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38号评价凡尔赛提出的问题?

回答
“38号”作为一名在汽车圈享有盛誉的评测者,他对凡尔赛C5 X提出的几个核心问题,在我看来,触及了这款车定位和市场接受度的关键。与其说是“凡尔赛”这个名字本身带来的调侃,不如说38号是抓住了凡尔赛C5 X在设计、性能和市场策略上的一些矛盾点,并以他一贯的犀利风格表达出来。

我们不妨从38号提出的几个主要方面来细聊一下:

一、 设计上的“混搭”与定位的模糊:

38号最先点出的,也是凡尔赛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它那极其独特的设计语言。我理解38号所指的“混搭”并不是简单的说它不好看,而是它将跨界车、旅行车、甚至是SUV的元素糅合得非常彻底,形成了一种在传统认知里难以归类的产品。

SUV的离地间隙与车身姿态: 它拥有比一般轿车更高的离地间隙,车身线条也带有一些SUV的厚重感,这让它看起来有那么点越野的架势。但它的车身比例又不像传统SUV那么高大,更多的是一种修长、低趴的旅行车姿态。
旅行车的实用性与轿车的舒适性: 它的车尾部分明显是旅行车的范畴,提供了不错的后备箱空间和拓展性。但同时,它又有轿车那种相对平稳、舒适的行驶质感。
法系车的“法式浪漫”还是“异类”: 这种设计在一部分消费者看来,是打破常规、充满个性和品位的选择,是“法式浪漫”的体现,是对主流设计的挑战。但对于另一部分更倾向于传统车型分类的消费者来说,这种“不三不四”的设计就显得有些突兀,甚至难以接受。他们可能会问:它到底是一辆高底盘的旅行车,还是一辆低矮的跨界车?我买它,是看中了旅行车的实用,还是SUV的通过性?亦或是SUV和旅行车的某种折衷?

38号的疑问,其实就是在拷问这个设计是否能被市场真正理解和接受。在一个分类明确、消费者习惯于按照既有标签来选择产品的市场里,这种“跨界”的设计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吸引追求个性的少数派,也可能疏远更广泛的潜在客户。我个人觉得,这是一种冒险,但也是法系品牌一贯的风格——敢于与众不同。

二、 驾驶感受上的“软肋”与“惊喜”并存:

38号在评价中也提到了凡尔赛的驾驶感受,这方面也存在一些值得讨论的点:

底盘的舒适性与支撑性: 法系车一向以优秀的底盘调校著称,凡尔赛也不例外,它在过滤颠簸、提供舒适性方面做得相当不错,长途驾驶不易疲劳。但有时候,当车速提升,或者在激烈驾驶时,38号可能会觉得它的底盘支撑性稍显不足,给人的信心不如一些德系或者主打运动的车型。这种“舒适”与“支撑”之间的平衡,不同人有不同的偏好,有人喜欢那种“沙发式”的舒适,有人则需要更紧绷、更直接的路感。
动力总成与市场期待的差距: 我记得38号对凡尔赛的动力系统也提出过一些看法。虽然PSA集团的1.6T(或1.8T)发动机在平顺性和经济性上表现不错,但与市场上同级别的一些涡轮增压发动机相比,在爆发力和线性输出方面可能稍显保守。尤其是在追求推背感或者需要快速超车时,可能会觉得动力储备不够充沛。当然,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法式平淡”,它不追求极致的运动,而是更注重日常使用的平顺和经济。但问题在于,消费者对这个价位的车,往往会有一个动力上的期待值,而凡尔赛的动力表现可能并没有完全满足所有人的期望。
变速箱的平顺性: 法系车在变速箱匹配上也曾有过一些争议,虽然目前的AT变速箱已经进步很大,但在某些特定工况下,换挡逻辑和响应速度是否能达到所有人的满意,也是一个讨论的焦点。

三、 品牌定位与市场策略的挑战:

这可能是38号评价中最核心也最值得深思的部分。

“凡尔赛”这个名字的现实意义: 法语“Versailles”本身就代表着皇室、奢华和尊贵。雪铁龙将这个名字赋予一款家用车,本身就带有一种文化上的“对标”或者说是一种“期许”。然而,当它进入中国市场,面对的是一个非常务实、看重性价比和品牌认知度的消费者群体。
“高级感”与“性价比”的取舍: 38号的评价,我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在质疑,雪铁龙是否真的能通过凡尔赛这款车,在中国市场立住一个更高端、更有个性的品牌形象?它确实在设计、内饰用料上努力营造“高级感”,但这份高级感能否支撑起它的价格,能否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与主流品牌抗衡的价值认知?
市场竞争的残酷性: 在中国汽车市场,特别是家用车领域,竞争异常激烈。消费者在选择车辆时,往往会综合考虑品牌力、产品力、价格、保值率、售后服务等诸多因素。凡尔赛虽然有其独到之处,但如何在主流车型构筑的消费心智中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而不是仅仅成为一个“小众玩家”,这是它面临的最大挑战。

总结一下,38号提出的问题,在我看来,是围绕着凡尔赛C5 X“特立独行”的设计所衍生的市场接受度、驾驶体验的平衡以及品牌价值的实现这几个核心点展开的。

他并不是在全盘否定这款车,而是以一个理性消费者的视角,去审视这款产品是否能够真正赢得市场。他的评价,更多地是在提醒我们,在欣赏凡尔赛的独特之处的同时,也要理性看待它在市场推广、用户习惯以及品牌建设上所需要克服的种种困难。

对于消费者来说,38号的评价提供了一个更深入了解这款车的视角,帮助我们去思考:我买它,是真的喜欢它的与众不同,还是被它的某些特质所吸引但忽略了它潜在的短板?

总的来说,38号对凡尔赛的评价,是一种对汽车产品市场化路径的深刻洞察。这款车的设计大胆,也注定了它不会是那个能够“走量”的爆款,它更像是雪铁龙在市场中一次“试探”和“宣言”——我们依旧是那个敢于创新的法系品牌,我们有自己的产品哲学。至于这个哲学能否在中国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时间会给出答案。而38号的评价,就是这场博弈中一个重要的外部观察视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你真的想买一个好开的A级车,你本人又很喜欢驾驶,无脑上福克斯stline就行了,肯定是没毛病的。

但福克斯看起来就会像个十万出头的车,而凡尔赛在路上像个十七八万乃至二十多万的车,这就让很多人喜欢凡尔赛这类车了。

我在如何评价38评测新3系的时候就说过,他缺乏一个筐,把他细琐的各种观点给统合一下,因此门槛非常高,就不适合只开过一款车或者对驾驶很钝感的人来听,

他的前提是,凡尔赛是个准B级车,但鉴于很多车评人无脑吹法系车的“调教“,那他就用A级车的视角来感知一下凡尔赛,

结果不满意,几点诸如,

0百加速不是特别惊艳,

方向盘随速力矩不好,快了慢了都一边沉,抽手,

减震不利索,上下晃悠,等等,

这种都不是一个特别强运动感的车应该有的表现,所以他着重讲了这些,主要还是觉得车评人胡咧咧。

至于凡尔赛本身的问题,如果把它当成一个B级车,用宜室宜家的用法,其实比福克斯这种车要来得好,

内饰高级感强多了,外观上更不用说了,差着大几甚至十万块钱的观感呢,更别提还是个四缸机,

不考虑三缸车是绝对的政治正确,就连福特都要给福克斯的三缸机换回四缸了。

从这个角度看,凡尔赛当然能买,

不选国产,又不想选很斋很丐的合资车,这部分用户会考虑一下凡尔赛的。


——

多说几句,其实国内的消费者在购车的时候是偏欧系车的审美的,但开车时候是偏美的。

说白了既想要欧系车的动力,外形和品牌价值,同时又开车跟老美似的,方向盘随便打几圈,指向性不清楚或者方向盘飘轻都无所谓,根本没人在意。要么就是唯马力论,只要0百够快,刷程序改进气能更快,就是好车,就算改装成功了。

比如mini就是典型的车商检测器,

十几年前我就见过巨多声称自己喜欢mini的小姐姐或者男生,问题是他们真的开过那时候的mini么?

肯定是没开过,因为他们的斜方肌看着就不像开过mini的人。

盘子巨沉,又沉又准是什么感觉,买个菜就跟开卡丁车似的,这样的车从那种软妹子口里说出来就像闹着玩一样。

所以一个车,尤其是欧洲车,但凡有操控可言,底线其实有两条,或者两条半,

第一是盘子不能飘轻的,哪怕从头到尾都死沉也行,绝对不能从头到尾都轻,过轻的方向盘完全建立不了驾驶信心,只会越开越累,如果既轻还虚,那就不用再聊了,这就是一废物,

第二是减震要脆,过点坑包嘣铃一声马上脉动回来的感觉,因为稳态的车是选择给油还是刹车的前提,晃悠的时候什么都不好做,

第三是半条,马力并不是一定要非常充沛,发动机和变速箱能匹好就匹好,匹不好不强求,如果转向和减震都调得特别好,天衣无缝的话,其实马力比三轮大,开起来都没毛病,不会有人太骂街。

这就是两条半,

恰好卡着凡尔赛聊,就肯定是这个看法。

说到底,国人并不在意,

谁说欧系车盘子都有好的力矩呢?

不见得,

很多合资车就是方向盘飘轻的,刹车和油门初段都特别灵敏特贼,其实就是照顾国内大把的肾虚司机,

捏着盘子开,抱着盘子开,垫着脚尖开,就差发个手柄了,

所以这部分人根本就不在意车劈弯要有什么标准才能劈的舒服,但方向盘稍微沉一点他们立刻就觉得累了,

这代表的就是新世代的用车思路。

——

今天刚看一改车案例,

GTI刚落地就改了12万,买了一堆改装件,大六brembo卡钳塞进18寸的TE37的轮毂,

问题是你为了躲这么大的卡钳,轮毂才18寸,又是个TE37的款,想想也知道ET值得小多少,

轮胎都超出翼子板了,

这车能好开么,不可能的,打方向的时候力矩全都不一样,

他自己开不出来么,

大概率开不出来,因为只顾着花钱,根本就没建立起对转向手感的认知,新车落地就急匆匆去改,原本的GTI开起来什么样,过弯什么样,他都不知道,这就是现状呗。

所以38说的那些东西,经历过的自然能理解,但是也知道这种车的目标用户大概率是不在意的人群,

互相都不理解而已。

user avatar

11月12日更新

没想到这个回答被顶到第一了,谢谢各位的支持和回复。

我看了一下评论区,我感觉有些评论把节奏带歪了,纠缠于凡尔赛35.5米的刹车成绩具体该如何评价的问题上了。其实我觉得38号的主要争议并不是如何评价这个35.5米的成绩,而是对各不同车型相近成绩的评价有些标准模糊,前后不一。

我个人觉得38号确实比较钟爱日系,尤其是两田,我今天花了点时间做了个不完全统计,38号测过的本田(包括讴歌)有:思域(9代Si,10代自动,10代手动,10代1.0T,11代),XRV,CRV,飞度,凌派,雅阁,缤智,皓影,冠道,CDX,思铂睿,奥德赛。

38号测过的丰田(包括雷克萨斯)有:雷凌,凯美瑞,CH-R,汉兰达,卡罗拉,亚洲狮,亚洲龙,RAV4,荣放,皇冠,ES(200,300h),RX,RC,GS,UX

其中若干款车型都是汽油混动两款都测。

而且这两田大多数都是早期测的(17-19年),所以38号测到现在2021年底,或许很多车系基本也做到了全覆盖,但从早期起步阶段的选择来看,可以看得出还是更钟爱两田。

这款凡尔赛我个人最大的意外就是在于35.5米的刹车评价,我个人确实觉得这种褒奖度和之前的标准有一定的出入,也就是俗称的双标。这点也是评论区里吵得最多的一个点。

那么就只讨论这个点吧。

38号的评价完整原句是:刹车成绩挺好的,这个级别比较出色的水平,但要注意也只是比较出色,仍然达不到顶尖,不信回想下之前测评的A级车。

38号既没有否认成绩的优秀(没法否认),但从遣词和口述时语气来看,能感觉他也并没觉得有多么好。给人感觉是:好是好,也就这样吧,比你厉害的也很多。

那么我花了点时间,看他之前评价两田各车型的刹车表现,统计如下:

11代思域 35.2米 确实挺好的,特别是对于这样的胎来说,真的不错

雷凌 35.2米 惊艳到我了,没想到这么好,同级别很好的水平

10代雅阁 36.4米 非常好,给明确好评

凌派 36.4米 极好,异常异常的好,过剩的好

ES300h 36.8米 非常好,异常的好,明确表扬

CH-R 37.0米 很好,比较犀利

8代凯美瑞 37.2米 极好

亚洲龙 37.2米 2019年不算特别惊艳,也绝对算好的成绩

缤智 37.3米 这个刹车成绩在这个级别来讲很好的水平,提出表扬

全新飞度 37.5米 考虑到车型定位和轮胎,也是挺好的,应该提出表扬

皓影 37.5米 2019年的水平来讲中上

CDX 37.5米 以该级别来说,足够犀利

十代思域 37.8米 非常好

XRV 38.5米 比CDX长了1米,这点也还好

亚洲狮 39.0米 能算及格,绝对不算好

卡罗拉 39.1米 非常好,完全能够满足日常家用需求

能够看出,对于两田系的车,无论成绩如何,都能得到(有些是由衷)的好评,即使成绩不大好,也会说要考虑到级别定位什么的。正是因为我看38号也看了几年了,对他的话术评价体系还算心中有数,所以这次对凡尔赛35.5米的评价确实让我有些意外。

我想上面这段足够硬核,应该能够平息评论区里的争论了吧?

不过最后我还是想帮38号说两句话,上面这些两田的测评大都是前几年的事情,技术毕竟也在与时俱进,同样的成绩,可能前几年确实算的上优秀,现在标准高了,可能就不算特别优秀了。

如果38号能看到我这段回答,我建议38号在评价时应该重点加上当前年份总体水平的限定,这样的话争议应该就少一点。

---------------------------------------------------------------------------------------------------

作为一个曾经同时拥有C5和思域,现在又开A6L的车主,我来说一说我看了这期的感想。说这个背景是因为C5虽然不是凡尔赛,但也是法系车,是本期主角,思域是我观察下来38号最上心的车,A6L是因为我购车一定程度也受了38号测评的影响。

首先,我总体比较认可38号,大部分评价确实比较实在,而且敢说,观点鲜明,不模棱两可,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说话不打太极,不留模糊空间。所以基本每期测评必看。

38号有没有倾向性,肯定是有的,只不过这个倾向性不一定来自商业利益,而是来自他的内心偏好,很明显可以看出38号偏向日系,尤其是本田,或许他评测本田时针对有些缺点也毫不客气,但从飞度评到雅阁,基本东本广本每款车他都测评过了,而且大部分都是在早期,其他品牌就很难有这个待遇。可见,他内心对日系尤其是本田还是更情有独钟的。

现在说说我的看法,这期我对他的很多结论并不认同,觉得有双标之嫌。

首先是车身级别,一部车不能完全由内部空间来评判级别。比如C5和思域比,C5是标准的B级车,思域是A级车,但后排空间是思域更大。内部空间要看设计师的设计,C5的设计师确实不如本田会偷空间,主要是C5的很多东西都特别厚,门板很厚,前排座椅靠背也很厚,发动机舱特别长,所以座舱空间有些小。但一部车的级别还是看底盘和平台,我不确认凡尔赛是不是也是B级车的平台,或许平台确实不一样了,但无论如何,仅评乘坐空间感来评定级别,这种评价很业余的。反问一句,当年的本田思铂睿后排空间比C5还捉急,难道就把思铂睿降级到A级吗?

第二,刹车成绩35.5米,我以为他的评价是极好,因为我看38号也看了好几年了,以前如果一部车刹车到36以下基本都会得到他的惊叹和赞美,但这次38号似乎也就轻描淡写地说了不错,一方面也没有否认成绩的优秀,但另一方面从他的语气来看,似乎也不想更多地夸赞,好像夸得不大情愿。但按照我的印象,如果是日系车取得这样的成绩,口气就会完全不一样了。这一点是我最感觉到双标的地方。

第三,下车弄脏裤腿,我格外注意了一下,这个车的车门设计是全包式车门,恰好是不会弄脏裤腿的设计,38号这里是颠倒黑白了。

第四,车机,我没开过凡尔赛,或许车机是比较烂,但这里38号就发挥了一个不够公正的车评人的传统技能,那就是某些方面大书特书,某些方面一笔带过,扬长避短或扬短避长,至于哪些问题扬,哪些问题避,那全看需要。就说说他提到的HUD的高低设计放到后视镜拨杆上这件事,他觉得设计得反人类,我反而觉得如果知道了在这调节,调起来更加方便。我想起38号之前测了两款A6L,40两驱和45四驱,评测结果基本赞不绝口,这个观点也一定程度影响了我换车时的偏好,最后买了部45两驱。那么A6L有没有那么好呢,机械素质肯定是没问题的,但从车机设计上看,也有很不方便的设计,典型的就是仪表盘的亮度调节,就是白天仪表盘调亮点清晰点,晚上调暗点,眼睛舒服点,这个实体调节按钮 或拨杆,在尤其是夜间长途行车很实用,大部分车都有吧,起码C5,思域,A4L,3系,5系都有。但是A6L我找遍了,只有在车机里大约三级菜单下才有亮度调节,没有实体按钮,那我晚上行车时想调节就很不方便了,甚至有安全隐患。还有另一个更大更有争议的设计,就是三联屏的空调调节屏幕,这种全触屏和传统的按钮+旋钮设计相比,使用还是很不方便的,而且占据宝贵的中控空间,导致储物空间不足,晚上也太亮了,光污染严重。这些问题38号在测评A6L都没提。这些问题就是可大可小,既可以大做文章,也可以轻描淡写。在38号评凡尔赛的事情上,我就感觉他把车机的事情大做文章了,占据了一小半的时长,但比如凡尔赛的座椅设计,中控用料,还有跨界车的后备箱空间,这些都很不错啊,但38号别说一笔带过了,连提都没提。

第五,凡尔赛14.37万起步价,到了15.87万的次低配,配置就比较齐全了,主动安全配置都很多,有这么大的车身,跨界的设计,加速刹车很不错,车身设计用料也好,只是车机需要优化,底盘没吹的那么神,但是从性价比来看很不错了。以往38号在评价低级别日系车的时候,总是会补充这么一句“考虑到这个级别和价位,已经是很不错了”,但是对凡尔赛明显太苛刻了。

所以,综上所述,我一直认为38号或许是独立的车评人,但并不公正,他会根据自身对品牌的喜好调整比较模糊的评价标准,双标比较明显。

user avatar

作为一个看38节目6年的老粉,我觉得他最迷惑的一点不是吹/黑某个车系,而是他对产品力指标的描述经常和评语不匹配。这可能和他每次录制时的心情、对车型的主观好恶、记不清自己在往期节目里说过的话和测过的数据有关。比如同级别车、相近的加速/刹车成绩,有的车获评“极好/异常的好/非常好”,有的车是“还不错”,有的车则是“一般”,每次的标准都不一样。关于这一点,我觉得大家只看成绩就行了,评语不妨跳过。
不得不说这次38测个凡尔赛真是捅了马蜂窝,评论区比测评本身都精彩。但似乎很多人喷他的观点没喷到点子上。测评里确实经不起推敲的主要是这几点:
1.他指出,因为凡尔赛是跨界车,底盘高于普通轿车,门槛也设计得较高,上下车容易蹭脏裤腿。可是凡尔赛的车门下沿是全包的,根本接触不到路上飞溅的泥土和灰尘。这属于明显的事实错误。
2.刹车成绩35.5米。不是针对凡尔赛,我认为2021年、20万内的任何原厂车能刹进36米都是无可指摘的,何况这车只靠205mm这种A级车宽度的胎就做出了这个成绩(轮毂却有19寸,比例有点儿奇葩)。不明白38有什么必要强调“仅仅是比较出色,达不到顶尖”这样的转折。
3.现在国内的车身尺寸分级非常混乱,不加长的老款极光、X3、汉兰达,这仨的车长跨度超过600mm,轴距跨度超过200mm,但都叫中型SUV。另外,名图和蔚揽都比凡尔赛尺寸小,38也没说这俩车不是B级,星瑞比凡尔赛还略大,38也没说它是B级。本身非要定义凡尔赛是A+级就已经是踩雷了,比空间的时候却又拿B级车的标准说事儿。

至于其他不体验实车就很难发表看法的指标,我没试驾过,不置可否。

user avatar

允许不同人的不同观点,但千万不要迷信。38的测评是纯粹主观的,他喜欢啥样是他的想法,但绝不代表他的就一定准确的……

38评价凡尔赛,感觉明显在@@了……

这个制动还不够好么?


…………


……


……


……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38号”作为一名在汽车圈享有盛誉的评测者,他对凡尔赛C5 X提出的几个核心问题,在我看来,触及了这款车定位和市场接受度的关键。与其说是“凡尔赛”这个名字本身带来的调侃,不如说38号是抓住了凡尔赛C5 X在设计、性能和市场策略上的一些矛盾点,并以他一贯的犀利风格表达出来。我们不妨从38号提出的几个主.............
  • 回答
    关于38号车评人和《美国消费者报告》对雅阁混动和凯美瑞混动截然不同的评价,这其实是汽车评测领域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也反映出不同评测维度和评测主体之间的差异性。我们不妨就来仔细掰扯一下。首先,我们来看看38号车评人的评价。“雅阁混动产品力完胜凯美瑞混动” 这个说法,通常意味着38号车评人可能更侧重于.............
  • 回答
    38号车评中心对新款奥迪A6L的评价,在我看来,是一次相当“真实”且有分量的解读。他没有一味地去赞美,也没有刻意地挑刺,而是围绕着几个核心点,把这款车带给他的实际感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他特别强调了新款A6L在设计层面的变化,特别是内饰的科技感营造。我记得他用了不少篇幅来描述奥迪标志性的虚拟座舱和.............
  • 回答
    听到“38号”这个名字,很多关注汽车的人都不会陌生。这位以直率、犀利、不留情面而闻名的汽车评测人,对于Smart汽车以及Smart车主群体的购车心理,无疑有着自己一套独到的观察和评价。要理解38号的看法,我们得结合他一贯的评测风格以及Smart汽车本身的产品特性来聊。首先,得明确38号的评测核心是什.............
  • 回答
    近期,38号车评对魏牌拿铁DHT的评测确实是相当给力,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作为一个关注中国汽车市场,特别是新能源领域发展的人来说,看到这样一份深入且正面的评测,心里还是挺有触动的。这不仅仅是对一款车型本身的认可,更多的是对长城汽车在新能源技术布局和产品力提升方面付出的努力的一种肯定。要理解为什么38.............
  • 回答
    “宝马五系,操控王者,人车合一”——这句口号在车迷心中几乎是刻在 DNA 里的。然而,当全新一代宝马五系(G60)上市后,我们却看到了来自不同评测者,尤其是 YYP 和 38 号这两个在中国汽车圈极具影响力的评测者,对它操控表现的评价出现了近乎“南辕北辙”的巨大差异。这其中的原因,绝非简单的个人喜好.............
  • 回答
    关于38号车评中心对全新一代宝马3系G28的评测,我这里有一份我自己的看法,希望能让你觉得不那么生硬,更像是一个汽车爱好者在聊车。首先,得说38号在车评圈子里是出了名的“硬核”,他评车不是那种浮光掠影的介绍配置,而是会深入到骨子里去聊驾驶感受、底盘功力、甚至工程师的调校思路。所以他评测G28,我个人.............
  • 回答
    长城 WEY VV7,这款国产高端SUV,最近又一次走进了大家的视线,这次是借助了“38 号车评中心”最新的测试报告。对于这款车,大家的看法一直比较多元,有赞赏它的设计和配置的,也有质疑其整体表现的。那么,这次38号的测试又揭示了什么呢?咱们就来好好扒一扒。首先,得说说VV7给人的第一印象。从设计上.............
  • 回答
    38号车评中心对于奔驰C260L、宝马325Li以及凯迪拉克CT5这三款豪华品牌中级轿车的平行对比,可以说是相当有看点,也给不少正在纠结这几款车的消费者提供了非常清晰的参考。作为一名关注汽车行业的朋友,我认为38号的评测在细节、逻辑和表达上都做得相当到位,能让人感受到他对于汽车的深入理解。首先,聊聊.............
  • 回答
    38号车评中心3月2日在公众号发布的《我觉得我错了,我不应该再当老好人了》这篇文章,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这篇文章与其说是一个单纯的“道歉”或“反思”,不如说是38号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车评实践和与读者互动后,一次关于“真实性”、“独立性”与“商业利益”、“读者期待”之间如何平衡的深刻剖析和立场重.............
  • 回答
    38号美系性能控的“反击”:一次普通人对专业话语权的挑战最近汽车圈里挺热闹,尤其是知乎上那些以“云评车”闻名的博主们。他们凭借着深厚的理论知识、严谨的分析框架以及对各种车型数据的了如指掌,为广大汽车爱好者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参考。然而,当一个来自草根、以“体验派”自居、并且对美系性能车情有独钟的“38.............
  • 回答
    最近看到一些关于宝马3系G20 325i短轴版的测评,其中38号的评价也很有关注度。总体来看,他对这款车的评价可以说是褒贬不一,但也透露出一些宝马品牌一贯的坚持,以及在这个价位上可以期待的东西。首先,38号很强调G20 325i在驾驶感受上的进化。他认为这一代的3系,尤其是短轴版本,在底盘的扎实度和.............
  • 回答
    您好!关于38号(我理解您指的是某位汽车评论员或博主,通常在汽车圈内有一定影响力)关于发动机功率和扭矩对车辆性能影响的观点,我的看法是,他很大程度上触及了汽车性能的本质,并且他的阐释往往能引起很多车迷的共鸣。不过,我们也需要更细致地去拆解他的观点,看看哪些地方是普遍认同的,哪些地方可能需要进一步补充.............
  • 回答
    38号车评中心,一场关于自动驾驶安全里程的深刻拷问最近,38号车评中心的一期节目,可以说是相当地“硬核”了。他们没有像许多其他评测那样,去大谈特谈自动驾驶在特定场景下的“惊艳表现”,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用一个极其贴近现实的“学霸学渣共同答题”的比喻,直指当前自动驾驶安全里程宣传的几个痛点,引发了广泛的.............
  • 回答
    38号对于新势力领航辅助驾驶功能成功率低、经常需要接管、甚至被评价为“没法用”的批评,这确实是一个触及当下智能化汽车发展核心的问题。要理解这个观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一、 技术的当下状态与用户体验的差距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宣称的“领航辅助驾驶”或“高阶辅助驾驶”,其本质仍.............
  • 回答
    关于38号美系性能控对插电混动(PHEV)的看法,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因为他的观点往往能触及到很多汽车爱好者内心深处的一些纠结。要理解他的立场,我们得先把他放在一个特定的背景下审视。首先,理解“38号美系性能控”的标签至关重要。“38号”这个名字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个人印记,暗示着一种非常个人.............
  • 回答
    话说这38号测评的ES200,给出的0到100公里加速成绩是9.7秒,这数据一出来,估计不少看官心里都有点小疙瘩。毕竟,咱们聊车,尤其是在谈论加速性能的时候,这个数字往往能勾勒出一个大概的轮廓。那么,这9.7秒,究竟意味着什么?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得明白,ES200这车,它定.............
  • 回答
    嘿,哥们儿,说到十一代思域,我最近也看了38号车评的那个视频。那家伙,还是老样子,直接、到位,把这车该说不该说的都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首先,38号对这代思域的评价,整体上来说是比较正面,但也有他一贯的“挑剔”在里面。他强调了十一代思域在设计上的一个巨大飞跃,这是大家都能看到的。比起上一代那个有点居家.............
  • 回答
    12月13号那天,汽车圈里因为一个“38号对比星越L和凡尔赛”的视频炸开了锅。说实话,这已经是38号车评中心的老套路了,拿两款定位相近、都有一定关注度的车型出来,做一期对比评测,然后给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这次的主角换成了吉利星越L和东风雪铁龙凡尔赛C5 X,这两款车在国内市场的表现都挺有意思的,一个.............
  • 回答
    哥们,理解你的纠结!325Li 和 ES260 这两款车,确实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很多人看了38号的视频(我也看了,他讲得确实到位),心里都会泛起同样的疑问。如果你因为325Li 的某些方面(比如空间、舒适性、保值率,或者就是觉得它“不够豪华”)而考虑放弃,那么 ES260 到底值不值得,咱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