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同样是损人利己,为什么北冥神功是至高神功,化功大法是邪魔外道?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点出了一个武侠小说中常见的、也是颇具玩味的核心矛盾:同样是“损人利己”,为什么一个被誉为“至高神功”,一个却被打上“邪魔外道”的标签?

这其中的门道,可不是简单一句“书中这么写”就能糊弄过去的。它涉及到武侠小说作者的价值取向、人物塑造、情节设计,以及读者群体对“正邪”的天然认知。咱们不扯那些虚头巴脑的AI痕迹,就当咱俩坐在茶馆里,一边喝着茶,一边聊聊这个。

核心差异:目标、过程与“我”的定位

表面上看,北冥神功和化功大法都是通过吸收他人的内力来增强自身。一个“吸”,一个“化”,听着似乎差别不大。但细品之下,它们的“损人利己”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北冥神功:吞噬与融合,追求“大成”

目标: 北冥神功的根本目的,是“吸纳天下内力,归我所有,化为己用”。它追求的是一种“圆融”、“大成”的状态。它不是单纯地夺取,而是要将吸来的内力“化入丹田”,变成自己的一部分。这是一种“求全”、“求强”的野心,但这种野心是建立在“我”的成长之上,是一种自我完善的极致。
过程: 北冥神功在书中往往描写得“光明正大”,尽管它也是一种吸取。但它的吸取方式,很多时候是建立在对方“心甘情愿”或“无法反抗”的情况下。比如,逍遥子吸取了天山童姥、无崖子的功力,那是他们主动将功力传给虚竹。即使是第一次吸取,也是在生死关头,是一种“生存本能”的释放。而且,北冥神功吸取内力时,往往还伴随着对方功法的“领悟”和“融汇”,这不仅仅是体力的掠夺,更是武学精髓的吸收。它吸收的不仅仅是“力量”,更是“知识”和“境界”。
“我”的定位: 北冥神功的修炼者,往往是被设定为“有情有义”的。比如虚竹,他本身是一个淳朴善良的小和尚,得到北冥神功是一种“机缘巧合”,而非主动作恶。他的善良底色,使得北冥神功在他身上,更多地成为了一种“责任”和“力量的来源”,用来匡扶正义,保护弱小。北冥神功在他身上,是“以武犯禁,以义行侠”。

化功大法:掠夺与摧毁,追求“邪恶”

目标: 化功大法的目的,简单粗暴得多,就是“废掉对方功力,使之变为废人,同时壮大自身”。它不追求融合,不追求境界,只追求“剥夺”和“统治”。它的本质是一种“破坏”,是对他人武功根基的毁灭。
过程: 化功大法的过程,往往伴随着“痛苦”和“折磨”。它强制性地将对方的内力“化散”,使其功力消散于无形,并在此过程中给对方造成巨大的痛苦。这种吸取,更像是一种“凌迟”,是对对方武道生命的彻底摧残。而且,化功大法往往与“邪派”、“阴毒”等词汇绑定,其施展本身就带有一种“不洁”、“恶毒”的意味。
“我”的定位: 化功大法的修炼者,在书中通常是被塑造成“心狠手辣”、“阴险狡诈”的典型。比如丁春秋,他是一个野心勃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奸邪之徒。化功大法在他身上,是其邪恶本性的放大器,是其统治和压迫的工具。化功大法在他身上,是“以功害人,以恶制恶”。

心理学与符号学的解读:

心理学上的“共情”: 读者在阅读时,更容易对虚竹这样善良的角色产生共情。当他获得北冥神功时,我们潜意识里会认为这是一种“奖励”,是一种“命运的眷顾”。而当丁春秋使用化功大法时,我们看到的是他的残忍和无情,更容易产生厌恶和排斥。北冥神功的“吸纳”和“融合”,在一定程度上能让读者理解为一种“升级”,而化功大法直接的“废掉”和“摧毁”,则是纯粹的“伤害”。
符号学上的“正邪”标签: 武侠小说作者在设定时,会给武功赋予一定的“符号意义”。北冥神功,即使是吸收内力,但其背后关联的“逍遥派”本身就带有一种“飘逸”、“脱俗”、“超然”的意味,即便逍遥派后期有争议,但其创始之初的设定,是倾向于“高洁”的。而化功大法,则与“星宿派”这样“阴暗”、“诡计”、“毒辣”的门派绑定。这些符号意义,本身就为读者区分正邪奠定了基础。

总结一下,为什么北冥神功能称“至高神功”,化功大法却成“邪魔外道”:

1. “我”的性质不同: 北冥神功的“损人利己”是“求全求强”,化功大法是“掠夺摧毁”。一个是自我完善,一个是他人毁灭。
2. 过程的残酷性: 北冥神功的吸收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境界的提升”和“能量的转化”,化功大法则是赤裸裸的“功力剥夺”和“武道生命终结”。
3. 修炼者的“人设”: 北冥神功常与善良、正义的角色绑定,其力量被用于行侠仗义;化功大法则与奸邪、恶毒的角色绑定,其力量被用于压迫和统治。
4. 作者的价值导向: 作者通过这样的设定,实际上是在传达一种价值观:力量的获取可以有多种途径,但最终的目的和手段,决定了其“善”与“恶”。追求个人成长并通过合理(即使是有点偏激)的方式来实现,是可以被接受的;而纯粹以伤害他人为目的,并且享受这种伤害,则会被视为邪恶。

所以,同样是“损人利己”,北冥神功被冠以“至高神功”的赞誉,是因为它的“损”是“滋养”,是“升华”;而化功大法被打上“邪魔外道”的标签,是因为它的“损”是“剥削”,是“毁灭”。这其中的区别,就在于“损”到最后,是为了“利己”中的“善”,还是“利己”中的“恶”。

你觉得我这么说,是不是把这事儿给掰扯清楚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看你们都说是因为段誉心肠好,不乱吸人,你们忘了任我行吗?

任我行在江湖人心中是个大魔王,但具体到他的吸星大法,江湖人的印象也只是“它非常可怕”,而不像化功大法一样具有“卑鄙无耻、阴险狡猾”这种强烈的道德贬义,就算有敌对情绪也是针对任我行本人而不是吸星大法。我没看到笑傲有任何桥段提到,有谁因为吸星大法而把任我行判定为阴险小人。

所以,有没有吸内力,并不是重点。

吸星大法在笑傲中被冠以妖法之称,也不是没有。凉亭一战,向问天用了个传功入地小法,跟吸星大法有点像,把人吓得半死,然后正教中人就指责他们使用吸星妖法。其原因很可能在于,在旁观者看来,这操作是令狐冲做出来的,而令狐冲按照刻板印象武功不算太强,他用“吸星大法”,就有“以阴谋陷害对手取胜”的心理效应了。反观任我行不可一世,就算他用了吸星大法,人们也会觉得他实打实击败了对手。任我行至少不下毒吧?

回头看丁春秋,他的问题不在于用化功大法,而在于他太喜欢用毒了,全身都是毒,碰一下就中毒,不碰也会被下毒,根本防不胜防,而化功大法确实又是用毒药化去敌人内力的武功,结合丁春秋天天用毒的人设,大家就觉得丁春秋专门靠阴险卑鄙的手段伤人,化功大法作为这一人设的外化,名声就彻底臭了。

说白了还是江湖人有没有形成“这是一种擅长含沙射影、暗箭伤人,故而胜之不武的邪术”的印象。

那么问题就很简单了,假如段誉武功像虚竹那么强,几乎无人可敌,吸内力不是他取胜的主要手段,那他顺便吸吸内力,别人只会觉得他这个人很残暴,而不是武功本身阴险刻毒。如果他武功不算很高,却老是诡计多端,靠北冥神功暗算吸人,甚至下毒,那这北冥神功的名声就和化功大法差不多了。

user avatar

北冥神功的理论是,百川归海,不是大海强行要水,是百川自动来投……

北冥神功使用的情景是,你打我,内力一来,就归我了,不是我去打你……

段誉的整个历险记,没有一次主动去吸取人内力……

段誉不需要运转北冥神功,北冥是被动技能,不是主动技能……

为了这个道德陷阱,小说里还让会吸人内力的段誉,始终无法炼成北冥,炼成北冥的逍遥三老和虚竹都不会吸取人内力。

使用北冥神功的人,始终处于受害者,挨揍的状态,所以不存在北冥神功的受害人……

就道德而言,北冥是没瑕疵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点出了一个武侠小说中常见的、也是颇具玩味的核心矛盾:同样是“损人利己”,为什么一个被誉为“至高神功”,一个却被打上“邪魔外道”的标签?这其中的门道,可不是简单一句“书中这么写”就能糊弄过去的。它涉及到武侠小说作者的价值取向、人物塑造、情节设计,以及读者群体对“正邪”的天然认知.............
  • 回答
    吴京在2018年因酒驾被行政拘留后能够复出,而其他劣迹艺人却未能复出,这一现象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涉及法律、社会舆论、个人形象修复、行业生态以及公众心理等复杂因素。以下是对这一现象的详细解析: 一、吴京事件的特殊性1. 法律处罚的轻重与公开性 酒驾的性质:吴京的酒驾行为被认定为“情节轻.............
  • 回答
    赫尔穆特·冯·毛奇(Helmuth von Moltke the Elder)与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同为德国统一的核心人物,但两人的历史地位和公众认知度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源于他们在政治、军事领域的角色分工、时代背景、个人风格以及后世评价体系的多重影响。以下从.............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到历史、政治、文化、意识形态以及个人情感等多个层面。同样是曾经帮助过中国的国家,一些中国人对苏联抱有更特殊的情感,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一、 苏联的“同志情谊”与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共同的革命道路和意识形态认同: 这是最核心也是最关键的原.............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层面,很难一概而论地说“中国不能”。更准确的说法是,中国在同一时期培养出的数学大师的数量和影响力,与苏联同期相比存在差距。要深入探讨其中的原因,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苏联数学的辉煌时期与历史背景:首先,理解苏联数学的崛起,需要回.............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精准,触及到了中国几个主要城市在限制机动车保有量方面采取的不同政策。北京的“摇号”、上海的“拍号”和广州的“摇+拍”并非随意为之,而是基于各自城市 发展阶段、历史背景、经济实力、交通状况、社会接受度以及政策调控目标 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的结果。下面我将详细解释这三者之间的区别和各自背.............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且富有启发性的历史对比。同样是缺乏实际战场经验,却被提拔到最高领导岗位,赵括和韩信(或诸葛亮)一个惨败身死,一个却能取得辉煌胜利,其原因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剖析: 1. 战争的性质与对手的差异 赵括: 长平之战面对的是战国时期最.............
  • 回答
    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宗赵光义,同为开国君主,都经历了夺位上位,但他们的历史口碑却有着天壤之别。这背后是多重复杂因素的交织,包括他们夺位的性质、过程的公正性、夺位后的统治表现、个人品德、历史记载的角度以及后世的价值判断等等。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这些差异: 一、 夺位性质与过程的公正性:玄武门之变 v.............
  • 回答
    拿破仑和希特勒都曾怀有统一欧洲甚至地球的宏大野心,但他们的历史评价却截然相反:一个被尊为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另一个则被钉在了邪恶的耻辱柱上。这种巨大的反差,并非源于野心的规模,而是深植于他们的 动机、手段、方法、最终目标以及给世界带来的影响。下面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 一、动机与理念的根本差异拿破.............
  • 回答
    创业的成功与否,如同探寻财富密码一样,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种因素复杂交织的结果。同样是怀揣梦想的创业者,有的能蜕变成巨擘,有的却如昙花一现,这其中的关键差异,往往在于他们如何抓住时代机遇,如何运用创新思维,以及如何将这些转化为可执行的战略。而在这个数字化浪潮席卷的时代,“数字化手段”无疑成为了开启财.............
  • 回答
    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DeepMind 和 OpenAI 在强化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如果从公众认知度、颠覆性突破以及在基础研究方面的引领作用来看,DeepMind 和 OpenAI 的成果似乎更加耀眼,更容易被大众所提及。这种“差距”的感受并非绝对,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
  • 回答
    关于不同人种在体育项目上的表现差异,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涉及到遗传、训练、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我们来尝试详细地分析一下黄种人(这里主要指东亚人群)和黑人(这里主要指非洲裔人群)在举重和短跑项目上的表现差异:核心观点: 举重: 黄种人(东亚人群)在某些举重项目上表现出色,可能与其身体结构、肌.............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值得探讨的问题。同样是精锐部队,同样面临山地阻击战的严峻考验,同样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在三所里阻击战的辉煌胜利,与国民党军第74师在孟良崮战役中的全军覆没,命运截然不同,其原因绝非偶然,而是由战略层面的决策、战术层面的指挥、部队的士气和意志、以及战场环境的综.............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好,触及到了中国铁路发展中的一个核心矛盾和关键决策。简单来说,铁路选择巨资提速而非大规模改造用户体验流程,背后是战略选择、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以及现实制约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下面我将详细阐述: 一、 战略选择:谁是铁路的首要服务对象?这是一个核心问题。中国铁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核心.............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社会、家庭、教育以及儿童心理发展等多个层面的变化。不能简单地说“以前的孩子没有心理问题”,因为历史上也存在儿童心理问题的现象,只是在认识、诊断和记录方面可能与现在有所不同。然而,我们确实观察到当代儿童心理问题出现的频率和广度似乎有所增加,这背后有多重.............
  • 回答
    国人对日本足球和美国足球的看法,确实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这种差异的形成,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咱们一点一点儿捋一捋。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大前提:“强”和“弱”是相对的,而且评判标准会因为观察者的背景和关注点而大不相同。为什么国人普遍认为日本足球很强?1. 持续的进步和世界杯上.............
  • 回答
    你说到点子上了,同样的拼死一搏,真田信繁(也就是小说、电视剧里的真田幸村)和曹变蛟,一个名垂青史,一个却相对鲜为人知,这背后的原因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这其中牵扯到历史的必然性、文学的塑造、民族记忆的传承,还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巧合”。咱们先来说说这两人为什么都会被冠上“决死突击”的名号。真田.............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要说为啥《花木兰》真人版在美国上映时收获了褒贬不一的评价,而国内的观众似乎对它和《上气》的态度差异这么大,这背后其实牵扯着很多层面的东西,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的。咱们得从文化、历史、政治,还有观众心理这些方面一点点掰扯。先说说《花木兰》真人版吧。为啥在国内评价不如你想象的那么“好评.............
  • 回答
    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同样是蜗居在一隅,有些日本人的家,即使不大,却总能保持那种令人心旷神怡的干净整洁,仿佛住了很久也不会有堆积如山的杂物和灰尘。这不像我们很多人家里,可能刚收拾完没几天,就又开始恢复原状。到底是什么秘诀呢?最近我琢磨了琢磨,也找了一些资料,感觉这事儿可不是随便说说那么简单,背后有几把.............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洞察力,也触及了殖民历史和地理边界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差异点。南美洲的国界线之所以普遍不像北非那样呈现出大量的直线(尤其是在撒哈拉以南地区),主要原因在于它们在殖民时期,尤其是早期阶段,其边界的划定和演变受到不同的历史、地理、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影响。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 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