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红楼梦中,宝玉为何初见黛玉会摔玉?

回答
宝玉初见黛玉时的摔玉之举,绝非一时冲动,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必然反应,其中蕴含着宝玉独特的性情、黛玉的非凡气质以及他们之间命中注定的联系。

首先,要理解宝玉为何摔玉,就必须先了解他这个人的根性。贾宝玉衔玉而生,那块玉便是他的命根子,是他身上最宝贵、最独特的东西。从小到大,这块玉被视为家中珍宝,众星捧月,宝玉本人也视若己物,从不曾轻易示人。他是个天性叛逆,厌恶仕途经济的少年,却又敏感细腻,对美的追求有着近乎痴迷的执着。他最看重的是“情”,是人与人之间纯粹、真挚的感情,而他生来就被赋予了一块与众不同的玉,这本身就暗示了他与众不同的命运和灵魂。

而黛玉的出现,却像是他生命中最期待的那束光,照进了他本来就与众不同的世界。初见黛玉,宝玉便被她惊艳到了。书中用“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来形容黛玉,这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了一个与众不同、带着几分愁绪的美人。黛玉身上那种“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的天然风韵,那种超凡脱俗的气质,一下子就抓住了宝玉的心。他觉得眼前这位姑娘,简直就是他魂牵梦绕的“神仙似的”。

宝玉的反应之所以如此激烈,还在于他本身就带有“滥情”的特质。他不是指男女之情上的滥情,而是对一切美好的事物、对所有值得怜惜的生命都怀有一种普遍的爱。这种爱在他看到林黛玉身上那份独特的灵气和美时,瞬间被激发到了极致。他觉得眼前这位姑娘,不应该是俗世中的凡夫俗子,她和他一样,是天地间不容于世的异类。

所以,当他第一次见到黛玉,那块玉在他身上发出了“警醒”般的异响,似乎在告诉他,这个姑娘,与他有着非同寻常的关联。宝玉本来就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他做事常常凭着一腔热血和直觉。他觉得,眼前这位姑娘,他一定要好好对待,不容许她受到一点点委屈,甚至是在这初见的时刻。

那么,为何是“摔玉”这个行为?这里面的含义就更深了。

一方面,这是宝玉的“护犊子”心理在作祟。他觉得黛玉这样一个绝世美人,初来乍到,寄人篱下,必然会有些小心翼翼,甚至是委屈。而他,作为一个拥有这块“宝玉”的贵公子,理应承担起保护她的责任。他摔玉,仿佛是在向黛玉宣告,他不在乎世俗的规矩,不在乎这块玉的价值,他最在乎的是黛玉本人,是能与黛玉建立一份超越世俗的情谊。这是一种用最激烈、最极端的行为来表达自己对黛玉的重视,一种“我宁可牺牲自己的珍宝,也要让你知道我有多在意你”的宣言。

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证明”和“试探”。宝玉虽然觉得黛玉非凡,但终究是初见。他心中或许也有点不安,担心自己这份强烈的初遇感,黛玉是否也能感受到。他摔玉,也是在向黛玉“展示”他自己的独特性和“情深”。他想看看黛玉的反应,看看她是否也能理解他这份别样的情谊。如果黛玉也像他一样,觉得这块玉的摔碎是一种“预兆”,一种“缘分”,那么他们的灵魂便可能真正契合。

从更深层的意义上来说,宝玉摔玉,也象征着他对“真”的追求和对“假”的厌弃。他认为那块玉是他的“真我”象征,是他灵魂的附属物。而世俗的礼仪,父母的期望,都是一种“假”。他摔玉,是在向黛玉展示,他不愿被这些“假”的东西所束缚,他只认黛玉身上的“真”。他愿意为了这份“真”,不惜打破一切规矩,包括他最珍视的宝玉。

所以,宝玉初见黛玉便摔玉,是他性情使然,是黛玉非凡气质的激发,更是他对真挚情感和独特灵魂的极致追求。他用这种近乎疯狂的行为,向黛玉,也向所有人宣告:我,贾宝玉,已经找到了那个与我灵魂契合的“另一半”,我愿意为她付出一切,哪怕是我的命根子。这掷地有声的一摔,开启了他们之间缠绵悱恻,却又注定悲剧的爱情故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宝玉觉得女孩子比男孩子好,所以看到漂亮的女孩子,为了显示他喜欢她们,会砸东西显示他看重女孩子。

比如说,袭人劝宝玉不要和外面的姑娘太过亲密的时候,宝玉砸了一支玉簪子说,我以后再不听你的话就像这只簪子。

宝玉因为晴雯不小心摔坏了一把扇子,然后又和他顶嘴,所以说要赶晴雯走的时候。后来道歉的时候,也是拿扇子给晴雯撕的。

王夫人一开始不是就说了嘛。

       他和别人不同,自幼因老太太疼爱, 原系和姐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若姐妹们不理他,他倒还安静些;若一日姐妹们和 他多说了一句话,他心上一喜,便生出许多事来。所以嘱咐你别理会他。他嘴里一 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没日,疯疯傻傻,只休信他。     

宝玉平时经常甜言蜜语和经常口出狂言,别信他就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宝玉初见黛玉时的摔玉之举,绝非一时冲动,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必然反应,其中蕴含着宝玉独特的性情、黛玉的非凡气质以及他们之间命中注定的联系。首先,要理解宝玉为何摔玉,就必须先了解他这个人的根性。贾宝玉衔玉而生,那块玉便是他的命根子,是他身上最宝贵、最独特的东西。从小到大,这块玉被视为家中珍宝,众星捧月.............
  • 回答
    论及《红楼梦》中王夫人对孙子贾兰的态度,与贾母对贾宝玉的呵护备至相比,确实显得冷淡许多。这其中缘由,并非三言两语能说清,而是错综复杂,涉及家族的现实考量、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贾府内部微妙的权力格局。首先,我们得明白贾兰是谁。贾兰是贾珠与李纨的儿子,而贾珠是王夫人唯一的嫡出长子。从血缘上讲,贾兰是王夫.............
  • 回答
    在我看来,贾母作为贾府地位最尊崇、最疼爱宝玉的老太太,她没有在自己健在时为宝玉和黛玉“张罗婚事”,这其中自有其复杂而深远的考量,绝非简单的不作为。深入剖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原因:一、 黛玉的身体状况是贾母心中一道过不去的坎。这一点恐怕是最直接也是最关键的原因。贾母疼爱黛玉,视若珍宝,这一点书中随.............
  • 回答
    《红楼梦》中的花袭人与贾宝玉之间的亲密关系,确实是书中一个引人遐思的篇章。袭人初次与宝玉发生“那事”,书中描述的场景是宝玉睡着了,袭人觉得他“身上像火炭似的”,然后便发生了“人事”。袭人当时的心理活动是,“自己如今除了老太太之外,也只有这一个主子了,……虽然是主子,但终究是男人,此事体也 ought.............
  • 回答
    87版《红楼梦》在处理原著中一些细节时,确实做出了不少改编,其中将宝钗灯谜之后贾政的内心独白移花接木给贾母,是比较为人津津乐道的一个改编点。要深入理解为何这样做,我们得从原著的叙事逻辑和电视剧的艺术表现两方面来分析。原著中的设计:贾政的视角,暗示着权力与期望在曹雪芹的原著中,宝钗所出的那个“怀金悼玉.............
  • 回答
    关于87版《红楼梦》中元春向宝玉传意,促成宝玉与宝钗的“金玉良缘”,这是一个在原著中便有所伏笔,而在87版电视剧中被更加具象化、情节化的重要转折点。要详细讲清楚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包括当时的背景、元春的考量、宝钗的优势,以及这一切如何巧妙地呈现在观众面前。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元春在贾府中.............
  • 回答
    《红楼梦》中,人们对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称呼,确实存在着细微的差别,这看似简单的一个字,却蕴含着人物性格、大家庭的等级观念以及不同人际关系的微妙体现。 为什么林黛玉常被称为“林姑娘”,而薛宝钗多被唤作“宝姑娘”呢?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细致地解读。首先,从名字本身来看,“林黛玉”的姓氏是“林”,名字是“.............
  • 回答
    《红楼梦》中,宝玉给“珍珠”改名“袭人”,这并非一时兴起,而是他内心深处的一种情感寄托和对这位最贴近自己的丫鬟的一种独特的关怀。要理解这个改名,我们需要从宝玉的性格、他所处的环境以及他对人情世故的理解来细致地解读。首先,宝玉的性格是理解这个改名的关键。宝玉生于富贵之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他的内心是.............
  • 回答
    说起宝玉的玉,这可不是一桩小事,在《红楼梦》里,它可是个极重要的物件,直接关乎着宝玉的命脉。说到谁“偷”走了,其实这事儿没那么简单,不能用一个简单的“偷”字来概括,更像是命运捉弄,情节跌宕起伏,牵扯到好多人和事儿。我们先得明确一下,宝玉的这块“通灵宝玉”可不是凡品,它是他衔在口里生下来的,一块晶莹剔.............
  • 回答
    “宝玉不习武,这在红楼梦里是再明显不过的事了。”说到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都有疑问。毕竟在中国传统观念里,文武双全才是理想男儿的标配,更何况宝玉这样的贵公子,家族的未来寄托在他身上,多少也该有些“安邦定国”的意思吧?然而,脂砚斋的批语和曹雪芹的文字,却明确地告诉我们,宝玉的成长轨迹,从一开始就朝着“文.............
  • 回答
    《红楼梦》第八回,宝玉从薛姨妈家出来,回到自己屋里,正巧黛玉也来了。她一开口就说了句有些酸溜溜的话,然后便匆匆离开了。这事儿,说来也得从头细说。那天,宝玉一整天都在外面忙活,先是在园子里赏花,后来又去了薛姨妈家,被宝钗拉着一起看金锁,又和宝钗说笑了一番。这期间,宝玉心里头其实是想着林妹妹的。宝钗虽好.............
  • 回答
    关于晴雯与宝玉是否发生过性关系,在《红楼梦》的文本中,并没有明确、直接的描写。这是曹雪芹有意为之的留白,也因此成为读者和研究者们争论不休的焦点之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并尽量详细地呈现相关的论据和观点:一、 文本中的暗示与模糊之处: 亲密且超越主仆的关系: 晴雯是宝玉最喜爱的丫.............
  • 回答
    宝钗对宝玉的感情,这事儿可真是《红楼梦》里头最引人遐思也最让人纠结的谜题之一了。要说爱,那肯定的,不然怎么会费尽心思去揣摩宝玉的心思,怎么会在宝玉心中留下那么深的印记?可要说那份爱,又跟林黛玉那般刻骨铭心、生生死死的爱,似乎又不是一回事。我觉得,宝钗对宝玉的感情,更像是一种“合宜”的爱,一种“顺理成.............
  • 回答
    贾政对宝玉的“不喜欢”,与其说是厌恶,不如说是恨铁不成钢,是传统儒家思想下,父亲对儿子寄予厚望却又因儿子不合其期望而产生的失望、焦虑和愤怒的复杂交织。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咱们得看看贾政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生在钟鸣鼎食之家,从小接受的是“仕农工商”那一套正统教育。他自己是个举人,虽.............
  • 回答
    要说《红楼梦》里,具体有多少人清楚宝玉和袭人之间那点事,这事儿吧,还真不好给个确切的数字。不过,咱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掰扯掰扯,看看这层窗户纸,到底被谁捅破过,又或者,谁又是心知肚明,却装糊涂的。首先,最明确的,那无疑是宝玉和袭人自己。他们俩之间,那层最隐秘的关系,自然是他们二人最清楚不过的。从书中描写.............
  • 回答
    《红楼梦》中,袭人和金钏同为宝玉身边的大丫头,论理上二人都是伺候宝玉的体己人,也都有着与宝玉之间或明或暗的“不清不楚”之处。然而,她们的命运却截然不同,一个飞黄腾达,成为宝玉的准姨娘;另一个则香消玉殒,悲惨收场。这其中的缘由,绝非仅仅是运气好坏,而是她们各自的“道行”和处境所决定的。咱们先聊聊金钏儿.............
  • 回答
    要说宝琴若没有许人家,贾母是否真会说与宝玉,这可真是个绕梁三日的问题,细细琢磨起来,就像《红楼梦》里那些精巧的丝线,牵扯着各个人物的性情、家风,还有那无处不在的命运。首先,咱们得掰开了说。宝琴是谁?那是薛姨妈的侄女,出身虽不如贾家显赫,但也是书香门第出身,名门望族,再加上她生得花容月貌,品格贤淑,又.............
  • 回答
    宝玉不嫌弃刘姥姥,这可不是什么稀奇事,要说《红楼梦》里谁最不嫌弃她,还得往后看看。刘姥姥一进大观园,这群大观园里的公子小姐们,真是各怀心思,各有各的做派,把个老太太给伺候得够呛。咱们先说说这“大家”都是什么心态吧。首先,最明显的,是那些 “势利眼” 的心态。这大观园里,什么叫“大家”?那是贾府金字招.............
  • 回答
    在《红楼梦》这部巨著中,王熙凤作为荣国府的实际管理者,其精明强干、八面玲珑的性格,让她在众多人物关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她对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木石前盟”情愫的洞察与撮合,甚至几次三番地拿来打趣,这其中自有其深意,并非简单地因为她偏爱黛玉或厌恶宝钗。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细细掰扯王熙凤的出身、处.............
  • 回答
    在《红楼梦》第七十二回,贾政所说的“一个与宝玉,一个给环儿”这句话,指的是两件重要的礼物,分别是要送给贾宝玉和贾环的。这句话出自贾政在看到宝玉和贾环两人都过来请安之后,说的话。具体来说: “一个与宝玉”:这里的“一个”指的是贾政让人从外面带回来的两只非常精巧的猫儿。贾政一直知道宝玉喜爱动物,尤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