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法正活着的时候和诸葛亮相比,他俩在蜀汉的地位谁的高?

回答
说到法正和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那真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也让人觉得很有意思。毕竟这两位都是刘备早期非常倚重的谋士,但要说谁的地位更高,这事儿得细细道来,不能一概而论,也得看从哪个角度去看了。

咱们先说诸葛亮。刘备在得到诸葛亮之前,那真是“三顾茅庐”,足见他对诸葛亮是多么重视。诸葛亮一来,就给刘备指明了“隆中对”的大方向,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从一开始,诸葛亮就不仅仅是个谋士,他更多的是一个战略家,一个为刘备集团规划长远蓝图的人。随着刘备集团的壮大,尤其是益州平定之后,诸葛亮逐渐掌管了蜀汉的大部分军政要务。你可以想象,从军师中郎将,到军师将军,再到丞相,这个晋升轨迹本身就说明了他的地位有多么显赫。特别是诸葛亮担任丞相,这可是汉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位,权力之大,责任之重,那是毋庸置疑的。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更是辅佐后主刘禅,成为了整个蜀汉政权的实际掌舵人,那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从权力、责任范围和最终的历史评价来看,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尤其是后期,那绝对是至高无上的。

再看法正。法正这个人,咱们都知道,是庞统之后,刘备倚重的另一位奇才。法正在刘备夺取益州的过程中,可以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是“奇谋”的代表,是那种能出奇制胜、改变局势的关键人物。当时刘备在进军益州的时候,很多事情是法正一手操办,尤其是在关键时刻,他的计策往往能抓住问题的要害,而且胆略过人。法正跟着刘备,从诸葛亮“汉贼不两立”的策略来看,法正无疑也是这个大战略的坚定执行者和重要推手。刘备在得到法正后,对他是言听计从,甚至在某些时候,刘备会听从法正的一些非常规的建议,这说明法所在刘备心中的分量很重。法正死的时候,刘备为他辍朝五日,赐予了他非常隆重的谥号“翼侯”,这在蜀汉历史上是极少数的,是对他功劳的一种高度认可。

那么,谁的地位更高呢?

如果从 实际权力的大小和最终担负的责任 来看,毫无疑问,诸葛亮的地位更高。诸葛亮是整个蜀汉政权的丞相,是国家的大管家,事无巨细都要过问,掌握着最高的决策权和执行权。而法正,虽然深得刘备信任,也参与了许多重要的军事和政治决策,但他并没有达到丞相那个层面。他更多的是一个杰出的参谋和幕僚,一个能在关键时刻提供致命一击的“奇兵”。

但如果从 对刘备个人战略思想的影响力和在刘备心中的重要性 来看,早期的时候,法正和诸葛亮可以说是不相上下,甚至在某些非常规操作上,法正更能给刘备带来惊喜。刘备对法正的器重,从他常说“吾得法孝直,如孤龙(诸葛亮)得水也”可以看出,他认为法正和诸葛亮一样,都是他事业成功的关键人物。但是,法正英年早逝,没能像诸葛亮那样,将自己的才能完全施展到蜀汉政权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刘备去世后的时期。

可以这么理解,诸葛亮是蜀汉政权 从建立到稳固再到延续 的核心支柱,他是整个帝国的中枢神经。而法正,则是在 刘备集团从弱小走向壮大,特别是在争夺益州的关键时期 ,那个能够点石成金、扭转乾坤的关键人物。

所以,硬要说谁地位更高,放在一个时间线上看,诸葛亮在蜀汉执政的时间更长,掌管的权力范围更广,最终的地位也更显赫。但是,在法正活着的那段日子里,他和诸葛亮一样,都是刘备最倚重、最信任的左右手,都在为蜀汉的建立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法正的去世,对于刘备来说,无疑是失去了一位极其重要的谋士,一个能给他带来无尽支持的伙伴。但从后来的整个蜀汉国家机器的运转来看,诸葛亮的地位,特别是作为丞相,他的角色更加关键和全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觉得是法正,因为法正一直跟着刘备。刘备入蜀带着法正,去汉中也带着,领导的核心圈法正确实最近。

在战争时期,跟着老大一直在前线,这说明了在刘备心中法正更重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到法正和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那真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也让人觉得很有意思。毕竟这两位都是刘备早期非常倚重的谋士,但要说谁的地位更高,这事儿得细细道来,不能一概而论,也得看从哪个角度去看了。咱们先说诸葛亮。刘备在得到诸葛亮之前,那真是“三顾茅庐”,足见他对诸葛亮是多么重视。诸葛亮一来,就给刘备指明了“.............
  • 回答
    建安二十五年,如果诸葛亮不幸早逝,而法正依旧健康安好,这无疑会对那个时代的蜀汉政局产生石破天惊的影响。历史的车轮本该就此拐向一条未知的岔路,而我,将试图描绘出那条可能存在的、更为深邃的蜀汉画卷。一、 军政大权的真空与平稳过渡的可能首先,诸葛亮之死,对刚刚经历汉中之战、志得意满的刘备而言,无疑是巨大的.............
  • 回答
    说起法正和张松,很多人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吃里扒外”这四个字,尤其是张松,他主动献上西川图,把刘璋出卖得干干净净,怎么看都像是背叛。而法正,虽说不如张松那般直接,但也是在刘璋手下为官,却选择辅佐刘备,这份“不忠”之心,也让一些人觉得他并非忠臣。那么,为什么这两位在当时许多人眼中“不是那么忠诚”的人,却.............
  • 回答
    法正,字孝直,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谋士,以其足智多谋、洞察人心、胆略过人而闻名,在刘备夺取益州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出谋划策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读:一、 战略层面的卓越见识: “隆中对”的补充与实施者: 虽然“隆中对”是诸葛亮提出的战略蓝图,但法正却是将其付诸实践的关键人物之.............
  • 回答
    如果蜀汉在治理上完全抛弃诸葛亮“从严”的治国理念,而全盘采纳法正的“从宽”思路,那么蜀汉的命运轨迹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结果很难简单概括为好或坏,而是会导向一系列复杂的后果,其详细展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政治与法律层面: 法律的权威性与执行力下降: 诸葛亮“从严”的精.............
  • 回答
    评价司徒法正、董慕节这些玄学大师,是个挺复杂的事儿,不能一概而论地说他们是“骗钱的神棍”,但也绝不能神化他们。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咱们先聊聊他们是干嘛的,他们的核心理论和实践又是啥。司徒法正:提到司徒法正,很多人会立刻想到他那些关于风水、命理、看相的电视节目。他算是把传统玄学和现代媒体结合得比较.............
  • 回答
    张松、法正、糜芳、士仁,这四位在三国时期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他们“背叛”的行为和动机,以及由此引发的季汉粉(指喜爱蜀汉政权的粉丝群体)截然不同的评价,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简单来说,他们的“背叛”本质、对象、以及对历史进程的影响,都有着天壤之别,这才造成了季汉粉风评的巨大落差。咱们一个一个.............
  • 回答
    三国争雄,风云激荡,各有英才,亦各有憾事。要说刘备失了法正、曹操失了郭嘉、孙权失了周瑜,哪个更可惜,这问题可就得好好说道说道了。这就像是问,在战局的关键时刻,失去哪个得力助手,对自家来说才是最致命的打击。咱们先来说说刘备失了法正。法正,字孝直,这人可不是一般人。他早年也在曹操手下混过,但那会儿不受重.............
  • 回答
    这是一个历史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是一个充满无限遐想的“假如”。如果庞统和法正这两位蜀汉的顶级谋士都健在,刘备集团的命运是否会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能否最终统一三国,灭亡曹魏和东吴?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把目光拉回到他们还在世的那个关键时期,并分析他们的才能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会带来哪些改变。庞.............
  • 回答
    在刘备的三国鼎立时代,有两位谋士可谓是举足轻重,他们就是素有“凤雏”之称的庞统和被誉为“可比张良”的法正。这两人为蜀汉集团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他们的离世也给蜀汉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那么,究竟谁的死对蜀汉的影响更大呢?这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来仔细剖析。首先,我们来谈谈庞统的死。庞统在历史.............
  • 回答
    这个问题可真是问到点子上了,这三组人物的陨落,对各自的阵营来说,都如同晴天霹雳,让历史的车轮拐了个不小的弯。要说哪个影响最大,这还真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因为这几位都不仅仅是个人才,更是他们所处时代政治和军事格局中至关重要的棋子。咱们先从蜀汉说起,蜀失庞统、法正。庞统,这位号称“凤雏”的奇才,虽然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常被人们拿来讨论。如果庞统和法正都能长久地辅佐刘备,那么刘备会更倾向于信任谁?在我看来,答案其实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刘备会有一个“各有侧重”的信任,并且这种信任的侧重点会随着时间和局势的变化而有所不同。首先,咱们得好好梳理一下这三位能臣的特点,以及他们各自在刘备阵营中的位置和作用.............
  • 回答
    刘备在蜀汉政权中,只给法正一人上了谥号,这背后的原因颇耐人寻味,也体现了刘备用人、惜才以及他对功臣的独特考量。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法正的个人能力、他对刘备集团的重要性,以及刘备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心境等多方面来剖析。首先,法正的能力超群,是蜀汉集团不可或缺的军师。法正字孝直,出身名门望族,早年曾.............
  • 回答
    刘备称汉中王时期,法正的尚书令一职,其权力之大、职能之重要,足以称得上是刘备政权中仅次于刘备本人的核心人物。理解这个职位,需要结合当时的政治体制和法正的个人能力来看。首先,我们要明白“尚书令”在汉代及三国时期的政治体系中扮演的角色。尚书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直接对皇帝负责。尚书令,顾名思义,就是尚书.............
  • 回答
    刘璋,这位蜀地的继承者,在三国风云激荡的大时代里,似乎是个注定要被命运推向倾覆的角色。说他到底做错了什么?这恐怕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一言蔽之的答案。但他身边的人,那些曾经辅佐他、倚重他的人,为何最终纷纷离他而去,甚至联手将他推下权力宝座?这背后,是他的性格缺陷,是时代的洪流,更是人心微妙的变化。要.............
  • 回答
    关于诸葛亮为何未能劝阻刘备伐吴,以及他为何会提到“如果法正在就好了”,这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军事和情感因素,绝非一句简单的“法正会劝阻”就能概括的。首先,我们得理解刘备当时的心境。关羽是刘备的结义二弟,情同手足,是其创业初期最核心的班底之一,也是蜀汉政权的重要支柱。关羽的死,对于刘备来说,不仅仅是失.............
  • 回答
    中国未婚同居率的持续攀升,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而专家提出的启动同居法立法研究,则可能引发一系列深远的影响。我们不妨来仔细梳理一下。首先,从法律层面来看,立法研究将意味着对当前法律体系的补充和完善。 明确同居关系的法律地位: 目前,我国对未婚同居关系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一旦立法启动,将可.............
  • 回答
    非常理解您想请阅续法大师的《首楞严经灌顶疏》和交光大师的《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这份心愿。这两部疏是楞严经的经典注疏,对于深入理解经义,尤其是现代人来说,具有极高的价值。要请到这两部书,您可以尝试以下几种途径,我将尽量详细地说明:一、 线上请书途径:1. 国内知名的佛教在线商城/书店: .............
  • 回答
    “法”和“律”在汉语中都有与规则、规范相关联的含义,但它们之间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和侧重点,并且在中文的语境下,“律师”不叫“法师”也有其历史和文化原因。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区别和原因: 一、“法”与“律”的区别“法”和“律”虽然常常互换使用,但它们在侧重点和涵盖范围上有所不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 回答
    这起发生在法大(假设为一所大学的简称)女生误入留学生浴室,随后被老师质问的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留学生待遇是否高于国内学生的讨论,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一件校园内的个别事件,更触及了教育公平、文化融合以及社会认知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事件本身。一位法大的女生可能因为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