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汉语是世界上唯一的单音节语言吗? 第1页

  

user avatar   yang-rui-98-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实在抱歉,我不知道我把评论区关了,经一位朋友提醒,现在可以正常留言了。

—————————————————————

这位题主是用一个问题问了好几个问题嘛哈哈哈哈。

题主的问题,我总结起来有以下这么几个:

1、汉语是世界上唯一的单音节语言吗?

2、普通话中的入声消失是算语言的进化还是退化?

3、入声字的消失导致了我们讲普通话的人辨音能力下降了吗?

4、有没有听起来很像汉语的其他语言。

5、为什么日语,意大利语,英语听起来语速比汉语快呢?

6、同样的距离,同样的音量下,汉语听得更清楚吗?

我们来一个一个看。

1、汉语是世界上唯一的单音节语言吗?

其实这个问题我乍一看是有点懵的,因为我到现在还没听说过有“单音节语言”这样一个语言分类。但是为了严谨,我还是认真地借助工具查询了题主所提出的这么一个概念。大概就是这个概念并非一个已经被认可的语言学概念,而是在讨论汉语音节数与词之间的关系时临时提出的一个概念。

所谓单音节语言,就是语言中一个音节对应一个词,那我们就可以再推出多个音节对应一个词的语言就是多音节语言了。

而事实上,世界上还没有哪种语言是纯粹的单音节语言或者多音节语言。所以第一个问题可以这样回答:汉语本身就不是单音节语言。汉语从先秦时期就有了不少双音节词,多音节词,只是随着汉语的发展这个比例变化了而已。

其实用一个语言音节和词的对应关系来分类是很不科学的。首先从事实出发,所有语言中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就是共存的,你分不出纯粹的单音节语言或者多音节语言。其次就算你退一步,按照“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哪个比较多”来分,那么还有很多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数量差不多的语言怎么办?这个“比较多”怎么界定?多一个也算“比较多”吗?所以这样分类是很麻烦的,而且对研究本身帮助不大。

题主其实还问了,关于汉语“一字一音节”的问题。这里说下个人的观点,为什么汉语是一字一音节。

音节,是人自然听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那么一个东西一个概念,在造词之初,肯定会先用一个音节来表示。比如太阳这么个东西,我们随便而自然地发个音,就有了一个音节,我们就用这个音节来表示太阳,那么中国人用的就是“rì”,英国人用的就是“sun”。但是为什么写成文字,汉语就一个东西“日”,英语用了三个东西呢——“S、U、N”。

因为音节不是最小的语音单位,最小的语音单位是音素。英文属于音素文字,“sun”这个音节包含了三个音素,所以用了三个表示音素的字母来表示。

中文是表意文字,与其说一个字表示一个音节,不如应该说成“一个字表示一个概念”,字与音节的对应关系是间接的。比如“日”,这里的这个字表示的不是那个读音“rì”,它直接表示的是天上的太阳,而恰好音节“rì”也是直接表示天上的太阳。所以一个字“日”又因此与一个音节“rì”对应起来的。这里三者的对应关系其实是同时建立起来的,我这里这么说是为了显示“字、词、意”之间关系在最初是有直接和间接的区别的。

在这里补充一下英语汉语在这个方面的差别:


在这样的基础上,其他的事物“水,牛,马,草,人”在汉语中都如此,所以汉语最初“一字一音节”的特点就这么形成了。

第二个问题:

2、普通话的入声消失算是语言的进化还是退化。

这个问题我先给出我的观点:既不是进化也不是退化。

进化和退化带有太多的评判色彩,好像我们认为要么失去入声是不好的是退步的,要么认为入声是不好的,失去了入声是进步的。实际上语言只是工具而已,语言的演化是为了适应人们交际的需求。但是汉语语音的变化的确是有方向的,那就是趋简。

为什么是趋简呢?因为语言的词汇量是随着文明的发展而增多的,那么语音作为词的符号形式,为了表示越来越多的概念,“新造”的方式肯定不如“组合”的方式好,后者更方便更系统。不可能出现一万种新概念就造一万种新语音形式和新词,这样记忆负担太大。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既有的单音节词来组成多音节词表示新概念。既然用组合的方式来新造词,这些用来组合的“基本单位”就应该适当地简化,这样人们对“基本单位”的记忆负担减轻,就更利于人们来记忆“组合”的新概念。

不过简化的结果是两面性的,它会导致语音的辨析度下降,但从语言整体使用的经济性来说,趋简利大于弊。

第三个问题:

3、入声字消失导致了讲普通话的人辨音能力下降吗?

汉语从古汉语发展到现在的普通话,从语音角度来看,辨识度的确是下降了。普通话和古汉语相比,总体来说辅音变少,声调变少,韵尾变少,音节种类变少。

但是这不会影响我们的交流,因为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为主,再加上词语内部相对稳定的搭配关系,进入语境的每一句话都是很有辨识度的,所以单个音节可能辨识度很低,但整体不影响交际。

而至于人的辨音能力,说普通话的人在一些音位的辨识能力上自然不如广东人。但还是那句话,不影响语言的交际。

会影响语言的学习。

第四个问题:

4、有没有听起来像汉语的其他语言。

有,如果指的是像汉语这样“音节很整齐,每个音节长度一致,说话时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很有节奏地蹦”的语言的话,那其实还是很有几个的。

这里我补充一下,专业地说,从音节角度,汉语是典型的“音节节拍语言”,也就是说话的节奏是落在每个音节上的,而且音节长度整齐,间隔比较清晰,说话的节奏感来自于音节的排布和错落,说话的语速和音节数量直接相关。

和汉语听起来相似的语言,有这么几个典例:

泰语,越南语,藏语等

其实西班牙语和法语也算音节节拍语言,但是和汉语有其他方面的差别,听起来就不那么类似。

第五个问题

5、为什么日语,意大利语,英语听起来语速比汉语快呢?

这三个语言的确语速比汉语快。原因很简单:表达同样的意思说的音节数总体上比汉语多。这里说总体上是指不是所有词音节数都比汉语多,比如意大利语“ciao”,对应汉语“你好”,这里意大利语用了一个音节,而汉语用了两个。

这种“语速”间接地反映在书面上,就是同样的文件,中文文件篇幅最短。从信息结构的角度,如果语言文字是对概念的编码,那么汉语是属于编码效率比较高的语言。

但是汉语音节种类是远不如意大利语和英语的,关键就在于汉语有声调,声调给予了汉语高效的辨识功能,使得汉语的编码效率高,同时可以减省音节种类,还有汉字这种表意文字作为辅助,因此汉语可以写的非常简洁清晰。

最后一个问题

6、同样的距离同样的音量下汉语听得更清楚吗?

这个……不太清楚。

其实对于各个熟练自己母语的人来说,同样的距离同样的音量下都是自己的母语听得最清楚,这个问题很难做实验来验证。所以这个问题我就放在这里吧。

以上是我的回答,有不足或者有异议之处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user avatar   sichag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目是个错题目,没有“单音节语言”这种概念,不过我明白你的意思。

这涉及到言语的节奏问题。节奏属于言语韵律的一个表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节奏感,节奏感的重要声学特点是时长,所以我们有时候说一句话可能多一个字、少一个字在语法和语义上没有多大差别,但是听起来很别扭,总觉得说2个字更舒适,这就是节奏的时长特点带来的影响。 例如下面这三句,大家觉得哪一句不太舒服呢?

  • 他今天跑去学校
  • 他今天跑步去学校
  • 他今天跑着去学校

很久很久之前,语音学领域根据语言的节奏特征粗暴地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三类:

  1. 重音语言(stress-based),例如英语
  2. 音节语言(syllable-based),例如汉语、法语
  3. 莫拉语言(mora-based),不知道怎么翻译,最典型的是日语。

这种分类的标准是在于音节和音节之间的相对时间长短或者相邻音节之间的时长比例来制定的,语音学叫isochronous hypothesis (等时性假说),那么,对于重音语言来说,音节之间不具有“等时”的特点,语音学家喜欢用摩斯电码来形容这种语言的特点,一个单词里的几个音节有长有短,一般较长的那个往往是重音落在头上的音节,最典型的是英文;对于音节语言来说,语音学家喜欢用机关枪的声音来形容,就是“棒!棒!棒!棒!”这样的连珠炮一样的声音,相邻的音节之间是相对等时、接近等时的,最典型的是中文,《语言学概论》里也讲过这个概念,用了河南梆子来形容,但是我当时不知道啥是河南梆子,这是题外话。其实写到这里,大家脑子里就应该开始想几个中文的例子了,我们会发现,咦不是这样呀,比如,“杯子bei1zi”,“评估ping2gu1”,“今天去公园( jin1tian1 qu4 gong1yuan2?)”,除去轻声字这种例外,感觉gong听起来也比yuan长一点?所以,前面所写的是相对、接近,而不是一定严格地是等时的

但是日语这种mora-based语言就有趣一点,它被认为是“很”等时的语言。甚至在日本的小学里,教科书里会写着,两个假名的发音长度就是一个假名长度的2倍,不管在什么位置,不管是不是一个词,也不管是不是相邻(Port et al. 1995)

但是这种分类遭到诟病,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口语对话中总需要表达强调、情感、态度等等,那么很多音节总会被拖长、缩短,有时候一个音节会读成2个音节的长度,以保证节奏感,听起来更自然,如果都用等时性假说那么生硬地去衡量,大家说话就都像siri了。

回到题主的问题:一、有没有其他语言像汉语一样?

按照我上面的这3种分类,如果汉语属于音节语言的话,那么世界上有很多语言都属于音节语言,听起来节奏感和汉语相似的应该很多。但其实不是,下面还会继续说这个问题。

二、我们听英语、日语、意大利语,总感觉语速明显快于汉语?


是吗?要想得出这个结论,首先要问至少30个中国人,是否这样的感受;其次,要各问30个说英语、日语和意大利语的人是不是觉得中文听起来语速比自己的母语要慢。此外,也要控制这些实验参与者的语言背景,这涉及到对母语和对二语的加工问题。此外,给这些被试的听力材料还要控制说话风格,因为即便都是中国人,也是说话有快有慢的,可能需要至少找十几个录音人,并找出一个平均语速的人。

不过也的确有研究去考察一分钟内不同语言的音节产出数量,但是这种研究混淆变量太多了,因为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语言所用的字数、词数本身就不同,要计算音节数就更难了。印象中好像的确有人做过朗读篇章的一分钟内产出的音节数,但是这样的实验意义何在呢?语言的本质是为了沟通和交流意义。

【找到一篇回答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他得出的结论是:

进度最快的前三位依次:挪威语、荷兰语、德语
进度最慢的前三位依次:韩语、印地语、越南语



当然没有学者想不到的问题。Wagner教授2007年做过一个各种语言的等时性组合的可视化研究,考察不同语言的节奏问题。具体的操作方法:

  1. 录音。说英语、德语、意大利语、法语的人各三名,让他们用三种语速朗读一篇篇章。
  2. 对所有的音节进行z分数标准化,这一步的意思是:某个音节的z分数=(发音人的某个音节时长-该发音人的平均音节时长)/该发音人的音节时长的标准差,为什么要进行这一步呢,这是因为有的人本身说话就慢,有的人本身发音就短促,这是个性化风格的体现,不是我们考察的对象,所以我们要抹掉这些个性化风格,如果变成某个音节的Z分数,那么两种语言的音节就可以拿来对比了,因为Z分数不是绝对数值。
  3. 但是Wagner的做法不是比较Z分数,而是把一个音节和相邻音节的Z分数—两个相邻音节的时长因素放到二维象限中去,用两者的二维呈现体现节奏,这是Wagner教授的创新之处,节奏,是摸不着看不见的,我们即便是听,也听不那么精准,但是这么简单的操作,就把节奏可视化了,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把不同的语言都画出图来比较。
  4. 那么,看下图,在图中心的(0,0)就是发音人发了一个平均音节时长的某音节,而且相邻音节也是平均时长的长度。因此,如果这个语言是mora-based,例如日语,就应该紧密围绕在(0,0)附近对不对?也就是area of global isochorny,而所谓的local isochrony就是围绕着这条对角线的相邻音节,他们要么是短-短,要么是长-长。如果是音节语言,就会落入这两个区域内。




另外两个象限的音节分别是iambic:短-长,trochaic:长-短
如果是重音语言,这两个象限的点应该会多一点,因为重音语言有音步的出现,相对长短更加明显。

让我们来看看英语和汉语的表现:
左图:英语,右图:中文
中文的音节非常均衡地分散在四个象限里,也就是说,我们汉语有长短、长长、短短、短长等搭配组合,而英语则是更多的短短组合,只有少数的长长组合。



花花绿绿这个是法语,被称为“最典型的音节语言”。看起来似乎的确比中文更聚集一些,左上和右下两个象限很少有点,基本围绕在global isochrony和local isochrony的范围内。


所以,中文还是音节语言吗?我觉得不是,我们中文的节奏可能有想象不到的难点。因此那种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更加难以被学习者获得,加上声调,难上加难。

三、至于说哪些语言和汉语听起来比较像

我觉得还是有声调语言如泰语、越南语和非洲的一些语言更像一点。而和是不是音节语言、重音语言没有关系。有无声调是比节奏更加明显的韵律特征,尤其是一个声调“领着”一个音节的时候。赵元任先生提出的“大波浪小波浪的叠加”就是在讲声调和语调的关系,二者的声学表现pitch是更易被人耳所感知的声学线索。

四、我们与日本人、意大利人等,在同样距离、同样音量的情况下,是否汉语更便于听清楚?

我觉得不在于音节的长短和多少,而在于元音。这个问题不晓得,不知道有没有人研究过,不过我觉得没啥研究的价值。


user avatar   mansour-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歪个楼,很多语言都存在单音节语素,汉语也不是所有单音节都能成为语素。

如果不读尾符的话,阿拉伯语也存在大量单音节语素,其中很多都是基本词汇,比如(括号内为根字母):

【人体】

’anf(’-n-f):鼻子

jism(j-s-m):身体

jild(j-l-d):皮肤

khadd(kh-d-d):脸颊

dam(d-m-y):血液

ra’s(r-’-s):头

rijl(r-j-l):脚

zubr(z-b-r):丁丁(俚语)

zib(不详,可能是q-ḍ-b):丁丁(俚语)

sāq(s-w-q):小腿

sha‘r(sh-‘-r):头发

‘ayn(‘-y-n):眼睛

fakhdh(f-kh-dh):大腿

fam(f-w-h):嘴

qalb(q-l-b):心脏

kaff(k-f-f):手掌

ma‘y(m-‘-y):肠

mukhkh(m-kh-kh):脑

wajh(w-j-h):脸

yad(y-d-y):手

【自然】

’arḍ(’-r-ḍ):大地

thalj(th-l-j):雪

baḥr(b-ḥ-r):海洋

zahr(z-h-r):花

rīḥ(r-w-ḥ):风

shams(sh-m-s):太阳

‘ushb(‘-sh-b):草

mā’(m-w-h):水

najm(n-j-m):星星

nahr(n-h-r):河

nār(n-w-r):火

ward(w-r-d):玫瑰

【动物】

thawr(th-w-r):公牛

ḥawt(ḥ-w-t):鲸

dīk(d-y-k):公鸡

dhi’b(dh-’-b):狼

rīm(r-y-m):纯白色的羚羊(女子名)

shāh(sh-w-h):羊

ṣūf(ṣ-w-f):羊毛

ḍabb(ḍ-b-b):鳄蜥

ḍab‘(ḍ-b-‘):鬣狗/土狼

‘ijl(‘-j-l):牛犊

qird(q-r-d):猴子

kalb(k-l-b):狗

【饮食】

tamr(t-m-r):椰枣

tīn(t-y-n):无花果

thūm(th-w-m):蒜

khubz(kh-b-z):大饼/面包

khall(kh-l-l):醋

khamr(kh-m-r):酒

ruzz(r-z-z):米

zayt(z-y-t):油

shāy(sh-’-y?):茶(来自汉语“茶”)

qamḥ(q-m-ḥ):小麦

milḥ(m-l-ḥ):盐

hāl(h-w-l):小豆蔻/砂仁

【人造物】

bi’r(b-’-r):水井

bāb(b-w-b):门

bayt(b-y-t):房屋/家

turs(t-r-s):盾牌

thawb(th-w-b):布/衣服

dir‘(d-r-‘):盔甲

dār(d-w-r):房屋(另一种说法)

dayr(d-w-r / d-y-r):修道院

saqf(s-q-f):屋顶/天花板

sūr(s-w-r):围墙

sūq(s-w-q):市场

sayf(s-y-f):剑/战刀

ṭibl(ṭ-b-l):鼓

【人际关系】

’ab(’-b-w):父亲

’akh(’-kh-w):兄弟

’ukht(’-kh-t):姐妹

’umm(’-m-m):母亲

’ahl(’-h-l):家人

ibn(b-n-y):儿子

bint(b-n-y):女儿

khāl(kh-w-l):舅舅

zawj(z-w-j):丈夫

‘abd(‘-b-d):奴仆

‘amm(‘a-m-m):伯伯/叔叔

【人类社会】

jaysh(j-y-sh):军队

dayn(d-y-n):债务

ḥubb(ḥ-b-b):爱情

ḥarb(ḥ-r-b):战争

dhanb(dh-n-b):罪行

silm(s-l-m):和平

ṣulḥ(ṣ-l-ḥ):和解

【宗教信仰】

ḥajj(ḥ-j-j):朝觐

ḥājj(ḥ-j-j):朝觐者

ḥamd(ḥ-m-d)赞美

dīn(d-y-n):宗教

rabb(r-b-b):主

rūḥ(r-w-ḥ):灵魂

ṣawm(ṣ-w-m):封斋

nafs(n-f-s):灵魂(另一种说法)

nūr(n-w-r):光/光明

waqf(w-q-f):教产

【其他名词】

’amr(’-m-r):事情/事件

’amn(’-m-n):安全

bank(b-n-k):银行(来自英语bank)

jins(j-n-s):性别(来自拉丁语genus)

ḥulm(ḥ-l-m):梦/梦想

khaṭṭ(kh-ṭ-ṭ):书法

dakhl(d-kh-l):薪水

rasm(r-s-m):图画

shakl(sh-k-l)形式

shay’(sh-y-’):事情

ṭibb(ṭ-b-b):医学

luṭf(l-ṭ-f):温和

marḍ(m-r-ḍ):疾病

mawt(m-w-t):死亡

waṣf(w-ṣ-f):描述/形容

ya’s(y-’-s):失望/绝望

【一些形容词】

ḥulw(ḥ-l-w):甜的

sahl(s-h-l):简单的

ṣa‘b(ṣ-‘-b):困难的

ṣulb(ṣ-l-b):硬的

murr(m-r-r):苦的

【一些代词】

man:谁

hum:他们

【一些虚词】

’a:难道是...吗?

’aw:或者

’am:还是

’īh:什么?(埃及方言)

shū:什么?(黎凡特方言)

lā:不/不要

mā:没有;什么?

min:从...

fī:在...里

fīn:在哪里(埃及方言)

hal:是...吗?

wā:哀哉!

wīn:在哪里(黎凡特方言)

yā:喂!

【一些动词】

khudh(’-kh-dh):你拿着吧!

ra(r-’-y):你看!

shuf(sh-w-f):你看!

qul(q-w-l):你说吧!

qum(q-w-m):你站起来!/你起床吧!

kul(’-k-l):你吃吧!

nik(n-y-k):你rì啊!

qif(w-q-f):站住!/停下!

qi(w-q-y):你要保护...!




  

相关话题

  为什么伊洛瓦底江和萨尔温江在汉语里被称为“江”? 
  古代中国认为心是思考器官,为什么还是出现了「绞尽脑汁」这个成语? 
  有「日式中文」「英式中文」的翻译腔,有没有「法式中文」「德式中文」「俄式中文」「意式中文」? 
  有人称少于三种的语言吗? 
  如何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向孩子解释「关键时刻掉链子」是什么? 
  除了普通话和英语,你最建议中国人学习那种语言(包括计算机语言等)? 
  汉语是世界上唯一的单音节语言吗? 
  你希望汉语取代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言吗?为什么有中国人不希望这样? 
  吃饭的时候说“来,给你 wǎ 两块肉”,本字哪个字? 
  不包含简称,一个字说明你是哪个省的? 

前一个讨论
不学高数是怎样一种体验?
下一个讨论
有没有大神回答一下,级数中,比值判别法中的ρ是指什么?





© 2024-05-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