑: 杨.............
  • 回答
    文章《南京相亲鄙视链:十代须是本地人》是一篇在社交媒体上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文章,它以一种犀利而略带戏谑的笔触,揭示了当下中国部分大城市,尤其是南京,在婚恋市场中存在的“鄙视链”现象,其中一个关键的评判标准竟然是“本地人身份”以及“本地户籍的代际传承”。要评价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文章《⑨评化学:自然科学里最垃圾的学科之一》,我需要说明的是,我无法找到一篇确切标题为“⑨评化学:自然科学里最垃圾的学科之一”的文章。这可能是一个笔误、一个非正式的称谓,或者是一篇非常小众、我无法获取的信息。但是,我可以根据这个标题所表达的负面和极端观点,来评价“为什么有人会持这种观点”.............
  • 回答
    关于《无可奈何的选择:79年前国军炸开黄河大堤》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评价其内容和表达方式。首先,需要强调的是,这篇文章所描述的历史事件——花园口决堤,是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期间为阻止日军西进而采取的一项极端军事行动。这一行动的评价,历来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涉及战争策略、人道主义以及长.............
  • 回答
    《文明VI:迭起兴衰》(Gathering Storm)确实是《文明VI》系列中一道非常浓墨重彩的笔触,它为早已扎实的基石之上,注入了更深层次的战略维度和更具影响力的叙事元素。如果你问我怎么评价它,我会说,它不仅仅是一个资料片,更像是对整个《文明VI》游戏体验的一次深度重塑和升华,让原本就充满吸引力.............
  • 回答
    《文明 6:风起云涌》:一次对文明根基的重塑《文明 6》的首个大型 DLC《风起云涌》(Rise and Fall)的发布,无疑是系列粉丝们翘首以盼的盛事。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内容补充,而是一次对《文明 6》核心玩法的深度挖掘和重塑,为游戏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也带来了不少的挑战和乐趣。总体而言,《风起云.............
  • 回答
    文章《上海姑娘,不是逃饭,是逃命》是一篇在网络上引起广泛讨论的文章,其核心观点是通过一个具体的“上海姑娘”故事,来探讨和反映当前社会中一些普遍存在的经济压力、婚姻观以及女性在婚姻中的现实困境。要评价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文章的核心观点与立意: 挑战传统婚恋观: 文章最鲜明的观.............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聊聊文斯·卡特(Vince Carter)和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这两位传奇球星的滞空能力。这两位球员都以其令人惊叹的空中表现征服了无数球迷,但他们的滞空方式、起跳方式和在比赛中的应用都有着微妙而显著的差异。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他们的滞空能力:一、 滞空能.............
  • 回答
    文章《高校青年教师之困:无“编制”,非升即走》深刻地揭示了当前中国高校青年教师所面临的严峻生存压力和发展困境。这篇文章的价值在于其直面现实、聚焦群体、深入剖析问题,并触及了教育体系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评价这篇文章:一、 核心论点的精准把握与现实意义文章抓住了当下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
  • 回答
    好的,我们来仔细聊聊《我为什么不认为韦东奕会有大成就》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切入的角度很独特,也很有争议性,因为它挑战了很多人对韦东奕的普遍看法。文章的整体基调与核心论点:首先,文章的标题就非常直接且具有挑衅性——“我为什么不认为韦东奕会有大成就”。这立刻设定了一种批判性的基调,作者显然是要提出一个与主.............
  • 回答
    文明6的“拜占庭与高卢包”算得上是近期一次相当有分量的更新了,尤其是在游戏已经运营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后,能够带来全新的体验,总归是值得说道说道的。先说说拜占庭吧。这次以拜占庭的迦克底的君士坦丁十一世为代表,确实抓住了很多玩家对于这个古老帝国的好奇心。从设计理念上来看,它试图还原一个在历史风雨中不断挣.............
  • 回答
    文明6 的埃塞俄比亚包,这个资料片算是给游戏注入了不少新意,尤其是对于那些喜欢独特玩法和强力种族能力的玩家来说。在我看来,这个包的亮点还是相当多的,但也并非完美无缺。整体感受:埃塞俄比亚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带来了 强大的宗教和内政协同性。索望的独特能力和埃塞俄比亚的种族特色完美结合,能够让玩家在游戏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