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这封信是写给联想的人看的,不是给吃瓜群众看的,所以一开始的姿态就是,关你们屁事,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
第二,这封信继承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风格,开始显摆资历,“老子”是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建起来的,再大的风浪都见过,何况区区目前的这点小风浪呢?
第三,“老子当年也阔过”,我们收购了IBM,我们成为了销量上的世界第一。
第四,经过上述的显摆,成功的将自己划为民族企业,接下来扣帽子,这次“污蔑”是对民族工业的挑衅。
总之,闭口不谈短码真相,回避了短码,只说了一个长码和控制码。
哎,真以为现在的吃瓜群众还是以前那样信息闭塞。
作为一个特大型企业的员工,看到下面这一段的时候,有一种和联想一线员工“会心一笑”的感觉。
腹诽地猜测一下,这件事的细节其实是柳传志一层层问到参会代表才算真正搞清楚的。
杨元庆乃至“多位高管”,可能都不一定能把事情原委、标准优劣、对集团的利弊、会议博弈过程等等......完完整整地说清楚。
或者说大体上是清楚的,但在当时,并没有把这件事上升一个非常高的程度,用对公司发展的战略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
这件事,柳传志去问余承东或者雷军,或许还能了解得更透彻一些。
联想这种公司的高级职业经理人,和华为的高管、以及雷军这种创业者而言,激励机制和每天思考的问题是不同的。
对雷军而言,小米可能就是自己一辈子最后的、也是最辉煌的作品,直接决定了自己身家1-2个数量级、以及个人影响力/人生成就感上的巨大波动。
对余承东、或者华为通信设备部门的老大而言,华为在5G上能否取得主动,能否在和三星/高通的对抗中取得一定优势,直接决定了自己是亿级身家还是再上一个数量级。未来出去创业的话,能获得资本多大的青睐。
然后就能看到,余承东、雷军、华为、小米、oppo、vivo,无论在在微博上、还是在其他各类媒体上、还是在手机市场上,给消费者的感觉就是——“消费者们你们都是大爷,我们这个月又做了些什么改进、又迭代了些什么新功能、又请了什么一线明星、又在国际大赛/国际指标上取得了什么成绩、我们的性价比真的很高,拜托你们相信我们的品牌、买我们的手机好不好。”
总的来说,就是很用力地去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很用力地去讨好消费者,要么老板亲自站台天天在微博上吹牛,要么花钱请一线明星帮自己吹牛。品牌特色很鲜明,各自都有一批粉丝天天在网上掐架。更重要的是,这几家在遇到困难时,转型迭代很快:
当自己的体量做大了、成为了生态圈中最重要的玩家,考虑问题的高度也就和普通玩家不同了:
比如:小米、oppo、vivo,是三个对高通依赖最大的厂商,去年特朗普访华时,这三家还各自下了几十亿美元的高通芯片订单给特朗普送去大礼。
但是,在面对5G标准投票时,这三家的表现就比较老练。
如知乎的许多回答所言:小米/oppo/vivo,无论和高通合作得多么紧密,无论和华为是多大的敌人,在投票时都和华为站在了一条船上。而不像联想声明的那样:“基于自己前期的技术和专利储备,选择了LDPC技术方案”。
不从“民族大义”、“国家利益”这些角度出发,单从公司战略层面考虑,为什么说小米/oppo/vivo更像是生态圈里大玩家做出的老练之举,而联想则不是?
因为小米/oppo/vivo的体量足够大、前景足够好、足够有自信和高通/三星这两个自己主要的上游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唱反调,而去支持相对弱势的、相对缺乏欧美日主流厂商支持的华为一方。
对于小米/oppo/vivo而言,哪怕高通不给自己首发855,三星不给自己最好的oled,也有本事把产品宣传地厉害、渠道铺得厉害、销售卖得厉害。也正是因为高通/三星在上游零部件的强势,他们更宁愿冒一定风险,也要去扶持相对弱势的一方,从而让自己的未来不至于被动。
就像苹果的显示面板都来自三星,但也要去扶持京东方,让京东方在未来给自己生产oled一样。
就像高通基本都在台积电流片,但也要去扶持中芯国际,让部分中低端cpu在中芯国际流片一样。
作为生态圈里的大玩家,是敢于支持亦敌亦友的巨头合作伙伴的敌人的。
而联想呢?联想的高级经理人的脑子里想的会是啥?
在业务相对成熟、内部矛盾众多、激励机制相对僵化的特大型企业工作过的人,都会有这种体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PC市场稳步萎缩,公司业绩增长缓慢,移动业务打不开局面,原本靠几个海外市场来撑起的智能手机出货量门面,在小米/oppo/vivo的海外疯狂进攻下,也面临巨大挑战——下面是投票的2016年,联想在其重要的智能机海外市场印度所受到的挑战:
作为一个一年入千万级别的老公司的移动部门的高管,内心里想的是什么?
我再腹诽一下:
2016年,小米在其手机业务跌至低谷时,和联想的PC业务面临挑战时,两者的应对策略是很不一样的:
作为一个大公司员工,我也是很理解联想的——要是TP降价后C端份额没打开,机构端利润大幅下滑怎么破?PC那么稳的业务,还瞎折腾个啥,稳稳地拿年终奖还贷款不好么。
至于年终总结,稳的同时,制造一些亮点就ok了呀。
如何制造亮点?
后壳可以更换不同的功能模组——消费者不买单怎么破?管他买不买单——年终总结ppt有亮点可说就ok。
和上游厂商沟通一下,争取能首发最牛的硬件,发布一款4999的旗舰机,起码硬件性能上压华为小米一个季度——这样年终总结又有可以说的了。
主营业务无法突破、市场局面无法打开、财务数字不好看的大公司,通常比较喜欢搞一些有噱头的东西,从而维持公司内部和公司外部对自身未来的想象,同时也能将高管们的好日子再延续2年,把自己家里该置办的不动产、给老婆孩子许下的宏愿都实现了再说。
典型的两个例子——百度和联想:
于是,对于手机生态圈里越来越不主流的联想而言,在高通/三星面前,是越来越挺不起腰杆的。在遇到一些关键问题的时候,小厂商更愿意“赂秦”来换取短期利益,而大玩家则更想“合纵攻秦”。
老公司职业经理人的自身利益,结合上小玩家在上游巨头面前的卑微,可能就容易出现这样的利益交换——赏我首发权,我给你站台。
最后,领先业界一个季度的旗舰机发布了——虽然卖不动,但好歹能在公司内外讲故事。
而拿着6字头开头处理器的下游巨头,呵呵一笑,才不管你什么855,继续到机场车站铺广告去了。
相关回答:
我觉得炒作这事的是大唐。拿联想挡子弹。柳传志太可怜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