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点负能量。
有志者,也不都能事竟成。
苦心人,也不都是天不负。
其实勾践也没有啊。
在第一次兵围苏州的时候,夫差派人向勾践求和,请求勾践退兵,勾践想了想,也答应了。
现在我们总以为夫差错过了机会,勾践不肯接受夫差投降,而是赶尽杀绝。
其实,也不是这样。试想最后夫差如果反扑打赢了,勾践是不是更大的笑话,卧薪尝胆二十年最后一场空。
就说两点:
第一,夫差没能力灭越
第二,勾践没能力不灭吴
春秋时期的吴越本身只是二等国家,并无压倒对方的体量和实力,会稽之围三年前,越国还一度打到吴都姑苏城下,吴王阖闾率军出战,结果兵败而亡。吴国能够压倒越国,靠的其实是晋援,申公巫为吴国带去了大量的军队和技术,这才有了吴国的崛起。当然,晋援不是白拿的,晋国的目的是让吴国从南方牵制楚国,如果夫差执意灭越,那么晋军一撤,吴国立马傻眼。
巫臣请使于吴,晋侯许之。吴子寿梦说之。乃通吴于晋。以两之一卒适吴,舍偏两之一焉。与其射御,教吴乘车,教之战陈,教之叛楚。置其子狐庸焉,使为行人于吴。吴始伐楚,伐巢、伐徐。子重奔命。马陵之会,吴入州来。子重自郑奔命。子重、子反于是乎一岁七奔命。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是以始大,通吴于上国。
春秋时期,晋楚是宿敌,吴国崛起靠的是晋国,那越国的崛起靠自然是楚国。越国不但高层人才全部来自于楚国,就连灭吴之战的主力,也是楚国派来的志愿军。按《吴越春秋》里的话就是,“籍楚之前锋,以摧吴王之戈”。如果有可能,勾践也是想与夫差议和的,奈何楚灭吴的决心是很大的,勾践刚想议和,范蠡就跳出来文问勾践,你还记得自己是干什么的吗?
勾践只能咬着牙打下了苏州,日后瓜分吴国遗产的时候还能多分一点。
越国很快衰落的原因也很简单,随着晋国解体,吴国灭亡,楚国不在需要越国这个小弟了。楚援全部撤回不说,双方还为了吴国遗产大打出手,越国自然是干不过楚国的,国家很快被打散,撤入闽越的群山之中了。
因为吴国当时的战略是争霸中原。
吴国当时打服了南方霸主楚国,顺道摩擦了的齐国,至于越国更是老早的手下败将,然后夫差就兴致冲冲的想要称霸中原,完成大业了。
他最大的问题就是战略上过于激进,忽略实力扩张而过于追求霸主的虚名——我估计是夫差过于心急,想要在自己这代完成前所未有的霸业。
对比西北的秦国,老老实实搞改革,一心一意吞土地,远交近攻,一点点从身边吃起。蜀,巴,义渠,河西,只要吃到肚子里面的地盘就安心消化了。就算如此秦国还是奋六世之余烈,才在嬴政这一代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奇迹——中间也不是一帆风顺,有若干次可能被翻盘的危机。
总结:就吴王夫差这种激进的战略,和昭和参谋有的一拼,翻车才是大概率事件。不被越国背刺没准也会被楚国或者齐国背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