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冉闵和岳飞都是汉民族抵抗异族的代表人物,怎么看待岳飞成为民族英雄而冉闵却鲜有关注?

回答
冉闵和岳飞都是汉民族历史上抵抗异族入侵的杰出代表,他们都以其英勇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民族气节赢得了后世的敬仰。然而,岳飞被广泛尊为民族英雄,而冉闵的知名度相对较低,这背后涉及多方面的历史原因,包括史料记载、后世评价、政治影响以及民族叙事等。下面将详细阐述其中的缘故:

一、 史料记载的差异与侧重

岳飞: 岳飞事迹的记载相对详细和系统。南宋官方史书,《宋史》中有专门的传记,详细记录了他的军事生涯、战功、事迹以及被秦桧陷害致死的经过。《说岳全传》等文学作品的流行,更是将岳飞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这些史料和文学作品为岳飞的英雄形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提供了丰富的叙事素材。
冉闵: 冉闵所处的时代是“五胡乱华”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民族矛盾复杂且史料相对零散的时期。记载冉闵的史料主要集中在《晋书》的《载记》部分,以及其他一些杂史笔记。这些记载虽然提到了他作为汉族战士的勇猛和对羯族等异族的抵抗,但更多地聚焦于他的军事行动本身,以及他建立冉魏政权的过程。对于他内心世界的刻画、更广泛的社会影响以及详细的战役细节,相较于岳飞而言,记录要少得多。

二、 历史评价的演变与主导叙事

岳飞: 岳飞的英雄形象在宋朝灭亡后,尤其是在元朝统治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尽管他是宋朝的臣子,但他的忠诚和抗金事迹在汉族人民心中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明朝以降,随着汉族正统观念的回归,岳飞的“精忠报国”被提升到极高的道德和政治高度,成为士大夫阶层乃至普通民众推崇的典范。在清朝统治时期,岳飞作为抵抗异族入侵的象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被压制,但其民族英雄的地位并未动摇,反而成为汉族文化反抗外来统治的精神寄托。
冉闵: 冉闵的历史评价则更为复杂和争议。
“杀胡令”的争议: 冉闵颁布的“杀胡令”,虽然在客观上保护了部分汉族人民的生存,但也导致了无辜的胡人以及在华胡汉混居者的死亡。这一行为在后世的评价中,被一些人视为残暴和过度杀戮,从而影响了对其整体英雄形象的评价。虽然有学者指出,在当时“五胡乱华”的血腥环境下,冉闵的措施带有特殊的历史背景,但“杀胡令”的争议无疑是限制其被广泛接受为“民族英雄”的一个重要因素。
政权性质的解读: 冉闵建立了冉魏政权,但这个政权在历史上被视为“十六国”时期的一个政权,其正统性在一些传统史学观念中受到质疑。相比于宋朝和明朝这样的大一统王朝,冉魏的短暂性和地域局限性,使得冉闵的政治遗产在后世的解读中,更多地被放在动荡分裂的时代背景下审视,而非大一统汉民族的代表。
“乱世枭雄”的定位: 一些史学家倾向于将冉闵定位为“乱世枭雄”或“割据一方的军事将领”,其行为更多是为了生存和争夺地盘,而非纯粹为了“汉民族”这个概念而战。尽管他确实成为了汉族人民在那个黑暗时期的一线希望,但这种定位影响了其“民族英雄”的标签。

三、 民族认同的演变与建构

岳飞与“中华民族”的契合: 岳飞所处的宋朝,虽然经历了内忧外患,但其已具备了相对成熟的中央集权和文化认同基础。他抵抗的“金人”是辽金夏等契丹、女 পণ、党项等北方民族建立的政权,这些民族与汉族的关系在当时是民族冲突,但在后世的“中华民族”叙事中,可以被更宽泛地纳入到多民族中华文明的范畴。岳飞的“精忠报国”更是与后世建立在统一国家和民族认同基础上的“民族英雄”概念更为契合。
冉闵与“五胡乱华”的复杂性: 冉闵所处的“五胡乱华”时期,民族界限相对模糊,且存在大规模的民族迁徙和融合。当时的“胡人”概念也非常复杂,包含了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多个民族。冉闵的抵抗对象虽然主要是羯族等对汉族压迫严重的民族,但他的行为也涉及到对整个“胡人”群体的屠杀。在后世构建“中华民族”叙事时,如何处理“五胡乱华”时期各民族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冉闵在其中的定位,都可能使得他的英雄形象难以像岳飞那样被简单和统一地接纳。尤其是在强调“大一统”和“民族融合”的语境下,冉闵的激进行为可能会被视为破坏民族关系。

四、 文学作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说岳全传》的巨大成功: 《说岳全传》是一部非常有影响力的长篇小说,其生动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塑造,特别是将岳飞塑造成一个近乎完美、忠肝义胆的英雄形象,使其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入人心。这极大地巩固和提升了岳飞的民族英雄地位。
缺乏类似传播的文学作品: 尽管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讲述了乱世中的英雄故事,但专门以冉闵为主角、并像《说岳全传》那样系统描绘其英雄事迹并产生广泛影响的文学作品相对较少。即使有提及冉闵的,也可能更偏向于历史叙事,而非大众化的英雄传奇。

五、 后世政治与文化的选择性叙事

“忠君报国”的政治符号: 岳飞的“精忠报国”完美地契合了历代统治者所倡导的“忠君报国”的政治理念。他被树立为臣子忠于君王、抵抗外敌的榜样,具有极强的政治教化意义。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有动力去宣扬岳飞的英雄形象。
冉闵的政治敏感性: 冉闵的“杀胡令”以及其建立的政权在性质上的争议,使得他在后世的政治叙事中可能被视为一种“不稳定因素”或“过激分子”。尤其是在需要强调民族和谐与国家统一的时代,冉闵的形象可能显得不那么“正面”或“合时宜”。
“汉族英雄”的定义: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汉族英雄”的定义也在不断演变。岳飞的抵抗对象明确,其行为更多地被解读为保卫汉族王朝和汉族文化,因此更容易被定位为纯粹的“汉族英雄”。而冉闵所处的时代,民族关系和国家概念更为复杂,使得他的身份和行为更容易引发不同的解读。

总结来说,岳飞之所以成为被广泛认可的民族英雄,而冉闵的知名度相对较低,主要原因在于:

史料的完整性和文学传播力的差异:岳飞有更详细的史料记载和广为流传的文学作品。
历史评价的正面性和政治契合度:岳飞的“精忠报国”更符合历代政治宣扬的需求,而冉闵的“杀胡令”存在争议,其政权性质也复杂。
民族认同建构的契合度:岳飞的英雄事迹更容易被纳入后世以大一统中华民族为核心的叙事体系,而冉闵所处的乱世和复杂的民族关系使得其形象的定位更具挑战性。

尽管如此,近年来随着史学研究的深入和对历史多元视角的关注,冉闵作为汉民族抵抗外族压迫的代表人物,其历史地位也逐渐得到更多的重视和重新评价。他的勇敢和在危难时期为汉族人民撑起一片天的功绩,仍然是值得铭记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岳飞真的是民族英雄,是抗金的名将。冉闵只是个胡人僭主国家的缩小版董卓,政权影响力仅在河北一隅,其作为无关大局。况且丫不但没拯救人民,还倒行逆施弄得河北人民箪食壶浆犒劳鲜卑慕容氏的军队入主中原,想想看,本民族的人民都被逼到了迎接蛮族来推翻他的份儿上,还谈个毛的民族英雄。

冉闵唯一的牛逼处,就是在胡人石赵政权下疯狗一样奋勇作战,差点逼死东晋名将毛宝,为羯人石赵政权统一黄河流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至于什么杀胡令,杀邺城二十万胡人之类的,古代有权、任性的军阀杀大批的平民百姓有那么难吗?杀几十万外族百姓要是民族英雄,这根南京大屠杀的鬼子思维有啥区别。

user avatar

我仅代表个人给知乎的岳飞黑们跪下了,你们就算给秦桧赵构平反都行,别拿冉天王来侮辱岳飞行吗?

user avatar

关于冉闵啊,我就记得有件事特别棒。

很早很早的时候,网上有篇“五胡录”,作者火焰塔。可能是网络上比较早用通俗手法写历史的文章,比后来的赫连勃勃大王、当年明月啥的都早。加上十六国这段历史了解的人不多,所以这文章就火了。

这文章用了许多夸张的、主观的手法描写当时各路英雄猛将。冉闵也是其中的一个。

网络上最早吹捧冉闵的那伙人呢,很多素材就是从这个五胡录里来的,大段大段的抄,当然,只抄把冉闵的武功战绩吹得神乎其神的那些段落。

然而火焰塔本人其实并不是冉粉儿,他夸张冉闵的武力无非就是为了写爽文,本质上他是赞同主流史观鄙视冉闵的。于是看到无数冉粉到处转发以他的文章为底越改越离奇的各路“冷兵器时代第一猛将”之类的东西,他坐不住了,在网上说(大意):你们这群人真TM能吹,冉闵就是一二逼,被你们吹得天上有地上无,TM抄的还是老子当年我的底稿。要这么说,网上现在这个“冉闵”,我是他爹!

于是,可想而知,以一篇五胡录为最初的“冉闵”热提供了原材料、因此敢自称网上“冉闵”爹的火焰塔辟谣无效,迅速就被冉粉儿的口水淹没了,乃至被定性为与无耻满清(或胡人)学者一路货色的“汉奸”。

我一直觉得这个传播学案例超TM经典!

user avatar

因为冉闵前半生是背叛民族的狗汉奸,后半生是背叛君父的野心家,一条用人肉喂大的啮主恶犬而已。

他当汉奸的时候要是真的是由于出身所限,那他前半生就应该和李元胤一样,时时规劝李成栋,努力拉自己爹一起改投南朝才对,但他没有。

他倒反后赵的时候要是出于民族大义,那他后半生就应该和辛弃疾一样,心念故国,追求统一才对,但他也没有。

自称羯人的时候卖力杀汉人,自称汉人的时候又掉过头来卖力杀羯人,所谓民族,不过是给自己的野心找块遮羞布而已。冉闵无非就是后赵政权的董卓,只不过碰巧有个汉人祖宗罢了。

一个乱世中的军阀,一点下限都没有并不奇怪,一帮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拿一个四世纪的老兵痞的兜裆布当大旗,才叫咄咄怪事。

user avatar

看到标题我都震惊了,这是岳飞在知乎被黑的最惨的一次。赵狗秦桧张俊想尽方法挖岳飞谋反证据而不能,冉闵可是当东晋尚在就自称为帝的逆贼,随后又杀害乞活军头子李农以及一众汉官。人家前秦和前燕在当时都没好意思称帝。

如果把冉闵当做将领对待,他这谋反大名可挂的实实在在,这行为放到唐宋明任何一时代都不可能被当做英雄,除非冉闵粉不仅把他塑造成民族英雄,还要塑造成是要推翻腐朽大晋的起义英雄。这样一来,岳飞则是帮助大宋讨伐杨幺的爪牙,都不好意思与冉闵起名了。

如果把冉闵当做君主看待,尼玛他还残害忠良,不是昏暴之主吗?说到君主,两晋何人可比刘裕?论义理论功绩都碾压冉闵。敢问岳飞为将,冤杀过何人?竟与冉闵此类相比?我不管,反正冉闵粉在暴君和逆贼之间给我选一个。

最重要一点,岳飞身经百战,但就没有任何一战是靠屠杀来确立英雄地位。把杀敌和屠杀混为一谈,并以此作为英雄的依据,古今中外第一英雄怕是铁木真莫属。

user avatar

关于冉闵是不是民族英雄的问题,我在此就说一些我的个人看法,可能会有些激进,所以事先声明一下。

第一,冉闵的德行肯定是不好的。

第二,冉闵所作所为的动机,并非为了汉族整体利益考虑,而是为了他个人野心着想。

这两点当是没什么可质疑的,毕竟史料体现的很明显了。

至于冉闵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主要是加速了后赵的灭亡,不过从当时的形式来说,即使没有冉闵,后赵灭亡也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而我个人觉得民族英雄这四个字也不是随便就能颁发的头衔,考虑到冉闵的情况,显然他并不太合适。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会奇怪了,那为什么依然有不少人认同冉闵是民族英雄呢?

首先可能有不少人是跟风,也就是说他们并不了解两晋南北朝,对冉闵的了解也很少,于是就人云亦云了。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他们对冉闵的事迹有所了解,但依然认为他是民族英雄。他们又是怎么想的呢?

接下来说的话,可能有些难听,不过我还是决定说一说我的个人观点。

我认为这种人之所以吹嘘冉闵,是因为他们喜欢甚至崇拜一种极端的且暴力的报复行为。

所以你会发现那些不屠杀百姓的一些民族英雄,关注度反而不如冉闵高,比如李矩、祖逖等。

因为李矩,祖逖不会无差别的进行种族屠杀,所以那些人就对这类人比较无感。

我知道当时羯族和汉族有民族矛盾,甚至可以说民族仇恨,我也认为可以适当的采取报复行为。但是不分男女老少,不论社会身份,一律进行屠杀,这种行为怎么可以被推崇呢?(何况还有不少汉族也被牵连进其中)

我的价值观确实不一定对,但我依然坚持认为如果一个野心家只是因为他借助仇恨发动了一场种族屠杀,他就能被本民族公认为民族英雄,那我只能说这是这个民族的悲哀。

最后我真的为李矩等人感到可惜,在民族矛盾十分激烈的时候,他们依然保持理性,这远比发泄仇恨,肆意屠杀要难得,但现在看来反而成为他们在后世默默无名的原因之一。


顺便让各位看看冉闵吹的观点表述:


美国人曾经对印第安人进行种族屠杀,英国人曾经在世界各地劫掠他国文物,日本战犯现在依旧能在靖国神社被很多日本人崇拜。

而那些把这些罪行作为光荣的美英日三国人,他们是不觉得悲哀,因为他们寡廉鲜耻。

为了吹冉闵,不惜给美国的种族屠杀,英国的全世界劫掠,日本的战争罪行洗地,这也真是让我没想到。

最后我也不知道旋起旋灭的冉闵怎么就恩泽后辈了,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成既得利益者了,简直莫名其妙。


@千年老冰 不要自己说的话被驳斥,就不敢承认了。

除非是你语文太差,说出的话完全和你想表达的相反,那也是没辙了。

还有不要偷换概念,谴责的是种族屠杀,不是谴责反抗暴政。

无论西方如何,我们自身要有信念。中国共产党也不是靠种族屠杀,才会有今日之地位,且让西方政权忌惮的。

我党我军在指导思想上,就是快人一步,你觉得傻吗?我可不觉得。

另外范文澜的那段论述其实并不符合史实,在冉闵之前,慕容鲜卑也没有如后赵般压迫汉族,而冉闵之后,五胡十六国后半段,北方的战争数量并没有减少。


另外我在此说一说冉闵吹的核心观点,来揭露他们是如何忽悠人的。

某些冉闵吹对杀胡令滥杀的部分是这样解释的:

“高鼻多须从来不是汉家特征,冉闵杀胡令滥杀了高鼻多须的人高达一半,哪里有那么多高鼻多须的人让冉闵杀?所以说这些人都不是汉族。”

首先这种论调就是完全不考虑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人口体量,汉族人口要比少数民族多得多,所以哪怕是汉族整体只有少部分高鼻多须 ,那也是为数不少的一批人。

不过这种观点,怕是还摁不死冉闵吹,那我就继续说。

按照十六国春秋的记载,滥死者后面是没有“半”字的。

换句话说晋书和十六国春秋记载上有所不同,晋书认为滥死者高达一半,而十六国春秋则并没有设定这个阚值,当是因为后者认为还没到一半。

既然如此,那用所谓特征来论证杀胡令并没有波及汉族,自然是荒诞的。

你可以说冉闵杀胡令,屠杀的胡人比屠杀汉人多,但不能否定冉闵没有屠杀汉人。

再者冉闵吹不知道怎么又发明了一个杀胡令是杀羯令的奇妙观点,真当别人不看史书吗?

冉闵发布杀胡令之前,就曾宣称过“内外六夷敢称兵仗者斩之”,冉闵这时候是在针对“六夷”好吧,而不单单只是羯族。

而发布杀胡令时,冉闵说的很清楚了,是斩一“胡”首,而不是斩一“羯”首。

再加上后面史书明确记载了,“闵躬率赵人诛诸胡羯”,诛的是“诸胡羯”。胡羯和羯胡是两个概念,而且要是只杀羯族,前面怎么还有个“诸”字?

对了,顺带一提,他所谓的杀胡令是杀羯令的一套观点,据他所说源自90年代教科书,我也是佩服他,居然拿教科书来推翻晋书等一系列史书记载。

像千年老冰这种冉闵吹,就这么个水平,还跟别人说“兄弟,你不懂晋史”之类的话,也不知道是谁给他的自信。

user avatar

看到这个问题就生气!题主你凭什么说岳飞是和冉闵相提并论的汉民族英雄?!

岳飞不过是一个王爷,还是死后追封的,说到底不过是为赵家服务的愚忠将军。可冉闵是当时北方所有汉族百姓的皇帝!不要被网络上“武悼天王”这样的称呼蒙蔽了!这是鲜卑慕容在冉闵死后的混淆视听,把大魏国皇帝降成了一个王爷!

当面对凶残的羯胡鲜卑与女真等异族入侵时,只有作为中原皇帝才能团结起所有汉族百姓杀胡保汉,岳飞不过一个将军,他何德何能一人担负起“抵抗异族的代表人物”这一重担?!能与冉闵大帝相提并论的,至少要是皇帝才行!

冉闵大帝虽然称帝仅仅两年多,但是他生前的功绩深刻影响了北方汉族几百年的命运。——同样有一位伟大的汉族皇帝,他称帝也只有两年,也影响了北方汉族几百年的命运。

冉闵大帝为了获取领导汉民族抵抗异族入侵的大权,不惜与抚养他长大的养祖父石虎反目,最后诛尽石氏家族。——同样有一位伟大的汉族皇帝,他甚至与亲生父亲反目,最后也几乎将父亲的家族一网打尽。

冉闵大帝还很受部下拥护,襄国之战虽然战败,司空石璞、尚书令徐机、车骑胡睦、侍中李琳、中书监卢谌、少府王郁、尚书刘钦、刘休等朝廷上下官员及将士十余万人追随他殉国,但是冉闵大帝为了汉民族的明天忍辱负重、只身突围。——同样有一位伟大的汉族皇帝,有整个朝廷的官员及无数将士愿意为他殉国,虽然最后也忍辱负重,留下自己宝贵的生命

冉闵大帝还对宗教界人士以礼相待,在军国大事上虚心听取建议,《晋书》记载:道士法饶进曰:“太白经昴,当杀胡王,一战百克,不可失也。”闵攘袂大言曰:“吾战决矣,敢谏者斩!”于是尽众出战。——同样有一位伟大的汉族皇帝,在重要的决战时听取宗教人士的建议。

冉闵大帝一生战无不胜,但是崛起于东北的凶狠鲜卑强盗使用奸计铁锁连马,最终将冉闵大帝击败——同样有一位伟大的汉族皇帝,也是被崛起于东北的凶狠异族,用了铁锁连马的诡计才被击败。

……

这个人就是……

恭文顺德仁孝皇帝……

宋钦宗,赵桓!

——翻遍中华五千年历史,除了钦宗皇帝,我竟是找不出第二个能与冉闵大帝相提并论的汉民族英雄了!

岳飞名气再大,千千万万的兴汉同袍心目中仍然公认:冉闵大帝才是领导汉族抵抗异族的代表人物!是名族的大英雄大救星!可是与冉闵大帝功业相当的钦宗皇帝,却长期被抹黑被忽视,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民族的悲哀。从今天起,请对每一个兴汉同袍问一句——

——你听说过钦宗皇帝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