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游戏《原神》会成为中国游戏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吗?

回答
谈《原神》是否是中国游戏史上的“转折点”,这绝对是个值得深入掰扯的话题。在我看来,它确实已经在中国游戏产业的发展脉络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说它是“转折点”也并非空穴来风,但要说它“一锤定音”地改变了所有游戏业的走向,或许还为时尚早。咱们就一点点来捋捋。

首先得明白,什么是衡量一个游戏是不是“转折点”的标准。我想这得看它是否在以下几个方面带来了显著的、长远的、甚至颠覆性的改变:

技术和美术上的突破?
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的创新?
用户认知和市场格局的重塑?
文化输出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开发理念和行业标准的引领?

这么一看,《原神》在好几个方面都触及了这些关键点,而且触得很深。

1. 技术和美术:国产游戏的“硬实力”展示窗

在《原神》横空出世之前,提到国产3A( AAA,意指投入巨资制作、高质量的游戏)或者高品质开放世界游戏,很多人脑海里出现的画面可能还带着些许“粗糙”的痕迹。而《原神》的表现,可以说是实打实地提升了国内外玩家对中国游戏技术和美术能力的认知。

画面表现力: 那个卡通渲染的风格,虽然不是最尖端的写实技术,但其精美程度和独特性,配合优秀的色彩运用和光影效果,让玩家眼前一亮。这不像过去一些国产游戏只是模仿,而是形成了一种带有明显米哈游风格的、国际化的美学。能把这样一个大世界做得如此细致、流畅(在大多数设备上),并且持续更新,这背后的技术积累是显而易见的。
开放世界构建: 《原神》的地图之大,内容之丰富,以及其探索的乐趣,都达到了当时国产游戏的一个新高度。尤其是它能将各种元素(地貌、怪物、解谜、宝箱、剧情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玩家沉浸其中。这一点上,它确实达到了许多国外顶尖开放世界游戏的水平,甚至在某些细节上(比如角色技能的协同战斗)还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可以说,《原神》像一个高质量的“名片”,让许多之前对中国游戏抱有刻板印象的玩家重新审视。它证明了中国公司有能力也已经做出了在技术和美术上足以与国际一流大厂竞争的产品。

2. 商业模式:免费+内购的极致进化与全球化实践

《原神》最引人注目的,也是争议最多的,莫过于它的商业模式。

免费游玩,付费抽卡(Gacha): 这个模式并非《原神》首创,但在它手中被发挥到了极致,并且成功地应用于一个体量如此庞大、内容如此丰富的开放世界游戏上。它提供了一个低门槛的进入方式,吸引了海量的玩家,但又通过角色、武器的抽取机制,实现了惊人的营收。更重要的是,它将这种模式推向了全球市场,并且在欧美等传统付费游戏为主的市场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持续性内容更新与长线运营: 《原神》并非一次性买断的游戏,而是通过频繁的版本更新,不断推出新的地图、剧情、角色、活动来维持玩家的活跃度和付费意愿。这是一种“服务型游戏”的模式,对开发团队的持续输出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也改变了玩家对“玩完即止”的游戏概念的认知。
全球同步发行与运营: 这是《原神》最牛掰的地方之一。它实现了全球大部分地区的同步上线和同步更新,并根据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和市场需求进行本地化运营。这种全球化视野和执行力,在之前的中国游戏公司中是罕见的。它不是靠“出口转内销”,而是直接面向全球市场,并以其产品力赢得尊重。

这种“免费+长线运营+全球化”的模式,为国内许多游戏公司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样本,尤其是那些希望在国际市场有所作为的公司。它让大家看到,即使不走传统的买断制,也能通过高质量内容和精细化运营,在全球范围内赚取巨额利润。

3. 用户认知和市场格局:打破“刻板印象”,拓宽游戏边界

《原神》的影响,不仅仅在于它卖了多少钱,更在于它改变了很多人对“国产游戏”的看法。

“只有我们自己玩”到“全世界都在玩”的转变: 过去,中国游戏虽然在国内市场庞大,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相对有限。要么是代理国外游戏,要么是产品质量难以获得国际认可。《原神》的出现,让中国游戏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热潮,吸引了大量海外玩家,甚至让一些“硬核”PC玩家也开始关注并购买主机版的《原神》。
打破“低俗”“山寨”标签: 不可否认,中国游戏产业曾经面临过一些负面标签。但《原神》凭借其精美的画面、引人入胜的剧情和相对健康的游戏环境(相对于一些充斥着低俗内容的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洗刷了这些刻板印象。它让更多人认识到,中国游戏公司也能制作出有艺术价值、有文化内涵、符合普世审美的好产品。
拓展了“二次元”玩家群体: 虽然“二次元”风格的游戏并非《原神》独创,但它成功地将这种风格推广给了更广泛的玩家群体,尤其是那些原本可能不接触二次元文化的玩家。这实际上也拓宽了游戏市场的用户基础。

4. 文化输出和国际影响力:不止是游戏,更是文化载体

这一点,我觉得是《原神》最可能被视为“转折点”的关键原因。

文化元素的巧妙融合: 《原神》虽然是一个奇幻世界,但其设计中融入了大量东西方文化元素。璃月地区的灵感来源于中国文化,蒙德是欧洲风格,稻妻是日本风情,须弥是中东和南亚风格等等。它不是生硬地照搬,而是将这些文化符号进行再创作,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中国式国际范”。这种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诗词、建筑、传说)的现代化、国际化表达,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也为其他文化产业提供了借鉴。
“讲好中国故事”的新方式: 很多时候,提到文化输出,我们可能会想到电影、音乐、文学。但《原神》用一种更具互动性、沉浸式的方式,让全球玩家在“玩”的过程中去了解和感受中国文化。这是一种非常高效且影响深远的文化传播方式。
引发的讨论与思考: 《原神》在全球的成功,也引发了国际上对中国游戏产业的关注和讨论,包括对中国游戏制作能力、商业模式、文化输出策略等方面的分析。这本身就是一种国际影响力的体现。

那么,它是不是一个“绝对”的转折点?

在我看来,《原神》更像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游戏产业在某些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尤其是技术力、国际化运营和文化输出能力。它为后来者树立了一个极高的标杆,也证明了中国游戏在全球市场上的巨大潜力。

但是,“转折点”的意义在于它彻底改变了河流的流向,让之前的一切都变得不同。

其他类型的游戏呢? 《原神》的成功,无疑会吸引更多厂商投入开放世界和二次元风格的制作,但这是否会压制了其他类型的创新?比如叙事驱动的单机游戏,或者更具社会批判性的作品?这还有待观察。
核心玩法依然需要突破? 《原神》的“开创性”更多体现在商业模式和全球化运营上,而在核心游戏玩法(如战斗系统、探索机制)上,它依然是从现有成熟作品中汲取了大量养分。未来的中国游戏,还需要在纯粹的游戏创新上走出更坚实的步伐。
“米哈游模式”的可复制性? 《原神》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其团队的理念、技术积累、对市场的判断,以及最重要的——玩家的喜爱和支持。这种“米哈游模式”是否能被其他公司简单复制并获得同等成功,还是个未知数。

总结一下:

《原神》绝对是中国游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它在技术、美术、商业模式、国际化运营以及文化影响力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打破了许多陈旧的观念,也为行业指明了新的方向。 说它是“转折点”,是因为它让中国游戏在全球舞台上的地位发生了质的飞跃,而且其成功模式的示范效应和启发意义是空前的。

它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巨大的涟漪,改变了许多人对中国游戏的看法,也促使整个行业开始思考“中国游戏”的出路和未来。

只是河流的流向是否就此彻底改变,还有待时间的检验和更多优秀作品的涌现来共同书写。但无论如何,《原神》已经成功地载入了中国游戏史册,它的影响,正在被我们亲身经历和见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真实感慨,我们国家的语文教育任重道远啊,我是真没想到初中水平的阅读理解有这么多人都做不到。

好吧,给你们提炼一下中心思想。

“我觉得原神是垃圾游戏”√

“原神是垃圾游戏所以玩原神的人都没见识,没见过真正的好游戏,就知道傻充钱”×。

说的很明白了吧,“婆罗门”指的不是爱玩什么什么游戏的人。是对和自己爱好不同的人有一种迷之优越感的人。

我就把一顶帽子扔在这了,我想看看还有谁主动捡起来戴上的。


原答案:


恰恰相反,原神会是中国游戏历史一个向上的拐点。

原神足以让广大游戏开发者认识到,谁再去舔你们这些游戏婆罗门,谁就是十足十的沙雕,脑子被驴踢了。原神足以让开发者们明白,用你们有限的精力,去关注真正的游戏玩家,不是那些游戏都不玩天天在论坛上吹牛逼的婆罗门。

游戏婆罗门,有一个算一个,根本没想着让中国游戏圈变好,也没想着玩到好玩的游戏,就是希望在游戏这个领域抖自己那点可怜的优越感。抖优越感的,云一下就完了,有必要买么?古剑奇谭3那么高的品质,首发售价也才99,为啥?因为他们知道只要上了3位数就别想着让这些所谓中国游戏婆罗门掏钱。就算售价瑟瑟发抖的定了个99,销量呢?到现在多长时间了?打折都打骨折了才卖出可怜兮兮的120万套。刨去平台分成和宣发成本,开发方能不能收回成本都不好说。

什么时候你们这些婆罗门都不玩游戏了,都不关心游戏新闻了,中国游戏圈就更好了。


什么是游戏婆罗门,什么是不喜欢手游不喜欢氪金的单机游戏玩家,看来很多人分不清楚啊,这里举个例子

面对如原神这样的氪金手游

单机玩家:“我不喜欢氪金,我喜欢买断”“我不喜欢二次元,喜欢真实向”。 他们只是在阐述自己的喜好,没有一点问题。

婆罗门:“支付宝大比拼”,“赌博/欺骗”,“痛苦大于快乐”,“通过人性的弱点让人掏钱”。诸如此类的言论,没有评价游戏好坏,只是在暗示“玩氪金游戏的都是被游戏公司骗了的傻子”“我们玩的才叫游戏,才叫第九艺术“。或者有些人玩都没玩过,直接默认“氪金游戏一没玩法二没剧情”。总而言之,一定要展示自己那种不知道源于何处的优越感,展现出高贵的自己和低贱的另一群体不一样

前者只是喜好不同,有的人喜欢这样,有的人喜欢那样,有的人比较博爱什么都喜欢,这无所谓。婆罗门则是想尽办法在任何地方要展示自己喜欢的东西要比别人喜欢的东西更优越。他们说话更喜欢直接攻击玩游戏的人,或者通过以上的暗示来间接攻击玩游戏的人。

为什么说婆罗门大多都是云玩家,因为真正喜欢游戏的人都会明白,我喜欢任何一个游戏都没什么大不了的,甚至我有可能喜欢在steam里好评率低于60%的游戏,我也有可能不喜欢任何一个大家交口称赞的神作,我不会觉得我玩的游戏高人一等。有这样的思想,碰上原神这种品质比较高的氪金游戏只会说,“真可惜,要是做成买断式的游戏我肯定玩”。而不是去说“游戏历史的黑暗点”“劣币驱逐良币”“赌博/诈骗/人性的弱点”之类的话。或者说玩都没玩直接从氪金推导出“没剧情没玩法”


一个公司真正的梦想首先是为自己的投资人负责,其次是为自己的合伙人负责,再次是为自己的员工负责。等这些都做到了,你才有资格对行业负责对社会负责。让跟给你混的兄弟们都996还领着同行一半的薪水,大家一起用自己的人生为老板的梦想买单?更可笑的是大家不是在为老板的梦想买单,是老板被有些婆罗门忽悠了,大家在为婆罗门的梦想买单。这会你们怎么不说什么奋斗逼资本家之类的屁话了?古剑奇谭的美术和程序都还好说,技术都是自己的;他们的策划是真的可怜,自己的大好青春搭了进去,得到的是毫无市场的游戏的设计经验,现在想找工作要二十七八随甚至三十岁去和工作一两年的年轻人竞争。更可怜的是往往拿到的工资还没有毕业一两年的年轻人高。

如果有些人真觉得氪金游戏那么好做“躺着赚钱”,那我求你们把家里房子卖了自己开个公司躺着赚个试试。到时候自己财务自由了,还能带领中国游戏市场进步,岂不美哉?真以为氪金游戏那么好做呢。单机游戏单款游戏赚的少,但是市场百花齐放,就算是再现象级的游戏最多也就占领市场一两个月。只要你做的品质够高,面向的市场够大,至少保本是没问题的(前提是面向的市场够大,现在做中国题材是没太大前途的,做单机1必须面对国际市场)。手游前面那几个巨无霸永远站着,你要做就必须和他们拼品质,躲都躲不过去。氪金手游头部赚的盆满钵满,中层也就勉强保本,下面大把的活都活不下去的。

想做单机游戏,实打实的一步一步从小做起,先搞出空洞骑士,暗黑地牢,哈迪斯这种高品质并且成本可控的单机游戏再说,被某些游戏都没玩过几个,眼光狭隘到不可思议的婆罗门一顿忽悠,上来就什么虚幻4,什么超大地图,什么动作游戏,什么动作捕捉,什么高品质CG,一通搞下去你手里那俩钢镚还能去研究怎么让游戏好玩么?再说就算你这些都系都堆上去了,游戏可玩性也还不错,婆罗门也不买账啊。古剑3刚发售,没有发售几年,打折无数的巫师3便宜,这话可不是我说的吧。

真正喜欢单机游戏的同学,也不用灰心,就我所知,国内有很多独立游戏的小团队都活的还不错,不说大富大贵,但是足够支撑他们的梦想,我们也有《不思议皇冠》《尼罗河勇士》这些品质不错的独立游戏,我们也有椰岛这样的独立游戏发行商。或许几年后,这些人里终会出现一个任天堂。但是这需要我们的玩家打开视野,世界上好游戏不是只有GOTY上榜的那些,人的审美也不是只有GOTY一个标准。


类似这种先来一句嘲讽的话,然后装傻用同句式单不含贬义的话来对比的语文大师,我求你别回我了,我认输,你说的都对。

user avatar

.

不可能。

中国游戏历史唯一一次真正能算黑暗点的是游戏厅老板杀害小朋友事件。直接改写时间线。

这个事情就像浴室澡堂有人杀人于是颁布法令严禁出门洗澡一样荒诞。但他就是发生了。

中国的正统游戏一出生就被打断了脊梁骨,背着海洛因的名头直到今天,有人看它死的不够透,还要用原神去狠狠踩一下。

想一想,如果国家一开始就允许游戏厅经营变相赌博业务,那国内的游戏厅能倒闭吗?还不得麻将水果机一桶江湖?如果国家不把中国游戏打那么惨,家家户户都有一台游戏机,街机厅遍地,几百一台的游戏机不把上万的PC门槛锤成猪头哦。

现实就是,游戏厅被杀猪,网吧换个马甲躲过了杀猪刀,混成了盈利网游。家用机被杀猪,家用电脑换了个皮称学习电脑,学出来一个主流PC游戏玩家群。掌机影响学习,手机社交硬需求还能看课件学习,于是学出来一群氪金大作玩家。

上面的大刀一顿猛砍,才是决定性因素。专业玩游戏的东西一但掏出来,就被砍死了。能活的都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多少年了一直这么扭曲,买个switch被各种人臭骂,手机社交刚需没人骂,上面就能放开了氪了。

说那么多什么婆罗门之类争斗有意思吗?

中国的游戏界就是TM一太监。真男人见美女直接就上了。某些不可抗力阉掉了中国游戏这个太监,它不能正大光明地去做去卖去玩好游戏,只能把自己的欲望用扭曲和挂羊头卖狗肉的方法发泄出去。而且整个社会风气还认为男人见女的有性欲不好,阉割的才是最好的。所以中国最大的游戏消费群体永远都在那些不是专门用来玩游戏的平台花最多的钱。

就这样的太监还要写东西嘲讽婆罗门呢。跟阳痿嘲笑别人不够硬似的。

时间过去才多少年?不长记性?去年一把大刀砍到手游,不给版号,这比当年封杀游戏机可轻太多了,看看多少高大上的游戏制作人都在叫苦?街机游戏机和单机游戏当年是被直接砍死,叫都叫不出来。

所以原神算是黑暗点吗?根本轮不上啊。不给版号还能算是。原神活的好好的,黑暗在哪?最多就是口味不一样而已。直接掀桌才是最黑暗的。

游戏和中国这个文化就八字不合。不务正业可不就是说的玩吗?中国玩什么都是有原罪的。玩什么都要挂羊头卖狗肉,喝酒放纵叫社交,吸烟叫沟通提神,娱乐场所那是谈生意,旅游叫增长见识……TMD累不累?就说你想爽想玩不行吗?

过去还真不行。现在慢慢变得越来越行,那原神这种东西才能稍微行一点。搁以前国产一个抽卡赌博的东西?恐怕得中央点名砍死你。

所以说啊,不是中国的单机公司不努力,人家烛龙都把自己努力死了,鞠躬尽瘁。不是氪金抽卡有什么不得了的大招,上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已。不是中国的游戏玩家有什么变态嗜好就喜欢垃圾氪金不喜欢优质游戏。大家都是正常的。

但这整个体系历史太变态了。巨大的历史惯性面前,游戏算个什么东西呢?牺牲品而已。

就这已经是牺牲品里的头牌了,起码原神票子拿的不少。而中国的动画漫画呢?票子都莫得几个。死的惨多咯,还在靠动画人自己肝大力出奇迹。

我看原神非但不是黑暗点,还是个闪光点哩。大家也别装了,以后游戏就照着原神这种模式做吧。我们搞动画的做个好东西,拿去改成原神这样的二次元爆款,每年出十个,这生意能做。

呸,你以为那些巨头游戏公司不知道啊?人家想的就是这个捞钱体系。所以明后年肯定一波抄袭的大作都在路上。

这也算个良性互动呢。萨尔达>原神>往下继续抄,把业内大作全都抄一遍,国产可不就崛起了嘛。

所以综上所述,原神不仅不黑暗,它还是国产游戏冉冉上升的旗号,中国游戏崛起的标志,中国游戏史上不可不提的大事呢。三十年后回头看,一定会是一个拐点,历史意义知名度绝对超越《血狮》。

.

user avatar

不会,你知道为什么有人硬黑原神吗?如果不知道,建议了解一下幻塔上线百万塞尔达玩家原地蒸发事件。

我没玩过塞尔达,但是我可以很负责的跟你说,我身边塞尔达鬼泣怪猎的玩家多多少少都在玩原神,至于为什么有人说抄袭?拜托,有人动了你的面包你不跟着急眼?

包括鹅厂在内,大多都这么想的:收购不了也入不了股,看这小子挣钱比我亏钱还难受,tmd,烦死了,不如让他直接死了别来脏了我的眼。只是鹅厂已经凶相毕露了,自己躺着挣钱这么久了突然出来个站着挣钱的,我巴不得让他也给我死。所以整了个幻塔,如果你看过幻塔最新的宣传片,你会发现客观评论打气评论全让删了,留下的全是引战评论,这是想走原来逼着原神走的黑红路。

国产游戏烂了这么多年了,真心好好做游戏的没几个,好不容易出了个原神,你说原神好吗?好,那他为什么这么多人骂?游戏是好游戏不代表策划就是个东西啊。

总的来说,米哈游该不该支持?该,得支持;那该不该骂?该,不骂策划作妖米哈游死了国内现在真没有能站着把钱挣了的厂,所以别被带节奏,保持理智,别动不动原神是黑历史ok?

user avatar

是的兄弟,非常黑暗,中国原本无比光明无比良心的游戏业就是给原神拖进黑暗的。中国的良心小厂比如txwy之类的被米忽悠逼上绝路。

带恶人米忽悠十多年来操控游戏界,扼杀了所有中国单机游戏,比如古剑三,就是米忽悠用神秘手段转移了2亿份的销量,导致爆死。

还有米忽悠首创而且首次采用的这套氪金抽卡的模式真的是罪大恶极,氪1个亿你都不能冲排行榜,反观国内良心厂家,充100W就能随意冲榜,屠杀路人。米忽悠之后怕是再也看不见这种良心厂家了,米忽悠属实罪大恶极。

再说任天堂,百年小厂,米忽悠抄他家游戏还上他家游戏机,米忽悠厂大欺人,任天堂命不久矣。

原神之后,中国游戏再无光明。

2020/11/27

——————————(分隔线)

2021/6/20

半年了,第一个私信我的。

本来这问题是“会不会成为黑暗”,提问者就是不安好心来带节奏的,跟他讲道理是没用的。

我觉得我的用词已经非常夸张,稍微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我在⛵,是个正常人都能看出来我在说什么,在表达什么。实在不懂看看评论区也行。(这里也不是阿B,不会真有用户认为必须加[狗头]才能⛵吧?)

不管是真的看不出来还是想要装傻等我开骂截图去带节奏,我只能劝你多读书。

user avatar

我在等

等一个《黑神话:悟空》爆死的契机

只有这样,国内单机玩家才能真正意识到什么叫“小众”

古剑三品质可以了吧?平台没问题吧?价格也够公道了吧?

但制作组该解散还是解散。

为什么解散?很简单,大家都是人,要吃口饭的。玩家没给他们赏足够的饭,自然就散了。

以往单机玩家还有块遮羞布,说国单游戏品质跟不上,所以卖不好正常。

但古三都这样了,你们的借口在哪里?

付不起99块么?

直到今天,我随便去逛几个单机贴吧,总能看到问某款游戏有没有可能打折、值不值这个价。

消费者问价,很正常,但背后折射的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大家消费不起单机游戏。

单机游戏的单位价格和手游的对比知乎上已经有人分析过了,我懒得当复读机。

事实就是对大部分人来说,单机游戏太贵了。

或者说,要让厂商有动力做单机的价格,太贵了。

当然,有人会说,我全入党。

但销量就是摆在这里的事,任何孤例,哪怕几百个孤例,在总销量面前都苍白无力。要不,大家干脆众筹做游戏?

当然,依旧会有人说,古三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是,古三不完美,但你摸着良心,或者端着大脑想想:

连99元的古三大家都养不活,你们哪里来的自信养活3a?

最近三国群英传8也快上了,我看舆论是觉得这游戏配不上128。

所以我在等,等一个撕破大家这点最后遮羞布的机会

让所有人都能消停消停的机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谈《原神》是否是中国游戏史上的“转折点”,这绝对是个值得深入掰扯的话题。在我看来,它确实已经在中国游戏产业的发展脉络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说它是“转折点”也并非空穴来风,但要说它“一锤定音”地改变了所有游戏业的走向,或许还为时尚早。咱们就一点点来捋捋。首先得明白,什么是衡量一个游戏是不是“转折点”.............
  • 回答
    关于《原神》是否会成为国产游戏最黑暗的一天,这个问题相当复杂,也触及了很多玩家和行业人士敏感的神经。要深入探讨,我们需要把视线拉回到它诞生的那个时期,以及它一路走来所经历的种种挑战和争议。黎明前的黑暗:国产游戏曾经的“低谷期”在《原神》出现之前,国产游戏市场可以说是一片泥泞。我们不得不承认,相当长一.............
  • 回答
    原神会成为米哈游的坟场吗?这个问题,相信很多关心米哈游和原神的人心里都曾掠过一丝疑虑。毕竟,一款游戏的生命周期,尤其是像原神这样体量庞大、运营时间又不算短的游戏,总会面临各种挑战,也难免让人联想到“坟场”这个词。不过,在我看来,把原神直接定义为“坟场”,未免有些言过其实,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断.............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很多玩家关心的未来,特别是那些陪伴了我们无数时光的游戏。我来跟你好好聊聊,关于像《碧蓝航线》、《明日方舟》、《崩坏3》乃至《原神》这类热门手游,在它们生命周期终结——也就是所谓的“关服”之后,有没有可能以单机游戏的形态重现江湖。首先得明白一个核心点: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可能性微乎其.............
  • 回答
    聊到《原神》里的岩元素结晶反应,这玩意儿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在很多玩家眼里,它似乎总是“差那么点意思”,好像就是给岩系角色一个勉强能用的增益,但又不像蒸发、融化那样能打出爆炸性的伤害,甚至不如超载、感电那样能带来一些控制效果。所以,“鸡肋”这个词,在很多讨论中,算是给它安上了。那么,结晶反应到底.............
  • 回答
    《原神》作为一款长线运营的游戏,角色的“剧情杀”一直是玩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虽然我们无法百分百确定谁会领便当,但结合剧情走向、角色定位以及游戏内的伏笔,倒也能推测出一些可能性较高的角色,以及他们“下线”的可能方式和程度。要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几个维度来看:一、 剧本与叙事需求: 推进主线剧情的.............
  • 回答
    关于《原神》如果推出韩国风格国家是否会引发类似《闪耀暖暖》争议的讨论,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设想,背后牵扯到文化认同、设计灵感来源的界定以及玩家群体的敏感度等多个层面。要探讨这个问题,咱们得先回顾一下《闪耀暖暖》当时引发争议的点,以及《原神》的特性。《闪耀暖暖》争议的核心《闪耀暖暖》之所以在某些玩家群.............
  • 回答
    《原神》这款游戏,从它横空出世以来,就一直占据着游戏界的焦点位置,热度可以说是居高不下。要说它还能火多久,这问题就像问一片生长的森林还能有多繁茂一样,答案是:它有潜力继续火下去,而且火的程度,我觉得,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咱们先聊聊它为什么能这么“硬气”。首先,《原神》的出现,直接刷新了大家对国产.............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涉及到《原神》里两位重量级角色,雷电将军和钟离的互动。要探讨这个问题,咱们得从他们各自的性格、立场、以及在游戏剧情中展现出来的关系来分析,而不是简单地说“会”或者“不会”。首先,咱们得说说雷电将军。她对“永恒”的追求近乎偏执,为了贯彻自己的理念,她能够剥夺他人的神之眼,甚至在稻妻制.............
  • 回答
    若干年后,《原神》在中国游戏史上留下的印记,绝不会仅仅是一个“火爆的游戏”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个里程碑,一个标志,一个深刻影响了行业发展轨迹的节点。它的记录,会是多维度、多层次的,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引发的深刻思考。一、 商业上的巨擘,全球化的探路者首先,《原神》无疑会在商业上被记录为一款极其成功的.............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原神》2.3 版本上线的时候,确实让不少玩家纠结了一番,尤其是想把岩系队伍玩明白的朋友。阿贝多和荒泷一斗,这俩我都挺有关注的,要说值不值得抽,得从几个方面好好掰扯掰扯。先说说阿贝多。阿贝多这角色,你得从“后台副C”这个定位来看。他最核心的技能就是那个“创世之种”——一个能持.............
  • 回答
    要说《原神》里为什么可莉这么招人喜爱,特别是对于不少男生玩家来说,那得从好几个层面掰开了聊。这可不是简单的一个萌妹子就能概括的。首先,最直观的,是她“反差萌”的魅力。可莉表面上看,是一个活泼可爱、大大咧咧的小孩子,蹦蹦跳跳,总是带着一脸天真的笑容。但你知道吗?她却是蒙德城里让西风骑士团头疼不已的“麻.............
  • 回答
    “洗地”这个词,用在这里,挺有意思的。它不是那种为错误行为辩护的“洗地”,而是对一款游戏,尤其是《原神》这种,投入了大量情感、时间和金钱的玩家群体,在面对外界质疑或批评时,自然而然会产生的一种维护心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尤其是“那么多人”?这背后其实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
  • 回答
    如果我真的是《原神》的策划,面对“钟离破坏游戏平衡”这个问题,我会这样考虑和着手处理。当然,首先得明确一点:所谓的“破坏平衡”很多时候是玩家主观感受,而且“平衡”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尤其是在一个强调角色多样性、玩法自由度的RPG游戏中。但如果玩家群体普遍认为某个角色过于强大,影响了游戏体验的多样.............
  • 回答
    哔哩哔哩(B站)UP主“哈米伦的弄笛者”在原神新春会期间,被指控出尔反尔,利用原神新春会活动为一款未发布的游戏引流。这一事件在B站用户和原神玩家社区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事件的起因和经过:首先,需要明确“哈米伦的弄笛者”作为一名拥有一定粉丝基础的UP主.............
  • 回答
    网络小说改编成开放世界游戏,这条路子听起来确实挺诱人的,尤其是对那些原著粉丝来说,能在一个真实可感的虚拟世界里亲身经历故事,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如果真的能做出“原神那样”的开放世界,那成功几率肯定大大提升,甚至可能引爆市场。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分析:1. 庞大而引人入胜的世界观和剧情.............
  • 回答
    如果腾讯真的下定决心,拿《王者荣耀》这棵摇钱树的世界观来硬碰硬《原神》,那场面绝对是够瞧的。别的不说,光是腾讯这俩字儿,就自带流量和市场号召力,再加上《王者荣耀》已经积攒了十年的用户基础和IP影响力,这事儿操作好了,绝对能掀起一场市场地震。咱们先从最直观的——美术风格说起。《原神》之所以能火遍全球,.............
  • 回答
    取消《原神》的树脂系统,这可真是个让人脑洞大开的设想!如果真这么做了,那《原神》的游戏体验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影响可不小。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看看会发生什么。首先,最直观的改变就是“肝度”的飞跃式提升,但同时也会带来更大的自由度和潜在的疲劳。 无限刷副本,毕业装备不再遥不可及(理论上): .............
  • 回答
    这个问题在原神玩家群体里,可以说是月经贴了,每次新角色一出,无论强度如何、设计怎样,总会有相当一部分声音在网上炸开,说“又一个不行了”、“策划又在喂屎”、“不如XX”之类的话。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咱们不妨一样一样地掰扯一下。一、 玩家群体本身的复杂性与期望值的高度膨胀原神火了这么多年.............
  • 回答
    玩《原神》的时候,如果一个阵容强到离谱,是不是反而会坏了兴致?这事儿,还真不好一概而论,得看玩家自己是怎么想的,还有游戏设计上的一些东西。从玩家角度来说,阵容过强带来的“破坏”可以有很多种表现。 挑战性缺失,乐趣减半: 《原神》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就是它设计了很多需要策略搭配和操作技巧的挑战,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