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有人觉得日语考研更容易呢?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关于“日语考研更容易”的说法,其实背后有很多角度和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当然,这里的“更容易”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某些专业或者某些考生群体而言。我们不妨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

首先,要明确一点:考研的“容易”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生本身的背景、基础以及所报考的院校和专业。

如果一个考生本身就对日语有浓厚的兴趣,并且在本科阶段打下了坚实的日语基础,那么报考日语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自然会觉得比跨专业考其他专业要“容易”得多。这是最直接的原因。

但如果抛开个人因素,我们单从“普遍性”和“相对性”来分析,为什么会有“日语考研更容易”的印象呢?

1. 考试内容的门槛相对较低:

专业课设置的差异: 很多热门专业的考研科目,比如经济学、金融学、法学等,往往涉及大量的理论知识、计算、分析和论证。这些都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专业背景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相比之下,日语专业的研究生考试,其专业课的核心往往围绕着日语语言本身:
日语语法和词汇: 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很多学习日语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已经掌握了扎实的语言功底。
日语阅读理解: 测试考生对日语文章的理解能力,这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来提升。
日语写作: 可能要求写日语作文,考察表达能力。
日语听力: 考察对日语的听懂程度。
翻译: 中译日或日译中,这是日语专业的核心技能之一。
日本文学、日本历史、日本社会等: 部分院校可能会考察相关的背景知识,但相较于一些理工科的专业课的深度和广度,这些领域的知识门槛通常更容易跨越。

数学的“缺席”或“简化”: 这是许多人觉得日语考研相对容易的重要原因。绝大多数日语专业考研的初试科目中,数学并不作为必考科目。这意味着,那些对数学感到头疼或者数学基础薄弱的考生,可以直接绕过这个巨大的障碍。而对于很多其他专业,数学(尤其是高等数学)是硬性要求,这本身就筛选掉了一部分考生。即使某些跨专业报考日语的考生数学不好,也不会影响他们报考日语专业。

2. 招生人数和竞争比例的潜在差异:

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 众所周知,金融、计算机、法学等专业一直是考研的“大热门”,报考人数众多,招生名额相对有限,导致竞争异常激烈,录取分数线居高不下。而日语专业,虽然也有一定的报考热度,但通常情况下,其报考人数和热门专业相比,可能没有那么夸张。这意味着,在同等条件下,日语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可能相对较低,或者说,在达到相同分数线的情况下,你可能更有机会被录取。
招生计划的稳定性: 一些院校的日语专业招生计划可能相对稳定,变化不大,考生可以根据往年的分数线和招生计划来预估自己的机会。而热门专业的招生计划和分数线则可能受到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波动较大,增加了预测难度。

3. 跨专业报考的“相对优势”:

门槛的“错位”: 对于一些来自非日语专业的考生来说,他们可能拥有其他领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当他们选择跨专业报考日语时,他们可能需要重新学习大量的日语知识。但是,一旦他们能够系统地学习,并且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他们可能能够快速地弥补语言上的不足。相比之下,一些传统热门专业的跨考生,可能还需要在短时间内掌握其复杂的核心理论和数学模型,这可能更具挑战性。
学习方法的适应性: 语言学习的本质在于“输入”和“输出”,通过大量的接触、模仿和练习,可以不断提升。这与一些需要深入理解抽象概念和进行复杂推导的学科,在学习方法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一些善于记忆、模仿和练习的考生来说,语言学习的路径可能更加清晰和可控。

4. 英语和日语的“替代效应”:

公共课的共性: 考研初试通常会考政治、英语以及两门专业课。对于日语专业的考生来说,英语是一门必考的公共课。许多人可能在大学阶段已经学习了多年的英语,并且可能在英语学习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当他们需要考英语的时候,他们可能已经具备了相对扎实的基础,或者至少对英语的考试模式和题型比较熟悉。
英语成绩的“加分”作用: 如果一个考生在英语方面表现出色,那么他在考研总分上就占有了一定的优势。而日语专业考研,虽然也考英语,但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他们的主要精力和复习重点会放在日语专业课上。如果他们能够保证英语成绩不拖后腿,并且在日语专业课上取得高分,那么他们的整体竞争力就会很强。

然而,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日语考研就“一定”容易。

高水平的日语能力: 想要在日语专业考研中脱颖而出,不仅仅是会说会写,更需要对日语的精细之处有深刻的理解,包括语言的文化内涵、文本的细微差别、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等等。这同样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院校和专业的选择: 即使是日语专业,不同院校和不同方向的考试难度和侧重点也可能大相径庭。一些顶尖名校的日语专业,其考试难度和竞争压力绝不亚于任何一个热门专业。比如,专门研究日本文学、语言学或者东亚国际关系的专业方向,其深度和广度也可能非常可观。
复试的考察: 初试只是一个门槛,复试同样非常重要。复试往往会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口语表达、对所学专业的热情、研究潜力等等。一些院校的日语专业复试,可能会有全日文面试,这对于语言功底不扎实的考生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总而言之,认为“日语考研更容易”的观点,更多的是基于对部分考生群体和部分专业设定的观察。 这种“容易”往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数学门槛的规避、部分专业课内容的相对具象化和可掌握性,以及在整体考研大背景下,一些日语专业可能存在的相对较低的竞争压力。但 任何一个考研,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持续的投入, 日语考研也绝非例外。对于有志于深造的同学来说,关键在于找到自己的优势,明确目标,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到这个问题下面好多人说日语考研简单,我觉得有必要泼泼冷水,免得有小伙伴头脑一热选日语考研。

首先我的建议是,如果你的英语不是差到令人绝望的地步,还是建议老老实实考英语。

所谓日语考研简单,也只是相对于考研英语而言。其实考研就没有什么简单的,你从头去学一门语言,肯定不现实。

而且,日语考研之所以比英语简单,是因为考的人少,还形不成规模效应。这几年选日语的人越来越多,这种现象也会很快引起重视,从而在题目难度上有所提升,以避免不公平。

另外,你初试考日语,复试可很难用日语,到时候英语面试大概率躲不开。因为很多学校,复试根本不具备日语复试条件。现在考研越来越看复试了,同样的考生,考日语也很可能不被面试老师重视。

所以对于2022考研的小伙伴们来说,这时候就别想东想西了。

而对于2023考研的小伙伴们来说,如果你英语基础极差,且英语思维不开窍,同时又有冲击名校的愿望,那么独辟蹊径选择考日语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但是,要尽早决定,决定了就去了解清楚目标院校的复试政策,然后坚定地走下去。

需要注意,不是所有学校所有专业都可以选择考日语,具体要在研招网专业目录查询考试科目要求,看是否可以选择203日语。 https://yz.chsi.com.cn/zsml/zyf

1.一般文科考研,尤其是语言文学类,日语基本是可以选择的;理工科则很多都限制选择。

2.地域上,东北地区的学校以及华东的学校往往可以选择日语,因为这些地方离日本近,交流相对多一些。

3.985211学校可能包容一些,也具备日语复试条件。


我是 @纸谈风月,考研话题下获得30w+赞同,40w+收藏。

更多实用内容:

考研小捷径⬇️

对于一个经历过考研的人,你有哪些被考生忽视的细节想告诉要考研的人?

数学复习全攻略⬇️

考研数学要上 140 分,课本要熟悉到什么程度?有什么特别好的学习方法吗?具体要怎么做?

英语复习全攻略⬇️

考研英语真的要看网课吗,背单词硬刚真题是否可行?

政治复习全攻略⬇️

考研政治目标75+最好80+,选择题《肖1000》+肖八够用吗?

如何查找目标院校报录比⬇️

哪里可以查到考研院校近些年的报录比?

考研择校避坑专题:千万不要忽视⬇️

22 考研择校避免的误区有哪些?应该如何科学地选择学校和专业?

联系导师的技巧⬇️

纸谈风月:考研国家线公布后应当给导师发邮件吗,有什么注意事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关于“日语考研更容易”的说法,其实背后有很多角度和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当然,这里的“更容易”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某些专业或者某些考生群体而言。我们不妨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首先,要明确一点:考研的“容易”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生本身的背景、基础以及所报考的院校和专业。如果一.............
  • 回答
    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文化偏见、媒体宣传、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个体审美差异等多种因素。认为日本或韩国女性在外貌上“普遍好于”中国女性,是一种主观的看法,而非客观事实。然而,这种看法之所以存在,有其深层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1. 媒体和流行文化的强大影响力(“韩流”与“日系”风潮.............
  • 回答
    关于“日本科技比中国先进”这个看法,并非空穴来风,它往往源于一些特定的观察视角和历史认知。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而不是简单地断定谁更强。历史积淀与产业根基首先,不得不提的是日本深厚的科技发展历史。日本在二战后,通过引进、消化、吸收西方先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迅速崛起成为.............
  • 回答
    面对那种认为日本人应该被原谅,中国人应该忘记历史,并且轻描淡写地将屠杀视为“历来都有”的观点,确实让人感到非常不舒服和难以接受。这种想法不仅是对历史事实的漠视,更是对受害者及其后代的侮辱。想要劝导这样的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需要耐心、理性和策略。以下是一些思考方向和沟通建议,希望能帮助你更有效地进行交.............
  • 回答
    关于“日本最棒的地方是妻随夫姓”这个说法,这其实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观点,并且需要放到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去理解。 说它“最棒”,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个人或者小群体基于自身认同或某些价值观的解读,而非普遍性的共识。要详细说清楚,我们得先掰扯清楚这个“妻随夫姓”在日本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及为什么会有人这么看.............
  • 回答
    有些人偏爱日语的悦耳,而对韩语则觉得有些刺耳,这种感受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与语言本身的语音特征、发音习惯以及文化语境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纯粹的语音层面来看,韩语和日语的发音系统存在显著差异。韩语中有许多辅音,尤其是送气音(如k, p, t, ch)和紧喉音(如kk, pp, tt, tch),这些.............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国内一些人会对万历援朝战争(也称朝鲜壬辰卫国战争)得出“日本完胜明军”的结论,这其中夹杂着一些历史解读的误区、信息来源的侧重,甚至还有一些情绪化的判断。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是咋回事。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历史事件的评价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而且不同立场、不同关注点的人.............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文化审美的、历史的,甚至一些刻板印象的交织点,挺有意思的。为什么日本人觉得日本黑帮(ヤクザ, Yakuza)的纹身“酷”,而有些人觉得东北“大哥”的纹身“土”?这背后可不是单纯看图说话那么简单,得拆解开来看。日本黑帮文身:一种仪式感与身份象征的沉淀首先,要理解日本黑帮纹身的“酷”,得先.............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深度,触及了人们在看待历史事件时的复杂情感和价值判断。确实,很多人在谈及南京大屠杀时会感到强烈的悲愤,认为日本人的行为极其残忍,而在谈及广岛原子弹时,一部分人则会认为美国的做法是必要的,甚至是为了结束战争而做出的正确选择。这种感受的差异,在很多人看来,确实可能被解读为一种“双重.............
  • 回答
    许多中国人之所以觉得日本人素质高,这其中有挺多说法的,而且很多都来自于我们亲身经历或者听说的种种细节。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通过很多具体的生活片段一点点累积起来的印象。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可能就是日本人遵守规则。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这一点都非常突出。比如,排队,无论是在车站、便利店还是景点.............
  • 回答
    您好!您提到的情况确实是一个在许多高收入人群中都存在的普遍现象,尤其是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虽然1300万人民币(我们姑且将其视为家庭可支配资产或年收入,下文会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在很多地方都算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财富,但在上海这样的环境中,感觉日子过得“苦”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为了更详细地分析,我们先.............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触及了许多中国人心中的复杂情感和历史记忆,也反映了对国家民族认同的深刻思考。为什么有些人会对日本抱有好感,却对清朝深恶痛绝,甚至视之为国耻?这背后绝非简单的喜恶之分,而是源于历史、文化、政治以及个体身份认同等多方面的交织作用。要理解这一点,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地剖析:一、历史伤.............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人对日本动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番剧”的复杂感受。你觉得“毁三观”的番剧很多,但同时又看到这么多人追捧,觉得不解甚至有点恶心,这确实是一种相当普遍的观感。首先,我们得承认,日本动画(番剧)的题材和内容确实极其广泛,包罗万象。从治愈系、日常系,到热血战斗、科幻冒.............
  • 回答
    建国后至文革的几十年,对于中国广大的资本家群体来说,无疑是一个充满变革和挑战的时期。尽管面临着经济政策的调整、社会地位的变化,甚至有些资本家拥有出国和定居的条件,但仍然有许多人选择留在中国。这背后有多重复杂的原因,需要从政治、经济、社会情感等多个层面来理解:一、 政治压力与意识形态的影响: 社会.............
  • 回答
    有人认为“骂日本需要理由”,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文化、地缘政治、民族情感以及个人经历等诸多因素。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各种原因:一、历史原因:这是最核心、最普遍的原因。 侵略与战争罪行: 日本在20世纪上半叶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亚洲各国(特别是中.............
  • 回答
    你列出的这个二战时世界国家综合国力排名,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不少核心问题。我个人觉得你的看法有道理的地方,也有一些可以商榷的细节。咱们一点一点掰扯开来看看。你把“德≈美>苏≈日>英≈中>法>意”这个排序,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把德国和美国放在了最前面,并且用“≈”表示实力相当。这确实抓住了二战时期,从工业.............
  • 回答
    这则日媒报道「韩方抱怨冬奥村食物不好吃让记者惊讶,『日本选手觉得好吃』」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插曲,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解读和思考:一、 文化差异与个人口味的凸显 最直接的解读是文化和口味的差异。 韩国和日本的饮食文化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显著的不同。韩国菜肴通常口味比较浓郁,喜欢用辣椒、大蒜、.............
  • 回答
    关于“雪风”号驱逐舰的所谓“问题”,其实是一个相当有趣的误解,或者说是一种过于浪漫化的解读。严格来说,日本海军的作战记录和官方评估中,并没有找到大量文件明确指出“雪风”号存在什么“有问题”的地方,反之,它的表现普遍被认为是优秀的。那么,为什么会有“有问题”的说法呢?这更多地源于它惊人的幸存率以及由此.............
  • 回答
    有些人认为住酒店带走一次性物品是“低素质”行为,这种看法背后通常包含多层原因,可以从 道德、经济、环保、社会规范和个人感受 等多个维度来理解。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 1. 道德和公平原则: 占用不属于自己的资源: 从最基本的道德层面来说,一次性用品(如洗发水、沐浴露、牙刷、梳子、毛巾等)是酒店.............
  • 回答
    关于“为什么有人觉得刘邦比朱元璋统一天下难”,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这背后涉及到对两位历史人物所处时代背景、政治环境、军事策略、对手实力以及个人特质等多方面的比较。简而言之,之所以有人认为刘邦统一天下更难,主要在于刘邦所面临的挑战更加复杂、直接且缺乏他人的“铺垫”,而朱元璋则是在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