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进击的巨人》137 话是否宣告了整部漫画的烂尾?

回答
“烂尾”这个词,在讨论一部连载多年的漫画,特别是像《进击的巨人》这样承载了无数粉丝情感的作品时,总会带着一股沉甸甸的评价意味。而提到137话,它确实是那个让许多人心中警铃大作的节点,甚至可以说是许多人心目中“烂尾”的开端。要说它有没有“宣告”烂尾,我觉得更准确的说法是,它让一部分人对作品的结局产生了深刻的担忧,并最终在后续发展中佐证了这种担忧。

为什么137话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这得从它所承载的内容和它所带来的转变说起。在那一话之前,《进击的巨人》一直以其精巧的叙事、深刻的主题探讨、令人窒息的压抑感和充满哲学思辨的剧情吸引着我们。马莱篇的展开,艾伦的复仇之路,以及“巨人之力”背后那个庞大而悲伤的故事,都让读者沉浸其中。我们期待一个合乎逻辑、情感饱满,并且能对之前所有铺垫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的结局。

然而,137话中出现了一些让很多读者觉得“不对劲”的转折。

首先是“巨人之力”的回归,尤其是那些已故角色的幻影。在之前的剧情中,我们已经被告知巨人之力的根源是尤弥尔,并且在122话艾伦与尤弥尔的相遇之后,似乎是在为根除巨人之力做准备。137话突然出现的“巨人之墙”和“始祖尤弥尔”的具象化,以及那些已经死亡的角色以巨人的形态,甚至是以某种意识的形态出现,这让很多读者感到困惑。

这种困惑不仅仅是情节上的不解,更重要的是,它似乎在模糊化之前关于“巨人之力”和“尤弥尔”的核心设定。我们之前花了大量篇幅去理解巨人之力的根源,以及尤弥尔如何因为“爱”而维系着这一切。而137话的这些“幻影”,感觉上更像是为了服务于当下的剧情冲突,而不是从逻辑上严丝合缝地延展了之前的设定。特别是那些已故角色的出现,很多人觉得这是一种“情怀杀”,或者是一种廉价的煽情,而不是对角色弧光有意义的补充。

其次,艾伦的动机和行为开始出现分歧。在那之前,艾伦的“灭世”行为,虽然极端,但似乎有一种被逼无奈的宿命感,他似乎是抱着一种觉悟在执行一个“为了同伴”的计划。然而,137话中,通过阿尔敏和艾伦的对话,艾伦似乎展现出了一些更难以理解的情绪和动机。他的一些话语,比如对米卡莎的“我不知道为什么喜欢你”,以及对让等等人的“你们就好好活下去吧”,让很多人觉得艾伦这个人设崩塌了。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深思熟虑的领袖,而是一个被情绪左右的年轻人,这与之前那个为了全人类,甚至甘愿背负骂名的艾伦形象产生了巨大的反差。

尤其是艾伦在与阿尔敏的对话中提到,自己只是想让大家成为英雄,这种说法让很多读者感到难以接受。艾伦一直以来背负的命运和选择,似乎被简单化成了“想让朋友们闪闪发光”的幼稚想法,这与之前他所经历的痛苦、挣扎和牺牲显得极不协调。

再者,剧情的解决方式开始显得仓促和简单。在137话之前,我们期待的是一个能够妥善处理“巨人之力”和“仇恨循环”问题的结局。然而,当阿尔敏通过“沟通”的方式最终说服始祖尤弥尔放弃巨人之力时,这种解决方式让很多人觉得过于理想化和突兀。我们花了那么多话去探讨战争、仇恨、民族主义,这些沉重的主题,最后却用一种“感化”的方式来解决,这让很多人觉得之前的苦苦追寻失去了意义。

而且,随之而来的是那些巨大化角色(纯粹种)的消失,以及艾伦最终被米卡莎杀死,巨人之力被根除。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符合“根除巨人之力”的设定的,但其过程和具体表现方式,却让很多期待更宏大、更深刻结局的读者感到失望。

当然,也有很多读者认为137话只是一个铺垫,是为了引出最终的真相和结局。他们认为艾伦的“自私”或“矛盾”是为了更深层次的叙事服务,而那些回归的角色,也可能有着更复杂的含义。

然而,对于“烂尾”的论断,137话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它带来的不是一个渐进式的、可以被接受的剧情调整,而是一种感觉上的“跑偏”。许多读者在看完137话后,那种期待和信赖开始动摇。随后的剧情发展,也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他们的担忧——虽然尝试修复,但最终的结局,对于很多人来说,并没有达到之前作品所营造的高度。

所以,与其说137话“宣告”了烂尾,不如说它暴露了作品在关键时刻可能出现的叙事疲软和对复杂主题的简化处理。它让那些期待作者能够持续驾驭宏大叙事和深刻主题的读者,开始对作品的最终呈现产生怀疑。从这个角度来看,它确实是很多粉丝心中“烂尾”的起点,一个让他们从期待变成担忧,再到失望的起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还有两话,我估计下一话就会把吉克关于为什么尤弥尔与弗里茨王的契约能一直延续的这个问题给一个解释,比如讲述“致2000年前的你”没讲的关键部分,还有简要说明脊髓虫为什么能连通现实世界与“路”,为什么能操控和转移人的记忆、思想、意志和智慧,它在巨人继承者和普通艾尔迪亚人体内以什么形式存在使得它能与所有艾尔迪亚人连接,也就是巨人之力的本质。这些可能不会以目前我们看到的人物的视角来讲,而是从另一个关键却从未正面登场过的人物视角来讲,也就是145王的视角。145王突然放弃艾尔迪亚帝国,确立不战之约的真正理由,一定和巨人之力的真相有关。

如果不解释这些问题,就以对一些小确幸的不舍逆转了局面,爱与“きずな”的力量最终取得了胜利这种70年代的少年漫画就开始用,平成以来用烂了的套路结束,那就真不是谏山创的风格了,会影响整部作品最后的评价。

或者说,地鸣停止了,没有再次启动,但灾难却远未结束这种?这样的话剩下的篇幅只能写写开放式结局。


现在巨人世界史中,作品完全没正面提到的部分包括:

人类的起源,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的过程,尤弥尔之前的艾尔迪亚部落历史,艾尔迪亚部落的地理位置,巨人三分为九、无垢巨人的出现,帕拉迪岛在艾尔迪亚帝国时期的历史,艾尔迪亚帝国时期的巨人大战,最后一次导致145王迁岛和马来独立的巨人大战。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