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你不好好读《三国志》,题目问错啦。
关于这段,《三国志》里是这么说的:
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
看出来没?题主认为的这“十余万百姓”包括哪些?1.“刘琮左右”;2.“荆州人”。
关键点在:“刘琮左右”。
荆州作为一股巨大的政治势力,必须要靠很多文臣武将来支撑。但这些文臣武将是石头里蹦出来的么?显然不是,他也有家族、妻儿、父母、他妻子那边也有家族……
可以说一连十,十连百。
刘备在荆州这段时间,都生了两个女儿,还有儿子了,那么他的部下,到了荆州后,会个个做和尚、打光棍?肯定不会,也是妻儿老小,还有近亲家族一堆。
这么一加起来,人数还会少吗?
曹操之前名声太差,对政治对手还有他们的家属,有过多次大屠杀的先例,甚至徐州大屠杀时,直接就针对平民,进行无差别的杀戮。
这些“荆州人”,还有他们的家属、亲族,之前反对过曹操,他们敢留下吗?
顺便再说一个不大为人所知的公案:为什么不管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中,提到刘备,都只是他一个人,再没有他的堂兄堂弟,姑表兄弟之类的?要知道,按照常规,一个人如果混得好,他的亲属不远千里来投奔,是很正常的事。
为什么没有?
特别是在刘备称帝后,如果有个堂兄弟之类的来投奔,那可指不定就是封王的待遇啊。
而且,刘备并不是孤零零一家,他们是聚族而居,形成一个村子的。
这只能说明一件事:刘备整个家族的人,都被人杀光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谁干的?公孙瓒是他老同学,袁绍很赏识刘备,两人关系不错,最有可能杀刘备全家的人,会是谁呢?
三国历史中,本来就隐藏着很多残忍血腥的事。
好了,可以说结论了:刘备和这十多万人一起撤退,既不是仁慈爱民,也不是拿他们当挡箭牌,而是所有人都被逼得没办法了。这些人不是寻常的百姓,而是他部下或者投奔他的那些人的家属。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老大,他能丢下这些人不管吗?不可能!
你要说他仁慈爱民,可能有一点;但要说当挡箭牌,那就太远了。
历史的残酷,可容不得后来人来戏说。
其实.......主要是......"无奈”好吧.......
《三国志》里有曹操“屠城”的记载:
引用“百度知道”的回答:
老百姓知道曹操来了可能会“屠城”,而刘皇叔对他们又不错,他们会怎么抉择?留下?还是跟着刘皇叔一起走?
结果不言自明!关键是,刘皇叔也没办法!就算是刘皇叔要“演戏”,那也是被逼的!试问,如果刘皇叔拒绝了会怎么样?
“鱼和水”的关系,刘皇叔心里很清楚,所以,刘皇叔真的不想“表演”仁慈爱民,也没必要拿10万人做挡箭牌——毕竟如果没有了这十万百姓,以刘皇叔的行进速度,曹操不一定那么轻易赶上.........
所以,刘皇叔心里的“苦”,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明明是被迫带着百姓离开,还被怀疑为沽名钓誉,赔了夫人又折兵”.......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