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巴赫的the well-tempered与“十二平均律”,这是一个长期的误会。我们一直把巴赫在1722年和1744年分别写成的Das wohltemperirte Clavier翻译成《平均律钢琴曲集》,并解释为有系统地一次使用12个大调和12个小调,创作了《前奏曲》和《赋格曲》,用创作实践证明了这个律制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但事实上,well-tempered这是一个不同于十二平均律的“调节律”,其包涵了7个纯五度和5个调节五度(well-tempered fifth),这种调节律可以运用在24个调上。调节五度的调整方法是将纯五度减去个“最大音差”,约为0.0235全音。
巴赫的具体调节方法是,从中央C开始,向下连续6个纯四度生出降G,从这个音的等音升F下生,将新得到的B音调高4.7音分,继续下生E,这个E比纯律大三度高2.75音分,再相继下生A、D、G,各音皆调高4.7音分。
巴赫将自己设计的律制命名为wohltemperirte 。
音名 | 降G | 降D | 降A | 降E | 降B | F | C |
相对音高 | 2.94 | 0.45 | 3.96 | 1.47 | 4.98 | 2.49 | 0 |
相邻五度 | 纯五度 | 纯五度 | 纯五度 | 纯五度 | 纯五度 | 纯五度 |
音名 | C | G | D | A | E | B | 升F |
相对音高 | 0 | 3.4605 +.0235 | 0.947 +.0235 | 4.4335 +.0235 | 1.9435 | 5.43 +.0235 | 2.94 |
相邻五度 | 调节五度 | 调节五度 | 调节五度 | 调节五度 | 调节五度 | 调节五度 |
以上内容,学习自中国艺术研究院李玫老师的《东西方乐律学概论》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