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孙权北伐具体到入学中科大……啊不,打下合肥这个基本的小目标,一言以蔽之,这位的战斗意志实在是太拉胯了。
看看地图就知道孙权打不下合肥是何等的没道理:
一目了然,合肥与孙权的统治中心徽京……呃,秣陵不过咫尺之遥,且紧挨着肥水。孙权可以利用长江水道入巢湖,直抵合肥城下。如此水运便利,简直是古代高速公路,根本不用担心补给问题。因此,孙权动不动就能按照吉祥数拉出十万大军来上一波。
瞅瞅西边,后人还在替诸葛亮惋惜天池大泽给震没了,不然有水运加持,何至于每每因乏粮功亏一篑云云。
再看看孙权这旮旯,简直就是RMB玩家嘛!什么叫人比人气死人?
就这么个得天独厚的开挂条件,孙权是怎么利用的?
一攻合肥:
权自率众围合肥,使张昭攻九江之当涂。昭兵不利,权攻城逾月不能下。曹公自荆州还,遣张喜将骑赴合肥。未至,权退。
当时合肥城是个什么情况?
时天连雨,城欲崩
——城墙都快塌了。
曹家援军来了多少?
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唯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颇复疾疫。
就这么个名不见经传的张喜,单将千骑捎带了点汝南郡县兵,还发着瘟疫。
——这是救援啊还是千里送人头?估计老曹也就是敷衍一下。
末了呢?
孙权的十万大军遽烧围走——他跑了……跑了……跑……
这是什么混账加三级的战斗意志?
看看同时期发生的另一场进攻战,周瑜、程普带着赤壁之战原班人马,发挥连续作战精神,在江陵与曹仁、徐晃等曹军头牌大将厮杀经年,周瑜本人中箭创甚都死战不退。
瞅瞅孙权主力的表现,还能说啥呢?
再看著名的二攻合肥。
一攻合肥是打赤壁之战的秋风,时机最好。二攻合肥是利用曹操主力陷在汉中,捎带与刘备纠缠不清打的空门,机会也极佳。
谁承想,就属这次最丢人。
上来被张八百教做人也还罢了,其实吴军真正受创并不严重,但孙权的战斗意志实在是……
权守合肥十馀日,城不可拔,乃引退。
打了十几天就撤了……撤了……撤……
试想一下,如果当年指挥进攻江陵的是孙权,被曹天人开了一把无双,估计也就是试探攻击一通就宣布收摊大吉。于是乎合肥难攻不落传说成了江陵难攻不落传说,时也命也,曹天人距离能止江东小儿啼的威名就差了一个孙权,摊手。
至于撤退演变成了溃退,被张辽威震逍遥津,这已经不重要了。
毕竟态度决定一切。
虽然能力也实在够呛。
最有机会的两次中科大入学考都如此潦草交卷,等到曹魏砸吧过味儿来,把合肥搬到远离河流的新城之后,孙权就更没戏了。
翻翻两度合肥围攻战不难发现,孙权在进攻中完全采取机会主义态度,韧性极差,毫无战斗意志,一遇挫折便轻易放弃。
纵观世界战争史,有多少战斗是靠“坚持最后五分钟”决定了胜负?就孙权这开场五分钟就退场的态度,他北伐失败不奇怪,能胜利才叫没了天理。
今人常把吴军在进攻战中的羸弱表现归咎于诸将无进取之心云云,但同样是吴军,同样是吴将,怎么在南郡城下就能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跑到合肥城下就成了软柿子、棉花糖?
诸葛亮说的明白:此病在一人耳。
什么叫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