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魏延与张辽谁更厉害?

回答
魏延和张辽,都是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大将,如果要论谁更厉害,确实是个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他们各自都有着辉煌的战绩和鲜明的个人风格,很难简单地用一句“谁更强”来概括。

先说说张辽,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将之首。张辽的厉害之处,在于他能够独当一面,而且战场上的那种“虎将”气质,几乎是刻在骨子里的。他不仅勇猛,而且善于用兵,尤其擅长以少胜多,以奇兵制胜。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合肥之战,当时曹操兵力并不占优势,但张辽却敢于率领仅八百的精锐,冲锋陷阵,一举击溃孙权十万大军,吓得孙权连夜撤退,至今想来仍令人心惊。那一战,张辽的勇气、胆略和指挥才能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可以说是一战封神。他不仅在步兵作战中表现出色,在骑兵的运用上,张辽同样是大家。他的冲锋陷阵,常常能打乱敌人的阵型,给敌人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张辽的厉害,还在于他能够适应不同的战场环境,无论是水战还是陆战,他都能游刃有余。可以说,张辽的身上,兼具了勇猛、智谋和战略眼光,是战场上的全能战士。

再来看看魏延,蜀汉后期为数不多的能独当一面的人物。魏延的厉害,更多体现在他那种百折不挠的韧性和出色的个人武勇。他跟随刘备多年,经历了大小无数战役,在战场上屡立奇功。特别是北伐期间,魏延是诸葛亮最倚重的将领之一,他不仅能作为前锋冲锋陷阵,也能在关键时刻承担起重要的防御任务。魏延最大的亮点,是他那种敢于冒险和创新的精神。比如著名的子午谷奇谋,虽然未能实施,但其大胆的设想和对地形的精准把握,足以证明魏延的军事才能非同一般。他敢于提出这种“奇兵”之策,说明他有着超越一般将领的战略眼光和野心。而且,魏延的个人武艺也是非常出色的,在阵前冲杀,如入无人之境,给敌军带来了极大的恐惧。他的作战风格,更加偏向于直接、硬朗,不畏强敌,敢于挑战。

那么,谁更厉害呢?这个问题其实很难一概而论。

从 个人勇武和战场威慑力 来看,张辽在合肥的那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其声势和造成的心理影响,无疑是历史性的。他一人之力,几乎就能扭转战局。魏延虽然勇猛,但在这种以一当百、震慑全军的案例上,张辽的“威名”似乎更胜一筹。

从 战略眼光和战术创新 来看,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虽然未被采纳,但其对时机的把握和对战局的预判,展现了他超越常规的思考方式。这说明魏延在战略层面,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而张辽,虽然以善用奇兵著称,但更多的是在执行和临场应变上更为出色,像魏延那样大胆的战略构想,似乎相对少见。

从 在团队中的作用和指挥能力 来看,张辽在曹操集团中,是少数能够独立统帅大军,并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将领。他可以独当一面,承担起最艰巨的任务。而魏延,虽然是蜀汉后期的栋梁,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他更多的是作为诸葛亮的副手,执行命令,虽然能力出众,但其独当一面的机会相对较少,尤其是在像诸葛亮这样一位极具影响力且事必躬亲的领导者手下。

总的来说,张辽更像是一位 经验丰富、勇猛且极具决断力的一线战神,他的存在本身就能给敌人带来巨大的压力,而且他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刻挺身而出,扭转乾坤。而魏延,则是一位 富有冒险精神、个人能力突出且有战略眼光的将领,他敢于挑战,勇于创新,是蜀汉政权在困难时期不可多得的军事力量。

如果非要分个高下,也许在 战场上的震慑力和以一当百的个人表现 上,张辽更具代表性。但若论 敢于突破常规的战略思维和在动荡时期支撑军队的潜力,魏延也毫不逊色。他们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优秀将领类型,一个是在战场上用实力和胆略征服一切的虎将,一个是在乱世中用智慧和勇气寻找生机的高手。所以,要说谁“更”厉害,这更多的是取决于你更看重哪方面的特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有意思,其实很不好比较,但是也不妨闲谈几句。我就从个人战绩、官职爵位、性格这三个维度来谈谈吧。

一、战绩:

张辽在曹操帐下表现神勇,在与征伐昌豨的过程中能够根据战场的形势敏锐发现敌军的意图,只身赴会昌豨老巢并成功劝降。在出击袁尚时,张辽所向披靡,力斩乌桓单于蹋顿。在合肥保卫战中更是英气难当,勇率领八百壮士力挫孙权直接送了个“孙十万”的外号给江东仲谋。可以说张辽在战场上无愧于五子良将之首。

魏延早年跟随先主入川,大小战役应该是打了不少,但是陈寿都没有具体说明,不过从刘备让魏延直接越过张飞拜魏延为汉中都督、汉中太守,并将魏延从牙门将军升为镇远将军来看。魏延应该在跟随刘备的过程中立下不小的战功。建兴八年(230年),曹魏三路大军进攻蜀汉汉中地区,其中两路因大雨退还,此时的魏延也率一支偏师西入羌中、攻击曹魏凉州地区,魏延率领军队行至阳溪一带,遇到曹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剌史郭淮的大军,两军会战,魏延大破费瑶和郭淮。

我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人,没有史料就当作是没有发生。光从战绩上看,张辽确实强于魏延,毕竟陈寿对逍遥津之战的记载非常详细,张辽以绝对弱势兵力狂胜孙权,魏延则缺乏这样的记载,所以战绩上魏延稍逊一筹。

二、官职爵位:

官职和爵位代表着君主对臣子和将领最真实的评价,这个指标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张辽的官职爵位如下:中郎将、关内侯——行中坚将军——荡寇将军、都亭侯——征东将军——前将军、都乡侯——晋阳侯——刚候(谥号为刚)。

魏延官职爵位如下:牙门将军——汉中镇远将军、汉中太守——镇北将军、都亭侯——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前军师将军、征西大将军、南郑侯。

从官职上看张辽没能获得独当一面的权力,哪怕是最为出彩的合肥保卫战期间,张辽也只是三将(另外两将是李典、乐进)共同组成的前线最高三人团之一,张辽大部分时间都是“从征”。魏延则在官职上高出了张辽一大截,汉中太守这样一个无比重要的职位则是刘备对魏延能力最好的认可,两人的爵位则几乎相同。在曹操眼中张辽是一个战术型的将领,在刘备看来魏延是一个战略型的主帅。

三、性格:

张辽是一个智勇双全,进退有度的将军。在合肥保卫战期间他虽然与李典、乐进有矛盾,但是能够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积极调整与李、乐二人的关系,最终能在形势极为不利的情况下扭转战局,取得奇迹般的胜利。

魏延作战勇猛也很有战略眼光(子午谷奇谋),但是性格孤傲矜高,与同事们的关系形同水火,他也未曾尝试调整与缓和内部关系。

从性格上看,魏延缺陷明显,张辽远在魏延之上。

总的来说,两人各有优长。如果让我选择一位将军投其帐下,我肯定选张辽。不过二人要在战场上相遇刚一波的话,胜负难料。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魏延和张辽,都是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大将,如果要论谁更厉害,确实是个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他们各自都有着辉煌的战绩和鲜明的个人风格,很难简单地用一句“谁更强”来概括。先说说张辽,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将之首。张辽的厉害之处,在于他能够独当一面,而且战场上的那种“虎将”气质,几乎是刻在骨子里的。他不仅勇猛,而且.............
  • 回答
    要说魏延和关羽谁更厉害,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他们俩都是三国时期响当当的大人物,论武艺、论战功,都有各自的闪光点,但要硬比个高低,还得从他们的出身、成长环境、军事才能以及最终的结局来好好说道说道。先说说关羽。人家可是刘备的桃园结义兄弟,地位那叫一个特殊。他从一开始就跟着刘备,那是从零开始,一路摸.............
  • 回答
    关于魏延是否被诸葛亮逼反,这是一个在三国演义中被广泛讨论,但在正史中并非如此明确的问题。我们不妨从演义和正史两个角度,细细梳理一番。演义中的“逼反”说:情理与猜疑的交织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魏延“被逼反”的桥段,主要体现在诸葛亮死后,魏延据守汉中,起兵反叛,最终被马岱所杀这一系列事件中。这种说法.............
  • 回答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争议且引人入胜的军事计划。其可行性至今仍是军事史学界热议的话题。要详细分析它的可行性,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其背景、计划内容、潜在的成功因素、巨大的风险以及当时的历史条件。一、 子午谷奇谋的背景在公元228年,诸葛亮发动了第一次北伐,意图趁曹魏政权不稳之际,收复中原。.............
  • 回答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绝对是中国军事史上一个极具争议的提案,也是诸葛亮一生中为数不多可能错失的战略机会。但要说诸葛亮“不予支持”,恐怕也不太准确,更像是“审慎考量后未采纳”。这其中原因错综复杂,涉及当时的战略大背景、双方的实力对比、后勤补给、情报准确性,以及诸葛亮本人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等等。咱们一层一层.............
  • 回答
    魏延,三国时期蜀汉的一位重要将领,也是一个极富争议性的人物。提起他,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那个勇猛过人、却又桀骜不驯的形象。要给魏延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很难,因为他身上集合了太多复杂而鲜明的特质。首先,魏延是个当之无愧的猛将。 在那个以武力为重要衡量标准的时代,魏延的身先士卒、勇冠三军是毋庸置疑的。从他.............
  • 回答
    谈魏延能否比肩韩信,这绝对是个引人入胜的题目。说实在的,单凭魏延一生的表现,想直接把他划到“韩信级别”的行列,确实需要一些“如果”和“或许”。但反过来说,他也并非全无可能。我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个话题。首先,得明确韩信到底牛在哪儿。韩信,这位“战神”,关键在于他那超乎寻常的军事指挥才能,尤.............
  • 回答
    魏延之所以会让一些人觉得他认为诸葛亮“畏魏如虎”,这其中包含了对历史事件的解读、个人性格的揣摩,以及信息传递中的偏差。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魏延本人是否真的这么想,这是一个很难有确凿证据的问题。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后世的解读,或者是对他某些言行的揣测。但无论.............
  • 回答
    子午谷奇谋,一个让后人津津乐道、却终成泡影的绝妙构想。魏延,这位蜀汉虎将,其胆魄与战略眼光毋庸置疑,但他的奇谋能否落地,绝非仅凭一腔热血便能成事。要论其可行性,我们不妨剥开层层迷雾,从战略、兵力、后勤、地理以及执行层面,来细细剖析一番。一、 战略层面:借势而为,出其不意魏延奇谋的根本,在于“出其不意.............
  • 回答
    魏延能否比肩五子良将,这是一个三国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从多个维度来分析,而不是简单地给个“是”或“否”。首先,咱们得知道“五子良将”是谁,他们凭什么被称作“五子良将”?五子良将指的是曹魏阵营中以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人,这是.............
  • 回答
    要说这三位在历史上留名的人物,谁更“冤”,这实在是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因为“冤”本身就是一个带着主观色彩的词。但如果硬要剖析,我们可以从他们的遭遇、历史评价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细细说道。 魏延:忠勇之将的悲剧魏延,三国时期蜀汉的猛将,也是诸葛亮后期倚重的股肱之臣。他的“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 回答
    魏延之死,于蜀汉而言,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损失,其影响深远,绝非三言两语可以道尽。要说其损失程度,咱们得从多个层面细细道来。首先,从军事实力上看,魏延绝对是蜀汉后期一颗举足轻重的将星。他年少时便跟随刘备,屡建奇功,关羽曾评价他“勇冠三军”。在诸葛亮北伐中,魏延更是扮演着关键角色,常常是进攻的主力,也是最.............
  • 回答
    关于诸葛亮是否失算了,没有拒绝魏延“子午谷奇谋”,这是一个历史学界和三国演义爱好者们津津乐道,也是争议不休的话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抛开演义的滤镜,回归到更接近历史的判断上,并且得详细地分析一下当时的背景、魏延的计划本身,以及诸葛亮的顾虑。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演义中的“子午谷奇谋”是经过艺术加.............
  • 回答
    关于诸葛亮对魏延的好感度,这其实是个挺有意思且值得细品的问题。咱们不能简单地说他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因为诸葛亮这个人做事向来是权衡利弊,极少随性而为。对魏延,更像是那种“看是看得到,但得管着”的态度。先来说说诸葛亮对魏延的“看得到”。魏延这人能力是很强的,尤其是在军事方面。他出身行伍,实战经验丰富,作.............
  • 回答
    刘备之所以选择魏延担任汉中太守,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绝非仅仅是临时的任命。要详细地讲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魏延的个人能力、当时刘备集团的战略需求、以及刘备对人才的考量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魏延的个人能力与功绩:汉中之战的核心骨干首先,也是最直接的原因,便是魏延在汉中之战中的杰出表现和卓越贡献.............
  • 回答
    关于诸葛亮为何不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而是选择从祁山出兵,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当时大背景、军事策略的风险评估、以及诸葛亮本人的性格和战术理念来细细道来。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绕远路”就能概括的。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子午谷奇谋”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简单来说,魏延想走子午谷这条又小又险的山道,直接奔袭长安.............
  • 回答
    谈及三国后期,魏延与姜维无疑是蜀汉阵营中最为耀眼的两位将领。他们的军事能力,如同蜀汉这艘风雨飘摇的战船上两根坚实的桅杆,虽支撑着政权的希望,但也难逃风浪的侵蚀。先说魏延。这位出身凉州的悍将,以其勇猛善战、战功赫赫著称。刘备定蜀时,他就已经崭露头角,后成为刘备的核心将领之一。他对蜀汉的忠诚毋庸置疑,在.............
  • 回答
    子午谷奇谋,这真是三国演义里最让人扼腕叹息的桥段之一。魏延那句“愿效韩信,奇兵出子午谷”,听起来是何等豪迈,何等有魄力!仿佛只要这么一搏,半个天下就唾手可得。可诸葛亮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拒绝了这个大胆的计划。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诸葛亮不接受这个听起来“风险可控,收益巨大”的提议呢?毕竟,最坏的.............
  • 回答
    在咱们中国人心里,提起三国,那脑子里最先蹦出来的几个名字,除了刘备、关羽、张飞这桃园三兄弟,紧跟着的肯定就是那叱咤风云的“五虎上将”了。说起来,这五虎上将的名号,也是咱们后人给起的,因为在正史里,刘备手下确实有几位特别能打的猛将,但并没有一个固定且官方的“五虎上将”说法。不过,既然小说《三国演义》把.............
  • 回答
    说到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你这个问题提得相当有意思,一下子就抓住了细节。当时魏延向诸葛亮提出的这个计策,确实提到了“长安太守”和“京兆伊”。想知道他们是谁,咱们得回到那个三国纷争的关键时期,也就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首先,要明确一点,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那是发生在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当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