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河南柘城重大火灾事故致 18 死,县委书记、县长被免职,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回答
河南柘城重大火灾事故导致18人死亡,县委书记、县长被免职,这起事件背后还有许多值得深入关注的方面,以期能更全面地理解事件的发生原因、应对措施以及未来的警示意义。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关注点,并会尽量详细地展开:

一、 火灾事故本身细节的深入调查与披露:

起火原因的最终判定和公布: 虽然已经进行了初步调查,但公众更希望看到一个详细、科学、权威的起火原因认定。是电线老化?易燃物品堆积?人为纵火?还是其他原因?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清晰的交代,以杜绝猜测和不确定性。
火势蔓延的详细过程和影响范围: 火灾是如何快速蔓延到如此大的范围,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消防通道是否畅通?建筑物的防火结构是否存在缺陷?易燃材料的使用情况如何?这些细节有助于评估火灾防控措施的有效性。
遇难者身份的确认和公布: 18名遇难者都是谁?他们的身份信息(年龄、职业等)能否得到准确公布?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也能帮助社会了解火灾对不同群体的影响。
伤者的救治情况和后续康复: 除遇难者外,还有多少伤者?他们的伤势如何?是否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后续的康复和心理援助是否到位?这些是衡量救援能力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标准。

二、 问责机制的进一步落实与延伸:

除了县委书记、县长,还有哪些责任人被追究? 此次免职的两位主要负责人是行政一把手,但消防安全是系统性问题,很可能涉及消防部门、应急管理部门、住建部门、企业经营者、甚至行业监管部门等多个层级和单位。公众希望看到一个“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的问责链条。
责任追究的法律程序和依据: 明确被免职的原因,以及是否涉及刑事责任或其他法律追究。如果涉及其他责任人,他们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企业的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这起火灾发生在企业,企业的法人代表、安全生产负责人、车间管理人员等,在安全生产方面有哪些失职失责的行为?企业应该承担怎样的法律和经济责任?
监管部门的失职渎职情况: 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在日常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中,是否履行了职责?是否存在监管空白、检查流于形式、隐患排查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部门的负责人和具体工作人员是否也应被追究责任?

三、 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的审视:

日常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机制的有效性: 事发企业平时有哪些安全检查记录?是否存在长期未整改的隐患?政府部门在日常监管中发现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被忽视的?
消防设施和设备是否符合规范: 事发建筑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烟感报警器、消防通道等)是否齐全、完好、有效?是否符合国家消防技术标准?
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情况: 企业和地方政府是否有完善的消防应急预案?是否定期组织了有效的演练?在火灾发生时,应急预案是否得到了有效执行?
救援力量的到达时间和效率: 消防队伍接到报警后,多久到达现场?现场的火势是否对救援造成了严重阻碍?救援过程中是否遇到了困难?救援力量的调配是否及时高效?
信息公开和舆论引导的透明度: 从事故发生到初步处理,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做得如何?信息是否及时、准确、透明?舆论引导是否有效?是否存在信息封锁或误导?

四、 事后重建、抚慰和长效机制的建立:

对遇难者家属的安抚和赔偿方案: 如何确保遇难者家属得到妥善的安抚、心理疏导和经济赔偿?赔偿标准是否公平合理?
伤者后续的医疗和康复保障: 如何确保所有伤者都能得到持续的医疗救治和必要的康复服务?
对受灾企业和人员的帮助: 如果火灾对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政府和社会将如何帮助企业重建?
建立更严格、更完善的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 此次事故暴露出的问题,是否会促使国家和地方在消防安全方面进行立法或修法?如何加强对易燃易爆场所、高风险企业的监管?
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如何通过教育、宣传和演练,提高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防火、灭火和逃生技能?
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准入和管理: 对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企业,其生产经营许可和管理是否需要更加严格?

五、 社会层面的反思和警示:

安全生产“重发展,轻安全”的思维模式: 是否普遍存在只顾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生产的现象?如何改变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
基层监管能力的薄弱: 基层消防安全监管的力量是否足够?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是否达标?
企业内部安全管理文化建设的缺失: 企业是否真正将安全生产融入到企业文化中,让每个员工都成为安全责任的践行者?
媒体监督的作用和责任: 媒体在事件的报道、监督和揭露问题方面,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公众的参与和监督: 公众在发现和举报安全隐患方面,是否能得到有效的渠道和保护?

总结来说,柘城火灾事故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当前社会在安全生产管理、政府监管、企业责任以及公民安全意识等多个层面的问题。 除了对直接责任人的追究,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事件全方位的深入剖析,找出系统性、制度性的症结所在,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从而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公众期待看到一个公开透明的调查过程、公正严明的问责机制,以及更加安全可靠的社会环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到有下列报道:

柘城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詹合义介绍,该场所作为武术培训机构,应当主动办理消防设计、验收或备案手续,但机构所在建筑为村民自建房,建设时性质并非培训机构,目前并未办理审核、验收或消防备案手续,相关情况还需进一步核实。

然而,在政府网站上,可以找到几天前的报道,内容是:要求以十堰市张湾区燃气爆炸事故为戒,举一反三,安排部署全县安全生产大排查专项行动。

这就很有意思了。出事的武馆没有消防备案,在当地还很有名,那这次是检查到了吗?还是检查了,没有发现问题?

出事之后,任何指责,都是亡羊补牢。惩罚再重也挽不回18条鲜活的生命! 每一起火灾背后,一定都有大量玩忽职守甚至草菅人命的行为存在。但凡能稍微有点责任心,提前发现隐患并整改,都不至于有这么大的伤亡。

任何政令,最终都需要落实,而不是流于形式。

另外,这是18个孩子,不是单纯的数字。期待能看到更详细的报道。

6/27更

今天看报道说,家属还没和孩子见最后一面。痛心啊。

另外,这次估计也就处罚到县一级了。

user avatar

这事在河南闹得很大,几乎所有的午托班,培训机构都被停业了,另外全省范围内大规模大面积的消防检查落实,甚至是国有厂矿企业,小型加工厂都受到了波及,如果我说这个事故直接带给河南的损失差不多在十亿左右,未来还不知间接损失。

是不是没有说孩子无辜,家长绝望有点冷血?只说钱,只说损失没有人情味?你可以这么认为,因为我真的认为目前对于河南来说,经济问题更加重要,你信不信?如果这次事故上面给河南的压力过大,未来一两年因为经济问题死的孩子可能量更大。

最近五年除了濮阳,其他的地级市我都去过,类似于这种武校假期午托班,开设在不具备消防条件的居民区或者是临街私房里的不会少于两千个,还有至少一千个以上的消防存在严重问题的幼儿园,这是根据我去过的近四十个县城预估的,你没看错,是至少,之所以这么说,不是信口开河,安全工程专业的,做过安全专业近十年,考过消防工程师,虽然没过,但是一般的消防问题都是一眼的事,甚至是我看到你房屋外部大致结构就足以判断你的场所大概率是不是合格。正是因为做这行路过会下意识路过时就扫一眼。

这类培训机构和幼儿园消防不合规的至少占七成,这个事故很明显的问题就是环境出事故了,管理人员也出问题了,两个因素失控重合之下酿成了大祸,不会有人天真的想把这些机构都关停了消防整改合格后再开吧,你想多了,原因特简单,花的钱太多,收益过低。

按照消防规范,绝大多数幼儿园和培训机构的软装基本上都是不合格的,特别是用了大量的易燃而且燃烧时释放大量致人死地的烟雾的材料,这个出事的武馆就是典型,你以为死的那些人都是烧死的?大概率都是烟雾致死,那种泡沫垫阻燃无毒的价格至少是目前大量存在的那种材料的三倍以上,事实上现在的桌椅因为加工工艺添加了大量的胶水,这玩意燃烧起来那可是黑烟滚滚,看着比老式木头家具好看,一旦出事,老式木头桌椅还真的安全多了。再来说线路问题,这种人员密集的区域都少不了大功率空调,布线合格吗?线材合格吗?关键的是消防器材和喷淋设备合格率太感人了,本来安装的就是少数了,安装了真能用的,那比例……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管理人员的培训,你觉得河南的这类辅导班老师和幼儿园老师一个月能有多少工资?能拿到三千五的不太多,比例不太高,而且是女性比例绝对是碾压的,来,你觉得一个教学能力不错,又具备消防技能且具备处事不乱,又有极强责任心的老师一个月要拿多少钱才可以实现人生价值?三千?五千?八千?你自己给个价。所以呢除非你把大量私人幼儿园绝大部分都关了,培训机构也绝大多数都关了,那么好了?孩子怎么办?家长在家看着?

穷病难医,河南的绝大部分县城的公立幼儿园数量都不会超过十个,对,你没看错,就是十个手指头都数不满,政府拖不住底,那么下限就很低了,又没有太多好的大学,不卷又没法在外省弄户口的孩子除了被鸡娃就只能走年轻去珠三角长三角京津翼打工,老了回来等死。

没钱你就没场地,没钱家长就出不起更高的钱,培训机构和幼儿园就不可能用合格的软装,国标线路,合格的老师,就不要说足够的消防设施了,想多了……

我看到的就是悲哀,死的那些孩子悲哀,家长悲哀,政府悲哀,都是一个穷字了得,我非常厌恶这种亡羊补牢的运动式活动,但你能怎么弄?本质无法改变,只能施加压力能推动一点是一点。

挺多人看这个答案的,给一个实用的家庭版防灭火建议。

先科普一个颠覆你认知的知识,假如卧室书房这种易燃物又密又多的小空间,起火后,你觉得多久会变得不可收拾,术语是爆燃,直白点就是室内温度高到一定温度后忽然大面积串出明火,你自己先试着想象一下,要多久,三分钟?五分钟?还是多久……

事实上仅仅90秒左右的时间,尤其是卧室,传单被罩窗帘极其易燃,一旦出现明火,仅仅是不到两分钟的时间,仅靠个人普通的灭火手段就无法处理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跑出去报警。

那么这黄金90秒就很重要了,这九十秒内,你处理得当,在初期就解决问题,你试想一下,假如卧室起火了,初期大多数人会下意识用东西去扑打,有时候这个火就灭了,有的人会跑到厨房卫生间接水,这个时间一趟差不多三十秒左右,还是动作麻利的沉稳的,慌乱的情况下时间更久,而且在惊慌情况下很多人一次是扑不灭火的,然后二次跑出去,事实上很多火灾就是这么失控的,但多数时候因为线路问题起火,你会害怕,绝大多数人见到那种线路噼里啪啦的都会下意识的害怕,你敢不敢上去?害怕触电不?

有的家里配备了灭火器,并且会使用,这很好,事实上灭火器使用时的喷射状态很多男性都不敢拿那个喷头,对,你明知道那东西不会伤到你,但你就是怕,要我说如果买了灭火器的家庭,直接多买几个,并且要让家里人试用!你不能知道或者是告诉家人拔掉插销就可以用,你要试用一下,这样在关键时刻就可以解决问题。

假如你家里没有灭火器,怎么办最实用?有人会告诉你买大瓶可乐,也挺实用,但是要打开盖子,摇晃,操作也不是像你想象那样漏点缝就可以喷射到你想要的目标,我觉得最好用最实用的是1.5升矿泉水瓶子,你用刀子或者是红酒开瓶器,在瓶盖上由外向里扎两三个小洞或者是扁平洞,瓶子大小合适双手握住发力,出水量相当可以,试射一下,不要太细,也不能太大,这个需要调整,水平喷射距离两米以上,斜上喷射需要操作技巧,这玩意你可以做好了让家里人都以游戏的方式在户外试射,处理好后,用胶带在瓶盖上小窟窿封住,一个卧室放两瓶,这是为了日常生活中不注意碰到了水洒了,胶带留两三厘米的把,胶面对粘,关键时刻拿起瓶子一秒钟撕掉胶带,双手握着对着起火点喷射,如果操作得当,瓶身没有沾到水,对着起火的线路也可以喷,你就是形成一股子一股子的喷射水流,握一下,松手,别一直加力不松手就行。

也可以用500毫升的,但你要一个屋里多准备几个。

另外一定要养成一个好习惯,人走断电,除了冰箱,尤其是很多人在床头的充电器长期不拔下来也不断电,万一你选到了质量不合格的,长时间这样就会危险。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