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诸葛亮不投靠势力更强的曹操,而是跟了刘备呢?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是很多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们常常会好奇的。要说诸葛亮当时的选择,得从几个层面来聊,才能把这个事情说透。

首先,我们得明白,诸葛亮当时的处境。他可不是什么已经名扬天下的大人物,那时候他不过是个隐居在隆中的年轻人,虽然才智过人,但终究是在野之人,没有任何政治背景或者军事实力。所以,他需要一个“东家”,一个能够让他施展抱负的平台。

那么为什么不选曹操,偏偏选了刘备呢?这事儿得从以下几点细说:

一、 政治理念和人生追求的根本差异

诸葛亮,字孔明,年轻时就以“知天文、通地理、有经世之才”闻名。他读的书,可不是一般的杂书,而是《周易》、《孙子兵法》这些经世致用的典籍。他心中的抱负,是要辅佐一位明君,重整河山,安抚百姓,恢复汉室荣光。

曹操呢?他当时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虽然在北方势力庞大,军事实力无人能及,但是他的政治手段和理念,却与诸葛亮心中的“仁德之治”格格不入。曹操是以权谋取天下,手段颇有些不择手段,为了达到目的,不惜牺牲一些原则。诸葛亮看在眼里,心里恐怕会觉得曹操更像是一个乱世枭雄,而不是他所期望的那个能够实现“大同”的圣君。

再说得直白一点,诸葛亮是汉室忠臣,虽然当时的汉朝已经名存实亡,但他心中的那份忠诚还在。曹操拥护汉献帝,但谁都知道,曹操才是实际的掌权者,他有取而代之的野心,甚至已经有了魏公的爵位。诸葛亮如果投靠曹操,那等于是助曹操篡位,这在诸葛亮看来,是违背自己“匡扶汉室”的初衷的。

而刘备呢?虽然当时刘备势力弱小,屡战屡败,还在颠沛流离,但他的“仁德”名声在当时可是响当当的。他“三顾茅庐”的诚意,以及他爱民如子的形象,都深深打动了诸葛亮。诸葛亮看重的不是眼前的实力,而是刘备这个人本身所代表的“仁义”和“正统”。他相信,凭借刘备的德行,加上自己的才智,终究能够成就一番事业,而且是值得他为之奋斗的事业。

二、 历史的“天命”与个人价值的实现

在那个时代,很多人相信“天命所归”。刘备虽然弱,但他是汉室宗亲,是名义上的汉朝继承者。这层身份,在很多人眼中,就带有一定的“天命”色彩。诸葛亮作为一个深谙历史和政治的人,他或许也看到了刘备身上这种潜在的“天命”因素。他相信,跟随刘备,才能顺应天意,最终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反观曹操,虽然实力强大,但他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乱臣。即便他能统一北方,但这种统治的合法性和正统性,在许多有识之士看来是存疑的。诸葛亮如果去了曹操那里,即使能够得到重用,他的才能也可能会被用来巩固曹操的霸业,而不是他心中所追求的“恢复汉室”。

三、 个人发展与施展才华的空间

我们得承认,曹操那时候确实是势力最强的。如果诸葛亮去曹操那里,他可能会成为曹操麾下的一个重要谋士,但身处在曹操这样一个人才济济、势力庞大的集团中,他未必能立刻成为核心人物,也未必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施展才华。曹操手下有郭嘉、荀彧、程昱这些顶尖的谋士,诸葛亮去,还得慢慢磨合,甚至可能会受到排挤。

而刘备当时势单力薄,急需人才。诸葛亮去了,那就是“孤家寡人”的刘备身边最倚重的人物。他可以凭借自己的才能迅速崭露头角,成为刘备的核心智囊团,甚至成为实际上的“军师祭酒”。这对于一个渴望施展抱负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平台。他可以从零开始,与刘备一起打拼,一同建立属于自己的事业。这种“从龙之功”,是任何实力强大的势力都无法比拟的。

四、 对刘备的“三顾茅庐”的深刻影响

这点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不辞辛劳,三次来到诸葛亮隐居的草庐拜访。这种尊重、诚意和耐心,对于任何一个有抱负的人来说,都是难以抗拒的。诸葛亮也不是铁石心肠的人,他能感受到刘备的真诚。如果他选择曹操,那只能是曹操发出招揽的命令,而不是这样一番礼贤下士的姿态。

这种“三顾茅庐”,不仅仅是请一个谋士,更是刘备对诸葛亮才华的高度认可和极大的尊重。这份尊重,是诸葛亮选择刘备的直接动力之一。他看到了刘备身上那种“求贤若渴”的精神,这让他觉得自己的才华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尊重。

总结一下, 诸葛亮之所以选择刘备而不是曹操,并非仅仅是因为刘备势力更“合适”,而是基于他对国家大义、政治理念、个人价值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刻考量。他看重的是刘备的“仁德”和“正统”,以及在刘备那里能够得到的尊重和施展才华的机会。他选择的是一条艰难但意义非凡的道路,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心中那个“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宏伟目标。这是一种对理想的坚持,也是对个人抱负的忠实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应该来自于夜观天象得出来的全球变冷的观察,北方农业生产恢复长期不利,未来游牧民族可能南下,北方会形成腹背受敌之势。

于是,出山模型应该包括了:

第一,反复计算过曹操加自己,仍不足以统一中国。

第二,投靠刘皇叔当首辅的收益,比去曹营与其他诸公竞争的净收益大不少;

user avatar

家仇论就不要说了。

诸葛家还有个分支就在曹魏。东晋皇帝就有其血脉。

为何诸葛亮没投靠曹操?因为曹操没三顾茅庐啊!若是曹操能亲自去请诸葛,别说三顾,一次就够了。

为何刘备要三顾茅庐?单单因为诸葛亮有才吗?当然不是。一个省级干部会去亲自邀请一个连实习经验都没有的大学生吗?

因为诸葛亮虽是徐州人,但通过联姻融入荆州世族之中。其妻黄月英,大概率是出身江夏黄氏。

黄梅,黄安,黄石,黄冈,黄山。

而诸葛亮名气大,不一定才华大,但至少说明其与士人关系好,大家都爱捧他。

刘备若是能招揽诸葛亮,对其拉拢荆州士人有极大优势。为日后架空刘琦继承刘表基业定下基础。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