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同传、口译、笔译的薪水如何? 第1页

  

user avatar   stacy-f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多图预警!!本文是全面科普文,从微信公众号搬过来了两篇长文+多配图,流量党慎点!!】5.6号更新,请刷新回答,谢谢



(阿联酋国务部长与中石油董事长会谈,左二是作者)

我讲一下职业译员的收入吧(这里指的是自由职业口译员),一般来说,同传一天的收入是4000—8000(翻译公司给到的价格,根据会议规格和难度不同)。如果是直接客户的话,这个浮度比较大,一般同传是按照每人每天6000-12000这个区间报的。


交传的价格,就我个人来说,我的交传价格和同传基本持平,有时候甚至更高,主要看会议性质和规格。普通的会议,一般一天按4000-6000(这是給翻译公司的价格)。如果是直接客户,浮动也比较大。比如说那种直播的媒体发布会活动,1小时也可以报6500,还有部长级别的会谈,这种一般都是两场会按5000-8000算。有时候交传价格超过同传也是有可能的,所以千万不要以为交传就比同传低级或者交传比同传容易。


陪同口译这块,其实我个人来说,我认为不存在单纯的陪同口译,除非是陪着旅游逛街。一般的陪同口译里一定会夹杂着各种商务会谈,所以很多甲方或者翻译公司喜欢用陪同口译这个概念来压价。但是我本身是没做过纯粹的陪同口译的,有做过类似的午宴,晚宴这种饭桌上的翻译,还有气氛比较轻松的商务会谈,这种项目的价格其实和交传价格报的也差不多。


笔译的话,我平常很少做笔译,偶尔会给自己的客户翻译一下重要的ppt文件,这种都是按照一个字1块+来算的。据我了解的笔译市场价格,一般翻译公司给到笔译员的价格在千字100-500这个区间,所以区别还是蛮大的,因人而异,主要看笔译员的水平和翻译年限。


以上价格都是以“自由职业同传”的角度来说的,不代表企业或机构的全职inhouse口译员的情况,全职同传交传拿的是固定月薪,这里就不摊开说了。另外,口译市场价格是很混乱的,鱼龙混杂,也不排除有很多人以远低于上述价格的价位去做同传和交传,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做陪同口译的,普通陪同口译价格比较低,可能是每天几百到一千几不等。


最后配一些工作照给大家看看现场的口译是怎样一个场景,也给大家看看是哪些类型的会议会用到“同传”和“交传”。


(图片后面也有粘贴我之前在公众号写的两篇全面介绍同传交传行业的文章,如果有兴趣可以细看,里面非常详细地提到了行业的薪资,工作情景,如何入行等具体问题。)


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官方同传

阿联酋国务部长&阿联酋驻华大使

中联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石化董事长

天津市市长与联合国30国代表团

万达酒店集团全球副总裁

前巴萨主帅,现曼城主帅,瓜迪奥拉

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同传

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媒体发布会交传

世界交通运输大会部长会见交传









再次说明一下,我给出的答案仅针对我个人的情况,不能代表整个市场的价格,尤其是笔译哈。


————————————————————————

手动分割线,后续部分我贴了两篇长文,全方位解读同传和交传这个行业,讲的特别细。如果对这个行业不是特别感兴趣的可以就此打住,不用往下看了,因为篇幅很长哈,也配了很多图!当然,对同传交传很感兴趣,并且有志于做这个行业的可以看一下,对你们入行会有帮助。

————————————————————

看到评论里以及私信里很多人对同传这个职业感兴趣,但是又缺乏真实的了解,我把我之前微信公众号的一篇文章复制到这里来吧,供大家参考,原文发布在我的公众号“stacy的译影音空间”中,感兴趣的可以搜索“stacyspace”关注哈



同声传译(同声翻译)一词似乎在这几年被媒体炒得越来越火,一般媒体都会把这个职业和“金饭碗” “时薪8000” “高大上” “神秘”等词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去年杨幂主演的《翻译官》电视剧播出后,同声传译这个行业又引来了更多普通人的关注。


其实,普通人(包括媒体)对于这一职业的看法大多都是有误区的,很多人也是借着外界对这一职业的不了解,打着“同声传译”的旗号,在电视节目上说自己是拿着时薪8000的同声传译(作者曾在“一站到底”的节目上看到一位“中法同传”介绍自己时薪8000)。


当然,除了薪酬之外,还有很多关于这个职业的误解。比如,做同传掉头发,男的做多了秃头,女的一般都是短发怕掉头发。做同传老得快,容易憔悴。同传过的日子都是高大上很轻松的,天天出入国际会议场合,住五星酒店,赚的都是块钱,一天赚的钱顶别人一个月等等……针对各种问题疑惑和误解,以及很多对同传感兴趣,想要进入这个行业做同传的小伙伴,作者会在接下来的文章里,用自己最真实的同传日常经历给大家做一个科普,文章里会用到大量的实例图片来揭开同声传译这个职业的”神秘“面纱。


首先,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简称“同传”,又称“同声翻译”、“同步口译”,是指译员在不打断讲话者讲话的情况下,不间断地将内容口译给听众的一种翻译方式,同声传译员通过专用的设备提供即时的翻译,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型的研讨会和国际会议,通常由两名到三名译员轮换进行。同声传译效率高,能保证演讲或会议的流畅进行。同声传译员一般收入较高,但是成为同声传译的门槛也很高。当前,世界上95%的国际高端会议都采用同声传译的方式。(摘自同声传译百度百科)


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同声传译和大家经常在电视里看到的交替传译是有很大区别的。同声传译讲究时效,一般而言讲话人在说话的同时,同传译员就要跟着即时翻译,延后的时间一般是3秒以内,不能留白太多。并且整个过程中讲话人不需要停顿,不需要留给译员单独翻译的时间。


另一点,同传需要专业的同传设备和同传箱,译员翻译的声音是通过同传话筒实时传输到与会者所佩戴的同传耳机里。(稍后我会给大家看我们平常用得最多的设备照片)相比较而言,大家经常在电视里看到的“两会翻译”或者国家领导人背后的翻译(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外交部女神张璐),他们所用到的翻译形式都叫交替传译,也就是讲话人说完一段以后停下来留出时间给翻译进行翻译。


(这个箱子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同传箱,正面是透明玻璃,外壳有木头材质的,也有塑料材质的,有的箱子外壳可能还会包裹一些隔音效果好的材料,比如下图这种黑色的箱子(我们一般称它为小黑屋),其实我也不知道是为了隔音还是防摔又或者是黑色看起来比较高大上~)


一般的同传箱里会有两把椅子给译员坐,一个临时搭建的桌板(一般是木板,也有塑料板),桌板上会有一个排插供译员给笔记本电脑充电,两台同传译员机,两个译员耳机。


这两张就是我平常做会的箱内日常,桌上会摆着纸质会议材料(会议议程,相关背景材料),自己所查的会议相关专业词汇笔记,一支笔(多带几只也可以),以及一些电子版材料(一般都是PPT材料)。以前用笔记本电脑做会比较多,但是去年开始材料给全的一般就带个ipad去了,背着轻便很多~ 现在市场上普遍使用的同传设备都是“博世”这个牌子的,早些年“飞利浦”“台电”也蛮多,不过现在博世已经成了主流。



这张的同传设备是台电的,颜值还是不错的,但是没有计时功能。



这张的同传设备就是非常复古的飞利浦了,很多年前应该是最主流的同传设备。


再给大家介绍一下同传译员机的细节。如图所示,micro键就是话筒开关键,按下去后会变红,同时话筒也会亮红灯,代表话筒是开的,译员说的任何话都会被戴耳机的听众听到。旁边的mute键,就是消音键,一般我们在同传的过程中,想要咳嗽的时候就会按住这个键。大写的AB键也是我们用得最多的,我自己是中英同传,所以一般而言,设备默认A键是中文频道,B是英文频道,也就是说,当译员的译出语言是中文是,就按A,如果译出语言转换成了英语,按B就可以了。简而言之,A频道是给中文听众听的,B频道是给英文听众听的。最左边的是调音量键,这个就不赘述了。


最后再看一张不同角度的同传箱内的照片,同传箱一般只有一扇门是可以打开的,很多箱子没有透气孔,所以很闷,有的箱子顶上会开口,有的会在顶上装小风扇散热,各种配置的都有。一般而言,同传译员只要在箱子里呆上一两个小时都会觉得很闷很热,所以一般我们15分钟轮换的时候我都会出箱子透透气~



接下来再来说说有关同传最热门的几个话题。

首先是薪资。很多人可能都听说了同传这个行业是金饭碗,薪水可以排进金领的范畴。当然了,和一般普通职业或者事业单位比起来,同传的收入肯定是很可观的,但是也没有达到媒体所炒作的时薪8000的地步。一般而言,当下的同传市场都是按照全天(8小时以内)或者半天(4小时以内)报价的。


作为自由职业的同传译员来说,报价还分报给翻译公司(翻译公司报给客户会更多,中间需要抽一部分,这个译员们都很理解),和报给直接客户。如果是报给翻译公司,现在北京的正规市场行情,全天最低价格一般是每人每天4000起,当然,根据会议规格和行业难易度,报给翻译公司的价格也可以相应进行调整,作者就有几家经常合作的公司,在题材比较难的和会议规格高并且要求高的情况下,可以报5000-7000这个价位。现在行内有一股非常不好的风气,一部分译员会报给翻译公司远低于4000的价格,而翻译公司为了赚取更多中间的差价也不在意翻译的质量和口碑,和这些“超低价”译员合作,其实到头来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客户的会议被翻砸了,下次自然也不会和这个翻译公司合作。


再说报价给自己的直接客户,一般是根据具体情况来看。整体而言,会处在报给翻译公司价格的2倍以内。关于交传的报价,就作者本人而言,我的交传和同传报价是基本一致的,因为交传其实更加耗费体力脑力(这个做过同传和交传的人应该都深有体会),并且交传并不比同传“低级”,交传其实从严格意义来讲,更加考验译员的水平和心理素质。作者本人同传和交传都会做,以后也会单独写一篇交传的科普文给大家看。


薪资方面,大体就这样。并没有媒体吹嘘的那么高,当然相比于普罗大众的工作薪资来看,也确实不低。坊间传言的“做一天顶别人一个月的薪水”这种情况确实也时有发生,但是这里要搞清楚一点,就算日薪4000,也不代表一个月30天每天都有会议做,而且同传行业也分淡季和旺季。一般而言,旺季是每年的4、5、6和9、10、11月,旺季的时候作者最密集的工作日达到了23天,基本上没休息过,就算是没有会议的时候也是全部用来看会议材料准备会议的。


淡季一般是每年的1、2月和7、8月,正好也是寒假和暑假的时候。和旺季比起来,这几个月会议没有那么密集,所以很多同行都会选择在这几个月给自己放个大假。比如作者就会选择在这两个时段出国旅行,这也成了我每年工作最大的动力,可以自由安排旅行的时间。


再说到好玩的一个话题,做同传到底会不会掉头发,男的甚至会不会秃头?其实作者在踏入这个行业之前,对这一点也是有点后怕的。毕竟女的掉头发会很心痛,尤其是对于爱美的女生来说。虽然我经常会开玩笑说自己好像头发越掉越多了,不过就真实情况来看,做了几年同传,发量好像没有大的改变,发际线也没有像传说中的越来越高。而且呢,我们行内长发的同传美女还是很多的,并不像外界所认为的“翻译官”的典型长相都是张璐那样利落干脆的短发。


至于男同传会不会秃头这个问题,我自己没有发言权,但是我搭档过的年轻译员(30岁以下)基本上头发都是很茂密的(比如我经常搭的男老师,头发生长速度超快,经常说他该剪头发了……)。当然,发量少的也有,一般是30岁以上,40岁+的比较多。所以做同传掉头发这个问题应该是个伪命题,掉不掉头发和做同传应该没多大关系,和年龄以及个人生活习惯有关系。


随便放几张前两个月去毛里求斯旅行的照片,我的发量应该不算多也不算少,所以担心做同传会掉头发的妹子可以松一口气了~




再说到同传的日常生活,其实上面很多图片已经能说明问题。会议旺季的时候,同传们几乎天天都要去各种五星级酒店做会。而且旺季的出差是免不了的,我记得有一年的9月份,光一个月我就飞了13个城市出差。



有人说,你们天天出入五星级酒店,吃好的住好的,真是太羡慕了。其实并没有那么好。首先,即便我们经常出入五星级酒店,工作区域也就仅限于我们的同传箱(小黑屋)。


吃饭问题也经常困扰我们,一般而言主办方都会给我们安排酒店自助餐,由于参会人数众多,我们同传译员也经常需要跟着排队,急急忙忙吃完赶紧回会场同传箱,继续下午的会议(很多时候,下午会议开场前,我们还要催促工作人员给我们拷贝下午会议缺少的PPT材料,所以一般情况下午饭都吃的很匆忙,即便是五星酒店的自助餐,也是随便扒两口应付了,并不会那么从容)。


说到出差睡觉问题,直接客户一般都会安排会议五星酒店的房间给我们。所以我也是借着同传的工作,住过了各种五星酒店,已经没什么感觉了~但是这里要着重一点,我们到了酒店后并不是就可以躺在舒服的床上看电视休息,绝大多数情况下,我去外地出差,到了酒店后就要开始准备会议,看会议材料。


所以我出差的常态一般就是会议前一天会在酒店看材料到12点以后,准备周全后才敢睡下。因此,同传的生活并不是大家想的那么轻松,那么光鲜亮丽。五星级酒店对于我们而言就是一个工作场所,酒店的房间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普通的可休息的房间,而我们也不像大家认为的“钱来的很容易”“赚快钱”。每次会议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大家都是看不到的,会议与会议之间的奔波劳累也是大家看不到的。


所以旺季的时候我经常会在朋友圈感叹,自己好像天天在过高三的生活,每天准备会议熟悉材料到12点,第二天又清早起来同传一整天。当然,说这些也不是想抱怨,每行每业都有自己不为人知的辛苦,这些辛苦一般行内人才深有体会。

最后再说说同传入门的问题。很多小伙伴(学弟学妹)都立志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同声传译,却又觉得这个行业门槛高,很遥远,不知道何从下手。作为过来人,我给大家几点建议。


首先,如果要成为市场上真正的同传译员(这里主要讲自由职业,in-house同传不算),最好是能读一个口译硕士。国内国外都可以。国内的推荐:北外,上外,外交学院,外经贸,广外,北语这几所院校(作者本人就是毕业于外交学院的口译硕士)。国外的话推荐:蒙特雷,纽卡和巴斯。其他院校的口译硕士都比较鸡肋,毕业后想要在市场上成功突围几率比较小。


考上口译硕士后,一定要利用好学校的教学资源,勤学苦练,在研究生期间争取把人事部二级口译(甚至人事部一级口译)都过了。如果人事部二级通过了,可以尝试在市场上开始接一些口译项目。比如从初级的陪同口译做起,慢慢积累经验磨练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心理素质,慢慢进阶到会议交传,最后进阶到会议同传。


当然,这个能力提升的过程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口译水平,心理素质,谈吐举止等等都很重要。我知道有些学弟学妹很容易怯场,这也是很多现役译员的通病,一到大场合,尤其是全场瞩目的交传情境下,就会很紧张,说话结巴,从而影响翻译质量。所以心理素质也一定要过关,无论是大小场合都要hold得住。


关于同声传译的科普差不多也就到这了,其实想写这篇文章很久了,但是确实是个大工程,一直拖着没写。断断续续终于写好了。其实也算是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入行这几年的心得,希望同传这个行业以后能越来越好,同传市场能更加规范健康。翻译是我自己很热爱的一门行业,因为热爱,所以愿意投入那么多精力。希望以后有更多真正爱好翻译的同仁一起守护这个行业,让翻译这个行业变得让所有人尊重。在这里我想引用一句名言:语言的终端便是战争,翻译同仁们任重道远。



这篇科普文中间省略了很多实战同传会议案例,因为图片实在太多了,懒得转过来啦,感兴趣的可以上我的公众号看哈


手动分割线
————————————————————————————————————————————

关于同传交传,口译相关的问题,好像我回答的问题里,大多数评论和赞都集中在这个帖子里了,那么我把另一个偏向于交传的回答也搬运到这里来吧,另一篇更偏向于口译现场的描述,比较微观。上面那一篇长文主要是针对同传的一些宏观问题答疑。另外,评论和私信里有很多零散的问题,我平常看知乎也不是很多,时间也比较忙,所以只能碰巧回答一下了。这几天也有不少知乎er关注了我的微信公众号,也在后台消息了问了好多问题,原谅我没法一一解答,我只挑了一些典型的问题以及有基本提问礼貌的人回答了哈。

——————————————————————

【给国家领导人做翻译是怎样一种体验?解密大人物身后翻译官的现场翻译趣事】

本文于2017年3月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号“stacy的译影音空间”




相信大家都看到过这样的场景——国家领导人或高层官员与外宾进行正式会谈时,身后肯定会坐着一个“神秘又低调”的人物,这个人就是我们所知道的“翻译官”了。上期文章给大家做了一次全方位的同声传译科普,这次咱们转个话题,聊聊我们最常见的“交替传译”。接下来,作者会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和大家分享自己亲身经历的各种翻译现场趣事,以一个大人物身后“小翻译”的视角带你亲临翻译现场。


过去这些年,作者为很多国内外领导人,高层官员以及知名人物提供过口译服务,比如阿联酋总理,阿联酋国务部长,美国商务部部长,迪拜酋长,美国德克萨斯州州长,波兰前总理,厄立特里亚经济部长,厄立特里亚矿业部长,加拿大安大略省省长,澳洲北领地州长,英国驻华大使,加拿大驻华大使,埃及驻华大使,秘鲁驻华大使,马尔代夫驻华大使,卢旺达驻华大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化部部长,中宣部副部长,中国工信部副部长,四川省省委书记,四川省省长,青海省省长等。


大家肯定都很好奇,给领导人这类大人物翻译是怎样一种体验。现场氛围会不会很紧张?翻译错了或者一时翻不出来怎么办?会议开始前翻译会不会收到领导的讲话稿?翻译时应该注意的礼仪有哪些?针对这些问题,作者会通过现场工作照片来回忆会议当时的场景,为你一一解答以上的疑问。当然,除了给领导做贴身翻译的经历之外,后面作者还会分享一些给知名人物做翻译的好玩趣事。


好的,现在开始看图讲故事的时间~



阿联酋国务部长 与 中石油集团董事长 的官方会谈(左2:作者)


说起来,作者和阿联酋真是蛮有缘的,15年初的时候曾以翻译的身份跟随国务院某智囊团去到阿联酋,期间近距离为阿联酋总理,迪拜酋长等阿方官员提供交替传译服务。15年12月,在中阿两位国家元首的见证下,阿联酋国务部长(相当于美国国务卿职位)与国家发改委主任签署了中阿共同投资基金协议。16年上半年,阿联酋国务部长再度访华,进一步推动中阿共同投资基金的发展进程。此次部长访华期间所有会议,作者都是全程为部长提供交传口译服务。


首先,很多人肯定会好奇,阿联酋是阿拉伯语国家,为什么会找英语翻译。其实15年去到迪拜的时候,作者就发现阿联酋的国家领导人包括高层官员的英语都非常流利,在阿联酋(尤其在迪拜),只要会英语就没有沟通不了的事,可以说英语已经成了阿拉伯语之外的第二语言,也是工作语言。其次,因为阿语高端翻译人才的缺乏,所以很多时候阿语国家的外宾来到中国都会用英语翻译(其实很多其他国家也一样,比如作者就给德国,丹麦,法国,瑞士,墨西哥,意大利,日本,韩国,埃及等一大批非英语国家的客户提供过英语口译服务,所以说学好英语走遍天下,真是没错的^_^)。


好,再说回正题。其实大部分情况下(90%的概率),国外领导人或高层官员访华与中方进行正式会谈,并不会提前给翻译任何的背景资料(讲话稿),一般连行程都是到了当天翻译才会拿到。这种情况下,翻译要做准备工作就会比较棘手。但是即便手边没有任何资料,翻译也可以借助互联网搜索一下翻译服务对象的相关背景资料和新闻,最基本的一些情况要掌握。


比如阿联酋国务部长此次访华,会前虽然没有给到作者任何资料,但是作者根据关键词在网上搜到不少部长与中国相关的新闻,这些新闻作者都会仔细看完,遇到重点词汇,人物,事件都会记下,并且查询对应的英文表达以及相关背景信息。这样查完后就会有一个大概的轮廓,也好让自己心里有个底。


国务部长此次访华有三场正式会议,第一场会议就是与中石油董事长的会谈。会议内容大多与石油天然气这个主题有关。虽然作者事先并不知道会议主题,好在平常做过很多次能源主题的同传会议,所以相关专业词汇也是信手拈来,整个翻译过程都很顺利从容。(平时的行业专业词汇积累很重要,翻译场合很多时候并不是可预测可提前准备,所以平日的基本功和词汇积累一定要重视)。


下午两场会去到了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开发银行,讨论的则是一带一路和金融主题。对于这两个主题,作者也是平时在会议上接触得很多的,尤其是一带一路议题,可以说是15,16年最火的话题,大量的同传交传会议都是以这个为主题的,所以翻译起来也是得心应手,全靠平时做会的积累。因此大家可以从这个例子里看到,在非常重要的翻译场合,如果翻译本身没有任何相关背景资料,又不能提前得知翻译主题的情况下,全靠翻译本身的基本功和平时做会的积累,如果能提前得知自己翻译的服务对象,会前搜索人物相关背景信息(比如相关新闻,百度,维基百科等)也会有很大帮助。



美国先进医疗技术协会全球执行总裁 与青海省省长,西宁市市委书记 的官方会谈(左2:作者)


这个官方会晤是全程摄像的,青海新闻联播随后也在电视上播出了会上的情况。说起这个会,比较有趣的是这是作者从业以来第一次戴框架眼镜工作(其实作者有600度近视,但是平常都是戴隐形眼镜工作,这次因为出差匆忙忘了随身带隐形眼镜)。


从北京出发去青海之前,作者就感冒了,而且青海当时是冬天,特别冷,下了飞机到了酒店后嗓子也开始痛,喝了几杯感冒茶,匆匆忙忙就赶去会场准备下午的正式会谈和晚宴翻译工作。其实那天的工作状态不好,本来就感冒,再加上青海海拔高,整个人感觉有点晕晕乎乎。不过到了会场后,真的是强撑着打起12分精神马上投入工作状态。下午的政府会谈整个过程很顺利,讨论议题主要是医疗健康领域,这个也是平常做同传经常碰到的领域(再次证明平常的积累有多重要,熟能生巧)。


其实一般这种政府性质官方会谈,政府官员一开始都会有个10-15分钟的开场白,接着会介绍一下本省市的大体情况(经济,人文,地理等方面)。一般而言,这些内容中方领导都是提前备好讲话稿的,负责中方领导的翻译也是提前有准备的。不过就像我之前说的,外方在这种会谈里都是没有稿子的,一般都是根据中方领导说的内容自己再即兴发挥。


这场翻译里,有一个小故事作者想特别分享一下。会议途中中方提到青海的牦牛非常有名,希望下次请外宾一起骑牦牛。牦牛这个词作者确实以前没在会议中碰到过,也没有词汇储备,并且中方翻译在翻译这段时也是一笔带过,并没有翻出牦牛的英文,然而这段话的重点就是围绕牦牛的,所以外宾听着中方翻译的内容有点不太懂,不知道如何接话。为了避免尴尬,这个时候作者赶紧在他耳后边轻声解释,说这种动物是牛类的一种,是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的一个物种,生活在寒冷的高原上。


说完后外宾很开心,回复说下次一定会尝试骑一下牦牛。会谈结束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在手机上查牦牛的英文单词,原来是yak,我估计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个单词了。(所以大家在遇到不会翻译或者一时想不出的词时,千万不要紧张,可以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描述一下这个词,只要与会者明白意思就好,这样也可以避免会议冷场的尴尬)





晚宴部分,按照惯例,政府官方宴请翻译都是不上桌的。所以晚宴的时候作者被安排在青海省长与外宾座位中间的背后位置坐着。其实当天由于感冒,身体虚,翻译了一下午没吃东西,就喝了几口水,休息了几分钟又开始晚宴翻译,作者身体感觉已经很累了,但是整个晚宴还是保持高度集中,不时地为中外双方对话翻译。晚宴快结束的时候,青海省省长非常体贴地和作者说:今天真是辛苦你翻译了,晚宴也没吃东西,一会结束赶紧吃点吧。听到这句话,作者顿时觉得很暖心。



天津市市长 与柬埔寨规划部部长 带领的 联合国全球地理空间数据官员代表团的官方会谈(画面中间左2:作者)



此次官方会晤的主要议题是联合国地理空间数据项目,主要涉及地理测绘领域。会议之前作者由于已经做了一天相关论坛的翻译,所以储备了大量专业词汇,且查询了很多相关组织的官方译名。在正式会谈之前,作者在车上特意和柬埔寨规划部部长提前进行了沟通,他也临时给了作者一张刚刚写好的self-introduction自我介绍的纸条,和他进行了简短的交流,熟悉了他的口音。


柬埔寨部长说英语的口音非常重,而且声音非常小,好在作者对会议内容提前有心理准备,相关词汇都储备得好,并且提前与部长交流熟悉了他的口音,所以全程翻译都很顺畅。会议结束后,中方政府人员还和作者开玩笑说这么重的口音你都听懂还都翻出来了,真厉害。(所以在现实翻译场合中,真的会遇到各种不同口音的讲话者,一定要练就听懂各国口音的能力,平常可以多找一些非英语国家的演讲音频听一听)




厄立特里亚经济部长,厄立特里亚矿业部长官方访华活动(右一:作者)


这是15年的一场会议,厄立特里亚是东非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的一个国家,靠近红海。此次会议作者负责翻译双向(中方外方讲话都需翻译)。会议讨论内容是矿山,矿产资源的开采,采矿设备以及采矿活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矿业相关的专业词汇非常多,也很难,所以作者在会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在网上搜集了矿业专业术语表,也根据给到的会议背景资料做了更细致的准备,包括采矿原理,采矿安全性,各类采矿设备的专业术语等等。同时还对厄立特里亚这个国家的采矿地理环境、条件做了调查。会上还学会了怎么看矿井图纸。


总之通过这场会议作者真是获益良多,不仅为日后的矿业会议翻译工作奠定了基础,也让作者对其他专业性极强的领域有了信心。(这之后作者涉足了更多专业性强的领域的翻译:比如半导体,岩层控制,石墨烯,航空航天,机械,制药,医疗器械等。对于专业性强的领域,一定要做好全面的会前准备,不打没准备的仗)





埃及驻华大使福建考察之行(左一:作者)


回忆了一下,作者至少给15位国外驻华大使近距离提供过口译服务,所有驻华大使中,让作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埃及驻华大使马杰迪·阿米尔先生。埃及大使非常有亲和力,完全没有一点大使的架子,反而像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辈。大使说英文的发音吐字非常清晰,讲话内容很有逻辑,应该是作者工作上遇到的最喜欢的非英语国家的翻译对象了。





埃及大使不仅很有亲和力,而且也非常体贴翻译。考察途中有好几次宴请活动,作者坐在大使旁边帮他翻译。饭桌上作者都不怎么吃饭,基本上一直在翻译。大使先生经常隔一两分钟就会拍拍我的手,指向我的碗,提醒我该吃东西了,不用一直翻译。还有很多小细节都能体现出大使的风范。比如进出电梯的时候他会刻意让女士先进出,到机场接送机的时候行李都坚持自己拿着,还会精心挑选有埃及元素的礼物送给中方官员。短短三天和大使的相处让我不仅享受到工作上的被尊重和快乐,也让我对埃及这个陌生的国度有了很大程度的好感。


一个国家的驻外大使就是本国在国外的“脸面”,大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两国的友谊和双边关系。一位好大使会让人感到友善,给人一种春风拂面的舒服感,埃及驻华大使就是这方面最好的表率。


其实作者本来对埃及完全不了解,也没怎么关注,这次会议也直接促成了作者几个月后去埃及的旅行。在这里小小地安利一下,埃及绝对是一个值得旅行的地方,不仅仅有世界闻名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这些人文古迹,还有非常美的红海和卢克索的热气球。作者去过很多国家旅行,埃及可以说是最让我惊喜的一个目的地。随便放几张旅行随拍照,为埃及旅游宣传一下O(∩_∩)O~











政要部分的分享就先到这里,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点轻松的~给公众人物做翻译的小故事。作者其实在过去几年给很多公众人物都提供过翻译服务,有明星(比如周杰伦,梁朝伟),有全球知名CEO,还有行业大咖等。还是用图片来说话吧~







首先就是我们的杰伦小公举。其实作者也是杰伦的歌迷,从初中开始就一直听杰伦的歌,但是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早就过了疯狂追星的年龄。当时做这场会的时候还是有点兴奋的,尤其是会场播放《黑色毛衣》MV的时候,听到久违的歌很有感触,都会不自觉地在同传箱里跟着哼唱起来。会议完了后还和朋友开玩笑说,如果换做10年前,让我来现场给周杰伦做翻译,估计自己会激动得疯掉,哈哈,只能说明自己老了,但是情怀一直都在~杰伦说话吐字果然如传说中的那样,语速也快,给他做翻译其实也是有点小挑战的,哈哈^_^







梁朝伟先生出席的小米NOTE2全球发布会。其实会议前一天晚上才知道梁朝伟要来,梁先生的魅力还是很大的,而且很少接商业广告,所以这次小米也是花了重金请到他代言。发布会在北京大学邱德拔体育馆进行,偌大的体育馆座无虚席。现场很多“米粉”,也有一部分梁朝伟的影迷。整个同传过程作者都可以感觉到同传箱在经历一次次的“地震”,因为现场气氛太热烈了,哈哈。梁朝伟出来后气氛达到高潮,他说话声音很有磁性,听他说话就像是在听电影台词一般,个人魅力还是很大的~





接下来,大名鼎鼎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这是在钓鱼台举办的一次慈善活动(比尔盖茨近些年来做了很多慈善工作),近距离接触到世界首富,并且在VIP会议室里为他翻译了短短的几分钟。说起盖茨,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大牌”。其实看到真人,觉得他很真实,很“接地气”,褪去“世界首富”的光环,他也就是一个慈善和蔼的普通人。盖茨不说话的时候脸上也会挂着淡淡的笑容,给人一种很安定的感觉。说到这里,根据作者以往的工作场经历,可以总结出一点,越是真正的大人物,越给人一种亲和感,反倒是一些小官员小明星比较会摆架子。



喜欢看足球的朋友肯定知道图中的外国人是谁了吧,没错,他就是巴萨,拜仁前主帅,现曼城俱乐部主帅瓜迪奥拉。这也是作者第一次接触足球领域的翻译。作为一个对足球一窍不通的人,作者在接到任务前也是好好地恶补了一下足球知识,做足了准备。16年夏天,瓜迪奥拉率领曼城足球俱乐部球员来北京与曼联踢一场曼市德比,当时很多球迷都从全国各地跑来看这场比赛。


这是比赛前两天瓜帅参加的一场品牌媒体发布会,现场是乐视体育全程直播。瓜帅的母语是西班牙语,所以说英文也有很重的西班牙口音,作者也是在发布会前在网上搜索了很多瓜帅的采访视频,对他的口音有了一定的熟悉。现场翻译过程也挺顺利的,瓜帅作为当时全球身价最高的国际知名足球教练,也是毫无架子,甚至有点害羞可爱,品牌方客户包括现场工作人员都非常喜欢他。







这三张截图是朋友当时在看现场直播给我截的图,其实这场翻译前作者一直是有点担心的,毕竟足球不是女生的强项,而且球迷通常来说要求都比较高,以前有不少翻译都因为不懂足球篮球被球迷们吐槽过翻译水平。发布会结束后看到朋友发过来的截图后,作者也是大呼一口气,能得到球迷的表扬真是不容易。


上面这张图大家都看向作者在鼓掌,这是瓜帅在回答问题过程中,一连说了大概8-10分钟(估计一下子忘记了翻译的存在~),在大家都担心翻译要怎么翻完这段的时候,作者一口气顺畅的把瓜帅刚刚回答的内容全都翻了出来,翻完后全场都开始为作者鼓掌,主持人还特别指着作者说“我们的翻译太棒了”。(其实当时作者对于这一幕有点措手不及,不太习惯全场瞩目的感觉,瓜帅还贴心的马上给作者递来矿泉水,真是太暖了~)


后来这场发布会的现场照片还登上了china daily(中国日报)的体育头版头条,贴心的品牌方客户(GORETEX)还特意把报纸扫描版传给作者,又是一个暖心的客户,真是要给她笔芯~



第二天的赛前媒体发布会正好也是作者负责同传,发布会后在VIP接待室,很多VIP客户进来与瓜帅合影,作者就临时充当摄影师帮他们合影,瓜帅看着作者一直拍照就说,咱们也合影一张吧,于是就有了下面这张照片(其实作者在工作场合从来不会主动要求和客户合影,有的也只是翻译过程中的工作照^_^)







翻译工作对我日常生活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之前去埃及旅行,还有这次翻译工作之后,作者从一个对足球完全不感兴趣的人变成了曼城俱乐部的球迷,在微博上也关注了曼城俱乐部官方微博,经常会关注曼城的比赛。(最新赛况,曼城今日凌晨挺进足总杯八强,为它高兴!)





再分享一个有趣的翻译故事。这两张图是16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单元的“一带一路媒体联盟论坛”。这个论坛分为上午的闭门会议和下午的联盟成立仪式。作者负责了上午闭门会议的交替传译和下午论坛的同声传译工作。上午闭门会议是中宣部以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35家国际主流媒体高层的交流会(包括BBC,FOX,探索频道,国家地理,美国历史频道,韩国KBS等)。


会上围绕一带一路与媒体,纪录片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会议过程中,一位韩国代表用略带韩国口音的中文发言,大意是“在韩国,大众都认为韩国著名影星张东健是古代高丽人的后代,有史学家调查,说高丽人与古代丝绸之路有很大的关系,对古丝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所以韩国人认为韩国是古丝路的开端”之类。


作者当时一听到这些话,心里就咯噔了一下,心想,一会肯定不能按照她的原意翻给外方听,在座的外方可是全球最主流的媒体,古丝绸之路众所周知是起源于中国,这要是按她的意思翻,外媒可能要大做文章了。所以作者在翻译的时候,把韩国代表的那句话翻成了“we also regard ourselves as a part of the ancient silk road”(我们认为自己也是古代丝路的一部分),而不是翻译成“开端”或者“发源地”这样敏感的词汇。会后,中方领导特意表扬作者很机灵,说当时的情景如果按照原意翻,可能会出大问题。(所以在翻译过程中,遇到比较敏感的词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做一些处理,避免出现“翻译事故”)


零零碎碎写,发现这篇文章又好长了,其实起初只是想分享一下平常做交传的心得,没想到看着每一张图片可以回忆出这么多内容来。看了一下工作照片库,其实还有很多好玩有趣的故事可以分享,以后有机会再分享。


翻译从来就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做一个好翻译,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就更难了。扎实的基本功,平时会议的知识储备,会前的充分准备,良好的会场心理素质,遇事时的沉着冷静,随机应变,这些因素都是促成一场会议成功的条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手动分割线
——————————————————————
上面这两篇长文都是发布于2017年3月,现在一年又过去啦,其实也发生了好多新鲜的翻译趣事,但是我本身平常工作确实挺忙,加上又有点懒癌……所以公众号更新频率真的很低,在这里要对那些一直关注我的朋友说声不好意思,新的一年,我会多抽时间更新的。大家有什么想问的,比如口译里某一个方面的问题(例如同传是不是都带稿之类的),我会搜集问题,然后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在公众号以及知乎统一回答。


anyway,希望大家看了我这两篇文章后对口译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同传并不像电视剧《翻译官》里描写的那么神秘,那么高大上,遥不可及,甚至让人"惧怕",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一份普通的技术工作而已。看评论里很多人羡慕崇拜同传,殊不知,我们在做会的过程中,天天接触的都是各行各业最顶尖的大牛,做这行这么多年,我越发觉得自己越来越渺小,因为眼界高了,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真正让你崇拜尊敬的人,他们真的很了不起。anyway,职业不分贵贱,也不能单凭薪资来给职业分个等级,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都能发光发热。最后祝大家狗年大吉!





  

相关话题

  你在翻译英文时遇到过哪些段子般的经历? 
  “姓关名羽字云长”的“字”怎样翻译成英语? 
  想从闲鱼买一个翻译笔。上面说是网易翻译笔专业版,全新未拆封,价格七百多点。可信吗? 
  中国的 M2 多于美国的 M2。为什么中国的 GDP 却比不过美国?为什么中国的工资却比不过美国? 
  工资单被同事偷看,盒马以「泄露机密」开除该员工,这合理吗?工资为什么要保密? 
  为什么荣如德没有翻译过《罪与罚》? 
  请大神把“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翻译成高大上的英文? 
  为什么《红色警戒》的简称叫「红警」,《星际争霸》的简称却叫「星际」? 
  哪些专业名词翻译得特别烂? 
  Catti 三级笔译到底需要什么水平才能过? 

前一个讨论
香港在97之前,给英国政府有财政上的贡献吗?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香港巴士车速很快导致 “香港双层巴士侧翻”?





© 2024-05-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