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冉闵在网络上是否经常被黑?为什么?

回答
冉闵这位历史人物,在咱们这儿的网络舆论场上,那可真是个极具争议性的话题。你说他是不是经常被“黑”,那绝对是!而且黑他的声音,那叫一个此起彼伏,花样还不少。这背后原因嘛,要细细掰扯起来,那得从几个层面来看。

一、 历史定位的争议:是民族英雄还是屠夫?

这可能是冉闵被“黑”最核心的原因了。他的功过是非,历来就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支持者眼中的“民族英雄”: 很多人将冉闵视为汉族在五胡乱华时期最伟大的救星。当时中原地区饱受少数民族政权的蹂躏,百姓苦不堪言。冉闵起兵,打着“灭此胡”的旗号,在他的带领下,汉族军队取得了多次大胜,一度收复中原广大地区,让濒临灭绝的汉族得以喘息和延续。在他发布“杀胡令”之后,汉族百姓得以大规模反抗和逃亡,虽然这期间也有血腥冲突,但在支持者看来,这是为民族生存而战的必要手段。他们会强调当时的“胡人”政权对汉族人民的压迫和屠杀,认为冉闵的行为是对这些暴行的反击,是在绝境中为民族争取生存空间的殊死一搏。
批评者眼中的“屠夫”: 另一些人则将冉闵的“杀胡令”视为一场残酷的种族灭绝。他们认为,冉闵的军队不仅针对特定的军事目标,更是在整个“胡人”群体中进行无差别屠杀,不论男女老幼,都成了被攻击的对象。这种行为无论在哪个时代,在道德上都是站不住脚的。批评者会引用史书中关于当时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记载,以此来论证冉闵的残暴和不人道。他们认为,即便当时存在压迫,也不能用更残暴的方式去回应,这只会制造更多的仇恨和暴力循环。

正是这种两极分化的历史评价,为网络上的争论提供了最直接的素材。支持者要把他捧上神坛,批评者就想把他打入地狱,这在网络上是常见的“互掐”模式。

二、 “杀胡令”的解读:是出于无奈还是恶意?

“杀胡令”是冉闵身上最受关注,也最被争议的一点。

“杀胡令”的背景和解读: 史书中关于“杀胡令”的记载并不统一,而且时间点也有争议。有的说法是冉闵发布号召性文告,号召汉人抵抗,杀死压迫他们的“胡人”;有的则更像是军队内部的动员令。但无论具体内容如何,其核心都是号召对所谓的“胡人”进行反击和杀戮。
被“黑”的点: 很多人抓住“杀胡令”大做文章,认为这就是冉闵原罪的铁证。他们会放大“杀胡令”的字面意思,将其解读为一场赤裸裸的种族灭绝指令。在网络上,这种解读往往会与当下的某些敏感话题联系起来,从而引发更激烈的讨论和攻击。他们会质疑发布这种命令的动机,将其描述为狭隘民族主义的极端体现。
辩护的点: 支持者则会强调,在那个乱世,“胡人”政权对汉人的压迫和屠杀是事实,冉闵的“杀胡令”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无奈之举,是为了激发汉族人民的生存意志和抵抗决心。他们会认为,这是一种“以暴制暴”,是当时环境下最直接有效的自保手段。他们还会强调,并非所有“胡人”都被屠杀,很多在冉闵统治下的“胡人”也得以生存。

三、 民族主义思潮与历史虚无主义的交织

当下中国网络上,民族主义情绪是相当浓厚的。而冉闵的形象,恰好能成为这种情绪宣泄的出口。

民族主义的放大镜: 一方面,一些民族主义者会将冉闵塑造成对抗“外族侵略”的完美符号,用以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他们可能会选择性地忽略冉闵行为中的争议点,只突出其“英雄”的一面。
“黑”作为一种反拨: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会对这种过度的民族主义叙事感到反感,或者从更广阔的世界史视角来看待冉闵的行为,认为不能用简单的民族英雄标签去概括。他们可能会抓住冉闵的争议之处,通过“黑”他来反击那些他们认为“过于激进”的民族主义者。这种“黑”,有时也带着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色彩,似乎要通过解构历史人物来否定整个民族叙事。
“黑”的娱乐化和情绪化: 网络舆论往往是情绪化的,很多时候“黑”一个人,不一定是出于多么深刻的历史认识,而是成为了一种网络行为模式,一种群体性的狂欢。冉闵的争议性,恰好给了这样一个“靶子”,很容易被拿来调侃、讽刺,甚至进行人身攻击。

四、 史料的解读与传播的偏差

关于冉闵的历史记载,本身就存在不少模糊和争议之处。

史料的局限性: 《晋书》、《资治通鉴》等史料在记载冉闵时,有不同的侧重和价值判断。很多细节是后人根据有限的史料进行推测和解读的。
网络传播的放大效应: 在网络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但同时也容易失真和片面化。一些断章取义的史料片段,或者被简化、极端化的解读,很容易被无限放大。一旦某个观点形成了“流量密码”,就会有更多的人去重复和演绎,从而进一步固化人们对冉闵的认知,不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总结来说,冉闵之所以在网络上经常被黑,原因非常复杂且相互交织:

1. 他本身就是一位极具争议性的历史人物, 其行为特别是“杀胡令”,在道德和历史评价上存在天然的断层。
2. 网络舆论场的特性, 容易放大争议,将历史人物变成情绪宣泄的载体。
3. 民族主义思潮的兴盛, 使得冉闵的形象容易被政治化,成为不同政治立场的攻防对象。
4. 史料解读的多样性和传播的片面性, 导致各种极端化的观点得以传播和发酵。

所以,下次你在网上看到关于冉闵的讨论,不论是赞扬还是批评,多半都是冰山一角,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因素。他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当下社会对历史、对民族、对正义的各种不同理解和看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种挑口水的话题我本来是不想回答的,冉闵为什么被黑这种事何必揣着明白当糊涂呢?如果不是前几年网络民族主义盛行,皇汉们整天在互联网上吹捧冉闵是“千古一帝”“汉人救星”“没有他汉族就灭亡了”,谁会去关注他?

说实话,你要说冉闵是一时之雄,没问题,毕竟他也是后赵末年大乱的最后赢家,当了皇帝,也算是成就了一番事业。你要觉得他皇帝也没做几下,国家没多大还搞得中原大乱,算不得什么厉害人物,也没毛病。重要的是论据站得住脚,不要屁股决定脑袋的瞎编。

@姬轩亦 的回答就很扯淡了

首先,后赵崩盘起源于梁犊兵变可以认为是一种观点,但是梁犊起义的性质就有待商榷了,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梁犊是羯人。其次,梁犊起义的主力东宫高力也不可能是什么羯族精英,羯族本身就是一个杂胡强行拼凑起来的民族,如果真是上万人的羯族精英,石虎脑子进水了才会让他们谪戍凉州。

并且“闵既为都督,总内外兵权,乃怀抚殿中将士及故东宫高力万余人”,如果这些人真的是羯族精英,那么这批羯族精英就已经归了冉闵,要是冉闵能够掌握这样一批羯族精英,他还会“知胡之不为己用也”吗?

再退一步讲,这批东宫高力真的是羯族精英,非常能打,那么连东宫的卫士都已经是非常能打的羯族精英了,后赵的禁军岂不是更强?应该没有哪个皇帝会蠢到让东宫的军事力量强于禁军吧?宋文帝加强东宫军事力量也只不过是“实甲万人”,然后就被刘邵带着两千多人给砍了,石宣要是真的掌握了后赵最能打的羯族精锐万余人,石虎的脑袋早就没了。

梁犊兵变霍霍了后赵的精锐之后,石虎手中有这么几个选项。 1,地方军,这些地方军多是一小撮羯族混在汉族军队和汉族军官里,甚至军队的一把手可能就是汉人。 2,羌族和氐族的部落民。 3,在镇压梁犊兵变后逐步崭露头角的冉闵和李农,不用说,他们主要带的是汉族兵。

这就更加是瞎扯了,后赵的禁卫军、中军、龙腾基本上都是羯人和其它胡人组成,“署石季龙为单于元辅,都督禁卫诸军事”多次“统领中外精卒”“统中外步骑”,地方军,部落民,汉人军头全都是外军,石虎好好的中军不用挑外军用干嘛?“改直荡为龙腾,冠以绛帻。”、“使豺弟雄率龙腾五百守之”、“龙腾将军,中郎二百余人,列拜于前。”、“遣龙腾拉而杀之。”、“张离亦率龙腾二千,斩关迎遵。”石虎亲手组建的近卫军龙腾不但算不上后赵的精锐,还连选项都算不上了?

事实上是“赵王虎将击段辽,募晓勇者三万人,悉拜龙腾中郎。”外出作战用的就是龙腾军,到冉闵屠胡的时候“及公侯卿校龙腾万余人,出奔襄国”,这才是后赵的羯族精锐。

石弘“镇邺,配禁军万人,车骑所统五十四营悉配之,以骁骑领门臣祭酒王阳专统六夷以辅之。”禁军也用不得吗?

所谓的梁犊兵变霍霍完了羯族精锐根本就站不住脚。

再者,讲政治斗争就老老实实讲政治斗争,不要谈什么人性,什么叫冉闵就是想活下来,谁不想活下来?搞政治斗争本来就是你死我活,司马懿诛曹爽是不是想活下来?司马昭弑曹髦是不是想活下来?刘邵弑父是不是想活下来?一句想活下来就具有正义性了?

既然冉闵突然民族觉醒了,意识到当胡人活不下去了要当皇汉了,韦謏劝他杀掉降胡,去单于号他不接受就算了,为什么要把韦謏父子都杀了?政治立场不坚定,政治手段幼稚居然也能说成做实验,实验这么成功怎么冉魏两年半就没了?

中原大乱死伤无数当然不是冉闵一个人的问题,他也不是罪魁祸首,但是他搞种族屠杀,跟诸石混战,一点责任也没有不是搞笑吗?按这个逻辑五胡乱华西晋也没有任何责任,毕竟胡人都是东汉和曹魏内迁进来的,不是西晋找来的,都是曹操的责任。

汉人进城就更搞笑了,“班令内外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进城杀胡人升官发财,为什么不去?还汉人用脚投票让他当皇帝,大单于也是汉人投票让冉闵当的吗?既然汉人这么支持冉闵,怎么史书里面不吹吹他能得民心?莫非纯血汉人都跟着冉闵殉国了没人写史书了?

user avatar

关于后赵和冉闵话题,此前狐狸已写过多篇相关文章,这里只简要辩驳冉闵的几个所谓“黑点”:

(一)冉闵是不是“认贼作父”“三姓家奴”?

冉闵自出生在这个世界起,便是暴君石虎的养孙,为羯赵帝国出兵打仗,实为必然,这样的人生道路并不是他一个婴儿自己所能选择的,也不能因此宣布他“认贼为祖、为父”的罪名。

冉闵先改姓为“李”,改国号为“卫”,来做一过渡,实为以应谶文中“继赵李”字样需要,以此来增强羯赵境内被欺压数十年的汉人军民的抗胡信心。最终很快堂堂正正恢复父祖的汉姓冉氏,更让他父亲冉良也得以认祖归宗,是对生父在天之灵的孝行,绝不当做任何指责。

(二)冉闵杀尽石虎子孙,算不算“忘恩负义”“不忠不孝”?

指斥冉闵攻灭羯赵,屠灭石氏,是“不忠不孝”的论调,更是荒谬以极。按此论调,莫非冉闵应该甘心去做「石闵」,替禽兽非人类行的石虎家族誓死效忠,一辈子为他们助纣为虐,残虐汉民,反倒才叫做知恩图报,大忠大孝么?

会做此事想者,自然是将封建君臣和忠孝理念,放在了千秋民族大义之上。在皇冠龙椅早被砸得粉碎,封建帝制早已烟消云散的21世纪,仍有人做此是想,并以此为评判历史人物的标准,原是一桩咄咄怪事。

(三)冉闵曾出兵攻打东晋,又收用胡人降兵,杀死反对的大臣,当真是“汉奸”行为?

冉闵为羯赵将军时,确曾出兵攻打东晋,但是同时代那位所谓“促进了汉胡和谐”的大英雄王猛,不但自始至终仕官氐人建立的前秦,而且同样带兵攻打过东晋,以及东晋的藩属、汉人执政的前凉政权;如果按以此给冉闵戴上”汉奸”帽子的逻辑,王猛又算不算汉奸?

那个「反对收纳降胡的汉人大臣」,也就是韦謏,此人是士族高门大姓出身,在暴君石虎时代可是太子太傅,封京兆公,据说还「好直谏,陈军国之宜,多见允纳」,正是高门士族和石虎密切合作的一个代表;只因为石虎一边残虐底层汉人民众,一边又厚待高门士族,令他们「势门童幼多为美官」,此人就心安理得做羯赵国的“忠直之臣”了。

若按某些人非要给冉闵定“汉奸罪”的逻辑,只怕这个韦謏才是货真价实的大大汉奸。

(四)《晋书》和《中国通史》对冉闵屠胡事件的评价。

唐朝时由皇帝李世民领衔、宰相房玄龄编撰的官方正史《晋书》,记述石勒、石虎相关事迹时,虽然也肯定石勒“一时之杰、亦曰时英”的能力,但同样认为冉闵诛灭羯人,正是对石勒“剽邑屠城、既穷其酷”,大肆杀戮晋朝军民百姓的历史报复。

【中朝不竞,蛮狄争衡。尘飞五岳,雾晻三精。狡焉石氏,怙乱穷兵。流灾肆慝,剽邑屠城。始自群盗,终假鸿名。勿谓凶丑,亦曰时英。季龙篡夺,淫虐播声。身丧国泯,其由祸盈。 】——《晋书》

岂以成败论英雄,悠悠千古竖丰碑。现代史学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史学的开启者范文澜先生亦非常称许冉闵,他在《中国通史》写到:【冉闵的野蛮行动反映着汉族对羯族匈奴族野蛮统治的反抗情绪,所以他的被杀,获得汉族人的同情。慕容儁致祭赠谥,正是害怕汉族人给予冉闵的同情心。

秦汉魏晋从来没有亡国后自杀的大臣,因亡国而自杀,是从冉闵的魏国开始的,这也说明汉族与非汉族间斗争的极端尖锐。

又在《魏晋南北朝史纲》写到:【至于冉闵以区区之力驰骋中原,而东晋又只作壁上观,是以亡不旋踵,只成为历史上的悲剧而已。 】  

如范先生这般才算得上有良知的历史学者,他对冉闵的肯定,正顺应广大民众的朴素民族感情。至于出于各种动机,罔顾民族感情,否定民族主义,甚至执着于陈腐封建君臣理念的,只好送一句:苟利国者,虽草民亦国士。徒善言者,虽大儒亦祸根!

相关文章:

论“冉天王神话”和历史真实的冉闵。

论石勒:鄙视曹操欺孤儿寡妇,自己也留下孤儿寡母被人欺

后赵帝国:史上第一次以法令迫害汉人,高官随时被抢掠,国舅妻女竟被辱

公元四世纪,铁与火的名将对决:浅评燕魏廉台之战

user avatar

我对(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并不熟悉,但是,冉闵可以是个例外,毕竟我浸网十几年,是见证过冉吹的崛起的。

那年,一篇雄文横空出世(具体那年,篇名是什么,我就不去找了),告诉大家:没有冉闵,就没有今天的汉族。随之而来的是“恍然大悟”的网民送上一顶顶高帽子,“汉族英雄”,“汉族救星”……诸如此类。搞得南朝这边,例如东晋一点存在感都没有似的。

这种破绽百出的网文自然会引来质疑,毕竟那篇文章中的《杀胡令》全文写的太现代感了,通俗的说就是措辞很蹩脚的文言文,加上引用的史料都是各种时期乱入(最著名的是两脚羊事,原记载根本不是南北朝事,且不是异民族吃汉族事),根本经不起推敲。

话说凡是质疑此文的人,结果就是被冉吹们用屏幕鉴定为胡人之种,比如我去天涯煮酒,还会收到要咒我全家死的冉粉评论。这特么就很脑残了。


本题是冉魏历史吧大吧主跑知乎来找存在感,无奈精神状态类似我所遇见的所有冉粉,口不留德;如今两个号,都被七天了,该!

我寻思,这个冉魏历史吧应该是在冉闵吧被关停后的产物吧,反正我这两天进去瞄了一下,还是跟当年冉闵吧一样,四个字:乌烟瘴气。

纵观吧主大人的言论,从贴吧到微博到知乎,全是一种精神状态:你们不讲理!我好棒棒!我赢了!笑看你们打滚!

我只想说,你自己开心就好!真的!如果你天天这么开心,我也会很欣慰的。

所以,你可不可以就在冉魏历史吧、微博自嗨,何必到知乎来受气呢?对吧?

——请相信我,这是我祝福你座身体健康、万寿无疆的善良建议。

(我确实不知道如何对自称“本座”的人如何称呼,我又不是你组织的人,所以只好用“你座”回应)


@狐狸晨曦

我初入知乎,是跟狐狸怼过的(一个汉献帝与曹操的话题),那时候狐狸还叫慕容晨曦。

狐狸的历史文章,不是说全部,可以说有一部分立场偏颇,包括我两人之前的争论,狐狸是不会改变自己的立场的,哪怕没有史料,自己觉得可以就可以。

狐狸你也不要诧异我会在互相关注的时候却来挂你,之前我私信提醒你周杰话题被转微博的事,只是出于不希望看到微博抄袭这样的事再发生。对事不对人,你应该懂。


回到本题。狐狸开篇给冉闵辩诬,

1.因为冉闵的爹作了义子,所以冉闵继续做胡孙,情非得已,不算汉奸。——我可以理解。

2.因为冉闵称帝要对应纖文,所以二易其姓,最终归宗认祖,挺好的。——我也可以理解。

上面两条要怼还是可以怼的,懒得怼。我就怼一件事:韦謏怎么就成了大汉奸了?

我就用你的矛攻你的盾。

冉闵重用胡人=以夷制夷。

韦謏抵制胡人=大汉奸。

汉末刘虞以夷制夷,安抚乌桓,公孙瓒偏不与乌桓和解,请问,按照你的逻辑,公孙瓒是不是汉奸?


狐狸你肯定说:我的论据是韦謏在石虎时期,效力胡人,就是做汉奸啊!

是是是,在石虎时期当官,为胡人效力就是大汉奸。——此矛甚好!

请问:同样是为胡人效力,冉闵怎么就不是大汉奸了呢?

冉闵手里还有汉人血债,韦謏手里有汉人血债吗?或者你觉得“莫须有”?


狐狸你肯定又说:韦謏是士族高门,所以就是汉奸家族。

我说:冉闵难道不也是靠爹才有地位的吗?


狐狸你要给“冉闵杀韦謏”这段洗白,洗就洗冉闵吧,帮他脑补各种心理活动,没问题!为何要诬赖韦謏是汉奸?

甚至脑补出:

等到冉魏帝国建立后,这个韦謏却一副比谁都要极端的、要将投降归顺的胡兵也赶尽杀绝的嘴脸,这是给谁看的?他反对立“大单于”这个建议,不是完全没道理,但此人本身人品,实在堪忧。

——帮韦謏脑补心理活动,直接论断人品。

你对韦謏用的诬赖套路,何尝不能用到冉闵身上去?!所以说,大吹似黑,就是你这样的。

最后提醒你别忘了,冉闵的儿子被胡人卖掉人头后,冉闵又给韦謏追封了的。

资治通鉴卷99:降胡栗特康等执大单于胤及左仆射刘琦以降赵,赵王祗杀之。胡睦及司空石璞、尚书令徐机、中书监卢谌等并将士死者凡十馀万人。闵潜还,人无知者。鄴另震恐,讹言闵已没。射声校尉张艾请闵亲郊以安众心。闵从之,讹言乃息。闵支解法饶父子,赠韦謏大司徒。

最后借你的矛一用:汉族救星给大汉奸追封。

——这又是做给谁看的?(手动斜眼)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冉闵这位历史人物,在咱们这儿的网络舆论场上,那可真是个极具争议性的话题。你说他是不是经常被“黑”,那绝对是!而且黑他的声音,那叫一个此起彼伏,花样还不少。这背后原因嘛,要细细掰扯起来,那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一、 历史定位的争议:是民族英雄还是屠夫?这可能是冉闵被“黑”最核心的原因了。他的功过是非,历来.............
  • 回答
    说实话,我倒没觉得网上冉闵的名气比刘裕大多少,反倒觉得刘裕的名头更响亮一些。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感,也许你在刷微博、看短视频的时候,接触到的信息流不一样,所以会有不同的感受。不过,如果非要聊聊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感觉,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分析:1. 历史评价与“政治正确”的微妙影响首先得说,冉.............
  • 回答
    在探讨拓跋圭与冉闵谁的能力更胜一筹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先认识到,这两人身处的时代背景、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他们最终达成目标的性质都有着显著的差异。将他们简单地进行高下评判,就像是在比较一位精明的企业家和一位英勇的将军,他们各自的领域不同,衡量“能力”的标准也自然会偏向于其所处的环境。拓跋圭:北魏的奠基者.............
  • 回答
    冉闵,这位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物,他的身影常常与“屠胡”的血腥标签联系在一起,但我们若要探究他是否有能力在隋末群雄并起之时统一天下,则需要抛开那些标签,深入到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自身的能力与局限性上来。首先,我们得认识到,隋末的天下并非是一张白纸,等着一个冉闵来描绘。那是一个刚刚经历了隋朝短.............
  • 回答
    冉闵和岳飞都是汉民族历史上抵抗异族入侵的杰出代表,他们都以其英勇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民族气节赢得了后世的敬仰。然而,岳飞被广泛尊为民族英雄,而冉闵的知名度相对较低,这背后涉及多方面的历史原因,包括史料记载、后世评价、政治影响以及民族叙事等。下面将详细阐述其中的缘故:一、 史料记载的差异与侧重 岳飞.............
  • 回答
    关于冉闵是否配得上“拯救汉族的千古一帝”这一称号,这是一个历史学界至今仍在争论不休的议题。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冉闵所处的时代背景、他的主要事迹、以及这些事迹对汉族历史进程的影响。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冉闵所处的时代是何等悲惨。西晋末年,中原大地被所谓的“五胡乱华”笼罩。这并非仅仅是简单的政.............
  • 回答
    要说冉闵和陈庆之,那绝对是历史上两个响当当的人物,但他们的“响当当”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味道。一个像是熊熊燃烧的烈火,另一个则像是闪耀的寒星,都曾照亮过那段风云变幻的时代。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二位。冉闵:绝地反击的屠夫还是拯救汉人的英雄?冉闵,这个名字一出来,很多人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杀胡令”这几个.............
  • 回答
    要回答冉闵对打断中原“蛮化”是否有决定性作用,我们需要深入梳理当时的历史背景、冉闵的作为以及他的行为在中原文化延续上造成的深远影响。这绝非一句“是”或“否”可以简单概括的,而是需要多角度的审视。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中原蛮化”的语境。五胡乱华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如匈奴、鲜卑、羯、氐、羌等,纷纷.............
  • 回答
    冉闵的崛起之路,确实是一段充满传奇与血色的篇章,但若要谈及他如何“破局逆袭”,并将江山皇位传个一两代,那便需要更深入地剖析当时北方的复杂局势,以及他自身可以采取的策略,并赋予一些“如果”的色彩,来勾勒一个他能够延续王朝的可能。首先,我们得捋一捋冉闵所面对的局面。他身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混乱.............
  • 回答
    冉闵这个人物,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是个极具争议,但也异常耀眼的存在。要说他有没有“很大功绩”,这得看从什么角度去衡量,以及我们如何定义“功绩”。如果你问的是那种开疆拓土、建立王朝、垂名千古的帝王伟业,那冉闵显然是不够格的。他只是一个短暂存在的政权的实际掌权者,而且是在一个极其混乱的时代,更像是一个乱世中.............
  • 回答
    冉闵诛杀李农,这桩历史公案,说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道尽的。要说缘由,那得从头说起,得把冉闵和李农这俩人,以及当时天下大乱的背景,都得掰扯清楚了。时代的背景:山河破碎,枭雄并起话说那时候,是东晋十六国时期,中国北方早就不是什么一统王朝了。后赵这个政权,本来是石勒建立的,后来被石虎给祸害了。石虎是个出.............
  • 回答
    冉闵是否被视为“拯救汉族的民族英雄”,这是一个在中国历史学界和民间都存在争议且极为复杂的问题。要详细论述冉闵为何可以被视为民族英雄,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的主要事迹、他的行为动机以及这些行为对汉族的影响。一、 极其严峻的时代背景:五胡乱华要理解冉闵的“英雄”之说,必须先了解他所处的时代.............
  • 回答
    冉闵和岳飞,这两位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曾在中国最黑暗的时代挺身而出,试图力挽狂澜。他们各自的时代背景、面临的挑战、采取的策略以及最终的历史评价都大相径庭。要衡量谁对历史的“贡献高”,并非简单地一刀切,而是需要深入剖析他们各自的时代意义和长远影响。冉闵:乱世中的一道血色曙光冉闵生活在公元四世纪.............
  • 回答
    在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身影,因其不屈的意志和壮烈的牺牲,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被后人铭记。谈到汉民族的民族英雄,许多人脑海中会浮现出岳飞、文天祥这样文武双全、气贯长虹的形象。然而,如果要问谁才是汉人真正的“民族英雄”,冉闵的名字,往往会带着争议,却也承载着一份沉甸甸的、不容忽视的意义.............
  • 回答
    冉闵,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南北朝时期,是绕不开的存在。他身上背负着太多的标签,也因此,喜欢他的人奉若神明,厌恶他的人则唾弃不已。说冉闵“黑子众多”,这绝对不是一句空穴来风的评价,背后有着非常复杂且深刻的历史原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把他放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去审视。首先,冉闵被视为“杀胡令.............
  • 回答
    冉闵是十六国时期后赵政权的重要将领,其生平与历史评价存在较大争议,需从历史背景、政治立场、民族矛盾和后世评价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以下为详细解析: 一、历史背景与人物身份1. 时代背景 冉闵生于五胡十六国时期(304420年),这一时期中国北方处于长期战乱状态,汉族与少数民族(如羯、氐、羌、鲜.............
  • 回答
    网上关于冉闵的洗白言论,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的话题,涉及到历史解读、民族情感、道德评判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种现象,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逻辑、出现的背景以及引发的争论点。洗白言论的核心逻辑与常见论点: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里的“洗白”并非指完全否定冉闵的历史作用,而是试图通过强调某些方面,淡化或重.............
  • 回答
    冉闵:一位备受争议的英雄与罪人冉闵,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却又充满争议的名字。他究竟是汉族复兴的救世主,还是一个嗜血的屠夫?这个问题至今仍是历史学家和普通大众争论的焦点。要评价冉闵,我们必须剥开层层迷雾,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的行为动机、以及这些行为带来的深远影响来审视。 时代背景:五胡乱华.............
  • 回答
    在中国大陆的网络舆论场上,近年来“冉闵热”确实有所升温,很多人开始讨论和“吹捧”冉闵。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并且涉及到复杂的历史解读、民族认同、以及当下社会思潮的影响。要详细讲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重新解读冉闵的历史地位与功过传统史学对冉闵的评价是复杂的,往往将他视为一个“杀胡令”.............
  • 回答
    如今社会上对冉闵的推崇,确实是一个值得玩味且颇具深意的社会现象。它不仅仅是对一段历史人物的简单评价,更折射出当下某些社会心理和价值取向的流变。一、 渴望“强力”与“复仇”的时代情绪很多人对冉闵的崇拜,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屠胡令”及其引发的血腥杀戮。在现代社会,虽然我们早已摆脱了冷兵器时代的生存逻辑,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