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路运动的川汉铁路是多条线路,前后有不少勘探选线和修筑方案。它肇始于1904年,直到2010年宜万线通车才真正完工,是中国历史上修筑时间最长的铁路了——相比之下青藏铁路“只”用了半个世纪。
铁路先后由四个政权主持修建:清,独立四川省,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此后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多导致川汉线施工停滞:包括不限于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三线建设、文化大革命。因为初期战争和政权更迭频繁,川汉仅完成了非困难区段武汉和宜昌的几百公里路基停工,民国政府集中精力修筑陇海铁路。完工部分多未铺轨,被改建公路。民国期间的川汉铁路建设上,川汉铁路的成渝段有些许进展并得以保存,建设集中开展于共和国成立后。(关于选线方案和具体修筑过程,可参考 李宏旭,谢元鲁.川汉铁路线路变迁论析,2015)
第一条川汉铁路通道:成渝线+襄渝线+汉丹线
川汉铁路中最先修通的是成渝线,1953年正式通车,也是新中国的第一条铁路。随后完工的是汉丹线,1966年修通了武汉至十堰丹江口区间;1979年文革搁置的襄渝线完工:成都可经由重庆北上襄樊再南行至武汉,形成了部分类似一个清末曾被论证过的绕行方案(北绕陕西河南接入京汉)。
第二条川汉铁路通道:成渝线+达万线+宜万线+鸦宜线+焦柳线+长荆线
更接近原始方案的川汉铁路仍继续修筑:宜昌上世纪末先后修筑葛洲坝和三峡两个巨型工程,对交通的需求暴增,但出行仅有1971年修通的鸦宜线(经由鸦鹊岭线路所接入焦柳线),遂规划了向西的宜万线(宜昌至重庆万州)和向东的长荆线(从武汉引出,在荆门接入焦柳线、鸦宜线至宜昌),长荆线2002年完成。而宜万线直接穿越神农架、巫山,与长江三峡并行,工程条件极困难,国内同类线路中桥隧比最高,修筑也最缓慢,直至2010年才通车。至此,1910年保路运动后整整一个世纪,川汉铁路最终完工——当年的运动爆发于四川省,今天的川汉铁路大部分区段则位于湖北和重庆境内。川汉铁路的施建设时间跨越了中国铁路几次大提速,具有支线性质的鸦宜线、长荆线先后提速改造,几乎与宜万线竣工同时改建为电气化单线,最高速度提升至120km/h;宜万线湖北境内双线电气化,按160km/h标尺运行动车组。
列车行驶在长荆线上 2018.9摄 https://www.zhihu.com/video/1073261341820882944第三条川汉铁路通道:成渝高铁+郑万高铁+汉宜城际/武天荆高铁
进入高铁时代,郑万高铁开工建设,再次穿越宜昌(兴山县)至万州区间。工程难题今天不再是选线的主导因素,而是补齐路网、继续提速与分流成渝、襄渝线客货。2012年建成的汉宜城际2018年配合郑万高铁修建宜昌东至兴山联络线,完工后高铁可接通成都至武汉。沪汉蓉铁路通道选线在荆州与荆门方案上争执不下,远期规划350km/h级武天荆(门)高铁可取代现有200km/h级汉宜城际与郑万高铁接轨,形成另一条高铁通道。
最后,基于“中国快速铁路网示意图6.4版”,制川汉铁路路网示意图两张以便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