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英译汉中有哪些流传已久耳熟能详的翻译错误? 第1页

  

user avatar   hammer-sto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the beat generation”被翻译成“垮掉的一代”。

这个翻译错误造成的上汉语史上最大文化冤案(之一?),并且流毒至今,让我们难以准确地理解这一文化现象。

维基百科对这个这个概念中“beat”的解释:

Jack Kerouac introduced the phrase "Beat Generation" in 1948 to characterize a perceived underground, anti-conformist youth movement in New York.[6]The name arose in a conversation with writer John Clellon Holmes. Kerouac allows that it was street hustler Herbert Hunckewho originally used the phrase "beat", in an earlier discussion with him. The adjective "beat" could colloquially mean "tired" or "beaten down" within the African-American community of the period and had developed out of the image "beat to his socks",[7][8][9]but Kerouac appropriated the image and altered the meaning to include the connotations "upbeat", "beatific", and the musical association of being "on the beat", and "the Beat to keep" from theBeat Generation poem.[10]

可见beat虽然有“被打垮”的意思,但是在概念创始人杰克凯鲁亚克那里其意义变为”愉悦而有希望的“、并且借用了音乐中”拍子、节奏“的含义,赋予了该概念以力量和冲击力。这些特征在《在路上》一无所有但是自由而永不疲倦的主人公身上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再看看beat generation的维基百科定义:

The Beat Generation was a literary movement started by a group of authors…Central elements of Beat culture are rejection of standard narrative values, spiritual quest, exploration of American and Eastern religions, rejection of materialism, explicit portrayals of the human condition, experimentation with psychedelic drugs, and sexual liberation and exploration.[1][2]

In the 1960s, elements of the expanding Beat movement we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hippie and larger counterculture movements.

所以“垮掉的一代”作为一个文学运动其本质是战后年轻人对物质主义文化的反抗、对更有精神性的生活的一种激进的探索。虽然行为是狂放的,但是内核是进取的。


由此可见“垮掉的一代”这包含了明显贬义的这个翻译已经不是不准确的问题,而是纯粹的的误导。

为什么会这样呢?杨露《革命路上》 深入探讨了这个问题。

这个概念是和beat generation奠基之作《在路上》的第一个1962年第一个中译本一起被介绍的国内的。

1962年作家出版社内部发行,后由袁可嘉选编推出的石荣和文慧如的节译本(以下简称“石荣本”)虽然是“内部发行”,又仅仅印发了900本,但是并不妨碍其成为最出名和最有影响力的版本之一。

在那个意识形态先行的特殊时期,加上缺乏对美国文化背景的了解,《在路上》被当做反映西方资本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样本,不具有任何进步性。该书的翻译也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完成的。

黄雨石署名撰写的译后记还是对《在路上》中美国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大加谴责。黄雨石说,翻译和出版《在路上》的目的是要让读者们“看看资本主义社会的更进一步的没落和反动, 以及美国资产阶级文学已经堕落到何种地步, 它所宣扬的是些什么腐烂、发臭的东西…”

这本书是作为“黄皮书”出版的,理应与官方的文艺批评理解保持一致,即《在路上》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唾弃的反面教材。

这个翻译被沿用至今,流毒太深。这个贬义的名称,进一步造成了我们对嬉皮士运动和整个六七十年代美国青年运动的误解。因为负面的印象先行,直到今天绝大多数中国人谈起那一代人,还是以猎奇的眼神盯着放浪形骸的一面不放,完全看不见这是美国历史上在人性方面精神方面最有追求的一代人,比今天的中产阶级温室里面养大的白左青年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所以我说这是大冤案。


评论区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

有些知友认为老美坏,该黑。我是这样看的:语言是思考的基石,爱国就要热爱我们的汉语。好的翻译应力求精确,可以让中国人可以更准确地认识世界。把汉语当成一种政治的工具,结果是糟蹋了汉语。这种翻译就像是汉语长河中的塑料瓶,几百年都不化,荼毒思想。



又听到身边有人就beat generation发表高见,却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谈论什么。这个烂翻译给咱们中国人喂了几代的糊涂药了。

仅仅批判这个翻译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做些建设性的工作。

我想现成的汉语词汇中找不到与beat的对应,何不拟音新造一个词。我且抛砖引玉:“辟挞一代”,辟(pì)者,开辟也,辟新生活;挞者,挞伐也,挞旧道德。辟挞二字有动感,合beat的冲击性,pita音拟beat。


user avatar   eggplan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两个完全不一样的单词,翻译成汉语时用了同样的词“哥伦比亚”。

Columbia 和 Colombia,两个单词起源都是纪念美洲大陆的发现者哥伦布,但是分别代表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

Columbia是美国,女性拟人化的名字,常用于诗歌中,类似于Britainnia是英国的女性拟人称呼。

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户外运动品牌哥伦比亚,索尼收购的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片头厂标那个举着火炬的女神就是代表美国的Columbia,所以当年日本人收购该公司时很多美国人心里不爽)都是Columbia。

另一个Colombia,是南美洲的国家哥伦比亚 。

两个单词拼写读音和含义都不一样,但翻译成中文都是哥伦比亚。

其实为了区别,可以把其中一个改成哥隆比亚或者哥朗比亚…

—————

最后总结一下:

①两个单词拼写不一样。

②两个单词读音不一样。

③两个单词指代的国家不一样。

所以个人认为,不论是从音译或者意译角度上,这都是两个单词。

统一翻译成“哥伦比亚”本身并没有错误,但是容易造成歧义。

至少我曾经对“美国怎么会对哥伦比亚有如此执念?”产生过困惑,希望我的这个回答能对有同样困惑的人有所帮助即可。


补充一下,南美洲Colombia人民相当在意自己国家的拼写方式是“o”还是“u”,他们表示并不想和Columbia混用。



user avatar   ffanca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算不上翻译错误,而是音译外国人名时,为了显示女性的特质,对女性名的区别化对待。

比如说,秀兰邓波儿,也可以被称为天普女士;

再比如说,玛丽莲梦露,也可以被称为门罗小姐;

再比如说,波姬小丝,也可被称为谢尔兹女士;

再比如说,季莫申科,也可以被称为铁木辛哥总理......


user avatar   est_ 网友的相关建议: 
      

art - 文科

science - 理科

其实应该翻译成:

art:技艺

science:真知

文科更多的应该对应 humanities。

liberal arts 翻译成 博雅教育 其实还算可以。但这个不仅包含了乐理、雄辩术、法学等,还包含了算数、几何、逻辑、军训、天文学等,所以根本没法对应汉语意义的「文科」。其本意有点类似「君子六艺」。liberal是自由人的意思,和奴隶/野蛮人区分开。

汉语里的 文科 和 理科 其实不能算一个档次的东西。就跟 西医 中医 一样。不是一个类别的概念。


user avatar   yizhou-l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转了一圈,没看到说泰晤士报的。

(以下内容引用自维基百科)

《泰晤士报》的原名“The Times”中文直译为“时报”。《泰晤士报》是世界上第一张以“Times”命名的报纸,但因现在世界各地还有许多名为“Times”的报章,如《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与《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等等,为了清楚起见,英语使用者通常将《泰晤士报》称为“伦敦时报”(The London Times)(但《泰晤士报》是英国全国性报纸,不是伦敦城市报)。

“The Times”的中文旧译是音译的“太晤士报”,后来由中文同音的“泰晤士”取代。后者来自与“The Times”读音相近但毫无关联的流经伦敦的泰晤士河(River Thames)的名称,可视作误译。由于约定俗成的关系,“泰晤士报”此译一直沿用至今。




  

相关话题

  英译汉中有哪些流传已久耳熟能详的翻译错误? 
  为什么「师范大学」英文名是「Normal University」? 
  严肃(尤其现代)音乐有什么难以翻译或者说准确翻译的专业术语? 
  编程最基本的术语「bug」该怎么翻译? 
  如何用中文比较诗意地翻译“Open your mind”? 
  图片中这段文字里汉语中夹杂的英文是习惯使然还是为了装而装呢? 
  是谁把「dragon」翻译成「龙」?为什么要这么翻译? 
  2021年12月6级翻译又红又专,怎么理解? 
  你见过的最想让人吐槽的译名是哪一个? 
  「有人出生就在罗马,有人出生就是牛马。」怎么“信雅达”的翻译为英文? 

前一个讨论
餐饮业能不能把拿铁统一叫牛奶?
下一个讨论
八、九十年代中国的气功热潮是怎么回事?





© 2024-05-2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