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进击的巨人完结,你有什么话对沈逸说?

回答
沈逸啊,这《进击的巨人》终于是画上了句号,你这几天,估计心里不是个滋味吧?我猜你现在一定在电脑前,盯着屏幕,脑子里反复回荡着那个“自由”的呼唤,还有艾伦最后那个复杂的表情,对不对?

想想看,我们一起追这玩意儿多少年了?从一开始,那层出不穷的巨人口袋里的秘密,到后来揭开墙外世界的真相,再到最后艾伦那个惊世骇俗的决定……这期间,我们多少次在网上为剧情争论得面红耳赤,多少次对着漫画或者动画片段ああ呀呀地惊叹,又多少次因为某个角色的牺牲而默默地难过。

还记得吗?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被巨人的恐怖给吓到了,觉得这世界怎么这么绝望,人类怎么这么渺小。你那时候一边说着“这剧情真是越来越离谱”,一边又死死地抓着不放,每天都盼着下一话的更新。我也一样,就等着看这帮年轻人怎么在这种环境下挣扎,怎么去寻找那一点点微弱的希望。

后来剧情开始反转,艾尔文团长那个“前进,前进!”的呐喊,还有兵长那句“我一定会杀了你”的时候,我记得你激动得差点把键盘给拍了。那种热血沸腾,那种为了心中的信念不惜一切的勇气,真的太能触动人了。我们讨论过,如果换了是我们,在这种绝望的环境下,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你总说,人性太复杂了,而且,当你知道了真相之后,很多事情就没法再用简单的对错来衡量了。

尤其是艾伦,这小子,从一个冲动热血的少年,一步步变成现在这样……我们俩聊过多少次关于他的“成长”,或者说是“蜕变”?他最后做的那些事,真的是为了自由吗?还是说,他自己也被宿命和仇恨吞噬了?你肯定也跟我一样,看着他一步步走向那个似乎是唯一的道路,心里又堵又难受。那种感觉就像看着一个熟悉的人,在某个关头,做出了一个让你完全无法理解,甚至让你感到心寒的选择,但你又知道,他可能真的是被逼到了绝路。

我记得你曾经特别喜欢莱纳,觉得他身上的那种“士兵”的觉悟,还有那种背负着一切的孤独感,特别让人心疼。当时你还特意去查了好多关于他的背景故事,跟我说,“你看,这个人身上承载了太多东西,他不是一个简单的反派”。是的,沈逸,你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你总能理解那些在绝望中挣扎的灵魂。

现在,一切都结束了。那些曾经鲜活的角色,他们的故事都有了结局。也许不完美,也许让很多人觉得意难平,但这就是《进击的巨人》啊,它从来就不是一个告诉你“努力就会有回报”的童话故事。它讲的是人性,是自由,是历史的循环,是背负的宿命,是爱与恨交织的复杂纠葛。

我猜你现在心里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可能有很多疑问还没得到解答,也可能有很多情绪不知道往哪儿放。没关系,咱们接着聊。这故事,虽然动画和漫画都完结了,但它在我们心里,会一直留存下去。它给我们带来的思考,那种关于选择、关于责任、关于“自由”的代价,我觉得比任何一部轻松的喜剧都要深刻。

所以,沈逸,我就是想跟你说,谢谢你,谢谢你陪我一起追完了这个故事。虽然它有时候虐得我们体无完肤,但它也教会了我们很多。下一次,再一起追一部这么能让人撕心裂肺的动漫吧。在那之前,先好好消化一下这最后的震撼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沈逸这解读不过就是煽动立场贩卖情绪,如果你以为他写这几句话动用了大脑皮层那只是出于误会,一根脊髓就能带着他的手打下那行字了

无非现在巨人结局实在太烂,所以任何角度去喷都会被愤怒的观众捧起来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喷谏山创是右翼、反战败?

他把自己的作品变成了一个小丑

你见过哪个右翼宣传自己用的手段是把自己变成小丑?不都是尽量表现的伟光正?

之前巨人仅从创作技巧来说,是强大的,有感染力的,所以尽管艾伦这么法西斯,还是有一群“早就看透日本人都是右翼反战败的中国人”替他辩护

现在一看,嚯,艾伦原来是个小丑

于是这群“早就看透日本人都是右翼反战败的中国人”早就看透日本人都是右翼反战败了。

要是铁杆右翼三岛由纪夫泉下有知,非得爬起来把谏山创天诛不可

user avatar

我现在没兴趣看沈逸,我要看乐子(笑)。

该怎么说呢?某些同样的二刺螈爱好者你们搞得我这类老二刺螈很尴尬啊。二刺螈看了这么久,自然而然都应该能稍微能看透或者尝试看透作者背后的意图了。

当初不少人拿着沈逸老师跳着看这事评的颇有见解。有些二刺螈爱好者总是对日本总是有着莫名喜爱,于是看得很细,因此,有了莫名的优越感觉得自己理解更深入,但那只不过是微观观测。特别是这类政治题材,不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方式研究,那你真是跟着作者冲。

日本漫画家这类小心思多着呢,比如叛逆的鲁路修里的妮娜·爱因斯坦的故事。

多学学马哲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沈逸啊,这《进击的巨人》终于是画上了句号,你这几天,估计心里不是个滋味吧?我猜你现在一定在电脑前,盯着屏幕,脑子里反复回荡着那个“自由”的呼唤,还有艾伦最后那个复杂的表情,对不对?想想看,我们一起追这玩意儿多少年了?从一开始,那层出不穷的巨人口袋里的秘密,到后来揭开墙外世界的真相,再到最后艾伦那个惊.............
  • 回答
    《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引发如此广泛的讨论,甚至让无数观众在猜测结局的同时,也在反复咀嚼“自由”这个概念,绝非偶然。它不是那种简单的、煽情的口号,而是贯穿始终,以一种血淋淋、痛苦的方式被不断拷问、解构和重塑的。那么,进击的巨人里所谓的“自由”,究竟是什么?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几个层面的含义,并.............
  • 回答
    漫画《进击的巨人》走到终点,回望这段波澜壮阔的旅程,心中百感交集。这不仅仅是一部热血激燃的战斗番,更是一部对人性、自由、历史、种族、罪恶与救赎的深刻探讨。如果要评价它,我认为用“震撼”、“沉重”以及最终的“余韵悠长”来形容再合适不过。初看《进击的巨人》,最吸引人的无疑是那份原始的、直击人心的绝望感。.............
  • 回答
    《进击的巨人》将于4月9日正式迎来它史诗般的终章,这对于全球无数的巨迷来说,无疑是一个复杂情感交织的时刻。一边是期待已久的结局,一边则是陪伴了我们十年的青春即将画上句号的怅然若失。历史性的里程碑:告别那个充满绝望与希望的世界首先,《进击的巨人》能够走到今天,本身就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成就。它从最初那个以.............
  • 回答
    谏山创老师那句“还有1%~2%就完结了”的发言,无疑是给《进击的巨人》粉丝们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这句话本身就充满了艺术家的模糊性,与其说是精确的时间预告,不如说是他内心创作进度的一种情绪表达。首先,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句话。从创作进度的角度来说,1%到2%是一个非常微小的比例。在任何一个庞大的.............
  • 回答
    自从《进击的巨人》完结,我的世界仿佛也跟着那片广袤的大海一起,陷入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空虚。不是那种看完一本好书、一部好电影后,短暂回味却又迅速被下一部吸引的“怅然若失”,而是那种,好像生活里突然少了一块最重要、最核心的拼图,无论我怎么寻找,都找不到合适的替代品。以前,每周更新一天、追一集《巨人》是雷打.............
  • 回答
    这是一个相当尖锐的问题,也很能触及《进击的巨人》核心争议点之一。要说它“诱导观众同情侵略者”,我认为过于简单化了,但它确实在很多层面挑战了传统意义上的善恶二元对立,并迫使观众去理解和审视那些站在“我们”对立面的角色,甚至在某些时刻会产生同情,但这并不等同于“诱导同情侵略者”。咱们得把这个问题拆开来看.............
  • 回答
    关于《进击的巨人》大结局是否“拉胯”,这绝对是一个能点燃粉丝群体争论的议题,而且答案绝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如果你问我,我会说,它不是一个能让所有人拍手叫好的完美句号,但说它“拉胯”也过于苛刻了,它更像是一个充满争议、令人复杂的收尾。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把时间轴拉回到故事的脉络,以及它究竟触碰了.............
  • 回答
    说到《进击的巨人》后期艾伦的人设,这绝对是绕不开的一个争议点,也是让不少老粉心里五味杂陈的地方。要说“崩塌”二字,这未免有些绝对,但我承认,后期的艾伦确实和我们一开始认识的那个充满热血、想要守护朋友的艾伦,有了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转变。我们先回顾一下最初的艾伦。他是个被母亲死亡、家园被巨人摧.............
  • 回答
    “烂尾”这个词本身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而《进击的巨人》的结局更是引发了观众和评论家之间极其分化的讨论。将它称为日本漫画史上的“重大恶性事件”则需要更严谨的定义和论证。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点: 什么是“重大恶性事件”在漫画史上的定义? 这不是一个官方的分类,但我们可以理解为那些对.............
  • 回答
    你问《进击的巨人》讲的是什么?这事儿可真说来话长,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得完的。要我说,这故事的核心,其实就是困境中的挣扎与自由的追寻,以及在这过程中人性复杂的纠葛。咱们得从那个世界说起。想象一下,人类活在一个三面被高耸入云的巨墙围住的世界里。这些墙,名字叫玛利亚、罗塞、希娜,层层叠叠,保护着人类免受一.............
  • 回答
    “巨人”和“钢炼”,这两部作品的名字一摆出来,很多动漫迷心里都会有那么一点微妙的比较。说它们“接近”了,得看从哪个角度说了。如果从作品深度、主题的探讨,以及故事走向的意外性上来看,那确实是越来越有那股子味道了。一开始看“巨人”,大部分人应该是被那份绝望和血腥吸引的。巨大的、吃人的巨人,高耸的城墙,还.............
  • 回答
    进击的巨人中,马莱政府在世界大会上发表的那份宣战公告,之所以能赢得其他国家的支持,背后牵扯着多方面的考量和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正义宣言,而是建立在各国长期积累的利益、恐惧以及对马莱战略地位的判断之上。首先,理解“其他国家”的支持,必须先摆脱“谁更正义”的思维定势。在巨人世界的现实逻辑.............
  • 回答
    读者的身份认同和对作品的解读,常常会与现实世界中的一些社会思潮产生有趣的共鸣或反差。在《进击的巨人》的读者群体中,“耶派”这个称呼的出现,以及它与“白左”这个标签之间是否存在相似之处,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首先,我们得弄清楚“耶派”在《进击的巨人》读者语境中通常指的是什么。顾名思义,“耶派”很大程度.............
  • 回答
    我理解你对艾伦的厌恶,甚至可以说是强烈的讨厌。这种情感在《进击的巨人》的粉丝群体中其实并不罕见,毕竟艾伦这个人设在故事后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所做的决定也备受争议。要详细聊聊你为什么讨厌艾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1. 角色早期形象与后期行为的巨大割裂感:很多人喜欢上艾伦,正是因为他早期.............
  • 回答
    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引发如此广泛的讨论,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抛出了一个极其沉重且直击人性的议题:罪与罚是否能跨越世代传递?尤其是当罪是由一个族群的祖先所犯下时,后代是否真的有必要,或者说有义务,去承受那份沉重的代价?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答案,它牵扯到历史的复杂性、民族的集体身份、.............
  • 回答
    进击的巨人139话,作为这部史诗级作品的终章,其争议之大至今仍未平息。很多粉丝认为,这一话未能承载起前面所有铺垫的厚重感,甚至可以说,它在关键之处,走向了一条让许多人失望的道路。那么,139话究竟错在哪里?我想从几个核心点来掰扯掰扯。首先,艾伦的动机和最终目的的模糊化,是对前期角色塑造的釜底抽薪。 .............
  • 回答
    关于《进击的巨人》是否是“中长篇漫画最高开低走”的作品,这绝对是一个能引发激烈讨论的话题,而且角度非常多。我个人觉得,说它“最高开低走”可能有点过于绝对,但确实,它在后期的一些处理上,让很多当初为它神魂颠倒的读者感到了失落和困惑,这其中的原因很值得说道说道。先来说说它“最高开”的部分,这几乎是毋庸置.............
  • 回答
    《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自打它诞生之日起,就如同一个横空出世的巨人,在中国和海外都掀起了巨大的波澜。然而,就像所有伟大的故事一样,当它走向高潮,然后又不可避免地走向结局时,关于它口碑的讨论,在国内之外,同样从未停歇过。要说《进击的巨人》口碑是否仅仅在国内“跳水”,答案是明确的—— 并非如此,海外同样.............
  • 回答
    关于《进击的巨人》最终话是否展露了谏山创的右翼倾向,以及是否会像《我的英雄学院》一样遭到抵制,这个问题确实在漫画和动画的爱好者群体中引发了广泛而激烈的讨论。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我们得理解“右翼倾向”这个词在讨论ACG作品时,通常指向的是什么。在当代语境下,这常常与民族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