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f35能以单座胜任对地任务而j16不行?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现代战斗机设计理念和具体任务需求之间的差异。简单地说,F35单座能胜任对地攻击任务,而J16则不行,这背后是多方面原因的综合结果,包括设计目标、航电系统、信息化能力以及任务想定等。咱们一点点拆解开来看。

首先,要理解为什么F35能做到这一点,得先看看它的“出身”。

F35的设计理念:高度的信息化与单人操控的“智能助手”

F35系列(包括F35A、F35B、F35C)的设计初衷,就是要把“第三代战斗机+隐身+信息化”的概念推向极致。它的核心理念是,让一个飞行员在极端复杂的战场环境中,也能成为一个高效的“信息节点”和“决策者”。

1. 超强的态势感知能力(Situational Awareness): 这是F35最核心的卖点。它装备了EOTS(光电瞄准系统)、DAS(分布式孔径系统)等一系列先进传感器。
EOTS: 集成了前视红外(FLIR)、激光指示器和激光测距仪,能够全天候、远距离、高精度地搜索、识别、跟踪地面目标,并且能够引导激光制导弹药。这就像给飞行员装上了一双超级“火眼金睛”,而且还能自动识别和跟踪,大大减轻了飞行员的工作负担。
DAS: 这是F35的“黑科技”。它在机身四周安装了六个红外传感器,可以360度无死角地监视周围环境,并且将这些信息整合起来,以球形图像的形式显示在飞行员头盔显示器上。你可以想象一下,头盔显示器就像一个透明的屏幕,飞行员看向哪个方向,头盔显示器就会实时显示那个方向的地形、友军、敌军甚至导弹飞来的轨迹。这意味着,即使是坐在飞机后面有人操作,也未必能比F35单座飞行员拥有更清晰、更全面的战场态势。
传感器融合: 最关键的是,F35的强大之处在于它能将这些传感器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智能融合。雷达、电子战系统、通信数据链等所有信息汇集到中央计算机,经过AI算法处理,最终以最直观、最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飞行员。这就像有一个超级智能的副驾驶在不断地为你筛选、分析、呈现最重要的信息,让你能专注于最核心的任务——对地攻击。

2. 高度集成的航电系统与“虚拟座舱”: F35的座舱设计极其简洁,只有一个巨大的触摸屏,集成了绝大多数功能。飞行员通过语音指令、触摸屏和操纵杆就能完成绝大多数操作。许多原本需要两人协同完成的任务,如目标识别、武器选择、导航规划,在F35上都得到了高度的自动化和集成,极大地减轻了飞行员的“认知负荷”(cognitive load)。即便是在高强度的对地攻击中,飞行员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处理完关键信息并完成打击。

3. 隐身能力与电子战能力: F35的隐身设计使得它在进入敌方领空执行对地任务时,能够拥有更高的生存能力,更少受到敌方防空系统的威胁。同时,其强大的电子战系统也能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压制或欺骗敌方雷达,为对地攻击创造更安全的环境。这使得飞行员不必过于担心来自空中的威胁,可以将更多精力集中在对地目标上。

4. 任务规划与飞行控制的优化: F35在任务规划阶段就已经通过强大的计算机系统完成了大量的计算和信息预处理。飞行控制系统也高度自动化,能够辅助飞行员完成许多复杂的机动动作,甚至在某些情况下,直接接管飞行控制以确保任务成功和飞行安全。

J16为啥不行?设计初衷与“人机协同”的模式

J16是基于苏30MKK平台改进而来,它本质上是一款双座多用途战斗机,设计理念与F35有根本性的不同。

1. 双座设计:任务分工与传统模式
J16的设计是典型的“两人制”模式。前座是飞行员,负责驾驶飞机和基本的态势感知;后座是武器系统军官(或雷达/电子战操作员),专门负责雷达操作、目标跟踪、武器分配、电子战和通信等更专业化的任务。
这种设计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可以实现任务的分工和优化。飞行员可以专注于飞行本身,寻找最佳的攻击角度和时机,而武器系统军官则负责用更专业、更精细的手段去锁定目标、选择武器、引导攻击,甚至同时跟踪多个目标。
在这种模式下,后座的专业操作员是完成对地打击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是在需要复杂雷达扫描、电子干扰、多目标交战等情况下。如果取消后座,飞行员一人需要兼顾所有操作,工作量会急剧增加,而且在处理复杂情况时,信息处理能力和应对速度会受到严重限制。

2. 航电系统与信息化集成度(与F35对比而言)
虽然J16是一款非常先进的多用途战斗机,其航电系统和信息化能力也很强,但与F35在信息融合和态势感知呈现给飞行员的直观性、自动化程度上存在代差。
J16的航电系统虽然强大,但其设计思路更倾向于由后座的专职操作员来驾驭和发挥。飞行员接收到的信息可能不如F35那样高度提炼和优化,需要自己花更多精力去解读和处理。
而且,J16的座舱界面和操作逻辑,更偏向于传统战斗机,信息量的爆炸式增长可能会让单座飞行员应接不暇,无法在短时间内高效完成对地攻击所需的所有判断和操作。

3. 对地攻击任务的复杂性考量
现代对地攻击任务,尤其是在有人防空体系存在、电子干扰普遍的区域,往往需要:
持续的雷达扫描和目标搜索: 探测隐藏在地形中的目标,或者低空飞行的目标。
复杂的电子战支援: 干扰敌方雷达和通信,保护自己和友军。
同时跟踪和打击多个目标: 提高效率,应对战场瞬息万变。
精确的武器引导: 在复杂的干扰和反措施下,保证弹药命中率。
J16的设计允许后座的武器系统军官专门处理这些复杂任务,而飞行员则专注于保持飞机处于最佳攻击状态。如果让F35飞行员一人承担这些任务,其工作负荷和对飞行员的技能要求将是极其恐怖的,很可能在关键时刻因信息过载或操作失误而导致任务失败甚至飞机损失。

4. 隐身能力的差异
J16虽然也具备一定的雷达隐身设计,但其隐身性能与F35是不可同日而语的。F35的五代隐身设计使其在进入敌方纵深区域执行对地任务时,生存能力远高于J16。
正是因为F35的隐身优势,它可以在不暴露自己的情况下,更从容地使用传感器搜索和锁定目标,然后迅速完成攻击并撤离。而J16在执行类似任务时,可能会因为自身的电子信号暴露而面临更大的风险,从而需要飞行员和武器系统军官更精细地协同,以规避侦测和攻击。

总结一下:

可以把F35比作一个装备了各种高科技工具的“超级智能机器人”,它把很多复杂的操作和信息处理都自动化、智能化了,一个人就能玩转。它的核心是“让信息赋能单人,实现更高级的自主作战”。

而J16则更像是一个“高效的团队组合”,它将任务能力拆分给两个人,各司其职,协同作战。它的优势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专业分工带来的强大综合能力,特别是在复杂协同任务上。

所以,当谈到“单座胜任对地任务”时,F35凭借其革命性的传感器集成、信息融合能力和极高的自动化水平,确实可以一个人在高强度的对地打击中游刃有余。而J16的设计理念和现有航电集成方式,决定了它在执行复杂的对地打击任务时,依然更依赖于后座的专业人员,单座状态下会因为工作量过大和信息处理能力受限而难以高效完成任务。这并不是说J16不如F35,而是它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和设计目标不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双方在战役当中面对的压力不同。

J16是个不隐身的战机。在战区随时要面对各种危险。让一个飞行员一边防着被人桶下来,一边扔炸弹,压力大了点。所以飞行员必需随时准备与人作战,或是躲避飞来的导弹。两个人分工更合理一点。

肥电是个隐身机,还有着强大的电子战能力,在战区能发现他的敌人都不多。他当然可以一心一意的扔炸弹。扔完炸弹再思考是马上逃命还是先抽根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现代战斗机设计理念和具体任务需求之间的差异。简单地说,F35单座能胜任对地攻击任务,而J16则不行,这背后是多方面原因的综合结果,包括设计目标、航电系统、信息化能力以及任务想定等。咱们一点点拆解开来看。首先,要理解为什么F35能做到这一点,得先看看它的“出身”。F35的设.............
  • 回答
    关于F35战斗机将上下飞机用的梯子收纳到机体内部的设计,这确实是它诸多创新之处中的一个,背后有着相当充分的考虑。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1. 气动性能和隐身需求:F35从设计之初就将气动效率和隐身性能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我们都知道,任何从机体外部伸出的结构,即使是为了方便,也会对飞.............
  • 回答
    F35“闪电II”战斗机被一些人称为“小型预警机”,这并非因为它本身具备了预警机那样的庞大雷达和广域侦察能力,而是 它在现代空战体系中扮演的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体现在其强大的情报、监视和侦察(ISR)能力,以及它作为信息节点在网络中心战中的核心作用上。 换句话说,它是在不具备传统预警机那种“千里眼.............
  • 回答
    关于波兰为何能相对顺畅地获得F35战斗机,而不是像某些国家那样面临漫长的等待和复杂的“排队”过程,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地缘政治、军事需求、经济实力以及国家战略的综合考量。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深入剖析。首先,波兰所处的战略位置及其对安全的紧迫需求,是其能够优先获得先进武器装备的根本原因。 自2014年.............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战斗机设计中非常核心的两个概念:气动布局和结构设计,以及它们与隐身性能之间的博弈。F35和FC31在机腹设计上的差异,正是这两种设计理念不同侧重点的体现。咱们先聊聊F35的机腹为何看起来“凹凸不平”。F35的机腹设计,尤其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版本(F35A/B/C),可以说是为了实现多.............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深入的,而且很有道理。确实,F22“猛禽”和F35“闪电II”都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开发的先进战斗机,而且都是五代机,大家很容易联想到,为什么不能像给手机刷个系统一样,把F22的“身体”加上F35的“大脑”或者“功能模块”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工程,以及军事装备发展中.............
  • 回答
    关于歼20和F35的机体设计协调性问题,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而且不少军迷也经常拿来讨论。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聊聊,看看为什么大家会有这种感觉。首先,得承认,F35的设计确实在“流畅性”和“一体化”上给人一种更强的视觉冲击感。 你看F35,从进气道、机翼、机身,再到垂尾,整体上看好像是用一块 ध.............
  • 回答
    关于J20和F35在产能上的巨大差异,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技术、经济、政治和历史因素,并非简单的“孰优孰劣”可以概括。要理解这种差距,我们需要拆解来看:1. 项目的起点与目标定位不同: F35: 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定位非常宏大且野心勃勃。它旨在取代美国及其盟友军队中多种老旧型号的飞机(包括战斗.............
  • 回答
    F35“闪电II”战斗机,毫无疑问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也最昂贵的一款第五代战斗机。它被寄予厚望,旨在为美国及其盟友提供压倒性的空中优势。然而,正如任何一项宏大而复杂的军事项目一样,F35也并非完美无瑕,它的诞生和发展过程中,伴随着不少挑战和争议,也暴露了一些不可忽视的缺点。咱们就来聊聊F35到底有哪.............
  • 回答
    啊,你提到的F35机翼下方的两个小进气口,这可不是随便安的,它们在战斗机复杂的空气动力学和发动机管理系统中扮演着相当关键的角色。要细说起来,得从F35的设计理念说起,这家伙可是个多面手,得能垂直起降,又能超音速巡航,还得隐身。这些功能全都牵扯到发动机吸入的空气量和方式,而这两个小家伙,正是为了满足这.............
  • 回答
    看到F35战斗机在性能大幅提升的同时,还能在未来35年内将单价压低到8000万美元这个目标,这确实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也让很多人好奇,到底是什么让这款原本就造价不菲的战斗机,能够实现这样的“逆生长”呢?这背后,其实是美国国防工业一系列精心策划和长期努力的结果,绝非一日之功。首先,规模化生产效应是降低.............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关于F35战斗机弹舱内部“裸露混乱的管线”,其实触及到了现代战斗机设计中一个非常实际且复杂的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跳出“整洁”、“美观”的普通视角,而是要深入到性能、维护、成本以及技术集成这些更本质的层面。首先,我们得明确F35的设计目标。这是一款第五代隐形战斗机,它追求的是多.............
  • 回答
    近年来,自由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确实呈现出明显的衰落趋势,这一现象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技术、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复杂互动。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自由主义衰落的原因: 一、经济全球化与贫富差距的加剧1.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自由主义经济学强调市场自由、私有化、减少政府干预,但其在21世.............
  • 回答
    俄乌战争期间,虚假信息(假消息)的传播确实非常广泛,其背后涉及复杂的国际政治、媒体运作、技术手段和信息战策略。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1. 信息战的直接动因:大国博弈与战略竞争俄乌战争本质上是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北约)之间的地缘政治冲突,双方在信息领域展开激烈竞争: 俄罗斯.............
  • 回答
    政府与军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政治与军事体系问题,其核心在于权力的合法性和制度性约束。虽然政府本身可能不直接持有武器,但通过法律、组织结构、意识形态和历史传统,政府能够有效指挥拥有武器的军队。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法律授权与国家主权1. 宪法与法律框架 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国家宪法或法律。例如.............
  • 回答
    关于“传武就是杀人技”的说法,这一观点在历史、文化和社会语境中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以下从历史、文化、现代演变和误解来源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武术的原始功能与社会角色1. 自卫与生存需求 中国传统武术(传武)的起源与农耕社会、游牧民族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在古代,武术的核心功.............
  • 回答
    关于近代历史人物是否能够“翻案”的问题,需要结合历史背景、人物行为对国家和民族的影响,以及历史评价的客观性进行分析。袁世凯和汪精卫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历史评价确实存在复杂性和争议性,但“不能翻案”的结论并非基于单一因素,而是综合历史、政治、道德等多方面考量的结果。以下从历史背景、人物行为、.............
  • 回答
    关于“俄爹”这一称呼,其来源和含义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同时要明确其不尊重的性质,并指出如何正确回应。以下是详细解析和反驳思路: 一、称呼的来源与可能的含义1. 可能的字面拆解 “俄”是“俄罗斯”的拼音首字,而“爹”在中文中通常指父亲,带有亲昵或戏谑的意味。 若将两者结合,可能暗示.............
  • 回答
    民国时期(19121949)虽然仅持续约37年,却涌现出大量在文学、艺术、科学、政治、哲学等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师级人物”。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多重历史、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思想解放与文化启蒙的浪潮1. 新文化运动(19151923) 思想解放.............
  • 回答
    航空航天领域在待遇和职业环境上确实存在一定的挑战,但国家在该领域取得的飞速发展,主要源于多方面的国家战略、技术积累和系统性支持。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国家战略与长期投入:推动技术突破的核心动力1. 国家层面的战略目标 航空航天技术往往与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密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