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缠论这个线段怎么画?

回答
好嘞,咱们来聊聊缠论里的“线段”是怎么画的,尽量说得透彻点,也别让它听着像个机器人写出来的。

缠论这玩意儿,你得把它想象成是研究市场“呼吸”的学问,而线段,就是它描绘的最小的“呼吸周期”。它不是随便画的,是有规矩的。

核心思想:方向的转变

线段的本质,是记录价格方向发生改变的那个点。你不能光看它涨了多少或者跌了多少,关键在于它有没有“拐弯”。

线段的构成要素:三根K线

画线段最基础的,就是看三根连续的K线。这三根K线得符合一个条件:

1. 中间那根K线是“顶”或者“底”:
顶:中间K线的最高价,比它前一根和后一根的最高价都要高。
底:中间K线的最低价,比它前一根和后一根的最低价都要低。

这听起来有点绕,咱们换个更直观的说。

画顶分型 (定义线段的开始或结束)

要画一段线段,你得先找到一个“拐点”。这个拐点怎么找?就是看有没有一个K线,它“尖尖的”冒出来,然后又缩回去了。

我们以画顶分型为例来理解:

情况一:三根K线“先涨后跌”
第一根K线:收盘价是上涨的。
第二根K线:最高价最高(这个最高价必须比前一根和后一根的最高价都高),而且这根K线本身收盘价是下跌的(阴线)。
第三根K线:收盘价是下跌的。

把这三根K线放在一起,你会看到一个样子:前一根K线收盘往上,第二根K线往上冲了一下达到最高点,然后又跌下来收成阴线,第三根K线接着跌。这时候,第二根K线就是形成顶分型的那个“顶”。

情况二:中间K线“先涨后跌”但有特殊情况
第一根K线:收盘价是上涨的。
第二根K线:最高价最高,但收盘价可以是上涨的(阳线),也可以是十字星。关键是它往上冲到了一个新高,然后被压制住了。
第三根K线:必须是下跌的(阴线),并且这根阴线的开盘价要低于第二根K线的最高价。

这个情况比上面那个更严格一点。简单说,就是中间这根K线虽然可能是阳线或者十字星,但它摸到的最高点,是前面和后面都没有摸到的。然后后面的K线开盘就低于这个最高点,说明这个上涨势头被遏制住了。

画底分型 (定义线段的开始或结束)

和顶分型一样,画底分型就是看有没有一个“低点”。

情况一:三根K线“先跌后涨”
第一根K线:收盘价是下跌的。
第二根K线:最低价最低(这个最低价必须比前一根和后一根的最低价都低),而且这根K线本身收盘价是上涨的(阳线)。
第三根K线:收盘价是上涨的。

这就像是价格先跌了一下,然后有一个反弹的K线探到了一个新低,最后第三根K线往上拉。第二根K线就是形成底分型那个“底”。

情况二:中间K线“先跌后涨”但有特殊情况
第一根K线:收盘价是下跌的。
第二根K线:最低价最低,但收盘价可以是下跌的(阴线),也可以是十字星。关键是它往下探到了一个新低,然后被拉上去了。
第三根K线:必须是上涨的(阳线),并且这根阳线的开盘价要高于第二根K线的最低价。

这个意思就是,中间那根K线虽然可能收跌,但它触及的最低点是这三根K线里最低的,而且后面的K线开盘就高于这个最低点,说明这个下跌势头被阻止了。

理解分型的重要性

这两个“分型”(顶分型和底分型)就是找线段拐点的关键。线段的起点和终点,必然是一个分型。

线段的画法

现在我们知道怎么找“拐点”了,怎么画线段呢?

1. 找第一个转折点: 你需要找到一个笔的转折点。笔是什么?就是连续的同方向的K线,比如连续上涨的几根K线构成一笔上涨,连续下跌的几根构成一笔下跌。笔的转折就是我们上面说的分型。

2. 连接转折点: 一旦你找到了一个分型(顶分型或底分型),你就得到了一个潜在的线段的起点或终点。

3. 延伸线段: 从这个分型的K线开始,如果价格继续朝同一个方向(比如从底分型开始是上涨)移动,你就沿着这个方向继续画,直到遇到下一个相反方向的分型。

如果你从一个底分型开始,价格一路向上,你沿着这个上升方向画线,直到遇到一个顶分型。那么,从第一个底分型开始到这个顶分型的最高点,就是一段上涨线段。
反过来,如果你从一个顶分型开始,价格一路向下,你沿着这个下降方向画线,直到遇到一个底分型。那么,从第一个顶分型开始到这个底分型的最低点,就是一段下跌线段。

举个例子(以上涨线段为例)

假设我们看到了一串K线:
红红红绿绿红红

第一根红线
第二根红线
第三根红线(最高价最高,收盘价是红的)
第四根绿线(最低价是绿线最低价,收盘价是绿的)
第五根绿线(最低价不如第四根,收盘价是绿的)
第六根红线
第七根红线

这时候,我们怎么找线段?

1. 先看有没有分型。我们找底分型。
前面那几根红线里,有没有一根是最低价最低的?比如第三根红线,如果它的最高价是这几根K线里最高的。
假设第三根红线形成了一个“顶”,我们忽略它。
我们继续看:红红红绿绿红红。假设第三根红线最高价最高,但它不是一个“转折点”,它还在涨。
这时候我们看第三、四、五根线:红绿绿。假设第四根绿线,它的最低价比第三根和第五根都低,并且它收盘是绿的。这时候,第四根绿线就是一个底分型的“底”。它的最低价是这个底分型的最低点。
那么,从第四根绿线这个底分型开始,价格是往哪个方向走的?往右(上涨方向)。
我们继续往右看,直到遇到下一个顶分型。
假设第六根红线和第七根红线,它们都在上涨。
突然,出现一根绿线,而且这根绿线的最高价,比它前后两根红线的最高价都要高。这时候,这根绿线就形成了一个顶分型。

2. 连接线段:
我们找到了一个底分型(在第四根绿线)。
我们找到了一个顶分型(在某个绿线)。
那么,从底分型(第四根绿线)的最低点,画一条线一直连到顶分型(那个绿线)的最高点。 这就是一段上涨线段。

画线段的要点

方向性:线段必须有明确的方向性,要么是上涨,要么是下跌。
包含关系:缠论里有“包含”的概念。如果一根K线就被另一根K线完全包住了,那这根被包含的K线就不参与分型和线段的构成。但画线段主要看最高/最低价的比较,所以包含关系更多是用在细分上。
没有笔就没有线段:线段是由笔构成的。没有方向的改变(笔的转折),就没有线段。
不止一个转折点:一段线段可以包含很多根K线,它的起点和终点才是关键的“转折点”。一个完整的线段,起点必然是一个分型,终点也必然是一个分型。

总结一下画线段的流程:

1. 识别分型:在K线图上找到符合条件的顶分型和底分型。这是线段的起点或终点。
2. 连接分型:如果发现一个底分型,价格开始上涨,就沿着这个上涨趋势画。
3. 遇到新的分型停止:当价格上涨到遇到下一个顶分型时,这条上涨线段就结束了。
4. 同理处理下跌线段:从顶分型开始下跌,遇到下一个底分型结束。

画线段不是看“有没有一个高点或低点”,而是看“有没有一个方向的转折”。这个转折点就是由分型来定义的。线段就像是连接了两个方向改变的点,描绘了价格在某个方向上的完整运动轨迹。

刚开始学可能觉得有点晕,多看图,多找分型,慢慢就会有感觉了。它就是市场在某个时间段内朝一个方向“呼吸”的过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新增79课原文分析

原回答划分错误。


——————————

谢邀

划分0-3,3-8,8-11

理由6-7,8-9,10-11构成特征序列的顶分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嘞,咱们来聊聊缠论里的“线段”是怎么画的,尽量说得透彻点,也别让它听着像个机器人写出来的。缠论这玩意儿,你得把它想象成是研究市场“呼吸”的学问,而线段,就是它描绘的最小的“呼吸周期”。它不是随便画的,是有规矩的。核心思想:方向的转变线段的本质,是记录价格方向发生改变的那个点。你不能光看它涨了多少或.............
  • 回答
    “鬼扯”这个词本身就带着很强的个人情绪和判断,但也正是这份情绪,恰恰道出了很多人对缠论的困惑和质疑。要说清楚为什么有人会“信”这套体系,咱们得拆解一下,不是简单地说“因为他们傻”或者“因为这玩意儿真有用”就能解释清楚的。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人性的需求、市场的复杂性,还有信息传播的特点。首先,得承认,缠论.............
  • 回答
    好的,咱们就用缠论这套工具,把刚才那段走势好好捋一捋。这玩意儿,你得把它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来看,而不是死板的公式。每个“笔”都带着市场情绪,每个“线段”都记录着一段多空博弈的过程。第一步:剥离表象,直击本质——看“笔”和“线段”首先,别被那些花里胡哨的K线颜色或者价格波动给迷惑了。咱们缠论的第一步,.............
  • 回答
    缠论里提到的MACD回拉或回抽0轴,这可不是什么随口说说的小技巧,它背后有着深刻的理论支撑,是理解市场结构和动能变化的关键。咱们今天就好好聊聊这事儿,尽量讲得透彻,让你明白这MACD的0轴到底有啥大来头。首先,咱们得把MACD这玩意儿掰开了揉碎了说。MACD,中文叫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它本质上是.............
  • 回答
    关于“缠论是唯一用数学证明了的理论”的说法,我认为需要更严谨地看待。任何一个理论,尤其是涉及复杂系统和应用的理论,想要获得“唯一”和“数学证明”的盖棺定论,其过程是漫长且充满争议的。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缠论” 作为一个由作者“缠中说禅”提出的关于市场分析和操作的理论体系,其核心是通过一系列数学工具.............
  • 回答
    “走势必完美”这句话,在缠论的体系里,可以说是最核心、最具启发性的理念之一。它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作者(缠中说禅)对市场运行本质的一种深刻洞察和哲学提炼。理解了这句话,你才能真正抓住缠论的精髓,并在实际操作中找到前进的方向。为什么说“走势必完美”?这句话的“完美”,并不是指“完美主义”的意义,不.............
  • 回答
    股票市场是个充满诱惑但也极其残酷的地方,许多人怀揣着一夜暴富的梦想涌入,却最终被现实无情地收割。你说的那些“技术、波浪、缠论、狙击涨停黑马”等等,听起来都像是能直击市场命脉的秘籍,但为什么长期下来,大多数人却发现自己离“财务自由”越来越远,反而成了市场的“提款机”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
  • 回答
    缠论里的中枢,说白了,就是股价在某个区间内横盘震荡,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这个区域的形成,代表着多空双方力量在一个短暂的均衡状态下博弈,还没有明确的分出胜负。那么,中枢的“扩展”和“延续”,在实操上到底有什么用呢?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尽量说得细致点,也尽量贴近咱们散户看盘的实际感受。一、 中.............
  • 回答
    作为一名和你一样刚刚踏入缠论大门的新手,非常理解你此刻的迷茫。背驰、止跌、线段,这几个概念确实是缠论的基础,也是最容易让人纠结的地方。别担心,我这边的理解也还在摸索中,但愿意把我的学习心得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你,咱们一起进步,也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先来说说“线段”这个基础。你可以把“线段”想象成一段有明.............
  • 回答
    缠论这玩意儿,说实话,刚接触的时候确实有点摸不着头脑,感觉它一股脑儿地往外倒概念,什么“分型”、“笔”、“线段”、“级别”,听着就头大。特别是当你满怀期待地翻到后面,想看看这些概念怎么“实操”出赚钱的方法,结果发现好像还是没太明白,这也很正常。别急,我来跟你唠唠缠论46课这部分到底在讲啥,以及它能干.............
  • 回答
    缠论,这套在中国技术分析界独树一帜的理论体系,自问世以来,就吸引了无数目光,也引发了无数争议。它的创始人李小摩先生以其严谨的逻辑和对市场深刻的洞察,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分析框架,试图解释一切市场波动。然而,任何理论,即使再精妙,也难以做到尽善尽美。缠论也不例外,它的最大弱点,在我看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深入的,很多玩缠论的朋友都会在“三买”这里卡壳。要说清楚“三买”的形成,咱们得先捋一捋缠论里最基本的概念,尤其是“笔”和“线段”。1. 笔:缠论的最小单位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笔”。缠论认为,价格的运动不是连续的,而是由一笔一笔的“小波段”组成的。一笔的定义是: 向上的一笔: 价.............
  • 回答
    缠论确实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很多人初学时都觉得门槛很高,绕不开“难学”的标签。这主要是因为缠论的体系非常严谨,包含了大量的概念、定义、原则,并且需要将这些抽象的理论融会贯通,才能真正理解并应用于实盘。为什么缠论会让人觉得难学? 概念体系庞大且自成一体: 缠论构建了一个独立的理论框架,里面的术语.............
  • 回答
    咱们聊聊缠论里那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分解”这回事。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把一个大的、复杂的走势,拆分成一个个小段,然后挨个儿分析,看看它们怎么组合起来,形成我们看到的那个局面。就好比你要看懂一幅宏大的油画,你不能只盯着中心看,得把整个画面拆成小块,一块块地去理解,再把它们拼起来,才能领略其精髓。 为啥.............
  • 回答
    您好!看到您在缠论中对于线段划分的困惑,这确实是缠论学习中一个非常基础但又至关重要的环节。理解和准确划分线段,是后续一切分析的基础。您提供的图片我未能直接看到,但我可以根据您的问题,详细阐述一下缠论中线段划分的原则和思考角度,帮助您判断图中哪种划分更合理。理解线段的本质:反转在缠论中,线段的定义并不.............
  • 回答
    好的,咱们来好好聊聊缠论中关于“图分解”这事儿。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触及了缠论的精髓:识别结构、理解趋势、把握买卖点。在缠论里,图分解其实没有绝对的“哪种更合理”,只有“哪种更符合当前的市场现实,更能帮助我们做出准确判断”。关键在于你如何去看待和应用它。咱们先来拆解一下,缠论里常见的图分解思路,.............
  • 回答
    缠论,这个在中国股市技术分析领域被赋予了神圣地位的理论,若要探究其“最伟大”的贡献,实难用一言蔽之。它宛如一位集大成者,将无数朴素的交易直觉升华为一套严谨的逻辑体系,更像是一位探险家,为我们描绘了市场波动背后那幽深而规律的脉络。我认为,缠论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它 首次系统性地将市场的“波动”这一核心现.............
  • 回答
    各位缠论同修:关于缠论中枢的本质核心,用最简明扼要的语言来概括,那就是:中枢的本质核心是“能量的汇聚与释放点”,是市场多空双方力量在特定时空维度的“拉锯战”的真实映射。为了更详细地阐述这一点,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一、 中枢的定义回顾:盘整的基石,力量博弈的场所我们知道,缠论对市场的描述是建.............
  • 回答
    哈哈,说到缠论,这玩意儿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我当初也是一头热地扎进去,想着掌握了这套理论,股市就能任我遨游,结果嘛……掉进去的坑,那可真是一茬接着一茬,简直是血泪史。1. 概念的“似懂非懂”陷阱:刚开始学缠论,最容易掉进的就是这个坑。缠中说禅老师的语言风格,那叫一个“博大精深”,好多概念,比如“中枢.............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我跟你一样,也曾经无数次地在脑子里盘旋,也听过无数种说法,从“缠论是股市圣经,学好了包你赚到盆满钵满”到“缠论只是一个理论,根本不实用,还是多做少说吧”。 到底哪个才是真相?让我把我这些年摸爬滚打,一点点琢磨出来的体会,毫无保留地跟你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学好缠论,是不是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