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些因误译而长期被国人误解的概念与名词? 第1页

           

user avatar   he-xi-46-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批判性思维 Critical Thinking

我一直觉得这是个极具有误导性的翻译。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我们看到关于批判的两个解释:

批判一词,语气极为强烈。如果仅仅是批评,一般都还有余地。如果是被挂出来批判,那离社会性死亡差不多只有一步之遥了。

但是,当我们翻看批判性思维相关的书籍时,我们看到的内容却是一片祥和。我看过好几本评分都还可以的相关书籍,里面确实没有多少批判的东西。这些书更多是教大家如何去判断to judge。

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让大家学会不预设立场,不带入私人感情,公正而客观地对问题进行判断或者评价。它包含从提出问题开始,然后是思考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全过程所需要的的思维工具。

批判性思维就像是一个结果,是一系列思维训练后所习得的一套思考方法。为了达到这个这个目的,学习者需要在专业知识基础上,再学习逻辑、演绎、识别推理过程的谬误、数理统计等相关思考方法。

总之,批判性思维就是一套综合、全面、客观看待问题的方法。它要求不受外界干扰,谨慎提出自己的意见。它不是让人学会后用来专门搞批判,专门搞质疑,或者专门当刺头的。


由于“批判性”三个字攻击性非常强,所以在汉语语境下,很容易给我们一种错觉,就是critical thinking一定要批判点什么,要否定一点什么,甚至很多没有系统学习critical thinking的朋友甚至会以为这种思维方式引导我们一定要标新立异,提出不同于前人的独立见解。

事实上,我周围还真有被“批判性”三个字误导的朋友。我有个朋友搞托福雅思相关培训,大概十多年前,他在阅读了批判性阅读相关书籍之后,瞬间变成了刺头,基本上我说了两三句话,他就会以“独立思考”为抓手,对我进行反驳。当然,后来他自我解毒了,我和他又能愉快地聊天了。


为什么中文和英文对这个词的解读差异会这么大,问题就出现在对critical的理解和翻译上。

Critical是形容词,其名词对应critique和critic。这几个词的词根是crit-,源自古希腊语的kritikos"评价"。拉丁语借入后,拼写为criticus,有“法官,审查员,估价师”等意思。法语拼写为critique,最终英语将这个词借入拼作critick。

英语借入这个词后。最初的意思和法语一样,其含义基本都是建立在古希腊语“评价”之上。在十六世纪,critick指“善于判断事物优点之人”。不久之后,开始有“评价美术、戏剧的人”,即是今天“评论家”这层含义。同时,critick的拼写开始分化,critic专指“艺术评论”相关的含义,critique则恢复法语拼写,更多继承古希腊语中关于“评价”的含义,在牛津词典的解释为“ to write or give your opinion of, or reaction to, a set of ideas, a work of art”,评价的范围也不仅仅局限于艺术。

由于critic和critique对应的形容词都是critical,而critical的意项也不是前两者意义的简单之和,所以,在翻译crtical thinking的时候,究竟怎么翻译,就比较考究了。

幸运的是,几本大辞典都有专门的相关意项:

《牛津词典》:

MAKING CAREFUL JUDGEMENTS 判断审慎
involving making fair, careful judgements about the good and bad qualities of sb/sth 有判断力的;判断公正(或审慎)的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develop critical thinking instead of accepting opinions without questioning them. 要鼓励学生培养判断力,而非不加质疑地接受各种观点。

《韦氏》:

exercising or involving careful judgment or judicious evaluation <critical thinking>

《柯林斯》:

A critical approach to something involves examining and judging it carefully. 批判性的
We need to become critical text-readers.
我们需要成为批判性的文本阅读者。

几本词典的解释和我前面的分析差不多,同样是说培养一种审慎的判断力,要求思考着要学会客观,不受干扰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特别强调谨慎地判断——关键词carefullyjudge


所以,如果要我来翻译critical thinking,我倾向于叫谨慎判断思维。

以上

-----------------------------------------------------

这个问题回答之后,感觉有很多朋友关注这个问题,现在再写一段,算是对这个回答的补完。

我其实是大概在去前年就准备回答这个问题。当时已经把英文critical的解析写好了,但是心中有一种直觉,critical thinking翻译成“批判性”可能是有什么原因。我当时怀疑批判一词可能不是现在的含义,但是我手边一直没有相关资料,限于自身能力,一直没有能够追溯出“批判”,包括“批评”两个词语的词源以及词义的改变。最后相当于只写了一半,即是critical本来的含义,并概括了一下批判性思维是怎么一种思维方式。

评论中,@明月清风2019 朋友对“批评”,包括”批判”一词词义的改变进行了详细的叙述。结合这位朋友的分析,基本可以搞清楚critical和critic两个词的“误译”是怎么一回事了。

批评一词本来是正反两方面的评价,而《现代汉语词典》中批判的第二个含义:“分析辨别,评论好坏”则是其本义。Critic可以对应批评家,也可以对应评论家。批判本来的意思就是评价,谨慎地判断,“批判地接受”正好就是用的其本义,正好critical这种思维方式就是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也许在国人早期接触西学的时候,当时这两个词的含义还没有发生改变,也可能是哪位早期接触西学的前人,用的正是其本义翻译了这两个单词。在当时看来,这两个翻译是极好的,用本国语言固有的单词,完美对应了西方的概念。但是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词的贬义和攻击性越来越强,其本义出现的频率越来越低,所以出现了一种“被误导”的情况。

问题已经解决,这个既然已经约定俗成,继续使用也无妨。

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还是要充分理解“批判性思维”的本质,用批判性的思维提高自身判断力,提高思考问题的水平,去学习新的知识。

----------------------------------------------------------------------------

下面是词源时间:

Critical源自PIE *krei- "筛" 。(现代英语的sieve不是源自*krei-,不过古英语中有 hriddel 一词,源自*krei-,意思是“筛子”)。

因为PIE *krei-演化出的单词特别多,除了前面讲的“评价、判断”。*krei-还延伸出其他多个含义,所以值得专门一讲。在这里,我将其分成几组,限于篇幅,用法比较简略。

  • *krei-引申出的部分词,有“极重要”的意思,比如critical就有这个含义,这个意项和crisis有关。

Crisis这个词是古希腊语词(复数是crises,望切记)。这个词也源自*krei-,最早是一个医学术语,本意是“病情关键期”。希波克拉底治疗某些疾病时,发现这些病存在病情关键期,如果在病人关键期之内好转就会痊愈,否则就会病情加重直至死亡。他在《论流行病(Of the Epidemics)》中指出:“医生必须注意病情关键期,应知道这是决定生死或者至少病情变坏或好转的关键时刻。”从近代开始,这个单词的词义逐渐扩大,现在也可以“转折点,危机”等等。

critical mass(核链式反应的) 临界质量

critical hit(电子游戏中的)暴击,暴击也是很关键的一击,所以是critical hit。

critical早期的意思和crisis一样,指病情的关键期。后来在十七世纪中叶指“批判性”,后来才慢慢有了“极重要的”这一层意思。


  • 从*krei-筛东西这个含义,我们很容易想到这层含义可以引申出“标准”的含义。

criterion“标准”

hypercritical“吹毛求疵的”hypercritical本意就是“标准过高”,这个词有个近义词fussy。

hematocrit“血细胞比容测定”,hemato-是古希腊语haima 的属格形式。血细胞比容测定主要是为了反映红细胞数量、大小及体积等,在验血的化验单上经常可以看到这个项目,缩写是HCT。


  • 有一组词词意和确定有关,最常见的就是certain,此外还有:

incertitude“不确定”,ascertain“查明”

concert这个词也源于此,这个词借自意大利语concerto,是con-+动词certare,本意是“共同战斗”,这里可以理解为“和谐一致”。


  • Crime以及所有由crime引申出的单词,全部源自*krei-。

criminology“犯罪学”

criminal adj. “犯罪的,刑法的“& n.“罪犯“

criminal psychology 犯罪心理学

incriminate“连累”

decriminalization“非刑事化,非罪化”

recriminate “反责;反唇相讥”

在法律上指“反诉”,指的诉讼过程中,被告对原告提起的诉讼。如果不是在法律范围内使用,这个词也有反唇相讥的意思。


  • 有一组词和排泄有关,就像汉语叫排和泄。印欧语中是通过一个小孔“筛”出去。

excret“排泄”,excrement“粪便,排泄物”

to excrete sputum 吸痰

animal excrement 动物排泄物

这两个词都来源于拉丁语的excernere,意思是“排出,释放”,也是排泄粪便的委婉语。

recrement“废物,再吸收物质”


  • 最后,还有一组词和“秘密”有关。

*krei-从筛的含义引申出“区别”。比如:秘密secret一词就是由se-+cernere构成的secernere“区分”一次的过去分词,这里se-是反身动词标记,cernere源自*krei-,意思是“区分”,合在一起是“自我本身与他物区分开来”的意思。英语中秘密这个词的表述,是从“不与”他物发生关系这里入手的,而汉语是从“隐秘”这个角度来描述的。秘书secretary一词也源于此,汉语也叫书嘛。

*krei-因为其本意是“区别,隔离”,所以这个词根在有些单词中还引申除了藏匿的意思,进而还在医学中表示分泌。

古希腊人解剖尸体发现某些腺体内部会分泌物质,他们觉得这些腺体会分泌物质是因为它们内部把这些物质“藏匿”了起来,所以用藏匿一词表示分泌,故称为“内分泌”。因为分泌这一生理活动,就是有细胞、组织或器官里产生出某种物质,这些物质,就好像是“藏匿”在这些器官中一样。

secretion“分泌; 分泌物 ”,secrete“分泌,藏匿”,endocrine“内分泌的,endo-意思是'内部的'”。


user avatar   mariodd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刑法学领域,最大的误译就是“罪刑法定”。


费尔巴哈用拉丁文格言表达的原文是Nullum crimen sine lege, nulla poena sine lege. 直译为“没有法律就没有犯罪,没有法律就没有刑罚”,简略的说法是Gesetzlichkeitsprinzip(成文法主义)。如字面所示,这是一个消极性、否定性、排除性的原则,强调的是“没有”规定怎么办(不可罚),而不是“有”规定怎么办。但是被翻译成“罪刑法定”之后,就被理解为积极性、肯定性、纳入性原则:刑法有规定就一定要处罚,说得虽然没有错,但这是依法裁判原则,而并不符合上述原则的精神实质。合适的译法至少是概括性的”无法无刑“、”无法无罪“原则,或者变通为法治原则、成文法原则,意译为法律保留原则皆可。


针对 @sinopitt 的评论:『罪刑法定』按字面意思理解,不也是刑罚必须由法律规定,隐含的意思自然就是没有规定就没有刑罚呗。

——从逻辑上说似乎是这样,但是现实生活中语言运用就不是了,尤其是汉语习惯于望文生义,字面含义超出隐含意义。请以后注意一下,当我们在媒体或文章中看到听到“罪刑法定”这个词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是在用它的积极含义而非消极含义,很多人都在说处罚某某行为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比如关于网络寻衅滋事罪的讨论,罪刑法定被当成入罪原则了。例如这个:

“高铭暄、陈兴良、赵秉志等知名刑法学者都曾表示支持习水案的判决,而被千夫所指。他们的观点大体为,既然现行法律如此规定,应遵循罪刑法定原则,该怎么判就怎么判。”南方周末 - 嫖宿幼女罪,被指“恶法”有点冤——存废之争:民间热,业界冷


@王洞明 的评论代表了一般人的观感:我作为一个非法学专业者,看到罪行法定之后觉得它的意思就是:凡是罪和刑,一定是由法律规定的才算,只有法律规定的罪刑才是罪刑,其他的都不能规定,没有规定也不能算。我觉得没什么问题啊

——问题就在于,法律的含义不是一目了然的,某种行为究竟有没有被刑法规定,人言言殊。在存在争议的情况下,根据什么原则来讨论,效果非常不一样。网上造谣或不负责的言论被数百人转发,究竟是不是“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罪刑法定”原则对正方有利,因为可以认为网络是隐含在“公共场所”里面的,造谣也属于“起哄闹事”的一种表现,法律已经规定为犯罪了;而“无法无刑”原则对反方有利,他们可以主张:凡是刑法条文没有“明确”规定(明确性是无法无刑的派生原则)列举出来的行为方式,就不受刑罚处罚,立法者没有明确说网络是公共场所,那么它就不是。后一种解释,才符合这个原则的精髓。


刑法中这样的概念还有很多:Versuch原意为力图,意即犯罪实行着手以及之后的状态(动态),通称为未遂,强调的是犯罪停止于未完成(静态);Rücktritt原意为回撤,意即力图之后的危害逆转,通称为中止,仍然强调其停止状态;untauglicher Versuch愿意为不适当力图,只是力图的一个特别类型,通称为不能犯,成为与未遂相对立的类型;Tatbestand(行为构成/构成要件);Teilnahme(参与人/共犯);Gesetzeseinheit(法条竞合/法条单数);Täterschaft(正犯/实行人)。


这些误译大多源自近代日本学者翻译为汉语词,然后被中国学者不加甄别地拿来,如今已经约定俗成,再呼吁多数人改换称谓很难,只有个别精通德语的学者(冯军、王世洲等)坚持使用避免误解的直译。当然,这些误解只占少数,并不能否认从日语中借鉴来的汉语词,大多数都是精准而雅致的,并为法学提供了重要贡献。


以下两段来自冯军教授译《德国刑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译文注释:



另请参见王世洲教授译罗克辛《德国刑法学 总论》第2卷主译者后记。


user avatar   stevenc2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谅解备忘录。



这种说法常常给外行人造成极大的误解,以为是闹了什么矛盾需要获得谅解。

其实这是翻译失误造成的,以至于以讹传讹最后也习惯了。

英文叫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这里出现了两个失误,一是memorandum和“备忘录”没什么关系,二是understanding“谅解”没关系,翻译得太不走心了。

三个词错了俩,还有一个是不用翻译的,情何以堪。

先说memoradum,缩写是memo,字典里确实是“备忘录”的意思。但很多时候老外用起来的时候压根都不是这个意思。

memo的本质是memory(大家看它们长得这么像就知道了),是用来记住(memorize)的,一般都是很重要的信息,提醒自己或者别人记住或者注意的。提醒自己的,叫“备忘录”,提醒别人的叫“备忘录”就不太妥了,所以会灵活翻译。

比如会议纪要,很多人知道是叫meeting minutes,但老外也经常说meeting memo,这个好理解,因为是对会议内容的记录,以提醒大家记住。

公司有什么变动,老板发一封邮件告诉员工,叫The boss sent his staff a memo telling them about the change,这里是提醒他们注意。

客户、供应商或者雇主迟迟没有针对某件事采取行动,你可以发一封memo催促他们。

最近,苹果给员工发了一份内部通告,允许员工公开讨论薪资,这份通告也叫memo,就是提醒员工注意“可以做这种事“。

从本质意思上来说,memo和note会有很多交集,所以很多时候note和memo是可以互换使用的。

比如

debit note也可以写成debit memo

credit note也可以写成credit memo

外交照会 diplomatic note也可以写成diplomatic memo。

所谓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简称MOU),就是双方在达成正式协议之前,先进行一个初步的沟通,把沟通达成的结果先写下来,但在这一步并没有约束力,只是一个意向书,下次再来谈的时候在这个意向书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细化达成最终协议,如果没有达成协议那MOU就作废了。大家可以看出来,MOU只是把初期谈沟通的结果记录下来,下次谈的时候要记得MOU里的内容。

这里的understanding也并不是“谅解”,和原谅没有什么关系,这只是agreement的前一个步骤(先understand,然后再agree)表示我们只是先理解彼此的立场,还没有到agree的地步。

总之,哪怕把谅解备忘录(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翻译为“意向书”,也要好理解得多。


user avatar   colianius 网友的相关建议: 
      

cabinet翻译为内阁

直接导致很多人至今仍然坚持认为明朝实现了虚君共和的君主立宪制


user avatar   isaac_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自由”。

目前国内非常喜欢讨论“民主”、“自由”、“平等”,但是问题在于很多国人根本没有搞清楚“自由”到底是什么,以至于有人说出“没有绝对的自由”这种扯淡的话。

什么是“自由”?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并没有“自由”这个概念,“自由”是纯粹的外来语。那么“自由”一词到底来源于哪个外来词汇呢?我估计大部分国人首先想到的是“Freedom”,但实际上中文“自由”一词最早译自“Liberty”。说到“Liberty”和“Freedom”,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目前两者都可以翻译成“自由”,但在本质上这两个词其实是不同的。在英语中“liberty”和“freedom”两个词来源不同,liberty来源于法语的liberté,而“freedom”则来源于德语的freiheit。而在这两种语言或者文化中,对于“自由”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Liberty代表的是目前比较主流的“自由”定义,约翰穆勒在《论自由》(On Liberty)中是这样的定义:自由,就是一个人在不干涉他人的前提下可以做任何事。请注意这个前提“不干涉他人”,严复老先生把On Liberty翻译成《群己权界论》,认为liberty就是“个人与群体间之间边界”。也就是说Liberty这个词本身就是含有“限制”的,所以在《群己权界论》中严复将liberty翻译成“自繇”,并解释了原因:

由繇二字,古相通假,今此译遇自繇字,皆作自繇。不作自由者,非以为古也。视其字依两文规例,本一系名,非虚乃实,写为自繇。欲略示区别而已。

严复在这里很明白的指出了,liberty本身就是含有限制的成分的,所以用带“系”的“繇”而不用“由”。明白了这一点,法国哲学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的名言就很好理解了:

人生而自繇,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因为liberty一词本身就是带限制的:原始人在自然界有着天然的自繇,但是当他们因为社会契约集结成社会,就等于放弃了天然的自繇,而在社会中就有着各种的道德、规矩、法律的限制,只有在这些“枷锁”的限制之下,人类才能获得社会的自繇。

严复之所以特意用将liberty翻译成“自繇”,就是担心对liberty不了解的国人对这个词产生误解:

中文自繇,常含放诞,恣睢、无忌惮诸劣义。然此自是后起附属之诂,与初义无涉。初义但云不为外物拘牵而已,无胜义亦无劣义也。夫人而自繇,固不必须以为恶,即欲为善,亦须自繇。

所以特意用“自繇”一词翻译liberty,以提示大家“自繇”本来就是有限制的,而绝非为所欲为。然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严复的担心成了现实,如今的汉语中非但没有使用“自繇”一词,而且大多数中国人也并没有意识到“自繇”本身其实就含有了“限制”的意思,以至于衍生出了“自由散漫”、“自由放任”等莫名其妙的词,对自繇的理解还停留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阶段。

再说一下freedom。相对于liberty翻译成“自繇”,freedom翻译成“自由”更合适,但freedom在这里也并非是“为所欲为”的意思。其实就是在英语当中,很多人也会把liberty和freedom弄混,所以穆勒在《论自由》的开篇就强调了不要弄错概念:

The subject of this essay is not the so-called Liberty of the will, so unfortunately opposed to the misnamed doctrine of philosophical necessity; but civil, or social liberty: the nature and limits of the power which can be legitimately exercised by society over the individual.

对应严复的翻译为:

有心理之自繇,有群理之自繇。心理之自繇,与前定对;群理之自繇,与节制对。今此篇所论释,群理自繇也。

严复在翻译中,将“philosophical necessity”翻译为“前定”,认为与之相对的就是“心理之自繇”。实际上,这个"心理之自繇"实际上就是另一个“自由”:“freedom”。而“philosophical necessity”我们现在一般翻译为“(哲学上的)必然性”。也就是说,与“节制”相对应的是“自繇”(liberty),而与“必然”相对的就是“自由”(freedom)。那么什么是“必然”呢?简单来说就是“不可避免”、“非如此不可”的事情,对于“自由”来说,所有阻止你做成功事情的一切要素都是“必然”。这样说可能有些别扭,那么我们来举个例子。维基百科在东德情怀(

wikipedia.org 的页面

)这一条目中有这么一句话:

采访的记者说:“东德居民没有自由旅行权”,一些德国人回应道:“现今低工资的工人也没有旅行的能力”。

看到这句话,我当时就感概freedom一词不愧是来源于德国:记者说的应该是“东德居民没有旅行的‘自繇’(liberty)”,但是德国人的回答其实就是说“现在的工资低,我们同样没有旅行的‘自由’(freedom)”。在这里,“不自繇’是人为原因造成的,而“不自由”却是由客观原因造成的。也就是说,“自繇”(liberty)相对应的是人为的“限制”,而“自由”(freedom)相对的却是客观因素的“限制”,也就是“必然”(换句话说,都是世界的错……)。对德国人来说,因为政府禁止而造成的无法旅行和因为工资低而造成的无法旅行都是同样的“不自由”。

如果理解了这里,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的:

自由就是对必然的认识

以及同样身为德国人的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补充:

自由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

因为在这里的“自由”(freedom)本来就是被“必然”所限制的,如果想要“自由”,就必须突破“必然”,其结果相当于改造了世界(好吧,又是世界的错……)。而想突破“必然”,就需要先认识“必然”。举例来说,人类想要飞,但是被各种物理定律的“必然”所限制,当我研究清楚了这些限制我的物理定律之后,我反过来可以利用这些物理定律,最终造出了飞机使人类“飞”起来了,实际上就是突破了“必然”,改造了世界,人类变得更加自由了。这种说法如果让人以liberty的概念来理解,当然会觉得很扯淡,但是如果明白了在这里的“自由”其实是freedom,以上说法就说的通了。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最终形态是共产主义,而其特征之一就是“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也就是说只有人类克服了所有的“必然”了进入“自由王国”之后才是共产主义。可见历史及现在所有号称的“共产主义国家”离真正的共产主义是多么的遥远。

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其实是非常有道理的,如果一个概念自打一开始就没搞明白,那后面相关的一些理论就很难理解。同时,因为不同人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有不同,所以才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争吵,其中很多完全就是鸡同鸭讲。在这里的话,严复很早就提出应该将liberty和freedom分别用“自繇”和“自由”来翻译,以区别二者。然而现在误解已经根深蒂固的情况下,不知道这个误解还能否解开。


user avatar   xiebinsh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泰晤士河 River Thames

泰晤士报 The Times

不知道谁翻译的,二者简直八杆子打不着嘛,应该叫《时报》才正确。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哥达米拉斯常数


user avatar   hei-sen-lin-mu-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No Snowflake in an avalanche ever feels responsible.

雪崩时,没有一朵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

往往被传播成:

雪崩时,没有一朵雪花是无辜的。


一个是发生变故时,告诫群体内的个人需要扪心自问,揭示出集体无意识这种人群心理现象;另一个是站在高处一棒子打死所有人。


举个例子:
公司要倒闭了,老板训斥全体员工:雪崩时,没有一朵雪花是无辜的!
扫地阿姨:有病…


user avatar   ji-wu-li-3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想到的是"rose"被翻译成了"玫瑰",导致中文里的玫瑰月季蔷薇乱成了一锅粥。

这个翻译之所以不对,是因为我国有种植物就叫玫瑰,学名Rosa rugosa,颜值一般,但气味香甜,所以多用作食品,存在感比较低。

野生的单瓣的玫瑰比较少见,栽培的多是重瓣的(重瓣就是一种畸形,花蕊都变成了花瓣,所以花瓣多却看不到花蕊)。


而英语里的"rose"是泛指蔷薇属的植物(蔷薇属的拉丁名就是“Rosa”,玫瑰就在这个属),所以可以说玫瑰是rose,反过来不对。

《中国植物志》上的记载,我国野生的蔷薇属植物有82种,全世界有大概两百种。这里的种,主要指的是野生的物种,人们还会通过杂交等方式培育各种“人工”的品种,花店里的切花,以及园艺上种的各种月季就是这些“人工”品种,数量超级多。

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每年都有人科普,你买的不是玫瑰,是月季(确实是)。以及日经问题,怎么区分玫瑰和月季(现在应该明白了吧,基本上除了吃到的,平时种的绝大多数是月季)。以及很多人以为玫瑰很洋气,是一种西方的植物(源于中文的玫瑰是本土的,从rose翻译而来的不一定)。

至于什么是月季,这个就太复杂了,我也搞不懂。之所以复杂,主要原因是,月季不是一种天然的植物,而是多种蔷薇属植物人工杂交出来的一系列的植物的统称,所以乱。



还有个类似的乱翻译的是"violet"被翻译成了"紫罗兰",实际上中文里的紫罗兰是十字花科的一种植物,公园里常见栽培:

或重瓣的:

而"violet"指的是堇菜科堇菜属的花,城市里常见(一般是早春),种类还很多,长得也像,鉴定起来不容易,野生的,北方常见的是早开堇菜、紫花地丁,南方常见的是长萼堇菜、七星莲;栽培的有三色堇、角堇、熊猫堇:





顺便一说,有种苦苣苔科的植物叫非洲紫罗兰,又有个别名叫非洲堇,大概就是“violet”翻译混乱导致的,貌似养的人挺多的,网上找的图:

不过紫罗兰这个造成的混乱相对玫瑰那个要小很多。


user avatar   hai-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内卷化(involution)。

这个译法的糟糕程度,要超过「封建社会」。




           

相关话题

  多元价值观是否会导致文化分裂? 
  为什么 21 世纪的中国还会有人持有「全盘西化」的思想? 
  一般人的耳朵能听出 /n/ 和 /ŋ/ 的区别吗? 
  怎样把西方人名翻译成维吾尔族人名的风格? 
  为什么德律风最后变成了电话,而麦克风一直保留下来? 
  为什么国外人学中文一两个月能自由交流?而我们学英语十几年还不能自由交流? 
  毫无基础的人如何学习英语? 
  什么时候用 Chinese,什么时候用 China's,什么时候用 of China? 
  请问这个句子该怎么分析并翻译呢?不太懂? 
  魏国出使邪马台国的时候是怎么进行语言沟通的? 

前一个讨论
太平天国为什么能坚持十四年?
下一个讨论
有什么廉价但是技术含量很高的东西?





© 2024-05-2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