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清楚一件事情,清朝是自愿禅让给民国,而不是民国把大清灭了。
这是一个和平移交权力的过程。
辛亥革命是在武汉弄的,是1911年10月10号的事情。
溥仪退位是在1912年2月13日,相隔不过100多天。
这一百多天里面,民国政府并没有任何战场上的优势,指望武昌新军打到北京去解放全中国那是扯淡。
只是说袁世凯代表的北洋力量已经不支持大清了,所以大清支持不下去了。仅此而已。
但所谓不支持,并不表示袁世凯就能在背后捅大清一刀,直接把清廷剿灭了,这是两个概念。
直接把清廷剿了,天下要大乱。
所以要和平移交权力。
所以民国和大清签了一个《清室优待条件》,大致规定了这么几件事情:
1,溥仪仍然在紫禁城里称帝,民国待之以外国元首礼节。
2,原来户部对清廷有拨款,民国政府按400万元仍然继续拨款。
3,清廷的祖坟保留,该上香上香,光绪的坟继续修,原来该有的太监宫女仍然留用,禁卫军由民国军费支持。
本质上说,这就是一次禅让,条件比汉献帝禅让给曹丕还要好,溥仪不用搬家,钱还照给。准确的说,大清仍然没有灭亡,只是领土范围缩小到了紫禁城之内,国祚仍在,而且钱还不少一文。
不给这个条件,就凭武汉那一镇兵,真能在一百来天时间里面推翻清政府?
大清顺应历史潮流,很明智的把权力交了出来,避免了国家陷入大规模战争和混乱,这是对国家由大功的,为什么要杀呢?
解放之后,周恩来就对溥仪说,你的问题,是31年之后去当了伪满皇帝,而不是1908年当了大清的皇帝。
所以为什么要杀溥仪呢?
别说杀溥仪了,1924年把溥仪赶出紫禁城都是昏招,善待溥仪,他能去当那个康德皇帝?他不去称帝,东北局势也不至于这么被动啊。
政治,都是有规矩的。
因为促成清室退位的是北洋集团,而不是革命党人。
换句话讲,袁和他的北洋军人是作为革命的缓冲器,而不是加速器。
本来的情况是:清室和革命党死磕,绿营八旗地方团练这些杂碎磕不过革命党直接土崩瓦解;但是以南洋新军为主力的革命党又磕不过袁的北洋新军。 清室和革命党双方是麻秆打狼两头怕。袁作为缓冲:一方面保证革命成功,另一方面保证清室退位后得到优待,前提是自己当民国首任大总统;三方皆大欢喜。
再次,清廷中央已经垮台了,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满清还是有很多遗产的。比如2万人的近卫军,比如一些仅仅是换了个招牌的地方督抚。袁和他的北洋集团要继承这些遗产,当然要优待清室。袁本身就是旧官僚出身,部下跟清室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还有一些效忠清室的老牌在野武将——前陆军大臣萌昌,前海军一哥萨镇冰等等——虽然没有兵权但是还拥有这样那样影响力。他没有动力,也不可能去对清廷进行彻底的清算。
如果是南方革命党直接北伐到北京,那形势又有所不同了。那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求各位别忘了,那年溥仪才六岁。他首先是个幼童,其次才是皇帝啊。
那是1911年,不是1119年。那已经是20世纪了。尤其是一战还没打,文化人的道德下限还很高。这不是南京大屠杀,杀了很多人,顺手就杀个无名小孩。那是溥仪,全世界的文化人都认识。你是要在国际社会的众目睽睽之下杀掉一个大家都认识的6岁的幼童,这下全直播出去了。
无论你是哪方势力,权力都不是凭空产生的。直播杀小孩,请问你还有哪怕一丁点儿的执政合法性吗?你怎么外交?你怎么驭下?怎么团结其他势力?怎么接收满清政治遗产?最重要的是,你有这个必要吗?有这个必要吗?有这个必要吗?
你们呐。
一百年前的大家也是有基本人性的。承认基本人性,有那么难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