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钟南山团队体外研究发现「白云山复方板蓝根对新冠病毒有效」,体外研究是什么?白云山板蓝根疗效如何?

回答
关于钟南山团队体外研究发现“白云山复方板蓝根对新冠病毒有效”的消息,大家都很关心。我们来详细聊聊这其中的一些细节,以及大家普遍关心的疗效问题。

什么是“体外研究”?

首先,我们得明白“体外研究”到底是什么意思。通俗来说,体外研究(In vitro study)就是在实验室里,脱离完整的人体环境进行的科学实验。

你可以想象成这样:我们想知道一种药物对某种“敌人”(比如病毒)有没有作用。在体外研究里,我们不会直接给病人用药,而是把这种药物和病毒放在一个培养皿、试管或者细胞培养板里,模拟一个“战场”。

具体到钟南山团队的研究,他们可能就是这样做的:

1. 分离病毒和细胞: 首先,他们在实验室里获取到新冠病毒,并且准备好一些被感染的细胞(比如人体的呼吸道上皮细胞)。
2. 加入药物: 然后,他们会将不同浓度的“白云山复方板蓝根”加入到这些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中。
3. 观察效果: 接着,他们会通过各种科学手段去观察药物的作用。比如:
病毒复制抑制: 药物是否能阻止病毒在细胞内大量复制繁殖?
病毒载量降低: 药物是否能减少细胞内的病毒数量?
细胞损伤减轻: 药物是否能保护细胞免受病毒的伤害,或者减轻病毒感染造成的细胞病变?
病毒灭活: 药物是否能直接杀死病毒颗粒?

体外研究的意义和局限性:

体外研究是药物研发过程中非常重要且必要的第一步。它的优势在于:

速度快,成本相对较低: 可以快速筛选出有潜力的药物分子。
安全性高: 在实验室里进行,不会对活体生物造成伤害。
便于精确控制: 可以精确控制药物浓度、病毒剂量等变量,得出清晰的结论。

然而,体外研究也有其固有的局限性:

不能直接代表人体疗效: 药物在体外表现出效果,并不意味着在人体内也一定有效。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药物在体内会经过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还可能受到免疫系统、肠道菌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都是体外研究无法完全模拟的。
剂量问题: 实验室研究中的药物浓度可能与人体实际能达到的浓度有很大差异。
作用机制的复杂性: 病毒感染和疾病的发生发展涉及复杂的免疫应答和病理生理过程,体外研究往往只能观察到某个局部环节的效果。

所以,体外研究只能告诉我们“这个药物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新冠病毒‘看起来’有作用”,它是一个初步的、有提示性的结果,离最终证明其临床疗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白云山板蓝根的疗效如何?

关于“白云山复方板蓝根”的疗效,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

1. 复方板蓝根的传统认知: 板蓝根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在民间长期以来被广泛用于治疗感冒、流感等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认为它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的作用。很多感冒冲剂和药物都含有板蓝根成分。

2. 针对新冠病毒的体外研究结果: 钟南山团队的体外研究发现“白云山复方板蓝根对新冠病毒有效”,这可以理解为:在实验室的特定条件下,该复方对新冠病毒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或“科学依据”。

3. 临床证据的重要性(这是关键): 尽管体外研究有积极意义,但要说“白云山板蓝根对新冠病毒有效”,真正有说服力的还是需要大规模、设计严谨的临床试验结果。临床试验是验证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金标准”。

临床试验的类型: 好的临床试验会对照组(不使用该药物或使用安慰剂)、随机分组、双盲等设计,以排除安慰剂效应和研究者的主观偏见。
关注的指标: 临床试验会关注患者的症状改善(如发烧、咳嗽、咽痛等)、核酸转阴时间、住院时间、重症率、病死率等一系列客观指标。

目前,关于复方板蓝根或任何单一中药复方针对新冠肺炎的大规模、高质量临床研究结果,还未能形成广泛的共识或得到权威机构(如世界卫生组织、各国药品监管机构)的广泛认可。虽然可能有一些小规模的临床观察或研究,但其证据强度相对有限,不足以作为推广应用的充分理由。

总结一下:

体外研究是在实验室里进行的初步探索,可以揭示药物对病毒的潜在作用,但不能直接等同于人体内的实际疗效。它是一个信号,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白云山复方板蓝根作为传统中药,具有一定的民间基础和理论上的抗病毒潜力。钟南山团队的体外研究为其在新冠病毒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和初步的科学支持。
要最终判定其疗效,必须依靠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证据。在这些证据出现之前,我们应该保持审慎的态度,不应盲目推断或过度解读。

总的来说,科学研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体外研究是一个好的开始,但它只是漫长验证过程中的一环。对于像新冠肺炎这样的重大疾病,我们最需要的是经过严格科学验证的治疗方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个真事儿,那会年还没过完呢,我妈平时基本上不会手长嘴大指挥我炒股,但是当时她给我推荐让我埋伏生产双黄连、连花清瘟和板蓝根的上市公司。

我说这玩意能治个屁啊,中医药最大的利空就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我妈说肯定治不了病,但是肯定得宣布它们能治病,具体为啥自己动脑子琢磨去。

当然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还是老太太脑袋好使,专家先说双黄连能治病,哈药炒了五个板。后面钟又给有合作关系的连花清瘟站台,以岭药业从低点炒了快三倍。

该说不说姜还是老的辣啊,老太太对这事儿的解释是“你妈不会炒股,也不懂医药,但是活了这么大岁数好歹得懂点中国。”

万万没想到的是啥呢,都十月份了,可能就为了坐实我妈大预言家的身份?还能把包治百病的中药三剑客的板蓝根再给补上我是服的。

我把这条消息给她看以后得到的反馈:

user avatar

大家答这题也就图一乐,真分析还得邀请立党老师。

user avatar

体外就是字面意思,不宜过度解读

当然,我觉得川普说的消毒水在体外更有效

公共场所喷洒消毒

我选消毒水

洗手我选肥皂或洗手液

用板蓝根都不太方便

user avatar

不知道为什么想到了罗翔老师引起争议的那篇微博……

和下面的评论……

跳反这事吧……

user avatar

体外研究是药物研究的第一步。

“体外研究有效”基本相当于刑侦上“经初步调查不排除他杀可能。”

对于中国的医学工作者来说中医就是一座大山。有些硬汉能够舍得一身剐,拼着前途不要也得把真话全部说出来。有些人能做到洁身自好。但也有些人只是凡人,面对重压拍马屁的时候尽量挑真话说已经是极限。也有那些睁眼说瞎话的。

user avatar

对人有没有效还不知道,对白云山股价是真有效。

user avatar

对人的疗效不清楚,但是对股票市场来说起效快,效果显著,这一个结论直接让白云山一日在A、H的市值涨了近百亿。

A股:


H股:


关于白云山复方板蓝根对新冠有效的信息,广药白云山公众号有文章可以查到。


看到有高赞内容说这个结论是拼接钟的发言视频片段得来的,我很好奇这样的观点是经过怎样的核查得出的。

是靠推(想)理(像)吗?

钟怎么说的,广药白云山的公众号昨晚都有文可查。我这里直接把广药引用钟的那段复制过来了:


当天研讨会围绕“白云山板蓝根二次开发研究”进行了研讨。钟南山院士在报告中提到,经过十多年的联合攻关,白云山板蓝根具有很好的预防病毒进入细胞的作用、有抗炎的作用,即白云山板蓝根具有抑制病毒侵入、调节炎症等药理作用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研究团队十分重视“南药”抗新冠病毒的研究,结合临床实践的有益经验,与广药集团合作对旗下10个企业的16个已上市中成药开展了抗新型冠状病毒的体外药效筛选,发现了白云山复方板蓝根颗粒具有体外抑制药效,为广东中医药界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注入新动力


另外,这个研究已经在产业化了,换句话说,要用来挣钱的!


至于体内实验有没有效,谁知道呢?



附原文链接:




我也不知道该说些啥,就预祝白云山板蓝根大卖吧!





来自18号的更新


两连板没了,祝上周五买到了的好运!

user avatar

昨天我们还在嘲讽印度牛粪芯片,今天可能就要享受包治百病板蓝根了。

这两件事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的表述可能真的是对的

牛粪芯片遮挡真的可以吸收手机辐射

板蓝根在体外真的可以抑制新冠肺炎病毒繁殖

板蓝根的抗病毒作用已经有很多研究可以支持了[1],当然,这要特别鸣谢白云山公司的对科研事业的无私赞助

如果是你我说出来,这可能只是句“正确而无用”的废话,拿来调侃罢了

但是被足够有分量的人(KOL)说出来,

可能就意味着一大群人的消费决策——真金白银

这种事情也不是第一回了,不过板蓝根这么好喝的还是首次

(连花清瘟异味重、玉屏风比板蓝根苦——甜党狂喜)


关于体外抑制新冠病毒繁殖的研究其实是很多的,但是由于不具备实用价值和体内发挥作用的具体可靠机制而不为人所知,只是一种研究上的探索和尝试罢了

病毒只是一种生物,生物是很脆弱的,尤其是寄生生物,蛋白质构成的衣壳,核酸构成的遗传物质要借助宿主细胞完成繁殖活动,所以任何一种能对受体、蛋白衣壳、核酸产生影响的物质或者干预手段都可以实现体外抑制

比如更高的温度,比如酒精,比如砒霜,比如强电场,比如消毒水。。。

那我们就能说喝开水、喝白酒、喝毒药、摸电门、喝消毒水可以预防治疗新冠肺炎么?(这些谣言还真有过)

那我们与我们所嘲讽的懂王有什么差别呢?

撰文:BA

参考

  1. ^ [1]黄远,李菁,徐科一,王德勤,杨子峰.板蓝根抗流感病毒有效成分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9,36(20):2618-2623.
user avatar

说点不讨人喜欢、大概率被踩的话吧。

不吐不快,因为太多的曲解“体外”了

有的人竟然提到“把肺摘出来”研究,是在搞笑吗?甚至有的“专业账号”还用“酒精、消毒水”类比,这真的是贻笑大方了,失去了基本的专业精神了。简直就是望文生义的典范了。

体外in vitro是拉丁语,意思是within the glass(在玻璃内,也就是常见的试管、培养皿等),一般是指针对细胞的实验。

绝非普通人理解的通俗语义下的“体外”喷洒或者外敷之类的去对付病毒,有人用特朗普消毒液或者酒精做类比,大谬。

因此,此“体外”非彼“体外”。

所以用“酒精体外杀病毒”来对比药物“体外”杀病毒,是错的离谱了(和懂王的口服消毒液杀新冠一样)。

因为酒精体外杀病毒,连细胞也干掉了,高温杀毒也一样,你无法做到杀灭病毒的同时保全细胞,但是药物一般不会(或者相对较少)。

如果干掉病毒的同时把细胞都干掉了,那不是解药,是毒药。

这也是为什么从一开始严谨的研究人员都没考虑酒精、消毒液来作为药物的根本原因。


正确的体外,或许理解为培养皿或者试管实验之类的可能更合适。

————药物试验首先要过体外关————

做一个药物管不管用,首先要过的是细胞这一关,也就是体外实验。

细胞是人体的基本结构,基本上所有的药物作用最终都会落到细胞上。

如果一个药物在细胞层面都不发挥作用,那么基本不用考虑。

就像下图是常见的体外实验结果,大体就是能看出细胞中的变化。

对于新冠来说,研究药物同样如此,要针对细胞层面先做试验。

遗憾的是,大部分药物,连细胞层面都过不了关

换句话,

有的药物,在细胞层面根本杀不掉新冠,排除。

有的药物,在细胞层面可以杀死新冠,但是也把细胞干掉了,排除。

在此基础上,留下来的就不多了。

比如羟氯喹,比如题目中的板蓝根。

—————体外关后体内关—————

过了体外关后,那么就开始体内关了。

细胞管用,但是到了个体层面怎么办?

有的时候个体层面细胞互作,会极大影响药物效果。

所以个体层面,也就是体内这一关,也是必须的。一般用小鼠之类的进行研究。

大部分药物,在这一步也停下来了。

有的药物,在个体层面根本杀不掉新冠,排除。

有的药物,在个体层面可以杀死新冠,但是也把个体干掉了,排除。

所以什么高温、酒精、消毒液,这一步直接排除,你连细胞都杀死了,还能治病?


过了这个阶段之后,才开始考虑人体实验了。

接下来就是大家熟悉的临床试验了。

剂量问题,安全问题等等都是这个时候要考虑的。


有人会说,没搞明白机理就开始用?

当然了,你不会真的以为所有药物都搞明白了机理了?事实上大部分药物的机理都有那么一丢丢不明之处,或者似是而非的地方。这既和药物的机制有关,也和疾病的机制有关。反正很复杂,估计未来几十年都悬。

否则就不会不断有各种老药新用了。

就比如阿司匹林,够老够广了吧?2020年这大半年啊,依然有这么多对阿司匹林的研究~

不过,大体上,我们还是能够知道新冠药物可能的作用途径,比如羟氯喹是在病毒入侵细胞后的那段时间发挥作用



但是必须指出:对于急需药物来说,研究机理是在应用之后的。毕竟救命要紧,至于机理,甚至哪些成分在发挥作用,都是相对次要的。

要是非继续,有替代药物的话,倒是可以埋下头来慢慢搞清核心成分和机理。

当然,在国内当前情形下,还是希望钟院士团队能够进一步给出一些体内实验结果。

比如这个新冠恒河猴实验就是体内实验。


顺便,为什么广为流传的手枪体外杀癌却没太大问题呢?

因为癌细胞的确特殊,我们对付癌症,是真的希望把癌细胞干掉~~~

但是对于病毒这种,我们需要的是杀灭病毒的同时不杀细胞

user avatar

能在体外灭杀新冠病毒的东西很多,比如板蓝根、双黄连、伏特加、茅台、硝化甘油、246三硝基甲苯、铀235、大浦洞……

当然还有川普快乐水(指消毒水)。

实话说,在这场新冠疫情中,中国的安慰剂是危害最小的,哪怕你喝了很多板蓝根双黄连,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而且喝了很多中药的话,客观上起到了多喝热水的效果。

这点真的得感谢中医。

user avatar

人家说的没一句错的地方。

体外研究能不能发现“白云山复方板蓝根颗粒对新冠病毒有效。”?
如果可以,凭什么不让别人说?

哦,你的意思是他应该必须要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无可争议的精准?
你自己品品有没有觉得你的要求过分了?

你怀疑他背后有板蓝根利益输送?
怀疑是好事,在没有实证前就大肆批判是好事吗?

回到问题,我就问你,允不允许钟南山说“研究团队开展了一系列体外研究发现,白云山复方板蓝根颗粒对新冠病毒有效。”这句话?

user avatar

连花清瘟胶囊是以岭药业创始人吴以岭院士开发。

媒体曾报道,吴以岭和钟南山2019年在广州医科大学成立了“南山-以岭肺络联合研究中心”。

这种研究中心,说白了就是制药企业+医院+大学+专家的模式,在国内非常流行,是制药企业公关的常用手法。

2020年4月份,新冠猖狂,全世界束手无策,钟南山当着全世界说连花清瘟对付新冠有效。

以岭药业作为中国最大的连花清瘟上市企业,4月份股价翻了300%,市值接近400亿。

大股东和高管高位减持,套现近3亿元。

上海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对于连花清瘟,似乎有些不以为然。有人曾向张文宏提问:连花清瘟、维C是否有效?张文宏的的回答是:“有些保健品吃吃没坏处,新冠吃吃也行”。这样的回答耐人寻味。

如果说连花清瘟的问题还不够明显,血必净恐怕更让人难以理解了。

血必净的生产商是红日药业,而钟南山本人,正是红日药业的关系企业——天津红日健达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也就是说,这等于是红日药业的“自家人”,来评估血必净治疗新冠肺炎的疗效。

同样也是4月份,估价暴涨。



好的,现在轮到板蓝根了。

而且还指明是白云山的复方板蓝根???????

???????????

这个复方成分多了啥?大青叶,蔗糖,淀粉。

是大青叶!!!

大青叶为白云山立功了!

不要给其他板蓝根厂家任何机会!

冲啊,涨停!!!

下面有请天眼妹 @天眼查 查查白云山板蓝根后面的股东,我有9成以上的把握,这个公司,跟钟院士肯定有很熟悉的关系。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