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前三十年的工业化是一堆破铜烂铁」这种说法? 第11页

                             10    11    12    13 

user avatar   guo-jia-2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种观念大概1990年-2010年期间最为盛行,60-70后很多人信奉这种观点。现在的朋友么不了解当时的情况,怎么说呢?当年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一小半“蠢”,绝大多数是“坏”。

一、工业化首先不是工业技术,是对社会的整体改造

先说“蠢”,说这话的人,首先肯定了前三十年是在搞工业化,那“破铜烂铁”自然是不攻自破;解放前我们中国连“破铜烂铁”都没有。放眼全世界,除了中国,没有谁在同时期完成工业化。(韩国、新加坡、台湾这样的依附性经济体另算)。这就是没搞清楚,工业化首先不是工业技术,而是对社会的整体改造,不改造社会,工业化无从谈起。

再破,那也是工业化啊;和农业社会、殖民地社会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我在这个问题中,回答过关于为什么是英国首先完成了工业化。提到了以土地为核心的农业社会,如何才能够过渡到以资本为核心的工业化社会。条件还是比较苛刻的,以至于西班牙、荷兰先后掌握了世界霸权都做不到。

大致的困难包括:

1、粮食。工业化意味着人口从农村进城,人不可能不吃饭,工业化的基础是农业能够稳定的养活城市居民,不因某些年份的灾害而影响城市居民的生计。

2、市场。农业社会不是商品社会,全世界的自耕农、封建领主的核心想法都是关起门来过日子;如何击破传统农业社会,构建商品社会,这又是惊险一跳。

以上两点,是我国卡在封建社会的主因。我国的王统循环本质就是下面不能人的吃饭问题,上面无法保证失地农民的进城就业。土地兼并一剧烈,流动人口一多,灾害一增加就必须“循环”。

较为次要的因素还有三个

1、科技。工业需要科技的积累,当然在早期都是试错,依靠工匠的灵机一动,重要性比较弱。到了咱们工业化的时候,西方已经形成了科学-技术的完整研究体系,科研也已经工业化了,不再依赖于某人的灵机一动。

2、遏制传统势力。这个非常重要,在新的经济形态、技术诞生之初,是非常脆弱的、甚至问题很多的,很容易被传统势力压制。历次技术革命的前提都是传统势力不能太强,英国工业化时期,荷兰是毛纺织世界中心,英国是代工厂,就这样,英国棉纺织业还是用了50年才把旧势力干掉。柯达发明了数码相机,但完全不会应用到市场,传统势力会自动压制“颠覆”性的东西,放之四海而皆准。

3、货币宽松。货币宽松意味着资产增值、货币贬值。这有助于加速商品社会的形成,同时对旧产业进行钝刀子割肉,消解他们的抵抗。这个咱们国家历史上一直都没有,我们国家金银产量都很少,不能满足国内商品社会的需要,所以一直以来我国都是通缩的环境,有钱人喜欢收藏金银,而不是投资、流通。这就进一步遏制了商品社会、资本社会的形成。

这些条件,缺了哪一个都不可能形成。

而新中国面对的,还有帝国主义。帝国主义的本质是,我进行了工业化,然后把别人的路子全部堵死,让别人沦为原材料基地和产品倾销市场的行为。印度在大航海时期是全世界的棉纺织基地,印度纺织工人当年的收入和英国纺织工人相差无几。可到了大英帝国掌握印度,生生的把全世界第一的纺织业干死,让印度从出口棉布,到全面进口英国棉布。印度本土生产的棉花,要运送到英国本土,加工成棉布,然后再卖回到印度。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咱们还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要面对上面所有的情况。

首先是帝国主义,不斩断帝国主义的触手,就不可能发展工业化。萨米尔-阿明老先生的《去依附》就解释了这一点,亚非拉国家,凡是和平谈判独立的,都不可能搞工业化,因为帝国主义在国内的经济影响力还在。

其次是买办、地主、军阀等旧势力。这些人是帝国主义的剥削中介,在殖民体系下也过着好日子。他们和帝国主义一样,是影响工业化的旧势力,也是咱们说的“三座大山”。

接下来是市场和粮食,新中国依靠农民的力量,打破了三座大山,旧势力全灭。可农民的理想是回到男耕女织的日子里面去,排斥商品化社会。温铁军先生曾经举个一个例子,50年代咱们引进苏联技术,生产了效率很高的铁犁,但是就是卖不掉,农民不会买,主因就是怕花钱。在100年的半殖民地经济下,任何货币化的商品,都是工农剪刀差,受损者就是农民;这点农民很清楚。

粮食问题也是很重要的问题,咱们的三年自然灾害、上山下乡就是粮食产量不稳定,粮食供应体系不稳定,一会城里面粮食拿多了,农村出问题;吸取教训之后,城里又不够了;城里招了工,过两年又遣送回去。

50-60年代除了很多问题,本质就是咱们消化不了苏联人送的工业体系。没有形成市场、粮食体系也跟不上。

最后是货币,货币宽松前三十年咱们是没有的,后三十年倒是一直都有。不过苏联人援助的项目,相当于是一次大的放水了;没有苏联人的援助,以咱们国内那种情况,不可能有货币宽松,工业化估计也搞不起来。因此,聊工业化,就不能不提苏联。

就这这种环境,咱们用三十年,战战兢兢算是初步完成了工业化,工业体系有了。国营百货商店也开到了全国各地,商品化社会有了。粮食也相对稳定了,至少城市居民数量稳定了。教育体系也建设了,哪怕差一点,从基础教育到科研,咱们也都有了。上面这些做完,咱们和西方世界只有水平的差异,没有本质的区别。

现在才能来讲,引进西方技术,以及后三十年的事情。没有上面这些,给非洲人甚至中东人一个工业体系,他们玩的明白么?给印度人都玩不明白,印度可是搞了两百年工业了,还没有全面完成工业化,国内的封建势力依然很强。英国人留下的东西什么样,这么多年来,还是那样,社会不改革,哪怕有工业技术,也没有自我演进的能力。

二、谁在说前三十年是“破铜烂铁”

到七十年代,有了向西方引进工业技术的“43方案”、"78计划",本质和苏联援助的156工程是一致的,向技术强的国家整体引进技术,可以看做是前前三十年的延续。不过认为前三十年工业化是破铜烂铁的人,往往不提这两个事,把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分为清楚的两段,仿佛我们的前三十年体系从来没有从西方引进过技术一样。

这就是坏的那一部分,实际上说的根本就不是工业化的事。

“43方案”起于1972年,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在毛泽东、周恩来的领导下,向美国借款43亿,用于引进技术;这中间主要就是化工技术。

这就是说前三十年工业化是破铜烂铁的第一个根据。说咱们的化肥、化工、纺织都是破铜烂铁,证据就是70年代从西方世界引进的这一批化工技术。这里说的破铜烂铁,对象是苏联式的工业体系,前三十年式的工业体系;靶子很清楚。

问题是,化工业是二战之后50年代才大幅发展的产业,这个时候我们连工业化都还没整明白,国内的化工业确实比较差,技术水平还是落后。同时期不仅我们没有化工业,苏联的化工业也很差。同时,咱们是贫油国,油品质量差,早期不利于发展化工产业。

然后说西方的技术都是香的,前三十年自己搞的技术都是臭的。这个怕是不客观,前三十年再差(实际只能从1953年朝鲜战争之后开始算,只有19年),也培养了一批化工人才,化工业是典型的的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在当年和如今的芯片一样,妥妥的高科技。咱们这一次的引进,在技术上还是比较成功的,消化了西方的技术;时至今日,咱们已经是世界化工的重要产地了。

1978年又搞了78计划,这次比较激进,总引进项目规模过百亿,一年就搞了78亿,相当于一次大放水;也是80年代早期经济动荡的主要原因。这次的引进重点还是化工业以及一些重工业。

这次的计划,又产生了说前三十年工业化是破铜烂铁的第二个根据。咱们前三十年的工业,遍布祖国各地,但主要还是内陆地区,沿海地区当时还不稳定。而78计划这一次,则主要是落地在沿海地区,因为这些技术是为了做外贸的,沿海地区进口原材料、出口商品都方便。那么这些人说前三十年不好,其实是地域矛盾;尤其是沿海地区很快过渡到私营经济为主导的体系,又有了阶级矛盾。说前三十年不好,其实是国有体系不好,私有的好。

这里又要说道说道。前三十年不好,那是因为他们的技术是1953年左右引进的,沿海的工业是1978年左右引进的,中间差了快三十年;有差距是很正常的。78计划也不是完全没问题,反而恶果很大。只说几个点

一个是这一次注重引进装备,而不是技术;各地沉迷于搞大项目(眼熟不?)。但是西方的装备用得都是西方的技术标准,这一次没有吸收消化的过程,而是直接该标准了。这也是落地在沿海的原因:沿海地区之间工业基础弱。这次其实就是洋务运动啊?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二个还是不考虑消化能力,成谜于大干快上。项目上的太快,咱们国家根本就没有这么多外汇,80年代初财政体系差点就崩溃了。

三个是压制自我研发能力。这个就是第一个的副作用,引进装备没有引进技术,全盘接受了西方的技术标准。然后国内这些自我研发的体系,短期看起来自然没有用,标准都不一样嘛。80年代整整一个时代,自主研发的科研人员都被按在了泥巴里,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就是这个缘故。然后回过头看,原本还可以打一下的、很有潜力的芯片、计算机,完全放弃了,现在要花无数倍的代价找回来。引进了装备,但没有引进技术,企业的技术能力很弱,自我研发几乎没有;以至于到现在为止,咱们的化工还是只能做低端,高端材料也就这两年才好一点。

最可惜的就是第三点,当年的科研体系虽然弱,但是全,成本还低。随便把引进装备的钱扣个边角料出来,都够自主研发的。可惜一波全部送掉,崽卖爷田心不疼。现在再想搞研发,那要多难。路径已经依赖了,搞贸易的那帮人成了主要势力、旧势力,根本不可能切换成搞技术。

90年代还有一波“废铜烂铁”论,就是“下岗再就业”这一波,这次是来自官方口径的认证,重点在纺织业。1998年当时的地方认为,咱们国家纺织业产能过程、设备老化、人员素质不高、企业效益不好;全国的纺织工业都是“破铜烂铁”,要全部砸掉。全部指的是包括产业上下游在内,纱锭、纺织、织布,全部都不要,而且不是私有化,是砸掉、销毁,机器直接熔铸成铁锭。上海的纺织业当时已经发展了近百多年,这次一波带走,连渣都不剩。后来统计,全国光下岗的纺织工业,就有120万人。

仅仅过了3年,咱们进入WTO了。服装鞋帽是当时的主要出口产品,纺织业死在了黎明前的黑暗里,当时的纺织中心,京沪冀在这一波里被刨了根。北京上海还可以转型;而河北、山东是完全没赶上第一波,之后就越拉越大。

这一波产生的重要背景就是国企改制。一些企业为了要改制,产生了广泛的“破铜烂铁”论。不是破铜烂铁,还有必要改制么?还怎么改制?结果开始还是改制,后来是私有化;到了纺织工业这里,自己都信了。啥也不搞,全砸了,整个产业链全部不要了。好大气。

所以我们汇总下看“废铜烂铁”论。

第一波人说的是意识形态。凡是苏联的都是废铜烂铁、最起码也是傻大黑粗。凡是西方的就是香的,就是科技,就是好。前三十年体系是苏联,后三十年体系是美国。这里有个硬伤,就是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人可不是这么看,他们都是务实的政治家,有啥咱们刨啥。一有机会就从国外刨技术,甚至干的漂亮。从苏联刨了一波,从美国刨了一波。但是这帮人可不会提美国,凡提前三十年必只提苏联。他们也不想想,要是没有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人压制争议,同美国建交、引进技术;以当时意识形态至上的社会风气,后面谁敢同彻底倒向“美帝国主义”?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不能互相否定啊。

第二波说的还是意识形态。只不过说的是私有制和国有制的区别;这中间还夹杂着沿海地区、内陆地区的地域差异。现在沿海地区腰杆硬,话语权足;那是说什么都成立。可他们也不想想,要没有前三十年培养的工业体系、教育体系。他们到哪里找吃不上饭的技术专家、下岗的技术工人、国企扔掉的设备,来完成第一桶金呢?没有前三十年建立的市场,他们的产品又将卖给谁呢?

第三波人就务实很多了。咱们都知道,第一波富起来的人个个都很励志。但只能说励志,不能细讲,不能追究;刨开来看一多半都和国企改制相关。那就得有个解释,解释为什么成功,为什么别人不行。其实啥解释其实都不合理;唯有“破铜烂铁”论合适,之前是垃圾,唯有一小部分人有金手指,点石成金;端是厉害。


user avatar   yan-guo-wu-sheng-200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家老爷子是二野的老兵,当年他进我们的市里是啥样,几十年以后仍然记忆犹新,

他说市里的“重工业”就是铁匠铺子,最高端的“轻工业”就是几家豆腐坊,说豆腐坊是最高端的,因为哪怕是豆腐,在当时也只有少数人家吃得起。

父辈们就是在这种极端贫穷的环境下开展的建设,因为我是60年代出生,我出生时情况已经大好,对于他们当年吃的苦缺少具体的感受。直到很多年以后,我回到了曾经待过的企业,对于当年环境的艰苦才略窥一二…………

那里已经荒废,杂草丛生,很多墙壁已经坍塌,从坍塌的墙壁上,我才发现,有些厂房居然还是“夯土+碎石”砌成的,额滴娘…………

贵州多雨,用夯土砌墙,一场暴雨下来,这房子不就完了?当然不会,窗台下面基本上是涮了一层防雨的“三合土”,而窗台上面是一些防雨性能稍差的草筋石灰层,在一些外墙上还另外抹上一层薄薄的水泥砂浆,这些水泥砂浆层估计是为了防止暴雨冲涮,一间厂房墙面简单的粉刷,要根据受雨水多寡而施工,当年物资的匮乏可见一斑。

有些人嫌弃当年的“破铜烂铁”,就拿修建厂房这事来说,他们难道不想用钢筋混泥土?可问题在于,在普通老百姓连吃一顿豆腐都成了奢望的年代,这个要求是不是太高了点?

因为工作的关系,有一段时间,我在乡下待了很久,在这期间,我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在贫困地区的很多校长、老师几乎都是多面手。比如大雨冲坏了学校门口的道路,这些老师们就成了“石匠”,他们用一块块石头把道路垒好,假如课桌坏了,他们就成了“木匠”,如果屋顶漏雨了,他们就成了“瓦匠+木匠”。

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先辈们的身影,诚然谁都想要好的条件,但如果没有条件呢,还要不要搞建设?先辈们已经给我一个很好的答案,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虽然有些东西,在今天看来不尽人意,但是…………在一个还是刀耕火种的农耕年代,在一个80%都是文盲的社会环境,他们做得已经足够好了…………,如果你还嫌弃他们,那就请先回家问问你爸,为啥没让你成马云?


user avatar   li-xiao-miao-7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逻辑不就等于:

第一口饭都不顶饱,早知道就直接吃第三十一口,还能省下三十口饭呢。

……

方方的朋友们都说不出这种傻话。


user avatar   long-yu-42-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具体的数据有人写了,我就不过多写了。

有人老拿着“改开前后”“大陆台湾”来对比,说社会主义不好。

是这么回事吗?

台湾多大体量,大陆多大体量?没点数吗?

1949年刚建国的时候,接的是国民党遗留下来的烂摊子;在“英明神武”的蒋总统领导下,民国工业化程度低,到后面几乎就不存在了。货币的购买力跟废纸似的,任何交易都搞不成,据说当时老百姓私下里都开始以物易物。

法币的购买力,100元法币,

1937年可买一头耕牛或两头黄牛,

1938年值一头黄牛,

1939年值一头猪,

1941年值面粉一袋,

1943年值一只鸡,

1945年值鸡蛋2个,

1946年值肥皂六分之一块,

1947年值煤球1个,

1948年5月值大米0.002416两(每斤16两),

1949年5月值大米0.000000000185两,即一粒米的千万分之二点五。

1948年后的法币跟废纸没啥区别。

根据《大众晚报》1947年7月30日的资料,在不同的年代100元法币能够买到:

1937年两头大牛,1938年一头大牛一头小牛,1939年一头大牛,1940年一头小牛,1941年一头猪,1942年一条火腿,1943年一只母鸡,1944年半只母鸡,1945年一条鱼,1946年一个蛋,1947年一只煤球或三分之一根油条,1948年4粒大米。

1948年,法币发行额竟达到660万亿元以上,等于抗日战争前的47万倍,物价上涨3492万倍,法币彻底崩溃,也正是这一历史事件,引发了国人对纸币的信任危机。

至于金圆券,那基本上就是废纸一堆,1000万的金圆券只能买一根油条。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国统区大肆走私各种产品赚中国的钱;甚至是都在战时首都重庆都有日本货走私。而国民党政府对此却束手无策、无能为力。反而是新四军自己开银行、发货币、卖香烟;打破了日本货的封锁。

还有中原以及江浙一带当年花园口决堤冲没的城市。当年这招把日军都吓一跳,日军当时知道这个情报但认为这个计划弊大于利蒋介石不会做。然后…………

花园口决堤的影响极大,70年代末才勉强把环境恢复到决堤前水平。2003年才彻底解决决堤造成的问题。

而且建国后,巴黎统筹委员会立即对中国进行封锁;这也是当时为什么不打过香港澳门去的原因。

在苏联的帮助下,我们建立起了工业体系。逐步逐步走向了工业自主。东风卡车、红旗、原子弹、氢弹、卫星逐步逐步造出来了。

现在你说这叫破铜烂铁?敢情原子弹氢弹核弹是破铜烂铁?

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确实是走了很多弯路,但都纠正过来并继续往前走。

有些人说:“左派的受害者,你家就有一个”

你是我家人吗?你又不是我家人,你怎么知道的?

“当年,别人家都有……”

别人家有我家就有?按你这个逻辑别人家还有罪犯,是不是可以得出你们家也有罪犯?


user avatar   li-xiang-1-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汽车工业举例说明。美国从越南撤军,同时代,我国和西方国家缓和,实行四三方案,引进项目主要是化肥和化纤,还有一个大项目是武钢一米七轧机,完全投产花了十年时间。有了源源不断的薄钢板,生产汽车壳子才算是有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不要小看工业化,一个轧钢车间需要十年时间才能建成投产,而且在轧钢车间开始建设之前,建设炼钢高炉和铁矿又需要十年。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啊。对于工业化来说,三十年时间也不长。

前三十年的工业水平,大致做到了量产自行车,虽然仍然昂贵,但是从一片空白,发展为花三个月到半年的工资大致上还是能买得起的。没有实现汽车级别的工业化,可以解释成前置科技链漫长,发展需要时间。


user avatar   liu-lang-mao-1-8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现在的中国工业技术来看,说“前三十年的工业化是一堆破铜烂铁"很确切

因为现在你现在睁眼可以看到的一切工业品,其技术几乎全部改革开放后源自欧美日!

1950-1960年,工业化就是引进苏联的工业和技术。苏联的技术水平本就落后于欧美,你听说过苏联/俄罗斯出口什么除军火之外的工业品吗?老师是苏联,学生能超过老师吗?比如老解放货车生产线,是苏联1930年代从美国福特公司引进的,被送到中国一汽,一直生产到1986年。

1960-1972年,这时期的工业化是“自力更生”,学习/引进外国技术被批为“洋奴哲学”,国际关系是“打倒美帝苏修”。这无异于闭门造车。

1972-1978年,这时期的工业化是“四三方案”。1972年中美关系缓和,中央决定在三五年内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引进一批先进技术设备,其中包括13套大型化肥设备、4套大型化纤设备、3套石油化工设备、武钢1.7米轧机等,共计外汇43亿美元,所以称为“43”方案。其中,1.7米轧机身价最高,不计国内配套设施,引进费用6亿美元,约合40亿元人民币。至1982年全部投产

“四三方案”买到的东西并不多,而且都是“交钥匙工程”,外商只提供生产机器并不涉及技术转让,因为学习/引进外国技术被批为“洋奴哲学”。参考阅读 【讲述】武钢一米七轧机的引进始末


user avatar   yuangushanl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工业不光讲数量,也讲质量。

前三十年当然在数量上搞出了一些成绩。(其实也有限)

在质量上真的成绩不大。


比如化肥行业,搞了20多年,居然吹的还是四三工程引进了西方技术。

显然别人卖过来的只会是二流技术。

等于说搞了二十年,连别人的二流技术都没搞出来。

这还是在最重要的吃饭技术上。


对比一下,民国时期,侯德榜所在的永利公司已经在化工上搞出了全球领先的化工技术。


这也就是为什么改开之前,中国如此贫穷的原因。

你没有高技术产品出口,凭什么富裕呢?


user avatar   bigwolf0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远古善良自由党

“比如化肥行业,搞了20多年,居然吹的还是四三工程引进了西方技术。
显然别人卖过来的只会是二流技术。
等于说搞了二十年,连别人的二流技术都没搞出来。
这还是在最重要的吃饭技术上。”



你知道为什么吗?我想你把化肥理解成农村堆肥了。



你想点亮“大量化肥制造”这个天赋,造大型肥料化工厂。



很好,请先点亮“大型压力容器制造”这个天赋。


为什么以前没化肥用?压力容器制造技术不行,只能造中小型压力容器,大的造不了,产量不够高。

所以要盖大型化肥厂,请先盖大型压力容器制造厂,生产大型肥料厂必需的设备,并培训好相关技工。



好吧,我造大型压力容器制造厂。

很好,请在此之前点亮“特种钢材制造”,“高级电焊设备制造”天赋并培训相关人才。



因为大型压力容器要承受更高的压力,钢材必须是特种钢材,配方得你自己慢慢琢磨;

还有,要把钢材焊成大型压力容器,拿着面具举着焊条焊怕是不行,那只能焊暖气管子;得有造大型压力容器的焊接技术。



所以,请在造大型压力容器制造厂之前,先造能炼制特种钢材的炼钢厂,以及先进焊接设备的设备工厂;并培训好相关技工。



好吧。。。。。。我造炼钢厂,电焊厂。

很好,请先把铁矿挖出来,建造好铁矿矿山然后造炼铁厂。并点亮采矿技术,炼铁技术天赋并培训好相关技工。

否则前面的工厂免谈。

你看化肥不起眼,你的庄稼要用上化肥?请点天赋,从低到高:

铁矿山----》炼铁厂----》特种钢材炼钢厂,钢材研究所,电焊设备厂-------》大型压力容器制造厂------》大型化工厂生产化肥。

你要得到一袋化肥,背后是要靠这些工厂生产的。

对了,还有个关键天赋:

教育。全国85%文盲率,你得慢慢教。


你还觉得20多年慢吗?我想60多年都不慢。

-------------------------------------------------------

这两天的讨论很不错,说个题外话。

前些年中国援助建设非洲某国家汽车厂,结果开始建造的时候才发现一个问题,需要紧急联系国内。

什么问题?

在援助建设汽车厂之前,请先援助建设制砖厂。

该国无法自主生产厂房需要的红砖,砖头水泥等建筑材料均需高价进口。

所以在援助建设好制砖生产线之前,汽车厂无法开工。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谢

@sxc

邀请。非常非常感谢。

为了防止邀请我的sxc老师撤销邀请,我不得不截图。


@朱峰女士,你的答案,为了防止你进行修改,我已经截图了。没错,如你问题当中所说,礼貌是不是软弱?

当然不是。

我自问是一个普通人,在知乎得到关注多,也只是因为我勤勤恳恳,一个字一个字写得多,仅此而已。

我去咕咚网之前,当过记者,做过公关,我也不是什么名校毕业,但是我深深知道,原创是品德,是节操。做记者,报道要如实,要客观,要中立,要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

我为什么要在微信群“红包体育”里面和你抬杠,为什么要质问你,想必你已经不记得了,然而我记得清清楚楚。


我不关注你的微信号,那是有非常重要的原因的。朱峰女士,你说你没做过亏心事,那么想必在你看来,未经他人许可引用、转载他人原创的内容,不算是亏心事了。


你不记得的事情,我一点一点帮你回忆起来吧。事情当然没有这么简单。

当你加入“红包体育”的时候,我对群主说了一句话。【我很高兴,我有不删除任何聊天软件当中聊天记录的好习惯。】


这里截图当中的日期是一直就存在的。至今我的iPhone 4S也一直在用呢,不可能改掉。


你为什么和我说抱歉,你忘了?2015年3月3日你所说的,是真的都不记得了?


当时我的反应,算是很克制的了,毕竟当着“红包体育”群里这么多人的面。

为什么我过了这么久,才再次在“红包体育”群里质问你,我想你应该明白。我知道每个人做自媒体不容易,想靠着才华变现,更加不容易,当时你肯道歉,说你会改,那么我也就得过且过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改了吗?如果你改了,你就不会不经过

@式微

同意,转载她的答案,而且还将她列为“第二作者”。

你的所谓声明,夹杂在你的正文内容当中,而不是正式开辟一个子栏目道歉,被诸多的信息噪声遮盖着,这就是你的诚意?

上述三张截图,是2015年6月17日早上8:43时截的。我现在还很怕诸多水军说我图片造假呢。下面两张图,是2015年3月3日晚上20:49时截的。那个时候,你的微信ID还没有“太阳表情”。

这个总不能说我作假了吧?



而你在面对我的质疑的时候,说了些什么话,你还记得吗?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截图的原因。

二次编辑加了些东西,就可以等同于你自己的原创,是吗?


事实证明我当初心一软得过且过,才是真的错误。


你说了“最初开时,格式内容混乱,但转载内容标明了作者”——我还是那句话:用了我的东西,问过我吗?

你说了“微信对于转载格式有了新要求后,我们也跟着学习,把之前来源不明的全部删除。之后再也没有出现不合规的转载“——来源不明?请看看截图,你自己说过的话,怎么就这么快忘了呢?”是从虎扑、知乎、直播吧很多来源的文章“,这还算是来源不明?

你说了“暴力行为冠以道德名义,缺又恰恰选择了一个认真做事的自媒体下手,无论是出于要稿费,还是炒作涨粉,都不会实现的”——暴力冠以道德的名义?我质问你,就是暴力,你不告而拿,拿了我的答案,也拿了知乎上别人的答案,这种偷窃行为,就是道德的?


另外,请弄清楚,到底谁在炒作?我只是把原文作者式微老师带到了“体育红包”群,让她自己和你说清楚,这就是炒作?式微维护自己正当权益没有成功,自己写了篇专栏,以正视听,这叫炒作?

你说了“另外。。。您在背后诽谤我的许多聊天截图我已经给了律师。我们没做亏心事,我们礼貌但不软弱,真的,用法律途径解决,只对我们单方面有利啊。但您若真的要这样苦苦相逼,请也不吝给我一个您的地址,给您去一封律师函”。


我在背后诽谤你?请把截图放出来,让知乎用户都看看,我到底怎么诽谤你了。


你没做亏心事?没做亏心事我会质问你为什么不经过我允许转载了我的内容?


说我苦苦相逼?到底谁逼谁?“咕咚-李旸”是我在“红包体育”群里的ID,那是因为之前说过要标清楚所在的企业、媒体和姓名,所以我这样写。


我再说一次: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我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我的内容;我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式微老师的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式微老师的内容。


知乎上的回答问题,是我业余时间所为,工作忙的时候我只能下班回答问题,晚上写公众号内容,或者把知乎的答案放到我自己的公众号上去。关于足球篮球的内容,和咕咚网没有一点关系,全部是我自己的业余创作。


而你,直接找到了咕咚创始人、CEO申波先生,也就是我的最高领导,去质问我的行为是代表咕咚,还是代表个人。


我在知乎的ID和个人说明写得清清楚楚,没有和咕咚有任何的关联。你没有经过我个人的允许,转载引用我在知乎的内容,被我质疑你转载了别人的内容,居然好意思说是“法律层面的诽谤”?居然还去和我供职的企业对质?


到底是谁苦苦相逼?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把知乎用户的文字答案,变成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放到视频当中去,是吗?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未经他人许可,擅自转载、引用他人在知乎的原创答案,是吗?



最后我很想问一句:你既然深知自媒体人的成长有多么不易,为什么你还要去做“未经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其他自媒体人的内容”这样的事情?


最后,是我放出的所有截图的具体信息。



我在这里声明:我是知乎用户李暘,在知乎的每一个答案,在知乎的每一篇专栏文章,不敢保证完美无缺,逻辑严密,没有错别字,但全部是我自己的原创内容,任何人未经我许可,转载、引用、抄袭我的答案,即为侵权行为。


user avatar   xiao-tu-5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支持。因为匿名是网络环境差的万恶之源。


知乎做得好。与此同时,头条和抖音也上线了IP属地。


根据 @新浪财经 报道:

据悉,今日头条、抖音展示的帐号IP属地均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文或评论时的网络位置,境内展示到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境外展示到国家(地区)。而且帐号IP属地以运营商提供信息为准,相关展示不支持手动开启或关闭。

在公告中,今日头条和抖音均提出,展示账号IP属地是为了维护真实有序的讨论氛围,减少冒充热点事件当事人、恶意造谣、蹭流量等不良行为。快手则表示是为了防止部分网友在热点事件中出现蹭流量、传播不实信息、冒充当事人等干扰正常讨论的行为。

实际上,在字节跳动和快手的产品上线该功能之前,微博已经于今年3月先行一步。3月17日,微博官方账号称,因发现个别冒充当地网友发布和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微博将上线“用户个人资料页展示近期发帖所在地”的功能。

据悉,微博也是在个人主页中展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布微博或评论的IP归属地,而且IP归属地显示规则与评论区此前显示规则保持一致,国内显示到省份/地区,国外显示到国家。


2、

几乎所有的网红产品,都是利用人性的七宗罪所达到的。


而匿名就是网络环境的万恶之源。


匿名,意味着一个人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无论你是咒骂那个普通人去死,还是问候他的十八代祖宗。


在网络平台上,我们看过了太多这种悲剧。


为什么女权的“权”会被污名化成“拳头”的拳?


我个人是支持女权的。但是里面有人在故意把水搅浑。


为什么有人被人肉和网暴?


因为在屏幕面前可怕的那个他,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甚至很多明星粉丝对普通人群起而攻之,所倚仗的,不过如此。


为什么微信上的环境要比微博等好得多?


因为微信是实名化的。喷他,意味着他可能能找到你的真实身份,如果他想的话。


当然,做人是需要互联网树洞的。在BBS这种场景下,所有人都可以匿名化。

而在如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我支持全面实名化。


但愿天下不再有网络暴力。




                             10    11    12    13 

相关话题

  一下雪北京就变成了北平,西安就变成了长安,苏州就变成了姑苏?还有哪些类似的句子? 
  中共在1944年国民党惨败于日寇的豫湘桂战役之前,忽然军队异常调动。这是真的吗?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海报,为什么著名? 
  有哪些名噪一时,后来却不了了之的政策、规划? 
  有哪些历史上著名的仇敌,过了几百年后正式和解的? 
  《水浒传》中,如果梁山没有被招安,其结果可能怎样? 
  日共为什么没有成功革命日本使之成为大日本人民共和国? 
  历史上的少数群体,都遭受过哪些迫害? 
  玛丽苏剧都是怎么抹黑历史的? 
  有哪些值得分享的二战历史照片?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饶毅所说,在美国校运动队的学生就能上哈佛等一众名校?
下一个讨论
能不能详细易懂的介绍一下乌克兰俄罗斯和美国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 2025-02-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