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学哲学会降低文学能力吗?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所谓的“哲学讲求逻辑”,这个说法实际上是把哲学跟哲学论文混为一谈了。

作为学理性研究的哲学论文和学术著作,其呈现方式必然是直接、理性且富于逻辑框架的。但哲学本身的表达方式可以有千百种。

最典型的代表,比如《庄子》,是中国哲学史上最富深度的著作之一,但与此同时庄子的文笔之美,在中国文学史上也罕逢敌手。

在西方历史上,以哲学而名世的哲学家也有不少。比如,192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生命哲学”的创始人亨利·柏格森,其代表作便是其《创造进化论》。之后,1954年的加缪,其思想被很多人总结为“荒诞哲学”,之后的萨特则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此外,凭借《等待戈多》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贝克特,也同样被视为“荒诞哲学”的代表。

哦,对了,还有一个,中国的鲁迅——自其在日本的时候开始,就大量的译介西方文学作品,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就是西方哲学著作。而鲁迅本人一生虽未发表过专门的哲学研究著作,但其作品中却有大量尼采哲学的影子。

尽管这些作家在对其思想表达的条理性上不一定有专门的哲学研究者具有体系性和逻辑性,但他们却的确通过学习哲学而提升了自己作品的深度,甚至于本人就成为了一个哲学派别的代表。所以,哲学与文学并不是冲突的,在很多时候好的表达甚至可以加深哲学思想的传播力度。


user avatar   zhangxiu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不太懂哲学——但是我坚信,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是有互相的排斥作用

我也不懂艺术和文学,但是我相信文学创作这东西需要“想象力”+“创造力”+"艺术设计能力"。社会科学写作是严密的逻辑性,较为排斥创造,条条框框局限太多。社会科学的论文有固定的格式如下:

第一章:背景+研究意义

第二章:前人研究成果+理论

第三章:研究方法论述(适用性+科学性+精确性)

第四章:研究结果讨论(与第二章理论的关系,或者政策建议)

第五章:结论+研究不足+未来方向

整个这一套,基本没有什么自己发挥的空间——全部都是固定的。没有小说的情节,没有剧情,最好不要有“主观+情绪”渲染,最好不要过多的文字描述,客观描述即可。

社会科学论文每一章对应的能力点儿和要求如下:

第一章需要的是认识问题的能力(文献阅读,为什么这个议题重要)

第二章需要的是对理论的了解(学术功力,理论发展,理论批判)

第三章需要的训练自己的研究方法(量化/质化)

第四章需要的是理论联合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分析能力,多角度讨论)

最后一章需要的总结概念能力和对科学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学术防御力)。

这些会严重文字的创造力,且阅读起来,本身就相对较为枯燥,属于模板表达。

文学的写作技巧应该是场景描述,对话突出人物性格,虚实结合,设计矛盾推动剧情,这些需要一定的想象力,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领域。社会科学家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小说家;同理,小说家并不会注重严谨,因为他们需要的艺术创作。

一篇论文:科学性越强,那么文学性就应该越低;科学性越弱,一般文字就会比较好理解。比如,很多社会科学领域里水平不高的期刊,基本就是直接综述,跳过理论列举,也跳过研究方法——直接的、简单的例举现象(以个人观察到的经验为主),所以大家都读的懂,但是学术意义已经不大了。这样的作品,反而注重语言的文学性,因为本身就很水,就得在文字上下功夫

所以,同理,理论上,我觉得哲学应该文学也应该互相排斥的。


user avatar   liu-jin-ze-71-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哲学学久了,倒没有降低我在文字上的写作能力。相反,由于受到一些汉语哲学学者著作的影响,我自认为我在写作上的“文笔”还算可以,甚至在我写作专业的paper时,也能保持清晰流畅、质朴干净的文字。

但我同时发现,哲学学习确实降低了我对文学的“感知力”。我已经至少有差不多五六年没有认真读过诗歌、小说、戏剧、散文这类文学著作了。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我其实一直心向往之。但这些年一直在搞哲学,文言文功底不够,也是有心无力。我越来越觉得,学习哲学后,我很难与诗歌中那些细腻的情感共鸣了,就算有,也只是在个人情绪来临时,胡乱“比附”一下,聊以慰藉罢了。但在此之前,我是非常喜爱诗歌的。至于小说,更是读不进去,难以再读一篇只讲“故事”的作品了。

但这也不是普遍的状况,只能说我个人比较失败,没有把这二者调节好。我认识的许多老师和同学,在专业领域之外,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平时也有读文学作品的习惯。好的哲学工作者,甚至也能将自己的文学经验融入到其哲学的创作中去。有了一定的哲学视野,再重新读文学作品,可能会感到更有意思,会看出更多的东西。当然,最没意思的,是用哲学理论去“解释”文学作品,将哲学“套”在文学上。文学有它内在的独立性和价值,是其他人类精神形态替代不了的。


user avatar   mei-you-cun-zai-g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哲学是理性的,文学是感性的。一个经典的刻板印象,即使看了很多书也不容易消除的一种刻板印象。只有对哲学和文学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的话,才会发现这是个伪命题。


1 文学是感性的,这个伪命题


在19世纪,开始有一批诗人、小说家系统地拒绝感性的文学,比如爱伦坡,美国文学大师,他拒绝灵感这个词,当然不是否定灵感本身,把灵感这个神秘的过程尽可能地意识化。坡在发表他有名的诗乌鸦的一年后,发表了诗论,说他的诗都是基于计算写成的,而不是通过灵感或者想象力。

波德莱尔曾经评论说,轻率地对待十四行诗,不在其中发现毕达哥拉斯美学(数学),是愚蠢的。福楼拜盛赞过波德莱尔用词的准确度。

而至于福楼拜本人,他说过,如果我说石头是蓝色的,那是因为蓝色是准确的用词。注意,不是美的,而是准确的。萨特评论福楼拜说,福楼拜写作是为了摆脱人类和事物,他的句子围绕物品,抓住物品,定住物品,折断物品的腰,自我封闭到物品中,将自己变成石头,让物品与句子一起石化。

你觉得他们对待文字很感性吗?正是这几位,给现代文学铺平了道路。而真到了现代文学,更是有未来主义这种对人和自然毫无兴趣的流派,机器,取代了爱情,成为了他们赞美的对象。他们还要“杀死月光”。


2 哲学是理性的,这个伪命题


在康德之后的德国主流哲学,受到歌德、席勒、海涅的影响。有着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谢林在一切事物的本质上发现艺术,将哲学美学化,他说过,哲学大厦的基石是艺术哲学。黑格尔看似理性派,实则是把理性高度美学化的哲学家,他的绝对精神可以说就是理性的美学化,这在康德看来绝对是nonsense。强调想象力和信仰的费希特更是将知识的可能性加以审美化,现实不是通过理论知识而是通过情感得以确定的。

到了后现代哲学这里,一个重要的课题,就像德勒兹的一篇文章的标题《论能够概括康德哲学的四种诗意表达》一样,如何不仅将哲学美学化,而且将哲学诗意化。

阿甘本在描述了20世纪哲学与文学的复杂关系之后,用这样一段话,很好描述了哲学与文学的关系:


诗歌和哲学毋宁是代表着人类语言的唯一领域中两个不可分离,也无法彼此化约的张力关系。只要还存在着语言,就会存在着诗与思。

哲学总是在构成上就是诗的哲学,而诗歌也总是从一开始就是哲学的诗。


user avatar   inversion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理科专业的,正事不是搞这些。不过看到问题有点想答,就强答一下。

首先要把概念厘清楚。

什么是文学能力?

我的理解粗浅,在我看来文学能力有两种。

一是产生某种感觉的能力。看到夏虫,想到生命短暂,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而不是想到去头可吃,富含蛋白质,大概就属于这一类。这也许会受到其他学科的影响,毕竟你在硬逻辑学科里待久了可能会习惯于抽象的思想而忽略身边具象的东西。但是这是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改善的,因为可以主动地调动自己的感性。

二是把感觉实在地变成文字的能力。这可不会被哲学或者别的学改变,甚至有可能会更强。因为即使是看起来混乱的意识流风格创作,也有其内在逻辑。这种安排各种要素的能力与你是否多愁善感或者富有人文关怀无关,而是一门可以学的“技艺”。学习“取景”,学习叙述“速度”,学习情节的安排方式(小说类)……在具体细节上你可以有自己的偏好,但是无论什么样的,理论上都可以学会。文学艺术在这种意义下就是技术。

总的来说决定权依然抓在自己的手里。人是极端复杂的动物,基本上没有什么是不能在我们奇怪的大脑里共存的。


user avatar   jia-ming-zi-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可以看看王小波的《青铜时代》,虽然王小波不在了,但是也算是现代的文学作品吧。




  

相关话题

  为什么郭敬明和韩寒起点一致,却相差越来越远? 
  为什么所知的哲学家都是男的,有没有一些很厉害的女哲学家? 
  如何看待起点中文网(阅文集团)的签约合同是“霸王条款”? 
  如果一个人连选择善与恶的权利都没有,那么他还是人吗? 
  还有哪些像【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帝国】这样语词组合后与组合前似乎完全不是一个东西的有趣概念? 
  金庸的哪部小说的格局最大? 
  辞别山河去,____________下句可以怎么填? 
  有哪些你看第一眼就惊艳你的诗词句? 
  如何看待蒋方舟,熊培云,马国川,段宏庆等被日本外务省放入「独立行政法人国际交流基金的业务实绩评价」中? 
  如何评价B站up主“矢戈LostLance”及一批高中哲学爱好者? 

前一个讨论
警校有公安联考的政策,入警率很高,这是不是一种捷径呢?
下一个讨论
报道称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十年烧光 1000 多亿,仍看不到盈利预期,具体情况如何?为何连年亏损?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