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公知和国师哪个危害更大?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一些敏感但又十分现实的社会议题。要说公知和国师谁的危害更大,这得看我们从哪个角度去衡量,以及他们具体做的事情是什么。两者都有可能造成负面影响,但其性质和传播路径有所不同。

先说说“公知”

“公知”,全称是“公共知识分子”,这个词本身是带有褒义的。按照最初的定义,公共知识分子是指那些能够超越自身专业领域,对社会问题发表见解,并参与公共讨论的知识者。他们通常具备独立思考、批判精神和人文关怀,希望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影响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文明。

然而,在互联网时代,“公知”这个词的含义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甚至被一些人赋予了贬义。当我们今天谈论“公知”时,往往指的是那些在网络上积极发表对时事、政治、社会议题看法的知识分子。

公知的潜在危害可能体现在:

1. 煽动情绪,制造对立: 有些公知为了吸引眼球,或者出于某种立场,会使用比较极端、煽动性的语言来评论社会事件。他们可能过度简化复杂问题,将事情非黑即白地呈现,从而激化社会矛盾,让不同群体之间的对立情绪加剧。比如,在某些社会事件中,他们可能片面地放大负面信息,而忽略了事件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导致公众情绪失控。
2. 传播片面甚至错误的信息: 知识分子在特定领域可能很专业,但在其他领域可能就不一定了。如果他们不严谨地对待信息来源,或者为了迎合某种观点而故意歪曲事实,就可能误导公众。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公众很难辨别信息的真伪,一旦出自“知识分子”之口,很多人就更容易相信,这就会放大错误信息的传播范围和危害。
3. 脱离现实,不接地气: 有些公知提出的观点和建议,可能更多地是基于书本知识、西方理论或者自己的理想化想象,而忽略了中国国情和现实情况。他们的言论可能显得“站着说话不腰疼”,或者提出的解决方案在现实中根本无法落地,反而可能制造新的问题。
4. 误导价值判断和道德标准: 在一些涉及历史、文化、民族认同的问题上,如果公知持有一种否定、批判甚至全盘西化的立场,并且这种观点被广泛传播,可能会对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和民族认同感造成冲击和混乱。

再来看看“国师”

“国师”这个词的含义就比较复杂了。传统意义上的国师,是指在古代为国家提供咨询、制定战略、甚至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或学者,他们对国家政务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力。

而现在,在网络语境下,“国师”一词的用法更加多样,有时是被赋予正面含义,指那些真正有远见、有才能、能够为国家发展提供深刻见解的智囊人物;但更多的时候,它被用来讽刺那些喜欢以“智者”自居,对国家大政方针指点江山,却可能并没有真正的权威性或专业性来支撑其观点的人。尤其是在一些网络论坛或自媒体上,一些人喜欢扮演“国师”的角色。

“国师”的潜在危害可能体现在:

1. 影响决策,干扰治理(如果拥有一定影响力): 如果某些被冠以“国师”之名的人,实际上拥有某些决策权或者能够影响到决策层,那么他们的不当建议就可能对国家的政策走向产生负面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方向性的,比如在经济发展、对外关系、社会治理等方面提出错误的指导思想,导致资源错配,延误发展时机,甚至引发危机。
2. 制造虚假的“共识”或“主流意见”: 一些拥有流量和粉丝的“国师”可能会通过其平台,塑造一种“大家都在这样想”的氛围,从而压制不同的声音。他们可能迎合某些情绪化的民族主义或爱国主义,将与他们观点相左的人描绘成“卖国贼”或“汉奸”,从而制造虚假的社会共识,限制了思想的自由度和多元化。
3. 提供“智商税”,误导公众对政策的理解: 有些“国师”喜欢用一些高深莫测的理论或概念来包装自己的观点,让普通人觉得难以理解,从而产生一种“我没听懂是因为我不够聪明”的心理。他们可能以此来获得崇拜和认可,但实际上提供的见解可能并不切实际,甚至是为了迎合某种特定利益集团的诉求。
4. 固化思维,阻碍创新: 如果某个“国师”的观点因为某种原因被广泛接受并形成一种思维定势,那么它可能会成为创新的阻碍。人们习惯于按照既定的“国师”逻辑来思考问题,不敢质疑,不敢尝试新的方法,长此以往,就会扼杀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

那么,谁的危害更大?

这是一个很难给出绝对答案的问题,因为危害的大小取决于很多因素:

影响力的范围和深度: 如果一个“公知”的言论只在小圈子里流传,可能危害有限。但如果他拥有千万粉丝,并且其观点被主流媒体引用和放大,那么危害就不可小觑。同理,“国师”的危害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能影响到真实的决策者,或者他是否有足够大的号召力去影响大众。
言论的具体内容: 一个“公知”如果只是温和地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批评,可能是有益的。但如果他鼓吹仇恨、传播谣言,危害就很大。同样,“国师”如果提出的是经过深思熟虑、真正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建议,那便是功臣;但如果他是在误导决策,甚至是为了个人名利而煽动情绪,那便是罪人。
受众的辨别能力: 如果受众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独立分析信息,不轻易被煽动,那么无论是“公知”还是“国师”的危害都会相对减小。反之,如果受众容易被裹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那么他们的危害就会被放大。

一个微妙的对比:

“公知”的危害往往更多地体现在对社会思潮、公众情绪和价值观念的塑造上。 他们更像是社会的“意见领袖”,通过话语权来影响人们的思考方式和判断标准。他们的危害更偏向于“精神层面”和“观念层面”,但这些层面的影响一旦形成,也会深刻地反映在行为和社会实践上。
“国师”的危害,如果其影响触及到真实的权力结构或决策过程,那么可能更具“实质性”和“系统性”。 他们可能通过影响政策,直接干预社会资源的分配、国家的发展方向,甚至国际关系。当然,如果一个所谓的“国师”只是在网上自说自话,没有实际影响力,那么他的危害可能也只停留在言语层面,和某些“公知”的性质区别不大。

总的来说,两者都有可能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如果非要比较的话,我觉得 一个真正能够影响国家决策、拥有实质性权力的“国师”如果其观点是错误的或有害的,其造成的系统性、长期性危害,可能要比一位仅仅在网络上发表观点,但缺乏实际影响力的“公知”更大。 因为政策失误可能导致的是国家层面的动荡和损失。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那些被贴上“公知”标签的人,他们中也有很多人真心希望社会变得更好,他们的批评有时也能起到“诤谏”的作用。同样,我们也需要警惕那些披着“国师”外衣,实则是在煽动民粹、迎合狭隘民族主义或图谋私利的人。

最终,辨别他们的言论是否具有危害性,关键在于 独立思考、求证事实、理性分析,而不是简单地以“公知”或“国师”的标签来判断。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是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并且能够通过理性的讨论来筛选和辨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是 国师危害大咯。

普大帝 不就是 现成的例子吗? 他就是被国师们 坑惨了。

普大帝也知道 打乌克兰 要面对北约 干涉、国际制裁,风险实在太大了。

可国师们说,俄军无敌,只要空降兵一降落, 乌克兰军队就投降了,泽连斯基就跑路了。

普大帝有点不信, 可网上、军方 都众口一词啊。 那肯定是真的了。

他哪知道, 谁敢说俄军战力堪忧,乌军有一战之力,都是行走的50万,那么谁还敢说话?

于是 一场愚蠢的战争发生了。

user avatar

危害?这两伙人大部分都和智库层没交集,复旦zyy和人大cy你可以找本校的人问问,看看他们在不在正式建制上。亚洲外交影响力第一的智库是cicir,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知乎众有几个人知道这单位的?就第二大智库可能知乎众听的多一点-cass,中国社会科学院。剩下各地社科院,各大学研究中心,和地方社科研究机构-比如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siis),都是典型的高等研究机构。

所以说,中国的智库层是一个以高级知识分子占绝对多数的社会群体,本身是由各行各业的专家组成。这就要求智库层的观点必须多样化,因为没有一个人能掌握绝对真理。

智库层的观点都单一化了,这和走夜路不带灯还蒙眼,顺带堵耳朵有什么区别?所以对高级知识分子,一贯政策都是“研究无限制”,只不过“宣传有纪律”而已,而且言论自由的尺度比一般人大得多。

只不过他们的言论一般人听不到罢了。这就叫宣传有纪律。因此在大众媒体上天天露面的,大部分和智库层关系不大,甚至本身就被智库层针对-比如不等式带师陈平,迷之博士学位持有人王文等。

少部分,为了五斗米折腰的,大部分也是迎合市场需求制造垃圾信息,本身怎么想的外人并不了解,甚至连他们是不是在割韭菜都搞不清楚。就仅凭这三瓜俩枣搞危害评估,这属实有点管中窥豹、盲人摸象。

至于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这俩还被人当公知了,笑死了。

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是典型的民主皮暴君芯,卖人设的。一个上台90天就把整个中委清洗了一遍,战斗力高居世界共运史第一。实属王牌清洗机。地图头搞密室政治也是金牌玩家,勋宗密室政治起码还有小团体,地图头的密室政治成员就只有他一个,太阳王、彼得大帝和叶二要活着一定高呼地图头玩法真地道。

叶断指操纵民意,滥发军衔荣誉收买高级将领支持,双重政权解决不了直接调兵镇压合法民选议会,炮击白宫。恶劣程度伊凡雷帝尚不可及,居然还有人说这俩是公知?被人设忽悠瘸了吧?

叶断指和地图头两个人声名狼藉,一个很主要的因素不是他们搞民主-而是他们利用列宁式党披着西式民主外衣玩俄式君主专制(самодержавие),把列宁式党、君主专制和民主三个词一次性玩臭,最后被左中右三派集体唾弃。

user avatar

在公知跟前你有独立思考能力,公知就没了;

在国师跟前你有独立思考能力,你(的账号)就没了。

——————————我自己说的。

公知可能拿了钱,但也有真相信自己说的;

国师拿不拿钱不知道,但他们肯定不信自己说的。

——————————这也是我自己说的。

……

硬币的正反面罢了。

假如真计较起来,是国师危害大

公知带节奏和骗人,基于受众“不知情”。受众一旦知情或者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公知从客观上就没法玩了,除了少数极其不要脸的。

国师不一样。

他们在胡说八道。

我们知道他们在胡说八道。

他们也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胡说八道。

可国师们就敢胡说八道。

说不过了就控评。

或者一顶不爱国的大帽子给人扣下去。

……

比起国师,我个人更喜欢公知一些,毕竟在他们身上还能找点乐子。

而国师胡说八道时我敢不叫好不鼓掌,那就得准备一顶50w的帽子随时给自己扣上了。

user avatar

危害的对象是什么?

user avatar

信奉民主,自由,平等并不是公知,我觉得作为一个现代人,连这些都不相信,那只能是教育的失败。逢中必反和逢中必赞一样,都脱离实事求是这个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甚至说中国近40年来的巨大成就依靠的是什么?根本不是路线问题,这40年成就最主要就是实事求是。我们是穷,我们是落后,所以我们要改革,要努力发展经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现在的确面临腐败,的确面临改革进入深水区,面临我们之前过度依赖房地产政策导致的现状。这个就是事实,我们只有实事求是,在政治上进行改革,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在经济上缩减不必要开支,在转型同时脱虚向实。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搞好大喜功,靠欺上瞒下,这都是违背了一个真正共产党人应该有的精神!

user avatar

你把这两个群体看做是两个人,你的两个朋友,然后你把中国当做你自己带进去体会一下就行。

把疫情当做一个考试,你考了95分。

那个叫公知的朋友告诉你。

别人一定考的比你好,肯定全满分,你就是个垃圾。

然后他们吹的那些人开卷考了不及格。

他们又说你膨胀个寄吧,赢麻了是吧?

有没有点人性?

然后他们还去告诉你的竞争对手们,你实际考了0分,都是作弊,造假换来的。

你刚想争论一下,他马上说,你快闭嘴吧,你整天光想听别人夸你是吧。

这不是一次。

而是每次有事,不管任何事,他都会这么说你。

哪怕你考试成绩毫无争议的优秀。

他都会说你真是个垃圾、该死、弱智、低能,赶快去死,别人看不下去了,质疑它,他马上说他骂你是为了你好,是你不够大度,不宽容,听不进去逆耳忠言,简直不是人。

叫国师那个人,他就是总说你要自信,你不比别人差,你要看到自己的优势,看到你的进步。

有时为了捧你会踩一踩你的对手,说点打鸡血的夸张话。

然后这时候那个叫公知的人又来了。

他告诉你。

你就是该死、垃圾、下贱,什么都不是,就该给你的竞争对手跪下才能当人,那个叫国师的逆贼是在害你,他甚至都去过你的对手家里做过客,还住过好久。

你要问他为什么你整天这么对我,还说对我好?

他说不出来,他就是告诉你得跪下、你低等、你得让人家封你个人的名号,你才能算人,不然不管你怎么做都不算人。

公知太伟大了。

user avatar

其实大部分坏人都是两个角色互跳。

公知跳到国师的咒语是:

一个伟大的民族不能只有一个声音。

或者

知识分子就是社会的牛虻和啄木鸟。

国师跳到公知的咒语是:

我爱我的国家,可国家爱我吗?

user avatar

打压公知,不让公知说话;

于是公知变成了国师;

打压国师,不让国师说话;

于是国师变成了咪蒙;

又说咪蒙挑唆性别对立,于是咪蒙也不能说话了;

目前已经进入了全民学跳舞、学瑜伽的阶段了,

强身健体,

尽量让我们的男孩子有阳刚之气,对,就是那种不说话只干活儿又孝又顺的“选择性阳刚之气”;


但我,

看跳舞越多,

身体越来越不好了……


普法的罗老师退出了微博,

下围棋的柯国手退出了微博,

每个人都出来苦口婆心一番,

一觉醒来,

发现自己突然就变成了:

公知、

国师、

咪蒙、

总有一款适合自己,


于是乎,

越来越多的人,

选择了沉默,

整齐划一的:

鼓掌.

好,

好,

真好.

user avatar

国师几乎是不存在的,当然说不上危害。

整个网络环境下自称或者被称作"国师"的,你自己回忆回忆,两只手数的过来。

而公知是一个超级庞大的群体,是南州官方认证的。是有人自称的。

两者对比几乎可以说托派和极端宗教分子了。

都是前者极少数自称,被称也寥寥无几,更无犯罪记录。后者人数众多,对异见者赶尽杀绝,罪行更是罄竹难书。

要是公知对比下帝吧出征还有一点可比性。不要和国师这种几乎不存在的事物对比。

user avatar

自卑和井底之蛙危害更大。

user avatar

公知学生毕业了之后再遇到国师的伤害最大。

user avatar

十多年前,旅居日本的台湾人Leemz2002在优土鳖上评论,美国成功打压中国的唯一机会,是中国陷入分裂和动荡,而这个机会是中国DL党带来的。他在评论中对袁腾飞非常鄙夷,甚至评论他“学历史学成蒋Fan,和当牧师得梅毒一拚”。

我也赞同他的这个观点,这也和美原驻华大使洪博培相一致,当年洪大使一边在中国积极推销美国制度,一边竞选总统电视辩论时说,要借助中国亲美网民扳倒中国经济。

公知们也曾想在中国复制阿拉伯之春,甚至跑到WFJ闹事,西方媒体和洪大使还纷纷跑去为他们站街助威,奇怪,洪大使们是如何提前知道消息的呢?

这些人没有得手而已,如果得手,他们就是香港的曱甴们,就是美国全程操纵指导的乌克兰反对派,香港、乌克兰被祸害还小吗?

也就是说公知差一点把中国、中华民族拖入深渊,成为美国祸害中国的帮凶。

国师是反对公知应运而生的,虽然有用力过猛之嫌,但总体还是有益的。

Leemz2002的评论:美国的机会

user avatar

那话怎么说的?脱离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啊

user avatar

国师是啥?

user avatar

全中国的公知火力全开能骗国开行几百亿贷款吗?能搞几百亿的债务窟窿吗?能搞出个影响经济的某大吗?

公知,批知。

user avatar

公知有危害,但是公知不能少。

虽然我不喜欢公知,不喜欢公知到处说中国和中国人民不行。

但是他们逮着一个国内问题就咬住不放,客观上确实促进了国内各方面解决问题。某些公知在抨击问题的同时,顺便抨击了中国体制和中国人民。好歹是最终不少问题得到解决了。


现在有的人骂柴静是公知,说她精外啥的。

她精不精外我倒是不关心,2010年后的几年里,国内大城市出现了严重的雾霾。柴静拍了一个《苍穹之下》,引起国内社会强烈反响,大家的注意力终于集中在环境问题上,最终倒逼国内有关部门做出改变。


再比如,新冠疫情在武汉蔓延的时候,李文亮医生等八人在微信群里传播消息,说这新冠病毒是SARS,叫人们警惕。结果这八人被武汉公安机关传唤。之后一个月的时间,大家都意识到了新冠病毒的严重性。

之后,美帝等西方媒体就盯着这个事情不放,在西方舆论环境内大规模传播李文亮医生遭遇的情况。最后武汉传唤李文亮医生等人的派出所被上级要求道歉,相关人员被处理。

如果没有美帝等国的媒体像疯狗一样咬着李文亮事件不放,谁会在意李文亮医生等人是否受到了不应该受的处罚?

user avatar

先当公知后当国师,危害最大

user avatar

公知当国师危害最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