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缠论这个线段怎么画?

回答
好嘞,咱们来聊聊缠论里的“线段”是怎么画的,尽量说得透彻点,也别让它听着像个机器人写出来的。

缠论这玩意儿,你得把它想象成是研究市场“呼吸”的学问,而线段,就是它描绘的最小的“呼吸周期”。它不是随便画的,是有规矩的。

核心思想:方向的转变

线段的本质,是记录价格方向发生改变的那个点。你不能光看它涨了多少或者跌了多少,关键在于它有没有“拐弯”。

线段的构成要素:三根K线

画线段最基础的,就是看三根连续的K线。这三根K线得符合一个条件:

1. 中间那根K线是“顶”或者“底”:
顶:中间K线的最高价,比它前一根和后一根的最高价都要高。
底:中间K线的最低价,比它前一根和后一根的最低价都要低。

这听起来有点绕,咱们换个更直观的说。

画顶分型 (定义线段的开始或结束)

要画一段线段,你得先找到一个“拐点”。这个拐点怎么找?就是看有没有一个K线,它“尖尖的”冒出来,然后又缩回去了。

我们以画顶分型为例来理解:

情况一:三根K线“先涨后跌”
第一根K线:收盘价是上涨的。
第二根K线:最高价最高(这个最高价必须比前一根和后一根的最高价都高),而且这根K线本身收盘价是下跌的(阴线)。
第三根K线:收盘价是下跌的。

把这三根K线放在一起,你会看到一个样子:前一根K线收盘往上,第二根K线往上冲了一下达到最高点,然后又跌下来收成阴线,第三根K线接着跌。这时候,第二根K线就是形成顶分型的那个“顶”。

情况二:中间K线“先涨后跌”但有特殊情况
第一根K线:收盘价是上涨的。
第二根K线:最高价最高,但收盘价可以是上涨的(阳线),也可以是十字星。关键是它往上冲到了一个新高,然后被压制住了。
第三根K线:必须是下跌的(阴线),并且这根阴线的开盘价要低于第二根K线的最高价。

这个情况比上面那个更严格一点。简单说,就是中间这根K线虽然可能是阳线或者十字星,但它摸到的最高点,是前面和后面都没有摸到的。然后后面的K线开盘就低于这个最高点,说明这个上涨势头被遏制住了。

画底分型 (定义线段的开始或结束)

和顶分型一样,画底分型就是看有没有一个“低点”。

情况一:三根K线“先跌后涨”
第一根K线:收盘价是下跌的。
第二根K线:最低价最低(这个最低价必须比前一根和后一根的最低价都低),而且这根K线本身收盘价是上涨的(阳线)。
第三根K线:收盘价是上涨的。

这就像是价格先跌了一下,然后有一个反弹的K线探到了一个新低,最后第三根K线往上拉。第二根K线就是形成底分型那个“底”。

情况二:中间K线“先跌后涨”但有特殊情况
第一根K线:收盘价是下跌的。
第二根K线:最低价最低,但收盘价可以是下跌的(阴线),也可以是十字星。关键是它往下探到了一个新低,然后被拉上去了。
第三根K线:必须是上涨的(阳线),并且这根阳线的开盘价要高于第二根K线的最低价。

这个意思就是,中间那根K线虽然可能收跌,但它触及的最低点是这三根K线里最低的,而且后面的K线开盘就高于这个最低点,说明这个下跌势头被阻止了。

理解分型的重要性

这两个“分型”(顶分型和底分型)就是找线段拐点的关键。线段的起点和终点,必然是一个分型。

线段的画法

现在我们知道怎么找“拐点”了,怎么画线段呢?

1. 找第一个转折点: 你需要找到一个笔的转折点。笔是什么?就是连续的同方向的K线,比如连续上涨的几根K线构成一笔上涨,连续下跌的几根构成一笔下跌。笔的转折就是我们上面说的分型。

2. 连接转折点: 一旦你找到了一个分型(顶分型或底分型),你就得到了一个潜在的线段的起点或终点。

3. 延伸线段: 从这个分型的K线开始,如果价格继续朝同一个方向(比如从底分型开始是上涨)移动,你就沿着这个方向继续画,直到遇到下一个相反方向的分型。

如果你从一个底分型开始,价格一路向上,你沿着这个上升方向画线,直到遇到一个顶分型。那么,从第一个底分型开始到这个顶分型的最高点,就是一段上涨线段。
反过来,如果你从一个顶分型开始,价格一路向下,你沿着这个下降方向画线,直到遇到一个底分型。那么,从第一个顶分型开始到这个底分型的最低点,就是一段下跌线段。

举个例子(以上涨线段为例)

假设我们看到了一串K线:
红红红绿绿红红

第一根红线
第二根红线
第三根红线(最高价最高,收盘价是红的)
第四根绿线(最低价是绿线最低价,收盘价是绿的)
第五根绿线(最低价不如第四根,收盘价是绿的)
第六根红线
第七根红线

这时候,我们怎么找线段?

1. 先看有没有分型。我们找底分型。
前面那几根红线里,有没有一根是最低价最低的?比如第三根红线,如果它的最高价是这几根K线里最高的。
假设第三根红线形成了一个“顶”,我们忽略它。
我们继续看:红红红绿绿红红。假设第三根红线最高价最高,但它不是一个“转折点”,它还在涨。
这时候我们看第三、四、五根线:红绿绿。假设第四根绿线,它的最低价比第三根和第五根都低,并且它收盘是绿的。这时候,第四根绿线就是一个底分型的“底”。它的最低价是这个底分型的最低点。
那么,从第四根绿线这个底分型开始,价格是往哪个方向走的?往右(上涨方向)。
我们继续往右看,直到遇到下一个顶分型。
假设第六根红线和第七根红线,它们都在上涨。
突然,出现一根绿线,而且这根绿线的最高价,比它前后两根红线的最高价都要高。这时候,这根绿线就形成了一个顶分型。

2. 连接线段:
我们找到了一个底分型(在第四根绿线)。
我们找到了一个顶分型(在某个绿线)。
那么,从底分型(第四根绿线)的最低点,画一条线一直连到顶分型(那个绿线)的最高点。 这就是一段上涨线段。

画线段的要点

方向性:线段必须有明确的方向性,要么是上涨,要么是下跌。
包含关系:缠论里有“包含”的概念。如果一根K线就被另一根K线完全包住了,那这根被包含的K线就不参与分型和线段的构成。但画线段主要看最高/最低价的比较,所以包含关系更多是用在细分上。
没有笔就没有线段:线段是由笔构成的。没有方向的改变(笔的转折),就没有线段。
不止一个转折点:一段线段可以包含很多根K线,它的起点和终点才是关键的“转折点”。一个完整的线段,起点必然是一个分型,终点也必然是一个分型。

总结一下画线段的流程:

1. 识别分型:在K线图上找到符合条件的顶分型和底分型。这是线段的起点或终点。
2. 连接分型:如果发现一个底分型,价格开始上涨,就沿着这个上涨趋势画。
3. 遇到新的分型停止:当价格上涨到遇到下一个顶分型时,这条上涨线段就结束了。
4. 同理处理下跌线段:从顶分型开始下跌,遇到下一个底分型结束。

画线段不是看“有没有一个高点或低点”,而是看“有没有一个方向的转折”。这个转折点就是由分型来定义的。线段就像是连接了两个方向改变的点,描绘了价格在某个方向上的完整运动轨迹。

刚开始学可能觉得有点晕,多看图,多找分型,慢慢就会有感觉了。它就是市场在某个时间段内朝一个方向“呼吸”的过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新增79课原文分析

原回答划分错误。


——————————

谢邀

划分0-3,3-8,8-11

理由6-7,8-9,10-11构成特征序列的顶分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