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孩子只有分数赢不了未来的大考,这话没错,但孩子不靠分数,改变人生、跨越阶层的概率极低。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两者都可以对,可以有道理。
之前曾有一阵崇尚素质教育的风,可以认为是和题目表现的意思差不多,但真这样了,普通家庭,乃至不发达地区的的孩子怎么比得过别人?
金钱、地位和环境?
能比过的经常出国旅游一口流利外语的孩子么?很多孩子甚至中考前没出过县,高考前没出过省。
能比过的各种跳伞滑雪的后浪么?
前些日子,名校复旦大学向上海高一学生开放资源选课,这资源又是谁都有的吗?
普通人和普通人的孩子面对的是这样的:为生活奔波,没有余钱去“素质”教育,甚至没有时间去陪伴、教育孩子...
应试教育,是保护阶层不彻底固化为数不多的火种之一,好好珍惜吧。
现阶段,长期城乡二元化导致的社会发展严重不均衡还没消除。农村孩子不升学,经济地位跟城市居民差距太大并且连追赶的机会都很少。
城市居民中的中产阶层,子女没有一张不错的大学文凭,很难继承父母的社会地位进而失去经济地位。中产阶层焦虑来自于这个阶层的地位难以保持,因而这个阶层引领了教育领域的军备竞赛。
生存压力的问题没解决,很难侈谈生活质量。唐校长说的都对,我们也都向往优雅的生活,但那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生活水准的下限大幅提高,竞争压力下降,我们得以从容面对生活之后的事情。
只有分数,你可能会失去很多,
没有分数,你一定会失去一切。
大部分人还达不到“赢人生大考”的级别,甚至“赢人生”都是个幻想,只要倾其所有,能追赶上人生,就满足了。
不敢奢求肩负什么责任,解决什么问题,有多么有多么优雅的生活,能时不时运动者一下就倾尽全力了。
视角不要总放在“赢人生大考”的群体上,人家赢来赢去都赢麻了,多看看那些没有赢,只是麻了的人。
可非权贵家的孩子,在没有分数的情况下,如何拥有担当社会责任的地位?如何获得解决问题的权限?收入能否支持优雅生活呢?
没有解决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那就最好坚持公平而残酷的分数。
而且中国缺少的不是人才,而是人才更好发挥的机制,这并不是教育系统的问题。
唐委员说的很好,说的也很对,但是在下不敢苟同。
不结合病人的病情就抓药方,一定不是个好大夫。唐委员的观点之所以引起强烈的反响,原因在于不太适合我国目前的国情。
科举制度好不好?八股文好不好?今天看来非常不好,但是基于当时的历史环境,是个伟大的创举,是个很厉害的人才筛选机制,救了无数的人。科举制度,以科举贤,让广大的平民百姓看到了曙光。
那个全国闻名的衡水中学,被吐槽为“人间炼狱”,“以命换分”,“掐尖招生”,“高考工厂”,每年的清北录取率无人能比。2020年高考,73人被清华北大录取,理科全省前100,衡中占76人,文科前20,衡中19人,600分以上的考生,达到了3万多人,位居全国第一,可见实力有多强。
存在即合理。
进入清北,靠的是分数。从清北毕业后进入各行各业,绝大多数完胜非清北毕业生。你说,除了分数,他们凭啥得到那么优质的就业资源?拿例子来:
他叫李松,2011年参加高考。他说每天的晨跑,学生们都会拿好书本,喊着“高考必胜”的口号,校方领导和老师都会在场,没有人缺席,自习的时候,也没有一个人抬头。
他虽然没有考上清华北大,但10年过去了,如今成为了一名外交官,李松说:“当年信奉“一分改命”的孩子,现在到了别人难以到达的位置,实现了心中改变世界的愿望。”
分数不是一切,但是,分数是检验标准。别拿那些中学辍学、大学没毕业的名人大佬说事儿,如果马云、比尔盖茨从名校毕业,他们的未来一定更牛!
首先,委员说的这句话我并不认同:
教育如果只关注升学率,国家恐怕也就没有核心竞争力。
大家不妨想象一下,如果从改开以来我们国家没有恢复高考、千军万马独木桥、应试教育的多年积累,真以为靠着“快乐教育”能培养出人才吗?
学习本来就不是轻松的事情,尤其在当前信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如果连青少年阶段的“底子”都打不好,那才叫真正的没有核心竞争力。
分数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但人才培养必须有分数这个选拔机制。
孩子如果只有分数,恐怕赢不了未来的大考,但如果没有分数,连眼下的大考都过不去。
在没有实现物质极大丰富、按需分配的生产力水平之前,最起码在中国没有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人均迈入发达国家收入水准之前……
任何鼓吹“分数不是唯一”的论调,要么何不食肉糜,要么居心不良。
其次,这一段话我表示认同:
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
通过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方努力,健全青少年身心健康,帮助他们形成更为正确的三观人格,在面对未来挑战时有足够的抗挫折能力、承压能力。
所以现阶段学校开设心理课程、心理健康诊所,要求保障学生每天正常运动量都很有必要。身体好,心态好,进而更有可能让学生投入到高效率的学习当中。
同时,终身学习放在当前大环境下确实很重要,如何提供更多学习渠道,不仅让年轻人,更让35+的“高危群体”都能不断提升个人技能水平,通过学习增强个人修养,才是委员和代表们必须认真思考,为人民负责的课题。
正确的废话。
这么多年这套体系能基本顺利地运行下来,只做少量修正,证明公平性方面做得基本合理。
这位委员,虽然说只有分数赢不了未来的大考,但没有分数连基本的公平都保障不了呢。大家想想之前包括航模、体育之类加分项目呢?最后是靠学生自己的才华还是家庭的实力?
所以我想说:“分数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分数是万万不能的”
参考自:“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余德利
当孩子、教育、分数这几个关键词出现在一起的时候,无疑会引爆舆论。但是委员通道时间有限,唐江澎委员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整表达自己的观点,唐委员短短的几乎话,信息量非常大。
他强调的是“教育不能唯高考分数论”,这个我是部分赞同的,但我不赞同跳过“因”去解决这个“果”。
我们现在要做但是增加“分数”这个果的多样性,给孩子们提供更多选择项,你学文科可以,学理科可以,学生物,地理,美术等等都可以,每一条路都可以有完善的发展路径。现在是什么情况呢?你学了体育,就会被默认学习成绩不好,而不是因为你热爱体育,别人也会认为你长大了只能做个体育老师,现实的确如此,体育老师是体育生的绝大多数选择,路太窄了。。。
这是我们应该关注的,教育的“果”要有多样性。
委员说“孩子如果只有分数,恐怕赢不了未来的大考”,这句话没错。但是如果没有分数,大概率都进不了委员所指的“考场”。
现在的高考分数或许不太合理,但是是普通人能够靠自己向上突破的唯一较为公平的通道了,如果学习其它国家采用推荐制,那普通人几乎与985绝缘,因为你根本找不到推荐人。
委员又说“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这句话也没错,因为教育是过程,分数是产出,在现在无法提供更多通道的时候,分数唯一可以提供统一检验标准的工具。
就像从北京到上海,我有很多选择,开车、高铁、飞机,甚至到天津坐船都可以,但是目的是唯一的,只有上海。
那我可不可以不去上海?
抱歉,现在教育的目的地只有“上海”。
什么时候教育的目的地增加了,大家自然会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通往目的地的方式,无需要求。
小学的时候,老师问大家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
有人回答科学家,有人回答宇航员,有人回答歌唱家,我暗搓搓的回答“我想成为一个商人”,引发哄堂大笑。。。
多年过去了,科学家、宇航员、歌唱家都另有其人,我也没能成为一个商人。但是回想起成长的经历,从没人对我说:你要遵从内心,成为一个优秀的自己。
我们是个农耕文明,讲究交换与合作,绵延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成功的路径已经深深刻入每个人的基因,那就是-读书。
读书为什么呢?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古代君子所为,君子,胸怀天下。
现在我们还有天下要管吗?谁家还有皇位要传承?
于是,我们只能来到后半句了正心诚意致知格物,这是现代学子所思,学子,正心格物。
好的教育应该提供良好的环境,帮助大家摆脱被人期望的枷锁,以自心为本,探究事物本源,努力追求成为更好的自己。
有了自己,自然会发光发热,造福他人。
广大只能靠高考改变命运的家庭要完蛋了。
要考音乐,大概率是乐器演奏+乐理考试?一般人家的能拼的过某些人家雇请名师的么?有人说,这些人比例才多少。那名校录取比例又多少呢。
考体育,信不信和高考挂钩会变得和数学一样折磨人。体育老师权力大增。但是专业认识不到位。好学校还好。一般学校体育老师半退休的了。压力上来了,强度也上来了,怎么保证中学生不受伤。别抬杠,很多人估计是真没怎么认真上体育课,体育课老师水平低,保证不了专业性,练一学期伤一半都正常。跑跳,足篮排都是危险性不低的运动。动作不标准,训练不合理,很容易出现拉伤,挫伤,疲劳伤,弄不好在弄俩骨伤,一个不小心一辈子扔里面了。上完课需要松解和及时的肌肉放松的,谁来保证。就一个洗澡怎么解决,汗液不及时清理,对皮肤和末梢神经都不好,这个硬件配备能跟上么。受伤后的治疗和及时处理,谁处理,怎么处理。可以说,就硬上,无论体育重视分数还是重视过程都完蛋。只有说强调参与能好些,能就多参与,不能就少参与。那和现在就一样了。不重视。
所以,原来的分数决定论挺好的。今年真是大佬们的子女留学出不去,内斗又斗不过绝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学生,只能上盘外招了。
比如,有些地方考马术,是脑袋正常想的出的?
打工人只有工资赢不了未来的大考。
但是我们不得先有工资吗?
这句话正确,但并没有什么卵用。
未来的大考究竟指什么?
这句话散发着浓浓的学生思维和做题家心态。
把人生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都要抽象成一个个具体的考试,然后要去闯关,考试过了,就算赢了,然后再来下一个。
真实的人生是什么样子的?
是你根本就不知道何时开始考试,具体考了什么,自己得了几分,因为根本不存在考试这种事情,就算是类比,也是彻彻底底的错误。
为什么所有人都摆脱不了唯分数论的心态?
不是因为人们的思想顽固,而是因为分数能够决定的东西,是普通人的人生投资回报曲线中最线性,最稳定的。
你想想,人生当中,在你没资源,没人脉,没背景的时候,读一个尽可能好的大学,尽可能好的专业,是不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唯一一个付出和收获还稍微成正比一点的东西?
五千块定律之下的就业市场,为什么有的应届生毕业了还拿不到五千,而有的则可以冲击两万+?
这就是唯分数论下的,胜利者的果实,好学校加好专业在很大一定程度上就等于更高的起薪。
其他的你去努力,先别说努力了有没有回报,是不是短期内就能拿到回报,很多时候连努力一下的机会都没有,正应了那句话,只要修福报,就能三年赚一套房子的首付,可惜你没那个机会。
都说现在唯分数论,以后可能会输掉更多。
但我看到的现实中,更多的是一步错,步步错,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的,现代都市青年悲惨故事。
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
往往是因为第一步就走错了,或者没赶上。
确实,这是一句无比正确的话术,这句话放哪个国家、哪个年代,都是一句没有任何可以反驳点的话。
然而现实呢?
穷人只能穷养,富人可以富养。
看过庆余年和赘婿,我了解并认识到郭麒麟这个人,从他的言论谈吐和艺术表现来看,我根本想不到他没读高中,他没有学历、没有文凭,但他给人的感觉是他有文化、有内涵。
但对于他这样的孩子,是穷人家能复制的吗?
郭德纲在他身上的投入,我不知道一年有多少,包括金钱上、时间上的投入,但一定很多很多,而且是远超过普通人的水平。
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或者工人家庭,能做到吗?
不能。
普通家庭的现状是这样的,父母都需要外出上班,没那么多时间管孩子,有钱的可以送他去辅导班,甚至兴趣班,没钱的只能听天由命,很多身边村里百姓的想法是:
学得进就学,学不进就找个厂里打工,厂里不要的话,就去找个理发店、蛋糕店做学徒。
大致如此。
没错,孩子只有分数赢不了未来的大考,
那穷人家的孩子呢?
对于很多穷人家的孩子,分数是赢得未来大考的唯一途径和机会。
富人家的孩子,从小可以游玩世界各地,增长见识培养兴趣,可以听世界名家的讲座,看国际知名艺术家的表演,和业界大佬喊一句叔伯。
而穷人家的孩子,爸妈去种菜的时候,得帮爸妈递菜苗,秋季收割稻谷的时候,得帮家里干农忙的活,纽约是什么?巴黎又是什么?可能上了地理课才会知道,但依旧有很多孩子,初中以前没有出过市,高中以前没有出过省,这样的孩子,才占大多数。
你以为作为穷人家的孩子不想要那种有趣多彩的活动、旅行和实践吗?
我们想,我们太想了,可我们做不到。
家里的经济条件支撑不了。
没钱。
这世界有很多选择。
但穷人家的孩子,没得选。
这公平吗?
这是现实。
只有分数赢不了未来,换句话说,没有分数就没有赢未来的机会。
只有分数不行,所以分数是必须要有的。
但是分数是未来大考的准考证……
获邀回答,但很惭愧!因为没有接触这信息,未了解过这政协讲话的来龙去脉,所以不便直觉乱套。
实话实说:教育的问题很单纯,目标只有《幼有所长》和《壯有所用》;经过多年的变化,只有回归初心,才有可能改善。。
话说的都对!
问题在于,当下,你家没矿要继承,那么还是先有分数吧。
分数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分数,是万万不能的。
身为老师,这些天,我看到很多代表在聊教育。
说来说去,都是大多数人都懂的漂亮话。
在我看来,有些人揣着明白装糊涂,选择性忽略了问题的本质。
为什么学校和家长这么急切的关注成绩,关注升学,难道大家心里真的没数吗?
如果单方面关注成绩只是个别现象,我一定会认为,是个别学校和家长的急功近利,不尊重教育规律。
但是,人大代表一番言论的出圈,反映了全社会都感同身受。说明,一味的关注成绩关注升学率成为了全社会的普遍现象。
那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尴尬局面呢?
真的只是因为只有分数目前人人平等吗?
不,只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不相信人人生而平等。我们没有背景,所以我们都想拼成绩,因为成绩是我们为数不多能够努力实现对目标。
真的只是因为高考公平吗?
不,只是因为高考相对公平。可见,正是社会性的不公让大家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一个相对公平的。
说白了,还不是普通人之间极度残酷的竞争。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内卷。
普通人但凡多一条出路,人与人之间但凡多一些平等公平,我们也不至于挤在这一条道上,拿青春,拿命在拼啊!
身为一个老师,我有时候看着学生们那么辛苦,是真的心疼,也是真的心酸。
想想看,六点半起床,晚上9:40下晚自习,动不动做到十一二点的作业。从早到晚,做不完的作业,刷不完的题,如此循环往复。
可是,我能有什么办法,相比于获得此刻的放纵欢愉,我更希望勉励他们为未来的人生拼搏。因为,我们真的输不起。
程序员让996成为流行语。可是,相比于程序员,学生也不容易。像我们这种小地方,学生是7117,早上七点,晚上十点或十一点,甚至更晚,一周六天半。
做普通人太难了,只能用生命奋斗!
如果可以选,如果有的选,谁愿意这般拼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