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国时代说来说,咱们分识人、谋略、用兵、理政、武力值、胆识等方面来评判各个英雄人物!
具体到诸葛亮来说:
识人:不如刘备、曹操、孙权、司马徽等,单说刘备和诸葛亮对马氏兄弟(特别是马伯常和马幼常)的评价就知道,诸葛亮识人并不是属于一流水准!
谋略:对天下格局认识不够,第一次提出天下三分的是鲁肃,不如鲁肃!郭嘉能够让曹操忍了杀子之仇而招降张绣,能让曹操树立信心决战袁绍,但是诸葛亮居然不能劝阻刘备伐吴,再高明的谋士,不能让主君接受自己最正确的建议,那还是没用啊!至于谋取西川完全是庞统和法正的功劳啊!这一点诸葛亮又不如鲁肃、郭嘉等!
用兵:诸葛亮用兵突出一个稳,唯一一次冒险是空城计!稳意味着按照先人兵书谋略排兵布阵稳扎稳打而已,连吕蒙都能白衣渡江,可是诸葛亮并没有什么创造性的战术和精彩的战役!赤壁之战是周瑜打的,反间计是周瑜用的,诸葛亮只不过是让关张赵拣点便宜(兵器辎重等)。后面破南蛮、北伐其实都算是稳扎稳打!稳扎稳打这种风格的确很好,因为跟谁都能五五开,跟谁对战都能不输,可是也不能大胜啊?关羽就比较轻视孙吴,所以险中求胜,才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用兵这一点,诸葛亮只能说是稳!
理政:蜀后主时代,蜀汉军政大权都在诸葛亮手中。按照道理说蜀汉的田丁、税收、民赋、徭役、钱粮、兵器、甲胄、辎重等都应该烂熟于心啊,他自己不停的北伐,难道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粮?可是居然出现主动北伐,但是粮草无继的情况!这对比荀令君和二张,我觉得又差了个档次啊!最初曹操打仗,荀令君可是不会让曹操出现这情况!二张也没有让周瑜、吕蒙出现这情况啊!所以说明理政、理财能力也并不怎么样!
武力值:这个就不说,他不属于武将!
胆识:这个还是有的,比如选择刘备、比如空城计!但是这里要说的是与其说是刘备三顾茅庐,一段君臣佳话,不如说是刘备想要得到荆州不得不请诸葛亮,至于为什么一定要请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代表了荆州大家士族的利益!再问什么诸葛亮代表了荆州大家士族的利益?那请你去看他为什么娶黄月英?扯远了!再说空城计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胆识有,但是让我说跟赵子龙百万军中救阿斗差远了!
其实我最想表达的就是诸葛亮是一个被演义小说和民间故事神化的人物,其实很多方面他并不是那么的出色和传神!
当然不可能,他军事才能只能算是一般,用人上有重大失误。可以这么说,曹操有官渡之战垫底,周瑜有赤壁支撑,陆逊有夷陵之战加持。诸葛亮有什么?
先主以身经百战的经验告诉诸葛亮,马谡绝对不能用,诸葛亮这个半路出家的领兵者偏偏不信,不仅用了马谡而且是重用,结果这次北伐直接崩盘。
客观地讲,他的整个北伐没有实质性的战果,没有神一般的战绩没资格封神。
再来看看几个重量级的评价:
司马懿:亮虑多决少,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陈寿: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吴国大鸿胪张俨: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昔子产治郑,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方之司马,不亦优乎!
我个人认为张俨的评价最为客观,在最后的结论中,他认为诸葛亮最接近的人物是郑相子产。并没有把诸葛亮类比为乐毅、白起这样的一流战将,就其军事能力而言确实非其所长。
迫于诸葛粉的强大压力,我必须认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