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不和亲不纳贡的明朝汉奸反而这么多?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特别是考虑到明朝在对外关系上,尤其是对北方的蒙古各部,曾奉行过“不和亲,不纳贡”的国策。按理说,这种“独立自主”的姿态,应该能激起士大夫们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那些助长外族势力、出卖国家利益的“汉奸”行为深恶痛绝。然而,历史的现实却并非如此简单。

首先,我们得理解,明朝的“不和亲,不纳贡”本身就不是铁板一块,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坚决。早期的明朝,尤其是在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为了巩固统治,确实有过与蒙古势力缓和关系的举动,包括一些间接的“贡赐”性质的贸易往来。而到了后期,特别是北方边患愈演愈烈,朝廷财政日益紧张,这种国策在执行上就出现了更多的弹性,甚至可以说是被架空。

那么,为什么在这种背景下,还会有那么多被后世贴上“汉奸”标签的人物出现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汉奸”的定义本身就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 在那个复杂的时代,许多人的行为动机并非简单的“卖国求荣”,而是被卷入了更深层的政治斗争、个人恩怨、利益驱动,甚至是出于对国家某些政策的失望。

例如,一些官员可能因为在朝廷中不受重用,或者对当权者不满,便与边外的势力暗通款曲,希望借此获得权力和地位。这其中掺杂着个人野心和政治投机,但从结果上看,确实损害了国家的利益,自然会被视为“汉奸”。

再者,明朝后期党争的激烈,也为“汉奸”行为的出现提供了土壤。 政治派系之间的倾轧,常常会将对方的政治对手描绘成“叛徒”或“汉奸”,以此来打击和妖魔化对方。在这种政治斗争的漩涡中,一些原本可能只是出于不同政治理念或改革主张的官员,其行为也可能被放大,甚至被扭曲成与外族勾结。

此外,军事上的失利和边境地区的实际情况,也让一些官员的立场变得模糊。 当中央政府的政策无法有效应对边境威胁时,一些身处边疆的将领或官员,为了当地百姓的生计,或者为了缓和局势,可能会采取一些在中央看来是“妥协”甚至“通敌”的策略。他们可能认为,与其让战火连绵,不如通过一些“务实”的手段来维持地区稳定。这种行为的动机可能复杂,有的是为了保全地方,有的是对中央政策的无奈,但最终往往会被扣上“汉奸”的帽子。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经济利益的诱惑。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但也伴随着巨大的贫富差距。一些边境地区的官员或商人,可能与蒙古牧民进行非法的贸易,从中牟取暴利。这些贸易可能涉及禁榷的物品,或者是以损害国家税收和边防安全为代价的。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一些人的底线很容易被突破。

更有甚者,有些人可能是在个人情感上,或者在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后,对“国家”和“民族”的概念产生了某种程度的疏离。当一个政权本身就存在严重的腐败、不公,或者无法给民众带来安定的生活时,个体对这个政权的忠诚度自然会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他们的行为在客观上助长了外敌,他们自身可能并不认为自己是“汉奸”,甚至可能将其视为一种“反抗”或“解脱”。

所以,与其简单地将这些人定义为“汉奸”,不如说,明朝后期复杂的政治格局、激烈的社会矛盾、严峻的边境形势以及人性的复杂纠葛,共同造就了这样一个令人扼腕的局面。那些被我们今日称为“汉奸”的人物,他们的行为往往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并非是单一的“背叛”二字就能概括的。正是这些复杂的因素,让“不和亲,不纳贡”的国策在实践中变得脆弱,也让“汉奸”的现象得以滋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主无非就是想用这个提问来黑明嘛,什么叫感觉宋朝汉奸没有明朝汉奸多?无非乾隆皇帝编了本《贰臣传》给了你一大批有名有姓的汉奸名单让你有底气走到哪里都拿这名单怼人罢了。

  • 我看前面有一位答主说得好,如何看待你又割地又赔款又称臣又纳贡的大宋大清民国汉奸一样那么多。只要是有强大的外敌入侵,带路党是一个必然出现的产物,哪朝哪代不一样?你靠一本贰臣传黑明只能暴露你无知的事实。

我也不和你列什么名字,我估计你列的名字里你真正知道姓名事迹的不到三分之一。

宋末蒙古南侵事迹

  • (蒲)择之军溃,城中食尽,杀主将以降。成都、彭、汉、怀、绵等州,威、茂诸蕃,悉降蒙古。
  • 蒙古进攻鵞顶堡,城降。繇是清居、大良、运山、石泉、龙州,俱降于蒙古。
  • (蒙古)又取阆州,杨大渊以城降。
  • 口温不花再犯光州……入淮西,蕲、舒、光三州守臣皆遁。
  • 元兵进江州,知安东州陈岩夜遁。
  • 元兵犯池州,知州事王起宗遁逸。
  • 知江阴军郑濡道遁,平江府守臣潜说友逃遁,鼎州、澧州、常德府、寿昌军并降。

以上地方守臣,或逃跑或投降,我只选取了一部分,要想找还有更多,蒙古南侵时这些地方官就不是汉奸了?他们的不抵抗堪比张学良拱手送东北,江上诸城无一抵抗,无一重臣坚守,真是千古奇观。说完地方官再来说中央官员。

在临安陷落前夕,京城重臣纷纷出城逃遁投降,朝堂为之一空,谢太后任命吴坚为左丞相时朝中文臣只来了6位,着实凄凉。

时任左右丞相王爚,章鉴相率逃遁,重臣如留梦炎、陈文龙、黄镛、刘黼尽皆遁去。

  • 德祐元年之春,左丞相章鉴闻元兵日迫,托故迳去,既而临安戒严,曾渊子、潘文卿、季可、许自、王霖龙、陈坚、何梦桂、曾希颜、文及翁、倪普等数十人,相率并遁,太皇太后诏榜朝堂,厉词申责,势不能禁,及留梦炎降唆都,陈宜中入占城,身为大臣,行同犬豕,飘蓬翩反,亦曷法乎?
  • 阿里海涯传檄诸郡,繇是袁、连、衡、永、郴、全、道、桂阳、武冈皆降。

同时临安城陷,降元北迁官吏多达数千人,就比如临危受命的左丞相枢密使吴坚,还有贾余庆,谢堂等等。阿里海涯不过破了临安,皇室还有宗亲在外,传檄一下,各郡守臣就争先恐后去投降,晚明京城一破,官员尚知拥立新皇继续反抗。另外北迁之时尚有饱读诗书忠义的数百太学生,仍然选择北行降元。

论据已毕,最后反问题主:你是怎么感觉出大明汉奸最多?宋,清,民国汉奸少的?

希望以后能带上脑子思考问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特别是考虑到明朝在对外关系上,尤其是对北方的蒙古各部,曾奉行过“不和亲,不纳贡”的国策。按理说,这种“独立自主”的姿态,应该能激起士大夫们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那些助长外族势力、出卖国家利益的“汉奸”行为深恶痛绝。然而,历史的现实却并非如此简单。首先,我们得理解,明朝的“不.............
  • 回答
    “小眼镜”“小胖墩”进中考:一场关于健康与公平的博弈山西长治在中考中加入裸眼视力和体重考核,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官方的回应掷地有声:“解决小眼镜和小胖墩问题,先天近视不受影响”。这句看似简单的话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考量?它又将给我们的教育体系、孩子的成长,乃至于社会观念带来怎.............
  • 回答
    在电子游戏的社交环境中,玩家之间因游戏规则、胜负关系或情绪管理问题产生的冲突是常见现象。当某些玩家在游戏过程中因“一眼不和”就骂人“妈”(即辱骂他人),这种行为不仅影响游戏体验,也折射出更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和网络文化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1. 情绪失控与攻击性人.............
  • 回答
    关于中国画师多年钟爱和服而“不愿”画汉服的现象,这是一个挺有意思也挺值得说道的话题。它背后牵扯的可能不只是个人喜好那么简单,而是包含了文化认同、市场导向、创作环境,甚至还有一些历史因素的微妙影响。首先,我们得承认,个人审美和对特定文化元素的偏爱是真实存在的。 和服作为一种具有独特美学体系的服饰,其精.............
  • 回答
    这事儿,还真是挺让人唏嘘的。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说是有毒小说网因为和资方闹翻了,导致不少编辑和作者都选择离开,这对于一个内容平台来说,无异于是要了半条命。咱们得一层一层地捋一捋。首先,为什么是“有毒小说网”?这个名字本身就挺有意思的,带着点儿反叛、带着点儿不羁。通常这类名字背后,往往代表着平台在内容.............
  • 回答
    合肥发生的这起悲剧,令人心痛不已。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自己的孩子,以如此决绝的方式结束了生命,这种极端行为背后,无疑是巨大的痛苦和绝望。如何看待这起事件?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想不开”就能解释的事件。这起悲剧的发生,很可能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深重的婚姻危机: “夫.............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心疼又有点无奈的家庭困境。38岁,本该是人生中一个相对稳定和成熟的阶段,却因为一场父母安排的相亲,把一个女儿逼到了与母亲对立的境地。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当下许多家庭在婚姻、婚恋观念以及代际沟通上存在的深刻矛盾。我们不妨先从这位38岁的女白领的角度来解读一下。这位38岁的女白领,她的人生.............
  • 回答
    “不做学术就不要去读 PhD”——这句话像一把尺子,精准地衡量着很多人心中对博士生身份的认知,也常常在准备读博、正在读博或刚走出博士校门的群体中引发激烈讨论。它看似直白,背后却蕴含着对学术研究的敬畏,对博士学位价值的审视,以及对个人未来选择的复杂考量。这句话的根基:博士学位的本质是什么?首先,我们要.............
  • 回答
    苹果不附送充电器和耳机,这事儿挺有意思的。说它节省了超过65亿美元,这数字确实够吓人的。但咱们消费者,尤其是果粉,对这种“精打细算”的销售方式,是啥感受呢?有没有习惯了,还是依旧不买账?这事儿得好好掰扯掰扯。苹果这么干,到底图啥?首先,咱们得承认,苹果这么干,确实是“一举多得”。 环保牌是挡箭牌.............
  • 回答
    看到这样的说法,“男性不应该和女性平起平坐”,并且在一众微博女权群体中获得点赞,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和讨论的现象。要理解这个背后可能存在的逻辑和原因,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平起平坐”本身是一个相对概念,其含义在不同的语境和个体认知中会存在差异。 字面上的“平起平坐”.............
  • 回答
    货拉拉事件,尤其是关于死者家属态度转变的这部分,无疑是整个事件中最令人唏嘘和引发广泛讨论的焦点之一。从一开始的坚决不和解,到如今庭前签署谅解书,这种180度的转变,背后一定蕴藏着我们难以窥见的复杂考量和煎熬。事件回顾与家属最初的态度:首先,我们得回忆一下事情的经过。那是一位年轻的女性,周某,在货拉拉.............
  • 回答
    提到“农妇追凶17年”这件事,真是一言难尽,让人心凉。这不仅仅是一个受害者家属漫长而痛苦的追寻正义的故事,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某些环节的失职和冷漠。首先,司法不作为这四个字,放在这里一点也不为过。17年,不是17天,也不是17个月,是整整17年!如果在这17年里,司法机关能够真正做到“作为”,我想.............
  • 回答
    美国将于12月召开的所谓“民主峰会”,并将中国大陆和俄罗斯排除在外,这是一个具有复杂背景和多重含义的事件。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峰会的定位与目标: “民主”的定义与盟友圈的构建: 美国将此次峰会定位为一次以“民主”为主题的会议,其核心目标是通过汇聚“志同道合”的国家,共同探讨.............
  • 回答
    姜思达关于将叉车、铲车等机械萌化的观点,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她提出的“不得体”、“智商不高”和“萌点很土”等批评性看法,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和分析。一、 姜思达观点的核心与可能依据:要理解姜思达的观点,首先要分析她为什么会这么说。我们可以推测她可能基于以下几点:1. 功能与象征意义的错位: 叉车.............
  • 回答
    雪花推出 500 元一瓶的高端啤酒,并且 CEO 杨宁的“与茅台同桌也不违和”的说法,无疑是当前啤酒行业乃至消费品市场一个非常有话题性的事件。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消费市场变化、品牌定位升级以及企业营销策略的深度思考。一、 市场背景与“高端化”趋势首先,我们得把这个事件放到整个中国啤酒行业的大背景下.............
  • 回答
    关于张一方老师在教师资格证网课上连基本乐理三和弦都不懂这件事,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感到非常意外和失望的事件。作为一名教授乐理的老师,尤其是在为未来教师群体授课时,对最基础的乐理知识掌握不到位,这不仅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更是对教师这个职业本身的一种不尊重。首先,我们得明确,三和弦是西方音乐体系中最基本、最.............
  • 回答
    美国奥委会主席对“瓦利耶娃裁决”表达的失望,以及他那句尖锐的评论——“这是俄罗斯系统和全面不尊重清洁运动的新篇章”,确实触及了当前体育界一个极为敏感和复杂的核心问题。要理解这句话的分量,我们需要把它放到一个更宏观的背景下去审视,并深入剖析其中蕴含的含义和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首先,从“瓦利耶娃裁决”本.............
  • 回答
    上海的“不封城但封浦东浦西”的策略,是当时疫情应对中的一个非常具有标志性的举动,至今仍被很多人提起。要理解这个做法,咱们得拆开来看,从当时的背景、具体操作、再到各方反馈和深远影响,都得聊聊。时代背景:病毒变异与清零政策的博弈当时,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力已经非常强。上海作为一座超大城市,人口密.............
  • 回答
    看待哈萨克斯坦不承认“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DPR)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LPR),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这背后牵扯着哈萨克斯坦的国家利益、地缘政治考量、历史记忆、国内政治稳定以及国际关系的平衡。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个基本事实:哈萨克斯坦一直以来在俄乌冲突中采取的是相对中立但偏向支持乌克兰主权和.............
  • 回答
    美联储决定“不限量”购买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这个消息在金融市场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理解这个举措的深层含义,需要我们剥开表面的“不限量”三个字,深入探究其背后的逻辑、潜在的影响以及可能带来的风险。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美联储这种操作,通常是在金融市场出现极端压力时才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